第954章 民心在我

隨着糧船遭到劫持,更多的消息傳來了,劫匪主要是兩夥人,一個是鄱陽湖的水賊,一個是摩尼教的人,其中摩尼教出動了一萬多人。

他們連夜襲擊船隊,殺死了押糧官陳建,副手趙約,並且斬殺了官兵超過五百人……再奪取糧草之後,這夥人紛紛退入鄱陽湖,並且攻擊了饒州,殺死知府薛廷,並且斬殺官吏二百多人,將屍體懸掛在城牆之上。

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睦州、歙縣、饒州、一直到鄱陽湖,數百里方圓,全都落入了賊人之手,整個東南震動。

這是繼漕幫之亂,以及倭寇入侵,第三次出現了亂子,而且這次的亂子非同小可,因爲賊兵活動的區域包含鄱陽湖和長江沿岸,水路安全受到威脅,長江上游的糧食難以向下運輸,東南千萬百姓缺糧……情況非常糟糕,就連趙曙都下了旨意,一面將全權交給王寧安,一面也詢問師父,出現亂民的緣由。

朝廷如此,東南大亂,不少人把矛頭所指,都是王寧安施行暴政,激怒了百姓,還有很多言官,尤其是在東南的變革中受損的一羣人,他們找出無數借口,瘋狂攻訐,希望朝廷能立刻換掉王寧安。

當然了,缺乏上層人物的配合,這些舉動都是徒勞的,但是王寧安也不能視若無睹。

他把手下人都找來了,一同商量問題。

像章惇和章楶就主張立刻派兵,馬上鎮壓,不惜殺一個血流成河,也要壓下去這股亂子,尤其是要保證糧食的安全,長江不能斷,東南不能亂!

王寧安表示贊同,“子厚的意見很好,但這只是治標之策,並非治本之法……我現在想問大傢伙,摩尼教爲何有這麼大的勢力,能夠聚攏數萬人,而鄱陽湖的水賊又是怎麼來的,他們怎麼會勾結在一起?”

陳順之道:“王爺的話有理,亂匪當然要平定,但是也要注意,免得波及無辜……據我所知,鄱陽湖的水賊,那是由來已久,朝廷多次剿殺,他們的實力不大,但是爲何能出動幾千人,還有那麼多的船隻,究竟是什麼原因?還有,摩尼教一直在浙西一代活動,勢力不下,但是輕易聚衆上萬,就殊爲不解了。”

王安禮倒是沒有什麼意外,他輕輕笑了笑,“王爺,陳先生,我跟隨兄長,在地方考察,去過鄱陽湖,去過洞庭湖,也在浙西看過,我說說自己的所見所聞。”

“神仙下凡問土地,既然你去過,就給我們講一講吧。”王寧安滿懷期待。

王安禮頓了頓,開始滔滔不絕起來……近十年,江南的絲綢和棉布暢銷海外,糧田減少,外購糧食增加……這樣就造成江西,荊湖等地田地兼併加劇,尤其是一個大戶,拼命增加田產,多銷糧食,以獲取暴利。

除此之外,江西的瓷器也是一大拳頭產品,很多地方開山,燒窯,忙得不亦樂乎。

而這些行爲都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擠佔破壞耕地,造成許多農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流入城中,或是乾脆落草爲寇!

其中相當一部分就跑到了鄱陽湖,成了水賊。

王安禮一說,大家就明白過來了。

當初文彥博在濟州搞得試點,弄得一大堆老百姓,跑到水泊梁山落草,和這次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

所不同的是,王寧安及時施行分田,化解了民怨……大部分的老百姓回到了家中耕田,剩下的悍匪不是逃竄了,就是被朝廷剿殺,水泊梁山這個賊窩子已經乾乾淨淨了,而且還成爲了一處重要的漁場……老百姓捕撈水產,放養魚苗,螃蟹,每年都能獲取豐厚的回報。

東南沒有做這些改革,無地破產的農民,落草爲寇,也就不足爲奇。

至於浙西的摩尼教,道理也差不多。

浙西多丘陵,並不適合發展農業,所謂靠山吃山,所有在睦州等地,多漆樹園,大戶以種植漆樹,販賣生漆爲業。

還是一樣的道理,經濟發展了,生漆需要的數量在幾年之內,暴增了10倍以上。

結果就是一些官紳大戶,瘋狂兼併農田,改種漆樹。

一大批破產的農戶進入了漆園工作,由於缺少勞動保護,他們終年勞作,所得微薄,心中都有怨氣。

這時候摩尼教就趁虛而入,在漆園大肆發展信徒。

如果工人和漆園主發生了衝突,摩尼教也能出面幫忙,入教和不入教,差別不小……故此,在過去的五年,摩尼教擴張的速度超過了過去的五十年!

而且,據王安禮的介紹,許多摩尼教的高層,也從事漆樹種植,販運生漆,製造漆器,賺取暴利,又利用所得,購買鋼鐵,暗中打造武器,積累實力。

不管是摩尼教也好,還是什麼明教,或者是白蓮教,彌勒教,反正都是職業的造反家,只要有可能,他們就會扯旗造反,絕不客氣!

……

王安禮的分析,讓大家倒吸冷氣,甚至有點不寒而慄的感覺……原來他們一直以爲天下太平,物阜民豐,大宋離着盛世已經不遠了,其實在一片繁榮之下,已經潛藏在了巨大的危機。

說到底,就是一個分配的問題!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體驗,到了每年調漲工資的時候,能多拿幾百塊錢,甚至上千塊錢,心裡很高興,可是擡頭一看,領導漲了一萬,老闆拿了好幾百萬的分紅,再看看自己的錢,心情就未必那麼好了!

站在社會學者的角度,這就是貧富差距擴大,財富集中,也就是民怨的來源……而放在工業化初期的大宋,情況更加糟糕,因爲沒有進行徹底的改革,士農工商的等級還存在,一些士紳從事工商業,種植商品作物,他們佔有等級的優勢,又有經濟的優勢,雙重壓榨之下,老百姓想增加一點微薄的收入都做不到,甚至經濟情況更加惡化。

一邊是左擁右抱,奢侈無度,一面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這樣的情況,等於是一堆乾柴,只需要一粒火星,就會引燃!

注意到了這些之後,王寧安的心中,就越發篤定,絕對不能讓文彥博上位,未來的首相必須有蒼生之念,必須能照顧大多數的百姓……如果不然,大宋這艘巨輪,隨時可能傾覆……

“現在情況已經很明白了,鄱陽湖的水賊和摩尼教能走到一起,如果我猜測不錯,應該是東林的餘孽,還是世家大族的殘餘,他們在中間牽線搭橋,錢暄已經供認了,他們曾經籌措3000萬貫,去上游買糧食,就在我們查抄錢家之前,錢暄又拿出500萬貫,給了鄭俠,讓他做殊死一搏。”

王寧安的判斷,得到了大家一致認可。

“罪魁禍首,我們不能放過,但是這一次務必治標治本,一起做好!”

王寧安看了一眼張筠。

張筠立刻起身,“王爺,卑職願意率衆前去,落實分田,從根本上釜底抽薪,剷除病根!”

“嗯!”

王寧安頷首,“章楶,你現在率領水師,立刻進駐湖口,封鎖鄱陽湖,剿滅水賊。”他又看了看章惇,“你帶領禁軍,分成三路,圍攻睦州,歙縣等地的摩尼教……記住了,不要光顧着打仗,更不要追求殺多少人,能砍腦袋,算不得功勞。那些百姓都是大宋的子民,多數都要爭取過來,拿出三分的力氣打仗,七分的力氣掃清弊政,落實分田,自然能挽回民心,讓更多的百姓相信朝廷,懸崖勒馬!”

……

王寧安一錘定音,抽調了3萬人馬,1000多名官吏,還找到了本地因爲分田而改變命運的老農,組成了一支很奇怪的平叛大軍。

人馬沿着新安江逆流而上,所過之處,兵馬在前面開路,驅趕了叛賊之後,張筠就立刻安排官吏下去,和百姓溝通,落實分田。

有些時候,這些官吏甚至跑到了大軍的前面,他們早就輕車熟路,聯絡當地的農戶,找出爲富不仁的傢伙,立刻處決,然後重新分田,發給地契。

當老百姓拿到土地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懵的,等到他們適應過來,立刻狂喜大笑……更有很多百姓組成了民兵,他們自願充當大軍的先導。

一路上也會遇到摩尼教的人馬,根本不用朝廷出手,這些老百姓就會主動過去,呼朋引伴,招呼他們回家種田。

章惇督着大軍前進,經常會遇到滑稽的一幕,當摩尼教集中人馬,想要和朝廷拼命的時候,不用打,只要等一兩天,他們的兵馬就會逃跑大半……被裹挾的青壯,多數都是當地人,有了土地,有了生活來源,又不追究罪責,幹嘛還跟着你們掉腦袋!

這是一支最不像平叛的軍隊,沒有名將領隊,也沒有複雜高明的兵法,可就是一往無前,誰也擋不住!

只用了大半個月的光景,兵馬的前鋒已經直指睦州。

更爲重要的是,獲得了土地的百姓,大力支持,在軍隊的後面,有上萬的民兵,以及更多的民夫,他們駕着船,推着小車,提供軍需物資,保證大軍順利開進!

“民心在我!”章惇指着睦州,大笑道:“今晚我要在睦州喝慶功酒!弟兄們,攻城!”

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59章 哀兵必勝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55章 茶館發威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886章 被忽悠的趙曙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34章 大遼武士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189章 歡宴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892章 大家族的瓦解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922章 抓!抓!抓!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34章 大遼武士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229章 下馬威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84章 真相大白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304章 罪己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107章 封賞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917章 丹書鐵券
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59章 哀兵必勝第909章 南鄉子·晏幾道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1010章 坑爹的兒子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177章 讓錢下崽兒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279章 糧食!糧食!第74章 一怒拔劍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656章 天價買路錢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55章 茶館發威第902章 傾國之力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886章 被忽悠的趙曙第686章 自投羅網的兩個蠢貨第869章 打出國門去第767章 佛印被抓了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1102章 崛起的武夫勢力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34章 大遼武士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883章 束髮易服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595章 垂涎王家女兒的猛士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443章 名將凋零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189章 歡宴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新局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5章 被冤枉的王二郎第892章 大家族的瓦解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922章 抓!抓!抓!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357章 王家武士團第1115章 強力肅貪第592章 十萬大軍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34章 大遼武士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807章 龍體堪憂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229章 下馬威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72章 王相公的引水妙策第84章 真相大白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304章 罪己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107章 封賞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650章 太子要歷練第917章 丹書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