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天下反應

“當然不是隻貸給某一個人,微臣準備擴大青苗法,不再侷限於農戶,貸款給任何需要錢的大宋百姓,無論是誰,只要有抵押物,就可以貸款抵押物價值的七成青苗錢。”範正鄭重道。

“抵押物價值的七成。”百官微微點頭。

如此一來,哪怕是對方無錢還青苗錢,單單抵押物也足以抵帳。

範正解釋道:“不錯,比如說,開封城的房產價值三千貫,如果戶主拿着地契來到銀行,就能抵押兩千一百貫錢,到期歸還本息之後,皇家銀行就會將地契歸還,解除合同。當然,田產、廠礦也行,甚至銀行死期存單、國債都可以抵押貸款,不過依舊是隻可以貸款其價值的七成。”

“如此的確是穩賺不賠!”

範純粹怦然心動,如果萬萬貫全部借貸出去,理論上可以收取千萬貫的利息。

不少朝廷百官怦然心動,朝廷發行千萬貫國債,就對其本息發愁不已,如今皇家銀行利用青苗法,左手倒右手,竟然能夠有千萬貫的利息。

章惇不由滿臉苦澀,想當年,王安石變法爲了推廣青苗法,讓百姓強制借貸青苗錢,可以說落的裡外不是人。

如今範正變法青苗法,百姓存入青苗法獲益,商賈借貸青苗法獲益,又能爲朝廷籌集大量的錢財,各方都滿意,還輕鬆的把錢掙了!

二者相比之下,可謂是高下立判。

範正哪能不知道百官所想,當下搖頭道:“這萬萬貫存款當然不可能全部都放貸出去,至少要留下四分之一,也就是兩成五的現金作爲民間金銀流通。”

“那也足足有七百五十萬貫的利息。”範純粹酸溜溜的說道。

“當然青苗法不可能都是一分的高利息,皇家銀行畢竟是關乎官家的聲譽,自然也要爲國出力,如今朝廷正在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皇家銀行可以爲造船廠等海貿相關的商賈,提供六釐低息貸款。”範正道。

“六釐!”

百官微微點頭,如此一來,皇家銀行既能獲利,又對朝政有所幫助。

wωω▪ⓣⓣⓚⓐⓝ▪C○

“各地官府如果有需要急用錢,短時間又無法收上來賦稅,也可以向皇家銀行貸款,依舊是年息六釐,只需收上來賦稅還上即可,當然範某可以給各地官府一個優惠,那就是官府是可以免抵押的。”範正大包大攬道。

呂大防臉色一黑,範正簡直是膽大包天,竟然將算盤打到了官府的身上。

然而呂大防卻無法反對,畢竟誰都有急需用錢,官府恐怕也不例外,遇到急需錢財有需要辦事的時候,恐怕他們還不得不求助現金充足的皇家銀行。

雖然六釐利息和免抵押的優勢,一衆大臣依舊臉色不悅。

範正當下打着圓場道:“當然範某也不是鑽錢眼裡了,但凡州學以上的家庭貧困的學子,皇家銀行可以爲其提供無息的青苗錢,讓其能夠安心求學,日後報效朝廷,再還也不遲。”

滿朝百官這才臉色稍緩,他們都是文官考取功名,自然知道有多少貧困學子困頓於生計無法進學,如果皇家銀行能夠提供免息的青苗錢,讓其安心求學,也將會是大功一件。

“如此算下來,皇家銀行每年能夠掙六百萬貫纔是合理的數目,再減去民間的兩百萬貫的利息。應該剩下四百萬貫的利潤了,當然這還不算飛錢的收入。”範正一臉遺憾道。

滿朝百官看着範正得意的樣子,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皇家銀行乃是朝廷三大機構合併組建,皇家銀行的利潤需要上交戶部。”範純粹此刻顧不上叔侄關係,面對四百萬貫以上的利益,毫不猶豫爲戶部爭取。

滿朝百官紛紛贊同。

“全部都交給戶部,此乃殺雞取卵也,依我看,最多三成利潤上交戶部,皇家銀行也需要資金,用來錢生錢,日後才能爲朝廷賺更多的錢。”範正反駁道。

“最少八成利潤,皇家銀行有民間大量的青苗錢存入,根本不缺錢。”

“皇家銀行儲存需要大量的錢財,需要修建銀庫,聘請鏢師守護押送錢財,怎麼不缺錢?最多四成利潤上交。”

“最少五五分成!”

“成交!”

很快,叔侄二人達成了各自心理價位,默契的達成協議。

對於朝廷來說,每年可以獲得二百多萬貫的利潤,不但可以輕而易舉的承受千萬貫國債的利息,甚至還可以發行更多的國債。

對於皇家銀行來說,能夠保存一半的收入,足以讓皇家銀行抵抗壞賬和擠兌的風險,日後還能更進一步。

百官對此也樂見其成,平白多出二百萬貫的收入,自然是皆大歡喜,至於皇家銀行截留的利潤,其日後規模擴大,賺取錢財,依舊有朝廷的一半,有範正點石成金的本領,日後上交朝廷的利潤將會越來越多。

趙煦見狀不由心中激盪,皇家銀行的出現,讓朝廷掌控了萬萬貫財富,雖然不是朝廷的錢財,日後朝廷用錢也需要支付利息,但是卻足以讓朝廷需要錢的時候,無需捉襟見肘。

皇家銀行扶持海上貿易的消息傳到民間,更是一片沸騰!

“和海貿相關的貸款只需年息六釐!”

當邸報上刊登皇家銀行對於海貿的扶持之後,可謂是萬人歡呼。

在大宋之前借貸印子錢高達九進十三出,砍頭息比比皆是,更甚者高達一倍的利息更是比比皆是,哪怕是王安石變法自認爲是大宋良心的青苗錢,年息也高達四分。

如今大宋再次變法,年息一分的青苗錢已經讓所有人喜出望外,卻沒有想到海上貿易貸款竟然還能低至六釐。

一時之間,海商震動。

海上絲綢之路的暴利,皇家銀行對於海商的扶持,頓時刺激更多的商人投入海上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再一次火爆起來。

和海貿同樣火熱的則是土地買賣,爲此皇家銀行則是截然相反的態度。

皇家銀行明確規定,青苗錢不得用於購買田產,一經發現則會提前收回本金、並處於罰金,讓一些投機取巧之人頓時偃旗息鼓。

皇家銀行憑藉強大的實力,只需利用青苗錢就能讓一個行業大興,也能抑制另一個行業,比朝廷政令還要有效。

“或許,這纔是青苗法範正的用途!”章惇感慨道。

範正掌管萬萬貫的財富,皇家銀行的一舉一動,朝堂百官自然格外重視,尤其是新黨更是盯着範正的一舉一動。

青苗法本就是王安石的得意之作,乃是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理念之一。

然而新黨推行的青苗法卻是譭譽參半,範正卻將青苗法繼續變法,非但還能讓青苗法收益大漲,更讓朝廷百姓皆可受益,再無之前朝野怨言的局面。

…………………………

王家!

王棣跪在王安石和王雱的靈前,激動道:“父親,祖父,你們在天之靈看到了麼,青苗法乃是良法,乃是救國救民的良法!”

王棣最爲崇拜祖父王安石,和父親王雱,然而當年的青苗法人人喊打,無人理解,更是被直接廢除。

哪怕是如今新黨推行的青苗法,卻也不過是當年的閹割版本罷了。

誰能想到新法中聲名狼藉青苗法竟然在範正手中大放異彩,成爲人人稱頌,利國利民的良法。 終於爲其祖王安石洗刷了罵名,更能證明當年王安石的先見之明。

“邪醫範正!”

此刻的王棣對於範正心服口服,曾經他和範正都是大宋變法的第三代,相互暗中較勁。

如今範正將青苗法大興,徹底折服王棣。

第二日,王棣親自上表,不顧新黨的挽留,請求外放一縣,推行新法!

趙煦思索片刻後,最終應允,封王棣爲晉陵知縣。

皇家銀行的影響遠不僅僅一個王棣,當消息傳到遼國的時候,遼國朝廷爲之驚動。

“鑄銀兩爲銀元!”

大宋和遼國交流不暢,最先傳到遼國的則是大宋發行銀幣之事。

“這就是宋神宗?”

遼國上京,耶律洪基看着手中印着神宗頭像的殷元,心中五味泛陳。

他和宋神宗可謂是一生之敵,然而卻從未見過一面,如今他們終於在一枚銀幣上隔空相見。

“啓稟陛下,此物正是銀元,邪醫範正主掌皇家銀行,獻上鑄銀元之策,銀元九銀一銅,十個銀元大宋就能賺一個銀元,雖然無法準確知道大宋鑄造多少銀元,但是據微臣估算,至少有萬萬枚銀元。”遼國戶部尚書豔羨道。

“宋朝好福氣!”耶律洪基豔羨道。

萬萬枚銀元,按照大宋九銀一銅的比例,大宋就能賺取千萬枚銀元,輕輕鬆鬆百萬貫錢。

“發行銀幣獲利頗豐,而且交易方便,在民間廣受歡迎,如今大宋的銀幣在遼國極爲追捧,豈不是等同於讓大宋賺了我遼國的錢財,孫兒認爲我大遼也應該發行銀幣。”耶律延禧提議道。“

“可!”

耶律洪基從善如流道。

大宋財政危機,遼國內部同樣危機重重,否則遼國也不會拼命的壓制女真,以獲取更多的人蔘。

如今發行銀幣在大宋已經盛行,遼國自然也不甘落後決定同樣發行銀幣,大賺一筆。

然而就在遼國準備仿造大宋發行銀幣之時,又有一個消息傳來,立即震撼整個大遼朝堂。

“皇家銀行的青苗錢破萬萬貫錢!”

當這個消息如同震天雷一般在遼國朝廷炸響,讓所有遼國大臣如遭雷擊。

萬萬貫錢!

如此巨財,別說是大宋沒有見到過,他遼國自認爲壓過大宋一頭,自認爲是天朝上國,同樣也沒有見到過萬萬貫。

“也就是說,大宋朝廷手中足足掌握有萬萬貫錢財。”耶律延禧同樣震驚道。

“啓稟皇太孫,按照宋國的說法,這萬萬貫乃是百姓存入的青苗錢,若非緊急的時刻,大宋是不會自毀信用,動用這些錢財!”遼國戶部尚書回答道。

耶律洪基臉色難堪,什麼是緊急時刻,自然是大宋生死存亡之時,大宋手中握有如此巨財,遼國想要滅掉糧草豐富,武器精良的大宋,恐怕將會更加艱難。

甚至日後,大宋糧草充足,日漸強大,宋遼強弱之勢將要逆轉。

“邪醫範正!”

整個遼國朝廷無不咬牙切齒,原本遼國上下並沒有將範正視若威脅,然而邪醫範正先是造出震天雷,又主掌皇家銀行解決了大宋的財政危機,如今的大宋已經再無短板。

“臣有一策,可破大宋皇家銀行。”

忽然,耶律延禧上前道。

“皇太孫有了良策?”遼國戶部尚書驚喜道。

就連耶律洪基也意外的看了耶律延禧一眼。

耶律延禧冷聲道:“大宋皇家銀行之所以能夠凝聚萬萬貫錢財,乃是因爲趙宋皇室的聲譽,如果趙宋皇室不復存在,或者有了危機,那天下百姓定然不再信任皇家銀行,定然紛紛從皇家銀行取走錢財。”

耶律洪基眼神一凝道:“你的意思是出兵攻宋!”

作爲帝王,他瞬間領會了耶律延禧的意思,那就是一旦遼國進攻大宋,大宋境內定然一片恐慌,到時候,無數百姓定然紛涌取出青苗錢,到時候,皇家銀行將會成爲一個空殼而已。

“陛下三思呀!大宋有絕世殺器震天雷,威力無窮,西夏兩次大敗就是前車之鑑,還請官家三思。”遼國朝臣紛紛反對道。

兩次平夏城大戰,徹底讓震天雷名震天下,別說是西夏,就是遼國遇到了平夏城,恐怕也討不了好。

“誰說我大遼沒有震天雷?”耶律延禧語出驚人道。

“皇太孫的意思?”遼國百官驚喜道。

“不錯,如今我大遼已經秘密造出了震天雷。而且我遼國並不需要真正出兵,只需在大宋邊境屯兵即可,再讓西夏進攻,兩國聯合攻宋,足以引起大宋百姓的恐慌。”耶律延禧自信道。

不得不說,耶律延禧的確有才能,一下子找到了皇家銀行最大的弱點,那就是信譽,只要宋遼兩國局勢不穩,定然可以讓皇家銀行信譽破產。

遼朝百官這才微微點頭。

“如今宋遼兩國遵守檀淵之盟,兩國交好百年,我大遼以何理由出兵?”耶律洪基皺眉道。

耶律延禧冷笑道:“有何不可,大宋背信棄義,承諾用絲綢之路的利益代替歲幣,然而大宋卻悄悄開闢海上絲綢之路,販賣絲綢等物,不是背信棄義又是什麼。”

耶律洪基點了點頭,最終同意出兵。

“傳令諸部,出兵二十萬,屯兵燕雲十六州。”

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376章 熱射病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400章 大理第61章 戀情暴露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第36章 幹他第184章 玻璃問世!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38章 醫燈長明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63章 趙家算計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70章 邪方情詩應驗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341章 雙全法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373章 商部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371章 休克療法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第395章 新老醫家第一人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62章第414章 滇東三十七部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51章 踢館開封府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60章 起死回生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103章 變法蹴鞠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1章 名正方邪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33章 邪方抽獎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56章 家長找上門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28章 我有一個夢想
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376章 熱射病第307章 人蔘的風波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400章 大理第61章 戀情暴露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第36章 幹他第184章 玻璃問世!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38章 醫燈長明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63章 趙家算計454.第454章 未來的第三次變法第70章 邪方情詩應驗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341章 雙全法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68章 呂大防辭相第47章 無悔的決定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92章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332章 大宋的報復第373章 商部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188章 醫家作保第177章 宋遼夏和談(一)第371章 休克療法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第395章 新老醫家第一人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91章 上架感言第162章第414章 滇東三十七部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51章 踢館開封府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第60章 起死回生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71章 休克療法第103章 變法蹴鞠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1章 名正方邪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68章 給本書開一個邪方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187章 五百萬貫國債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33章 邪方抽獎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56章 家長找上門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256章 範純禮的無奈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124章 活字印刷術(加更)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183章 輸血療法第271章 醫鬧立法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28章 我有一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