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

高太后臉色頓時極爲難堪,以她的見識,哪能不知道事情的原委。

甚至所想到的更多,當下眼神不悅的盯着雍王趙顥。

雍王趙顥反應迅速,直接上前一個巴掌拍在趙孝蹇的臉上,怒吼道:“逆子,你竟然如此大膽,爲了和端王爭寵,竟然出此下招,連父王也差點被瞞了過去。”

趙孝蹇臉上頓時浮現出五個手指印,卻忍痛配合跪在地上,連連請罪道:“皇祖母恕罪,孫兒久未得到皇祖母寵愛,看到趙佶因受傷備受寵愛,一時鬼迷心竅,出此下策,還請皇祖母責罰。”

趙孝蹇雖然和趙顥配合默契,然而在場中,除了一衆年幼的皇子,又有哪一個是傻子,看不清二人在演戲。

呂大防不由嘆息一聲,雍王的計劃很完美,趙孝蹇的僞裝也很逼真,再加上骨傷在人體之內的特殊性,若是尋常太醫定然會中計。

可惜卻算錯了範正的邪性,只記得算計範正的骨傷醫術,卻忘了範正最擅長的乃是心疾,最懂人的心理。

晉康郡王養尊處優,未經人事,哪裡鬥得過從一介太醫生到變法醫家成功的範正,簡單一堆噁心人的蚯蚓,就讓他原形畢露。

“哼!”

高太后想要發火,然而兩方都是自己的血親,再加上她平時的確是關照趙佶等人多一些,對於趙孝蹇心中有所虧欠,最後只能憤憤的拂袖而去。

“逆子,丟人現眼,還不快滾!”趙顥怒斥趙孝蹇,暗中示意趙孝蹇趕緊出宮。

趙孝蹇連忙屁滾尿流的離開皇宮,原本呼天搶地的腳傷,如今一點也不影響走路。

而簡王趙似則一臉委屈道:“皇兄,我們以後還能不能玩蹴鞠了!”

“該玩繼續玩,出了事,皇兄擔着,就是以後別和外人玩了!”趙煦臉色不變,指桑罵槐道。

“皇兄英明!”

一衆皇子紛紛歡呼道。

趙顥臉色一僵,強行擠出一絲笑容道:“官家此言謬也,孝兒一時糊塗,你們可莫要放在心上,畢竟我們可以打斷骨頭連着筋的親人。”

一衆皇子冷哼一聲,根本不理趙顥。

趙顥自討沒趣,只能匆匆離去,太皇太后的怒氣還沒有消散,他還要去討好母后。

“家門不幸,讓呂愛卿見笑!今日耽誤了課程,不如明日繼續!”趙煦朝着一旁的呂大防拱手道。

呂大防臉色難堪,畢竟他剛纔未識破趙孝蹇的陰謀,還幫着落井下石,好在趙煦給了留了一絲臉面。

饒是如此,呂大防依舊頑固道:“家和萬事興,晉康郡王就是再不是,依舊是官家的堂兄弟,官家莫要心生芥蒂。”

趙煦臉色不豫,卻強行忍不悅道:“呂愛卿所言甚是,朕受教了!”

呂大防心中一嘆,他知道趙煦並沒有聽進去,不過他剛纔也有不對,便沒有再勸下去,拱手離去。

等到呂大防離去之後,趙煦回到延福宮,這才爆發出來,怒氣沖天道:“呂大防難道看不出來趙孝蹇背後有皇叔的指點麼?一個少年爲了爭寵,至於裝成骨傷麼?若無範太醫的邪方,非但日後宮中禁絕蹴鞠,範太醫恐怕也只能去官丟職,朕的變法大業也只能夭折。”

“官家慎言!”範正提醒道。

趙煦頓時心中一泄,咬牙低聲道:“依朕看他呂大防不是看不出來,而是不願意看出來,不願意讓朕變法,不願意讓範太醫輔助於朕!”

範正搖頭道:“呂大防就如同市面上常見的固執長者一般,喜歡說教,看不慣年輕人的一切,恪守自認爲的君子之道,然而官家可知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欺之以方?”趙煦不解的看着範正道。

“微臣之前建議官家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今日再建議官家以人爲鑑,然而覺得官家和雍王殿下的關係,和史書哪一位最爲相似。”範正問道。

“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趙煦心中一動,努力回想史書,最後卻一頭霧水。

範正拿起一旁的《資治通鑑》,翻到了唐高宗李治的記載。

“魏王李泰和唐高宗李治!”趙煦豁然一驚道。

範正點了點頭道:“如今的雍王殿下走的就是魏王李泰之路,坊間皆傳雍王尤嗜學,工飛白,善射,好圖書,博求善本。”

趙煦臉色難堪,看着手中資治通鑑關於李泰的記載: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好士愛文,工於草隸,集書萬卷,編纂《括地誌》。

趙顥和魏王李泰之路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可以說是如出一轍。

範正點頭道:“既然雍王殿下走的是魏王李泰的道路,而且這條路是行得通的。”

趙煦心中一動,手中翻閱資治通鑑,最後停留在唐太宗決定立太子記載。

“太子承幹既獲罪,魏王泰日入侍奉,上面許立爲太子,岑文本、劉洎亦勸之;長孫無忌固請立晉王治,上謂侍臣曰:“昨青雀投我懷雲:‘臣今日始得爲陛下子,乃更生之日也。臣有一子,臣死之日,當爲陛下殺之,傳位晉王。’人誰不愛其子,朕見其如此,甚憐之。”

趙煦心中冰涼,李泰當時已經被許立太子,距離成功僅僅有一步之遙。

範正道:“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魏王之路固然防不勝防,然而其卻有致命的缺點,官家繼續看下去便可知魏王李泰爲何最後未能登基爲帝。

趙煦定下心來,繼續看了下去。

諫議大夫褚遂良曰:“陛下言大失。願審思,勿誤也!安有陛下萬歲後,魏王據天下,肯殺其愛子,傳位晉王者乎!陛下日者既立承幹爲太子,復寵魏王,禮秩過於承幹,以成今日之禍。前事不遠,足以爲鑑。陛下今立魏王,願先措置晉王,始得安全耳。”上流涕曰:“我不能爾!”

“殺子傳弟!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趙煦咬牙道。

他乃是帝王,自然知道帝王心思,遠的不說,就拿太祖來說,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趙匡胤曾經對天發誓要善待周恭帝,然而周恭帝卻二十歲駕崩,而且其幾個兒子要麼夭折,要麼下落不明,早已經絕後。

還是仁宗仁義,實在是看不下去了,就讓柴家旁支繼承其位,降爲崇義公,爲大宋挽回一點顏面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太祖趙匡胤也同樣重蹈覆轍,燭光斧影之後,四個兒子三個早亡,燕懿王趙德昭被趙光義訓斥之後,自殺身亡。

趙煦臉色堅毅,他不能失敗,他一旦失去了帝位,非但自己的性命不保,就連一同蹴鞠的一衆皇弟恐怕也難以保全。

“既然呂相公自持君子之道,恪守禮節,勸陛下家和萬事興,那官家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呂相公勸說雍王殿下家和萬事興。”範正冷笑道。

趙煦聞言,頓時眼睛一亮,計上心頭。

第二日,呂大防如約來爲趙煦授課!趙煦正襟危坐,用心聽課,君臣和諧。

課罷,趙煦恭聲道:“呂愛卿所言微言大義,朕受益良多,朕最近讀司馬相公的《資治通鑑》,心中有一惑不解,還請呂愛卿教朕。”

司馬光乃是保守派的精神領袖,其《資治通鑑》更是被保守派奉爲至寶,見到趙煦如此推崇《資治通鑑》,呂大防心中大慰道:“官家有何不解,還請道來,微臣定然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趙煦一臉疑惑道:“《資治通鑑》中唐太宗乃是千古一帝,然而爲何不立尤嗜學,工飛白,善射,好圖書,博求善本的魏王李泰,偏偏立下晉王李治,以至於遭受武周之禍。”

呂大防聞言,不假思索道:“此問不難,歷代唐史皆有記載,泰立,承幹、晉王皆不存;晉王立,泰共承幹可無恙也。……………………。”

呂大防忽然霍然一震,驚恐的看着面前的趙煦。

而趙煦則平靜直視呂大防,呂大防頓時冷汗直流,再回想趙煦關於李泰的描述,這哪裡是資治通鑑對李泰的描述,而是民間對雍王趙顥的盛讚。

“呂大人乃是父皇的託孤重臣,難道真的願意眼睜睜的看着朕和諸位皇弟皆不存麼?”趙煦幽幽的說道。

呂大防頓時如遭雷擊,呆立良久,對着趙煦鄭重一禮道:“微臣永遠不會辜負先皇重託,官家乃是當今聖上,微臣誓死效忠。”

趙煦扶起呂大防,鄭重許諾道:“呂相公不負朕,朕絕不辜負呂相公。”

呂大防再鄭重一禮,臉色肅穆的離去。

次日朝堂,左相呂大防親自上書,直言雍王趙顥久居汴京,不合禮儀,還請雍王早日去赴任淮南節度使。

一時之間,朝堂皆驚。

太皇太后以雍王盡孝爲由,不允。

呂大防再三請奏,太后不悅拂袖而去。

滿朝衆臣見狀,不禁若有所思,對於宮中之事他們也皆有耳聞,他們不知道太皇太后是年老念兒,還是真的有立雍王之心,然而無論哪一條都足以證明太皇太后的確有些老糊塗了。

龍椅之上,趙煦冷眼看着這一幕,當太皇太后離去之後,隨即繼續主持朝堂,一舉一動,盡顯明君之相。

“皇祖母舐犢情深呀!”

延福宮內,趙煦和範正相對而坐,臉色凝重道。

範正點頭道:“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官家已經知彼,然而可曾做到知己?”

“知己?”趙煦眉頭一皺道。

“雍王殿下之所以有爭位之心,一來大宋素來有兄終弟及的傳統,二來則是因爲官家的皇位過於幸運!”範正道。

“幸運?朕乃註定的天子,何來幸運之說?”趙煦傲然道。

範正直言道:“如果微臣早生二十年,提前變法醫家,官家認爲先帝的几子還會早夭麼?”

趙煦臉色一變,他在諸子之中,僅僅排在第六,如果有醫者將前五個哥哥救活任何一個,皇位也輪不到他來做。

“如果微臣早生十年,爲先皇續命,向太后誕下嫡子,官家認爲自己還能登基麼?”範正再道。

趙煦臉色大變,先帝的皇后乃是向太后,他的母親朱氏僅僅是最低級的御侍出身,若非向太后的嫡子夭折,又沒有嫡次子,否則怎麼皇位也輪不到他來做。

“官家就如同天花痊癒的少年康熙一般,乃是僥倖登基的幸運兒罷了!”範正毫不諱言道。

趙煦臉色連變,最後咬牙承認道:“不錯,朕的確是僥倖登上皇位,越是如此,朕就越要勵精圖治,如那少年康熙一般,成就一番大業,完成父皇未能完成的遺願。”

“官家之志,微臣佩服,然而陛下做到了知己知彼,可曾知道,在皇位之爭,向太后是永遠站在官家這一邊的。”範正正色道。

“向太后?”趙煦心中一動,他平時一直都受太皇太后管教,再加上向太后和自己的母妃朱氏關係不好,他也是僅僅是禮節到位,並無任何交心。

“不錯,向太后乃是陛下嫡母,只要陛下在位一日,向太后的地位永遠不會改變,而如果雍王登基的話,那雍王妃入主後宮,要將向太后置於何處?”範正分析道。

趙煦皺眉道:“可是向太后和母妃不和,再加上向太后爲人刻板,非但將隆佑宮讓給太皇太后居住,自己居偏殿慈德宮,而且朕納後之時,也曾有意向氏女,然而向太后卻令孃家不得有女參選,向氏有人恩蔭求官,向太后皆以私情擾公法爲由,一一拒絕。”

範正搖頭道:“向太后不爲孃家謀私利,乃是其一片大公無私,然而其可以不要,但陛下不可以不許!”

這一點,趙煦可比不上日後的趙佶圓滑,日後趙佶爲了回報向太后擁立之恩,數次加封向太后的兄弟向宗良、向宗回,皆位開府儀同三司,封郡王,也沒有見向太后拒絕。

“而且向太后連失兒女,孤苦無依,更乃是官家和一衆皇子的嫡母,可曾經常前去盡孝?”範正再問道。

趙煦頓時猶如醍醐灌頂,豁然大悟。

即日,趙煦朝堂之上,再一次翻出多年前向家的恩蔭求官的摺子,直接應允,而且歷數向太后之賢良淑德,追封其夭折女兒延禧爲燕國公主,向太后僅僅存活一天的嫡子,賜名爲趙伸,贈太師,尚書令,封堡王。

與此同時,趙煦舉一反三,後宮中但凡夭折的皇子皆一視同仁,贈太師,尚書令,封王,健在的皇子也皆有封賞。

當然,趙煦沒有忘記高太后的孃家侄子,再次給高公繪、高公紀官升一級,太皇太后不允,然而趙煦一再堅持,這才應允。

滿朝諸公皆知趙煦拉攏後宮的目的,乃是對雍王趙顥步步緊逼的反擊,然而他們對這一切卻是樂見其成,大宋已經積貧積弱,迫切需要一個有手段的英主。

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90章 邪方裝病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77章 硝石製冰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33章 邪方抽獎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170章 震天雷現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46章 攜美遊汴京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420章 宋跨革囊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136章 鈴醫手冊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38章 醫燈長明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291章 《鍘美案》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364章 蘇青天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27章 變法醫家482.第482章 第480 邪醫掛帥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192章 冷鍛甲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473.第473章 滅佛?第428章 世襲之禍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36章 幹他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116章 御膳房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305章 遼國毒瘤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375章 宋商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59章 邪方:情詩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259章 躺贏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221章 婚書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
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345章 監管皇家銀行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90章 邪方裝病第97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77章 硝石製冰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46章 邪方:詔獄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33章 邪方抽獎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170章 震天雷現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46章 攜美遊汴京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420章 宋跨革囊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166章 爭分奪秒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13章 獨一無二李清照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第99章 太醫範正(二合一章)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245章 恐怖的祝由術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136章 鈴醫手冊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38章 醫燈長明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291章 《鍘美案》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364章 蘇青天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27章 變法醫家482.第482章 第480 邪醫掛帥第427章 邪方:土司制度第192章 冷鍛甲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58章 女爲悅己者容466.第466章 童生 秀才 舉人473.第473章 滅佛?第428章 世襲之禍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381章 泄洪梁山泊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36章 幹他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12章 一家有女百家求第116章 御膳房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305章 遼國毒瘤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375章 宋商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462.第462章 占城稻第59章 邪方:情詩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126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259章 躺贏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221章 婚書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