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

天聖五年來了。

元月八日。

朝廷正式任命樞密直學士、禮部侍郎劉筠權知貢舉,同時任命一名翰林學士、一名龍圖閣直學士、一位知制誥、一位集賢殿修撰,權同知貢舉。

主副考官之外,又命國子監直講、博士等十六人爲點檢試卷官;

命館閣校勘兩人充復考官;命直集賢六位官員充諸科考試官;

又命刮印卷首官兩名;監貢院門官兩名;封彌官三名;若干科舉方面官員三十人。

最後公佈了省試鎖院、引試、放榜的具體日期。

考官陣容一出來,這些官員立刻就要開始鎖院出題,十日後正式考試,於二月初奏名放榜。

終於。

萬衆矚目的科舉第二場,省試到來!

……

元月十八日。

鐘鼓聲遙遙傳來,才四更天剛過,天色還黑,腳步聲已經由各方向貢院匯聚。

這個年代的貢院,還不像明清那麼完備,而四千多名士子,即便到了後世,都是一個不小的考試規模,所以自然不會安排在同一個考場。

狄進和公孫策、包拯就分開了,並不在一處大考場中,倒是見到了幷州的楊文才和講學衛元,也看到了王堯臣和文彥博,互相頷首招呼。

實際上,還有一位他之前在太一宮梅園擦肩而過,但並沒有完全認得的士子,正是大才子歐陽修。

歐陽修同樣通過旁人的招呼,確實了這位正是之前想要見而見不到的國子監解元。

當然,現在是沒有上前的必要了,倒是憋着一口氣,在榜單上爭個高下吧!

不僅是他這樣的想法,相比起第一輪的緊張,第二輪的氣氛則是肅殺。

一羣舉人都緊繃着臉,好似趕赴沙場的戰士,隨時會拔出武器砍殺。

確實有武器。

手中的筆,就是他們的武器。

天下四百州,共四千兩百三十四名舉人,就要用這件武器,劈波斬浪,攻堅克難,爲自己爭出一條青雲之路,堂皇大道!

五更鼓響。

國子監前先放三個炮,把柵欄子開,又放三個炮,大門開,最後放三個炮,把最後一道龍門開了。

這門的名字是考生起的,期盼不言而喻,衆考生也持着名狀,魚貫入內,開始接受搜查。

相比起第一輪解試,這回的搜查要嚴格十倍。

考生要穿拆縫衣服、單層鞋襪,禁帶木框、木盒、雙層板凳、厚褥棉被、卷袋、裝裹,氈毯無裡,皮衣無面,考箱是格眼竹製,硯臺不許過厚,筆管須鏤空,水注要用瓷質,蠟臺單盤空心通底,糕餅悖悖要切開露餡……

反正一切可能夾帶的地方,都給你搜一遍,可即便如此,當狄進坦蕩地接受完搜查後,遠處隱約傳來尖叫聲,然後就是一陣嘈雜和哭號,顯然是有人被搜出了什麼。

許多士子往那邊看去,眼神十分異樣,有些是嘲弄,有些則帶着幾分憐憫。

這不僅是此次考試被抓,接下來三屆都不能參加科舉,而且說實話,參加了也沒用,是肯定不會錄取的。

可以說沾上科舉作弊,個人的名聲,這輩子的前程,基本就統統毀了。

如此下場,居然還有人敢鋌而走險,圖的是什麼,還不是過關麼,即便不會去做的人,又隱隱有些理解。

這場考試,太重要了!

狄進則理都不理,不緊不慢往考場裡面走。

王堯臣和歐陽修的視線都下意識跟着他,然後發現或許是上天安排,他們仨居然在一個小考場。

當然,王堯臣這真是有緣分了,解試省試都安排在一起,歐陽修則是第一次同考場,下意識緊了緊衣衫,不給對方看扁了。

狄進根本不認識歐陽修長啥樣,甚至連王堯臣這位歷史上的本屆狀元都拋之腦後,晉入一種心無旁騖的狀態中。

眼裡只有這場考試,再容不下其他。

這種狀態是與包拯學習的,同樣也是他這段時間努力備考後,所能企及的最佳狀態。

王堯臣微微一震,他原本自忖絕對不會像解試那樣,進退失措,發揮失常,可此時居然再度緊張起來,趕忙調整呼吸。

歐陽修也覺得一股壓力莫名地籠罩心頭,深吸一口氣,眼神裡則露出鋒芒,反倒涌起濃濃的鬥志。

狄進已經看向題目。

進士科試,詩、賦、論各一首,策五道,《論語》十帖,對《春秋》《禮記》墨義十條。

範圍擴大,難度飆升。

以經義爲例,解試的經義大部分是送分題,只有兩三題比較困難,用以區分考生的水平,但到了省試,冷門的經義就頻頻出現,甚至佔了大半。

這些經義想要完美的答出,已經不是熟記硬背能夠搞定,需要考生融會貫通。

更別提還有五道策,還有最重要的詩賦,破題答題的難度都大漲。

狄進在解試答出了無可挑剔的滿分試卷,但到了省試裡,就不可能實現了,必須要將精力分配,有所取捨。

所以連片刻遲疑都沒有,他就將詩賦放在第一,經義放在第二,策論排到最後。

這似乎不太對,後面包括范仲淹在內的很多大儒都認爲,詩賦是無病呻吟,清談空洞,策論才能看出一個學子真正的水平,展現才華該琢磨策論纔是。

但狄進很清楚,詩賦可以清談,空洞無物,策論也是可以清談,空洞無物的……

參加科舉的考生,大部分都是沒什麼社會閱歷的年輕人,或者考了小半輩子的中年人,埋首案牘,讓這些人寫策論,要麼就是模仿先人的成功之作,要麼就是眼高手低的泛泛之談。

實際例子嘛,可以參考後世一道題目,如何解決退休人員再就業難,出題人也不想想,需要削尖腦袋往裡面擠的人,真能切合實際地回答出這種問題來?已經擠進去的都答不出來……

同樣的道理,古代科舉優先詩賦,確實有其歷史侷限性,但真要以爲全靠策論,就能看出考生的才華,那同樣是想當然。

科舉考試本來就是以評測考生的知識儲備和智力爲優先的,官場磨礪和社會毒打自然是到做官時候來經歷,兩者不能顛倒。

所以狄進看了一遍策論的題目,腦海中構思好大致的思路,就將主要精力放在詩賦和經義上面。

經義代表基本功,能夠提升考官的好感度,詩賦更是重中之重,讓考官對自己青睞有加。

有了重點後,這段時間研究主考官風格的用處就發揮出來了。

根據狄進的分析,作爲西昆體的開創者之一,劉筠近幾年來似乎也意識到,這種文風越來越朝華而不實的路上前行,正在尋求突破與改變,一味跟風的西昆體已經入不得對方法眼了。

實際上對於其他考官來說也一樣,文筆和觀點,總要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才能脫穎而出。

畢竟省試的考生,都是從地方上千軍萬馬殺出來的成功者,差距已經大大縮小,而省試的考官,比起各州的考官數目要多,但試卷也更多,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先聲奪人的路子絕對好使。

這其實也是後來太學體爲什麼會大行其道。

太學體可太新奇了,怎麼古怪怎麼來,怎麼生僻怎麼來,最初考官一看,哎呦,這個沒瞧過,一股清流啊!錄了!然後全是“清流”涌了過來……

所以太學體的名聲比起西昆體更差,被淘汰後連作品都沒留下來。

狄進其實也考慮過,是否要採納太學體的特點,權衡利弊後,還是放棄。

劉筠固然求變,但上了年紀的人,某種固執是改不掉的,不能自作聰明,反倒踏入雷區。

同樣的,劉筠不是那種一味清談的文人,他每每的批註都是言之有物,自然也喜歡言之有物的文人。

不僅是這位知貢舉,還有四位同知貢舉,這些都是全國精英,閱歷豐富,天南地北,火眼金睛,絕不好糊弄。

如鼎鼎大名的科舉故事,蘇軾在科舉考試裡杜撰典故,結果主考官歐陽修怎麼都想不明白出自哪部古籍,還去請教,這才知道是蘇軾杜撰的,反倒予以誇讚,這種聽聽就行。

絕大多數情況下,文章中誇大其詞,會給考官留下極其糟糕的惡感,偏偏士子自忖才高八斗,寫到最酣暢淋漓的關頭,極容易犯這樣的錯誤,必須壓抑住這種衝動。

綜上所述,既要新奇特別,於現有的西昆體上別出機杼,但又不能創新太過,引發年邁大儒的惡感,同時得言之有物,分寸拿捏,恰到好處。

這就難怪許多人即便研究了考官的喜好,還是難以滿足對方的喜好,入得眼緣了,確實困難……

狄進則成竹在胸,按照這個擬定好的思路,把題目審完後,基本就知道該如何答題了,從容不迫地提筆。

別說下意識觀察這位對手的王堯臣,就連歐陽修都不自覺地被其吸引,不是小隔間的考場,就是這點不好,壓力都是互通的。

而即便驕傲如歐陽大才子,都不得不承認,這位國子監解元,在考場上的氣勢,好生可怕!

他勉強收回目光,深吸一口氣,也提起筆來。

哼!

就不信,自己的才氣會比別人差!

答卷便是,看榜論高下!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剃髮易服,民怨沸騰,但有大遼撐着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該蒙受不白之冤!爲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四百四十六章 狄青是何人的部將?原來是官家的嫡系!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三百四十三章 在朝堂中的份量,已經不可忽視了!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三百零八章 鹹魚丐首喻平背後的真相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兩百一十八章 姐姐提鐗上門,單挑忠義社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杜康”:一日是大哥,終生是大哥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四百二十三章 意外收穫,姐妹重逢第四百六十五章 嶽封: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倒要看看,宋人派了哪位名將,動用了多少人馬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個名字引發的線索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回旋鏢來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國的秘傳寶藏》第兩百一十七章 全自動式破案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點狀元也別這麼明顯啊!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方臥底齊聚“組織”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零九章 狄青出擊第五百零六章 宋軍:優勢在我!夏竦:感覺要完……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塊石頭引發的邦交衝突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稱頌的“北俠”與老鼠洞裡的“盜首”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第一更)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黨”挽救遼國太后黨第四百九十八章 安定河西,遠離是非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七十六章 “錦夜”:“司命”也不能相信了,叛了!都叛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給“無漏”一點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兩百二十二章 “金剛會”六人衆的代號第五百零七章 苦一苦宣撫使,罵名他來擔!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展江湖勢力的李元昊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偵探要從不經意的話語中,將疑惑解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三百一十二章 終於拿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誰還不想吃上一份皇糧?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六十五章 雪地謎團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三百七十章 天下至毒第四百二十五章 寶神奴,你又多新獄友了!(暫無)第兩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對案件的剖析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兩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一百八十八章 榮婆婆:狄省元的人還怪好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四百八十四章 剃髮易服,民怨沸騰,但有大遼撐着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該蒙受不白之冤!爲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你這做間諜還真下血本啊!第四百四十六章 狄青是何人的部將?原來是官家的嫡系!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二十八章 洗冤第三百二十七章 公孫策不正是御史言官的最佳人選?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三百七十三章 狄正使的寬厚仁義第三百四十三章 在朝堂中的份量,已經不可忽視了!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三百零八章 鹹魚丐首喻平背後的真相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元魁首的官場積累第兩百一十八章 姐姐提鐗上門,單挑忠義社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四百九十五章 “杜康”:一日是大哥,終生是大哥第二十四章 灌湯包貴麼?第四百二十三章 意外收穫,姐妹重逢第四百六十五章 嶽封: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我的強勢在你的想象之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倒要看看,宋人派了哪位名將,動用了多少人馬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人的神功秘籍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個名字引發的線索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兩百三十二章 沒頭腦和不高興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這回旋鏢來得也太快了!(第一更)第三百零一章 良言難勸該死鬼,所以勸都不要勸第一百九十六章 考場大魔王的發揮,就是一個字——穩!第三百一十八章 《渤海王國的秘傳寶藏》第兩百一十七章 全自動式破案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家,你想點狀元也別這麼明顯啊!第兩百二十六章 和神探同行,你們有福氣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方臥底齊聚“組織”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五百零九章 狄青出擊第五百零六章 宋軍:優勢在我!夏竦:感覺要完……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塊石頭引發的邦交衝突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百七十五章 四爺:我竟然變成了那種乖乖交贖錢的蠢人?(第二更)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展昭一擒白玉堂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稱頌的“北俠”與老鼠洞裡的“盜首”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第一更)第一章 先祖狄仁傑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三百五十八章 宋朝“太后黨”挽救遼國太后黨第四百九十八章 安定河西,遠離是非第三十八章 打草驚蛇第四百七十六章 “錦夜”:“司命”也不能相信了,叛了!都叛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百六十四章 省試還是去看看榜,不然太裝逼了!(第三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給“無漏”一點小小的朝廷效率震撼第兩百五十章 乾脆利落的收網第兩百二十二章 “金剛會”六人衆的代號第五百零七章 苦一苦宣撫使,罵名他來擔!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三百零四章 姐姐迴歸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三百八十章 “金剛會”最有成就感的一次行動第四十六章 皇城司奈何不了的書生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論過程正義,還是結果正義,先要有正義!(第一更)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展江湖勢力的李元昊第一百九十四章 八大王的末路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四百零六章 合格的偵探要從不經意的話語中,將疑惑解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天賜良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三百一十二章 終於拿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誰還不想吃上一份皇糧?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六十五章 雪地謎團第兩百六十四章 其他都是虛的,只有進步最實際!第三百七十章 天下至毒第四百二十五章 寶神奴,你又多新獄友了!(暫無)第兩百零一章 三位神探對案件的剖析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兩百零七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一百八十八章 榮婆婆:狄省元的人還怪好的!第四百三十三章 昔日的真相終於揭曉第三百六十六章 施壓!成名!第一十九章 三個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