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兒科之聖錢乙

“官家喜得龍子!”

“官家有後了。”

這個消息以最短的時間內,傳遍整個朝堂,一時之間,朝野歡慶。

百官頓時重重的鬆了口氣,後宮誕下皇子,對於皇家對於朝廷都是天大之事。

“恭喜官家!”

一時之間,百官紛紛上表恭賀。

“傳旨!升劉婕妤爲賢妃,賜名朕長子爲趙茂,封越王!”趙煦大喜過望道。

“趙茂!”

百官不由一頓,茂:本意爲草木旺盛也!

大宋數代以來,皇家子嗣不昌,趙煦爲自己的長子取名爲趙茂以希冀趙茂健康成長,可謂是用心良苦。

“官家聖明!”

百官紛紛恭維道。

作爲臣子,他們何嘗不想皇位傳承有序,趙茂如果能夠健康成長,雖然不是嫡長子,但是卻是保證皇位順利傳承,少生諸多事端。

範正見狀不由一嘆,歷史總是驚人的慣性,他原本以爲自己主動查出了棉油之毒,足以改變趙煦絕後之危機,卻沒有想到趙煦的子嗣和後世一般無二。

隆佑宮內,

孟皇后看着身邊的嬌嫩的女兒,不由露出一絲母愛。

“福慶!”

孟皇后喊着自己的女兒的名字,既是疼愛又是惋惜。

可惜福慶是一個公主,若是一個兒子,那就是大宋的嫡長子,乃是大宋當之無愧的繼承人。

這並非是孟皇后重男輕女,而是後宮最殘酷的真相——母憑子貴。

劉婕妤剛剛生下皇子趙茂,就被趙煦封爲賢妃,如果後宮中只有趙茂一個皇子,那趙茂就是當之無愧的皇位繼承人,如果福慶是一個男兒,那就是嫡長子,皇位根本輪不到趙茂。

“官家還在賢妃宮中?”月子中的孟皇后撐起虛弱的身子問道。

自從她生產福慶公主之後,趙煦僅僅過來看了一眼,就一直呆在賢妃宮中。

“是!皇后娘娘!”一旁的宮女連忙上前攙扶,替孟皇后難過道。

孟皇后心中五味泛陳,當初她接受範正的邪方種豬計劃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其他嬪妃誕下皇子的心理準備,然而她卻義無反顧的同意此事,畢竟官家身中棉油之毒,儘快讓官家有後,此乃她作爲皇后的職責。

然而當這一切真正到來的時候,她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的釋然。

“啓稟皇后,張女醫傳來醫家育兒醫方,鑑於皇家子嗣不昌,倡議後宮子女皆母乳餵養,方可讓嬰兒健康成長。”

“母乳餵養?”

孟皇后不由一愣,別說是後宮諸妃,普通富貴人家都會專門請奶孃,負責負責餵養嬰兒,一來可以讓女子保持身材,二來,少了孩子的羈絆,後宮子女可以繼續爭寵,畢竟在後宮中,爭寵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如今醫家竟然提倡母乳餵養,這讓她不禁有些爲難。

然而當孟皇后看到一旁的粉嫩的福慶公主,原本心中的那一絲疑惑,早已經煙消雲散。

“好,本宮親自餵養福慶!”孟皇后當即下定決心道。

她作爲皇后,本就身份超然,再加上她本來不受趙煦寵愛,失去了爭寵之心,再加上對福慶公主的母愛,最終讓她決定母乳餵養女兒,只要女兒能夠健康成長,這一切都值得。

賢妃宮中!

“什麼,張女醫提議讓母乳餵養?”劉賢妃一臉不情願道。

劉賢妃性格本就極爲任性,再加上生下皇子,自然母憑子貴,性格更加驕縱。

雖然她日後的地位來源於兒子趙茂,然而她卻不願意爲了趙茂而失去自己爭寵的資本,誕下皇子僅僅是第一步,登上皇后之位纔是她真正的目標,而爭寵這是她唯一的手段。

太監郝隨見狀,連忙道:“皇后娘娘放心,醫家僅僅是倡議而已,並非是強迫,再則民間請奶孃的比比皆是,不也都健康成長。”

劉賢妃滿意的點了點頭,然而她知道趙茂乃是官家唯一的兒子,對其極爲重要,自然不能明着說自己不願意母乳餵養

當下扶額道:“你就說本宮誕下茂兒之後,身體虛弱,實在承擔不了餵養茂兒之重任。”

在劉賢妃的故作嬌柔之下,皇子趙茂最終交到了宮中奶孃餵養。

範正聽聞之後,不由眉頭一皺,皇家歷來子嗣不昌,而後世中,趙煦的所有子女皆無一存活,他讓醫家主動提出母乳餵養,可謂是良苦用心,。

尤其是皇子趙茂更是重中之重,可惜被驕縱的劉賢妃給破壞了。

趙煦尷尬一笑道:“範愛卿放心,奶孃餵養並非不好,朕就是奶孃餵養長大,現在還不是健康成長!”

他極爲寵愛劉賢妃,不忍心劉賢妃苦苦哀求,只好同意將皇子趙茂交給奶孃撫養。

範正嘆息道:“母乳餵養更有利於嬰兒發育和成長,醫家僅僅是提倡而已並不強求,不過關於撫養嬰兒還有一些禁忌,官家需要多加註意。”

“範愛卿請說,朕這一次定然照做。”趙煦拍着胸口保證道。

範正深吸一口氣道:“官家有所不知,根據醫家諸病源是活的理論,每人皆是諸病源的宿主,而嬰兒剛剛出生身體虛弱,又極難用藥,一旦感染上諸病源,則極爲麻煩。”

趙煦點了點頭道:“朕知道,朕會嚴令負責養育皇子公主的宮女定期檢查身體,平時佩戴好口罩,避免讓皇子公主染病。”

範正搖了搖頭道:“不止如此,除了宮女和太監之外,還需要防備至親之人傳染諸病源。”

“至親之人?”

趙煦不由臉色一變,霍然擡頭不可思議的看着範正。

範正鄭重的點了點頭道:“一些至親之人經常會親吻嬰兒臉龐,這看似疼愛之舉,其實卻有染病之風險,哪怕是父母也儘量減少這方面的行爲。”

“親吻嬰兒臉龐會生病?”

趙煦頓時不可思議,這對他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

範正點頭道:“除此之外,還有替嬰兒吹涼食物,共用一個餐盤,甚至替嬰兒咀嚼,嘴對嘴餵養,皆是撫養嬰兒之大忌,醫家已經收到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案例,一旦染病,悔不當初。”

趙煦豁然一驚,他剛爲人父,沒有想到撫養嬰兒竟然還有如此多的忌諱。

“來人!將範愛卿的方子傳遍後宮,不得親吻嬰兒!”趙煦凝重道。

他雖然對範正的邪方聞所未聞,然而範正的邪方從未一敗,再加上他曾經身中棉油之毒,子嗣艱難,絕對不容有失。

“記住!是所有人都要遵守,包括朕!”趙煦再次提點道。

“奴才明白!”童貫應聲道。

很快,童貫將範正的邪方傳遍整個後宮,整個後宮一片譁然。

“簡直是荒謬!難道本宮連親自己兒子都不行麼?”劉婕妤怒不可遏道。

郝隨苦笑道:“何止是賢妃娘娘,官家金口玉言,就連他自己也不行!”

“官家對範正崇信太甚了。”劉婕妤大爲吃味道。

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除了他,後宮衆人都對範正的育兒禁忌無一質疑。

畢竟範正的邪方,從未一敗,後宮衆人自然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與此同時,邸報上,範正同樣將育兒禁忌一一登報告知。

一時之間,天下譁然。

自古以來,長輩親人親吻嬰兒表達親暱,乃是常有之事,然而竟然是造成嬰兒夭折的罪魁禍首之一。

一時之間,崇信者有之,質疑者有之。

太醫署中,醫家雲集,一衆醫者對範正的育兒禁忌也議論紛紛。

“從諸病源是活的理論來說,範太丞所言的育兒禁忌,並無不妥。”錢乙肯定道。

張幼娘卻苦笑道:“如此一來,恐怕有違人倫!”

嬰兒天生和父母親近,醫家爲了規避患病風險,讓父母和嬰兒保持距離,自然有違人倫。

“和生命相比,這點問題根本無足輕重,只是恐怕沒有多少人願意恪守這些禁忌。”楊介搖頭道。大宋的嬰兒夭折率太高了,如果剛剛出生的嬰兒能夠做好防護,相信會大大減少嬰兒夭折風險。

範正點了點頭道:“藥醫不死人,我等醫者盡到提醒的義務就行了。”

張幼娘鄭重道:“我會讓天下女醫牢記此策,儘量提醒天下父母。”

“今日召集諸位醫者,除了育兒禁忌之外,還有要事相商。”範正環視四周,鄭重道。

衆醫頓時一臉肅穆,正襟危坐,上一次,範正召集天下醫者,乃是醫家將主要研究方向,定在血液之上,最終破解了輸血療法。

而如今範正再一次召集衆醫,一衆醫者頗爲期待。

“這一次官家喜得一位皇子兩位公主,張女醫的婦產科立下汗馬功勞。”範正首先對女醫一脈嘉獎道。

“恭喜張女醫?”

衆醫紛紛祝賀道。

如今醫家輸血療法大成,再加上範正保溫箱的邪方,生育難關已經基本上被醫家攻克,嬰兒的成功出生率大增。

“老身愧不敢當,女醫一脈能夠有所成就,全靠諸位的鼎力相助。”張幼娘慚愧道。

張幼娘並非是謙虛,剖腹產來源於華佗絕學,治療產婦大出血來自於獸醫一脈實驗的輸血療法,就連保溫箱也是範正的邪方,女醫一脈不過是借光其他醫科成就罷了!

範正點頭道:“醫家本是一體,自然應該相互印證醫術,如今醫家已經攻克了生育難關,然而這僅僅是第一步而已,生好生,養卻難養!當今天下依舊每年有大量的兒童夭折,甚至是皇家也不例外。”

楊介微微頷首,當年他受範正之邀請親自來宮中查明皇家子嗣不昌的謎團,皇家子嗣夭折可謂是觸目驚心,更別說民間了。

“父母健康餵養子女僅僅是避免夭折的第一步而已,也有很多疾病出現在嬰兒成長期間,醫家準備將攻克兒科定於下一步重任,既保證三位皇子公主健康長大,同時也可趁機提升醫家兒科醫術。”範正鄭重道。

衆醫豁然明白範正的計劃,要將兒科大興和皇子公主連在一起。

“此策會不會有風險?”楊介眉頭一皺道。

兒科在大宋又被稱之爲啞科!所有醫者公認治小兒病最難。

因幼小兒童還不能語言,即使能語言的兒童,亦往往詞不達意,根本無法準確檢查病因。

治小兒病難,更別說醫治皇子公主,其中的風險並不少。

其他醫者也紛紛點頭,他們只想純粹的行醫,並不想過多的參與皇宮之事。

範正反問道:“你以爲日後皇子公主生病,醫家可以推脫麼?”

一衆醫者不由臉色一變,如今醫家已經一統,日後皇子公主有病,恐怕醫家依舊難以逃避。

“既然醫家避無可避,不如索性主動接過重擔,藉助皇家資源,振興兒科!兒科和皇家合則兩利,分着兩敗。”範正正色道。

逃避並非是最好的方法,作爲醫者,治病救人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一衆醫者紛紛默然,最後無奈點頭,醫家承擔皇子公主健康成長的重任,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範正見狀點頭道:“從現在起,不僅僅是女醫一脈的婦幼醫院,中醫院和太醫院各開設兒科一脈,總結天下兒科病症和藥方,交由太醫令錢大人彙總出書,同時再反饋於天下各大醫院。”

錢乙不由一震,他一直是有編撰兒科醫書的想法,如果醫家三大醫院的兒科同時彙總兒科病症,那這本醫書必將兒科聖書。

“恭喜錢師兄了,假以時日,兒科之聖的名號非錢師兄莫屬。”女醫張幼娘恭維道。

錢乙謙遜道:“不敢當,不敢當!”

錢乙不禁感慨萬分,他作爲老牌的醫者,然而其醫術之上卻並未太大的突破,範正這個邪醫自然不能用常理度之,小輩中重現華佗絕學的楊介在民間名聲上已經超越於他,更別說還有法醫蘇遁,獸醫龐繼祖等後起之秀,就連相同輩分的張幼娘早已經因爲婦產科而揚名天下。

他作爲太醫令極爲尷尬,醫家魁首並非是他,醫術也並非最高,更是眼睜睜的看着一個小輩超越於他,而專攻兒科則給了他翻身的機會。

範正緩緩道:“除此之外,範某還有一個好消息告訴諸位,耶律公主已經履行承諾,從西域和極北之地,帶回諸多蛔蒿種子,一旦試種成功,天下兒童將會徹底擺脫蛔蟲之苦。”

“當真?”

錢乙一臉驚喜道。

天下哪一個兒童沒有飽受蛔蟲之苦!而醫家並沒有足夠療效的打蟲藥,如果蛔蒿能夠大規模生產,驅除蛔蟲,這將會對天下兒童來說,是天大的福音。

範正點了點頭道:“這一次,耶律公主送來的蛔蒿種子足足有二十斤之多,足以大規模種植。”

後世的老大哥僅僅援助二十克蛔蒿種子,就讓中國的蛔蒿繁盛起來。如今二十斤的蛔蒿,足以讓大宋兒童,早日擺脫蛔蟲之擾。

“算算日子,也該冬至了!”範正感慨道。

他給耶律南音所出的邪方需要在極寒之地,極寒之日,極寒之時,藉助天時來凍傷鮮紅斑痣,正是冬至之日。

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75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第355章 女醫大興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350章 殷墟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341章 雙全法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26章 質疑太醫令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305章 遼國毒瘤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407章 整頓青樓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267章 河湟之役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義莊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84章 帝王心疾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358章 變法法家第347章 簡體字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365章 神醫獎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39章 高太后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273章 醫者自醫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12章 下旬離京(二合一)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4章 釵頭鳳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23章 攜美出遊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474.第474章 殺邪醫
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75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第355章 女醫大興第409章 奇襲大理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350章 殷墟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341章 雙全法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第344章 開封猶太人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26章 質疑太醫令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305章 遼國毒瘤465.第465章 變法解試第407章 整頓青樓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267章 河湟之役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義莊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131章 亡國之策,垂簾聽政第84章 帝王心疾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44章 第二次平夏城之戰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80章 抗洪邪方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358章 變法法家第347章 簡體字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365章 神醫獎第226章 大婚誓言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354章 李清照懷孕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377章 硝石製冰第39章 高太后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273章 醫者自醫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5章 生理和倫理之爭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12章 下旬離京(二合一)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217章 洛陽名園記第310章 蝴蝶效應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4章 釵頭鳳第351章 簡體字大興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23章 攜美出遊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474.第474章 殺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