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

第413章 鄯闡府之戰

鄯闡府!也就是後世的昆明之地。

鄯闡府乃是高家的封地,經過高氏兩百年的經營,如今的鄯闡府已經是大理最富有之地,甚至足以和大理城比肩,正是在鄯闡府強大的實力下,高氏這才一步步掌控大理軍政大權。

而高氏當權之後,更是對封地鄯闡府大加扶持,讓鄯闡府的地位更上一層,甚至大理國內音樂有些傳言,說高升泰曾經有意將都城從大理城遷移到鄯闡府。

然而由於高升泰登基時日尚少,就遭到了大宋出兵干涉,並未來得及實施,由此也可見鄯闡府的底蘊何等的深厚。

“大宋從東路進攻!石城陷落!”

然而一聲噩耗從石城郡傳來,頓時讓承平兩百年的鄯闡府大爲驚恐。

“慌什麼!”一聲怒吼,讓驚慌不已的善闡府官吏安靜下來。

“見過高大人!”一衆官吏見到來人,連忙行禮道。

來人正是善闡府尹高升安,他乃是高升泰最信任的弟弟,更是高家的二號人物,高升泰前往大理城擔任相國,將其留下掌控善闡府,守護高家最大的底蘊。

“高府尹,宋軍來勢洶洶,已經攻破石城,如今我鄯闡府即將兵臨城下,還請高府尹定奪。”一個官吏急聲道。

其他官員紛紛附和。

“高家經營鄯闡府兩百年,鄯闡府城早已經固若金湯,定然讓宋軍碰的頭破血流。”高升安自信道。

鄯闡府城經過高家歷代經營,自然也是守備森嚴,高升安極爲自信擋住宋軍。

“可是據說邪醫範正擁有火藥武器,所遇城池皆一戰而下,鄯闡府城真的能夠擋住麼?”不少官吏心中擔憂道。

邪醫範正的名號實在是太大了,作爲大宋最近幾年的風雲人物,更是火藥武器的開創者,大理自然也對邪醫範正久聞大名。

他們都已經得到了消息,邪醫範正帶領東路軍可以屢克堅城,無論是石城關還是石城,皆被宋軍一戰而下。

要論險要和城池堅固,石城關和石城的確比不上鄯闡府城,然而若是宋軍火藥武器如此厲害,鄯闡府城真的能夠擋住麼

高升安聞言沉默,他對大宋的火藥武器也是耳聞,只知道宋軍依靠震天雷兩次擊敗西夏大軍,石城關和石城皆被火藥武器攻破,萬一他堅守鄯闡府城,豈不是被宋軍甕中捉鱉。

“無妨!我已經快馬上報大理城,兄長定然會派大軍前來支援,定然能夠守住鄯闡府城。”高升安安撫衆人道。

然而一衆官吏卻苦笑一聲,如今大理的局勢他們自然清楚,西路軍和北路軍正在揮兵直至大理,大理城的守軍還不夠用,就算派兵回援,恐怕兵馬也不會太多。

“啓稟府尹,相國大人傳來急令,大理城無法派出援軍,下令讓周邊諸城派軍援助鄯闡府城。”忽然,大理派來信使帶回一個壞消息。

“果然如此!”

一衆大理官吏不由一嘆,他們早已經猜測這個結局,相比於鄯闡府城,很顯然大理城更加重要。

“若是能夠得到滇東三十七部的支援,鄯闡府城將會固若金湯!”一個官吏提議道。

大理雖然承平兩百年,國內並非沒有矛盾,而最大的矛盾就是白蠻和烏蠻的矛盾,白蠻佔據了最好的土地,擁有大量的財富,而烏蠻佔據山林,生活貧苦,兩者恩怨頗多。

高升安眉頭一皺道:“那些烏蠻向來對高家不滿,尤其是滇東三十七部更是和段氏乃是盟友,兄長稱帝,滇東三十七部更是對高家心生怨恨。”

高家的鄯闡府之所以如此富庶,就是在盤剝滇東三十七部的基礎上,再加上滇東三十七部烏蠻和大理段氏乃是盟友,當年大理立國,大理段氏就是和滇東三十七部結盟奪取了南詔大權。

而如今高氏從大理段氏手中謀朝篡位,再加上之前和高家的矛盾,如今大宋來攻打鄯闡府,三十七部烏蠻不看笑話就算好的了。

“可是如今高家已經還位於段氏,相國大人送來的政令乃是以陛下的名義下達,三十七部烏蠻定然聽令,事到如今還是先保住鄯闡府再說。”大理官吏苦口婆心勸說道。

高升安對烏蠻有極大地牴觸,當下反對道:“下令讓周邊諸城出兵速來鄯闡府,既然守城勝負未知,這一次鄯闡府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

一衆官員不由一愣,愕然的看着高升安。

高升安朗聲道:“本府尹已經打探好了情報,此次宋軍看似聲勢浩大,實則是虛張聲勢,宋軍的主力只有大宋的一萬禁軍,兩萬廂兵,還有兩萬西南夷人馬,完完全全是一羣烏合之衆,鄯闡府只需要集結人馬主動出擊,定然能夠一舉擊潰這羣烏合之衆。”

“此策是否太過於冒險?”有官員擔憂道。

高升安冷笑道:“邪醫範正不過是一介醫者罷了,只會紙上談兵,妄想用一羣烏合之衆攻打大理,豈不是欺負我大理無人。”

“府尹大人英明!此戰定然一戰功成,堂堂邪醫範正也將敗在府尹大人手下。”高氏在鄯闡府一言九鼎,高升安此言一出,立即有不少心腹追隨道。

其他鄯闡府官員也紛紛默然,他們已經得到了情報,宋軍還算好,兩萬西南夷人馬卻在石城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若是讓一衆西南夷部落進入鄯闡府,那整個鄯闡府必將毀於一旦。

若是高升安能夠禦敵於外,那自然是再好不過,而且他們所得的情報和高升安相同,也紛紛認爲邪醫範正不過是仰仗火藥之利,麾下人馬完完全全都是烏合之衆。

高升安哈哈大笑道:“這一次定然要活捉邪醫範正,兄長的身體不好,有了邪醫範正,定然能夠讓兄長痊癒。”

當下,高升安盡起鄯闡府之兵,並收攏周圍諸城的兵馬,集結四萬精兵,朝着石城方向出發,這一次,鄯闡府要禦敵於外。

………………

這世間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極爲合適,石城郡和鄯闡府交界處,十萬烏合之衆行走在林莽之中,硬生生的踏出一條平坦大道來。

“啓稟將軍,前方就到了鄯闡府!”楊邦乂匆匆前來稟報道。

“鄯闡府,高家的封地!”範正臉色凝重。攻佔石城郡僅僅讓宋軍有了橋頭堡,而鄯闡府纔是重中之重,一旦東路軍攻克了鄯闡府,削弱高氏的勢力,將會對大理之戰打破僵局!

楊邦乂點了點頭道:“將軍這些西南夷實在是太難管了,很多都不聽軍令,如今已經開始進入鄯闡府,甚至開始劫掠城寨了。”

楊邦乂對這羣烏合之衆大爲頭疼,哪怕軍中三令五申,依舊難以束縛這羣西南夷,他現在有些懷疑靠這些毫無軍紀可言的西南夷,真的能夠席捲大理?

範正不以爲然道:“無妨,若非他們如此貪婪,也不會爲我等所用,再說他們主動進入鄯闡府,也算是爲大軍提前探路。”

範正執行的就是以人爲蝗的邪方,自然需要西南夷各部以鋪天蓋地之勢頭,直撲鄯闡府。

穿過一片林莽,來到一處寬闊的平原,這裡到處都是農田,很顯然比石城郡的條件更好。

“鄯闡府!四季如春,溫暖適宜,的確是一片風水寶地,難怪高氏能夠藉助鄯闡府掌控大理。”

範正看着後世赫赫有名的春城,不由感慨不已,這裡適宜的氣候簡直是人間勝地。

只是猶如蝗蟲一般的西南夷各部的出現,卻擾亂了此地的寧靜,承平兩百年的鄯闡府變成人間地獄。

“啓稟將軍,有緊急緊急軍情,鄯闡府高家派遣四萬大軍前來迎戰,距離我軍不到百里!”楊昌春匆匆而來,臉色凝重道。

範正沒有下令禁止西南夷各部行動終於有了回報,最先冒進的西南夷部落率先碰到高升安的前鋒,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卻也傳回了珍貴的情報。

“四萬大理軍!”

範正不由一愣,他沒有想到鄯闡府並沒有據城而守,反而主動出擊。

“來人,集結所有西南各部,此戰一戰定鄯闡府!”範正不憂反喜,當即下令道。

“是!”

楊昌春點了點頭,當即領命道。

很快,大理出兵的消息傳出,所有劫掠的西南夷部落匆匆而回,更有心生畏懼的西南小部落想要偷偷逃走,卻被早有準備的宋軍騎兵攔截,爲首想要強闖的之人全部都被宋軍血腥鎮壓。

而此刻宋軍終於露出了獠牙,讓他們被利益衝昏頭腦的西南夷各部冷靜下來。

範正召集西南夷各部的首領,冷冷的環視一圈,所有首領都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不敢和其直視。

“諸位都是大理求財的,應該明白富貴險中求的道理,如今大理出兵四萬,而我等卻有十萬之衆,更有火藥相助,只要消滅這四萬大理兵,整個鄯闡府甚至整個大理將再無兵馬能夠阻止我等,整個鄯闡府的財富都會被爾等予取予奪。”範正朗聲道。

“四萬對十萬!”

“火藥武器!”

……………………

聽到範正之言,一衆西南夷各部的首領這才慢慢安定下來。

正如所有人預料那般,這十萬之衆就是烏合之衆,然而烏合之衆全靠人數來壯膽,而且他們這邊十萬人,而是大理方面只有四萬人,勝面極大,更別說還有宋軍火藥武器協助。

這些天他們每每遇到堅守的城寨,都會求援宋軍,而範正毫不猶豫的無私相助,讓更多的人親眼見到了火藥武器的威力,更讓他們堅定了勝利的信心。

“將軍所言極是,我等足足有十萬之衆,鄯闡府的精銳大軍早已經被抽調到了大理,這四萬兵馬不過是烏合之衆罷了!”楊昌春率先響應道。

進入大理之後,楊家所獲得利益最大,然而楊昌春卻知道,楊家所獲的利益和富裕的鄯闡府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不錯,此戰我軍必勝!”宋萬章同樣響應道。

其他兩大家族也紛紛附和,他們跟隨宋軍獲得不菲的利益,卻讓貪婪之心愈發的膨脹,富裕的鄯闡府猶如一塊肥肉擺在面前,他們這羣貪婪的強盜又豈能忍受的住誘惑。

其他西南夷首領也紛紛被激起了鬥志,紛紛表態願意一戰,在範正的有意縱容下,讓他們一些小部落率先進入鄯闡府,早已經讓他們嚐到了劫掠的血腥味,既然見了血,那自然沒有收手的可能。

範正環視一週道:“既然如此,範某醜話說在前頭,此戰所有人都必須死戰,本將軍也將不會吝嗇宋軍和火藥武器相助,倘若有誰膽敢畏縮不前,貽誤戰機,本將軍親自督戰,定斬不饒,倘若臨陣脫逃,其所在族羣皆以叛國論處,夷三族!。”

“夷三族!”

一衆西南夷各部首領不由一凜,整個西南夷各部皆受制於大宋節制之下,他們就算是逃回大宋,恐怕也難逃一死。

四大家族眼神一閃,默契的起身,楊昌春朗聲道:“我等前往大理乃是爲了求財,倘若哪個天生怕死之人壞了我等的富貴,我等四家可以保證,整個西南將再無其族容身之地。”

範正需要依靠西南夷各部打贏此戰,而四大家族同樣需要一些小部落擋在前面,減少他們的損失,讓他們的利益最大化。

各個首領相互對視一眼,都閃現濃濃警惕之意。

整個西南,四大家族可以說一手遮天,得罪大宋或許還有活命的機會,而得罪了四大家族,他們不但會丟掉性命,反而還連累族羣。

“我等遵命!”一衆西南夷首領鄭重領命道。

範正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道:“此戰每斬首一個大理士兵,賞錢五貫,立大功的部落可向本將軍求援三次!”

一衆西南夷部落不由呼吸急促,西南各部皆生活窮困,五貫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更別說向邪醫範正求援三次,那就意味着可以足以攻破三個村寨,這其中的財富足以讓一個小部落一夜暴富。

前有巨大的利益誘惑,後有宋軍和四大家族的威脅,在威逼利誘之下,一羣烏合之衆終於齊心協力,立誓要打贏此戰。

當下,宋軍開始整軍備戰,而大理軍同樣步步緊逼。

兩軍都有一戰定勝負之心,很快!兩軍相遇,大戰一觸即發。

 

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261章 醫學院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129章 新黨現第45章 藥材危機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39章 高太后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156章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25章 萬貫秘方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162章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116章 御膳房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7章 範正心疾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第185章 青苗法第143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61章 戀情暴露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224章 《我儂詞》第54章 花露水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84章 帝王心疾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61章 戀情暴露第246章 鐵浮屠之威473.第473章 滅佛?第65章 搶親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
481.第481章 續簽海上之盟第201章 醫國誓言第261章 醫學院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135章 再也不開邪方了第44章 開創獸醫一脈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329章 童貫歸來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242章 樑乙逋的野心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130章 暗夜交鋒(二合一)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64章 常記溪亭日暮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第129章 新黨現第45章 藥材危機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39章 高太后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142章 ‘正方’即時候補第109章 爲衆人抱薪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391章 母憑子貴第156章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25章 萬貫秘方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第213章 範李再次相見第504章 滅金,超級大一統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162章第268章 青塘城破第267章 河湟之役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01章 邪方:讓官家蹴鞠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464.第464章 科舉舞弊案第433章 範正歸家第116章 御膳房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17章 範正心疾第149章 陽謀:即時候補第319章 一千萬貫國債第253章 江郎才盡李清照第185章 青苗法第143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61章 戀情暴露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16章 詩仙之酒——白酒第340章 範李和離第29章 與太醫生共醫院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180章 邪方人工授精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224章 《我儂詞》第54章 花露水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84章 帝王心疾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82章 此情無計可消除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305章 遼國毒瘤第61章 戀情暴露第246章 鐵浮屠之威473.第473章 滅佛?第65章 搶親第295章 武學和武舉!第172章 無解的震天雷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