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青塘城破

“這根本不可能做到,宋軍怎麼可能冒着嚴寒作戰!”

阿里骨得到隴朱黑城守將的稟報,震撼道。

在西北之地,酷寒冬季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就連最兇惡的猛獸,也會在冬季蟄伏,各個部落也會在冬季放下戒備,休養生息。

“末將不敢欺瞞,宋軍身穿棉甲,非但在冬季中行動自如,防禦力同樣不俗。”隴朱黑城守將苦笑道。

冬季作戰乃是歷朝歷代的大忌,而宋軍卻另闢蹊徑,將棉衣和盔甲結合,擁有了能夠冬季作戰的盔甲。

青塘一時不察,最終吃了大虧。

“棉甲!”

青塘之主阿里骨不由臉色一變,不由想起了當初擊敗青塘騎兵的柺子馬,其所裝備的就是棉甲。

沒有想到當初只有輕便優勢的棉甲,竟然對青塘造成如此大的威脅。

“啓稟大王,宋軍橫掃河湟諸部,宗哥城已破,即將兵臨青塘城。”

很快,一個個噩耗接踵而來,宋軍有備而來,河湟各部又各自爲戰,再加上冬季作戰,鐵甲似冰,弓弦上凍難以拉開,青塘諸部賴以成名的騎射再無優勢,紛紛潰敗。

阿里骨頓時如遭雷擊,宗哥城乃是青塘的重城,僅次於青塘城,宗哥城一破,青塘城再無屏障。

“宋人太過於狡猾,兩國已經締結和約、永結同好,宋人竟然背信棄義,偷襲青塘!”大王子瞎徵大恨道。

他負責派人去大宋簽訂和約,大宋朝廷僅僅口頭上警告,卻沒有想到剛剛從大宋回來不久,宋軍就立即翻臉,撕毀和約。

“宋人的報復來了!”阿里骨苦笑道。

曾經他第一次聯合西夏攻打大宋,結果大敗而歸,大宋爲了拉攏他,僅僅是口頭警告,讓他逃過一劫。

但西夏提議再次攻打大宋的時候,他就顧慮重重,可是他貪圖西夏五百冷鍛甲,再加上第一次的僥倖心理,最終還是貪慾戰勝了理智。

再加上自認爲背靠吐蕃諸部和氣疫,認爲哪怕戰敗,大宋奈何不了青塘。

結果這一次他賭錯了,宋人並不是沒有脾氣,如今有了冬季作戰的棉甲,第一時間拿最弱的青塘殺雞儆猴。

“父王,趕緊派人向西夏和青塘各部求援吧!”瞎徵急聲道。

阿里骨苦澀道:“求援?如今冰天雪地各部人馬如何趕過來。”

如今青塘正處於嚴寒之時,到處都是冰天雪地,別說騎馬打仗,就是騎馬出門都是問題。

且不說一路的人馬補給又該如何解決,各部援軍前來救援青唐城,恐怕青唐城早就陷落了。

至於西夏,阿里骨更是搖了搖頭,西夏連續兩次慘敗平夏城,自身就難保,如何會救援青塘。

瞎徵急聲道:“父王莫慌,我等三國剛剛簽訂和約,大宋就公然攻打青塘,遼夏定然合力施壓大宋,而我青塘更是有氣疫保佑,只要挺過宋軍的冬季進攻,來年之後,發起反擊,定然讓宋軍有來無回。”

瞎徵作爲青塘太子,的確有幾分的見識,如果是以前的大宋,按照瞎徵的策略,定然會有奇效,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如今的大宋實力大增,而且已經找到了破解氣疫的方法。

阿里骨聞言怦然心動,當下朗聲道:“宋人有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瞎徵,你負責留守青塘,父王立即退回吐蕃,待到天氣轉暖,我等父子立即反攻宋軍。”

“啊!”瞎徵見狀,不由大驚失色道:“父王,孩兒恐怕難以擔此大任!”

“你乃青塘的太子,爲父現在命你監國,鎮守青塘城,切記務必拖到天氣轉暖,待爲夫搬來援兵,以解青塘之圍。”阿里骨直接任命道。

他兩次被宋軍擊敗,尤其是最後一次,敗在了宋軍鐵浮屠和柺子馬之下,青塘騎兵幾乎沒有還手的機會。

這一次征討青塘依舊是種樸姚雄二人,阿里骨早已經被嚇破了膽子。

當下,阿里骨將青塘城防務交給瞎徵,趁着宋軍還沒有圍城,當下帶領少量精銳和心腹直接朝着吐蕃腹地而去。

………………

青塘城上!

瞎徵看着城下宋軍一萬八千兵馬,不由臉色難堪。

青塘城之前被大宋擊敗,本就損失慘重,再加上宋軍橫掃河湟谷地,青塘諸部損失慘重,並無援軍,更別說阿里骨又帶走了不少的兵馬,青塘城的兵力更加虛弱。

“啓稟太子,宋軍並沒有立即攻城。”隴朱黑城的守將皺眉道。

出乎意料的是,宋軍並沒有如隴朱黑城一般,直接進攻,然而駐紮在青塘城下。

瞎徵苦澀道:“如果不出意料的話,宋軍正在製作攻城武器。”

青塘城乃是青塘的都城,城牆頗爲高大,正如瞎徵所猜測那般,河湟谷地並不缺少樹木,宋軍就地取材,大肆建造攻城武器。

樓車,雲梯!投石機!

爲了此次攻打青塘萬無一失,軍器監早已經將很多核心部件提前背後,宋軍只需要就地取材,只需數日,大量的攻城武器就已經打造完畢。

“將軍攻城器具已經準備完畢。”姚雄看着嚴陣以待的青塘城興奮道。

“進攻!”

種樸當下大手一揮。

在投石機的配合下,宋軍操控樓車和雲梯,直撲青塘城而去。

“殺!”

宋軍士氣大漲,爭先攻城。

青塘守軍雖然奮力反擊,然而宋軍在神臂弩和震天雷的協助下,僅僅兩天,青塘城直接被宋軍攻破。

“殺!”

宋軍猶如潮水一般涌入青塘城。

“將軍,城中只有青塘太子瞎徵,並無阿里骨!”姚雄平定青塘城內的抵抗,匆匆前來稟報道。

“阿里骨逃了!”種樸不由眉頭一皺。

他原本以爲攻破青塘城,俘獲阿里骨就可以讓青塘徹底收復,卻沒有想到阿里骨竟然不戰而逃,留下了太子瞎徵監國。

姚雄也無奈一嘆,宋軍雖然完成了既定的戰果,恐怕將會迎來阿里骨的反擊。

種樸搖搖頭道:“無妨,失去了青塘城和河湟之地,阿里骨不過是孤魂野鬼罷了。”

青塘城和河湟之地纔是青塘的核心,失去了這兩個地盤,阿里骨不足爲懼。

“瞎徵該如何處理。”姚雄皺眉道。

種樸當即下令道:“即派人將瞎徵押回朝廷,同時降服青塘周邊諸部,尋找高地,讓宋軍適應氣疫,只要沒有氣疫之患,哪怕阿里骨聯合吐蕃諸部也不足爲懼。”

姚雄重重的點頭。

隨着宋軍奇襲青塘,攻佔青塘城,俘虜青塘太子瞎徵。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吐蕃諸部、西夏和遼國。

一時之間,天下皆驚。

…………………………

“宋軍進攻青塘?”

興慶府距離青塘最近,小樑太后最先得到宋軍的消息,頓時難以置信。

嵬名阿吳稟報道:“啓稟太后,河湟之地諸羌部落來報,種樸率領宋軍趁着黃河冰封,突然渡過黃河,奇襲隴朱黑城,橫掃河湟谷地,青塘城危在旦夕。”

西夏也是西北強國,諸羌自然和西夏關係莫逆,青塘發生如此鉅變,自然第一時間就將消息傳到西夏。

“怎麼可能?如今可是酷寒的冬季,宋軍就不怕雪災!”仁多保忠不敢相信道。

西夏諸將不由皺眉,他們最爲震驚的並非是宋軍攻打青塘,而是宋軍冬季出兵。

胡天八月即飛雪!

在西北,酷寒是行軍作戰最大的敵人,當年李元昊攻打大宋連戰連勝,最後卻因爲一場大雪而損失慘重,小樑太后攻打大宋,也曾因爲突然天降大雪,而大敗而歸。

而如今宋軍竟在酷寒的冬季,冒雪進攻青塘,簡直是邪門至極,有違兵法。

嵬名阿吳苦澀道:“如果不出微臣所料,宋軍冬季用兵最大的依仗就是柺子馬所穿的棉甲!”

“棉甲!”

西夏上下不由譁然,棉甲防禦力不如鐵甲,更別說和冷鍛甲相比。

西夏武器裝備優良,得知宋軍柺子馬使用棉甲,根本不以爲然,認爲其不過是宋軍爲了彌補戰馬劣勢投機取巧罷了,卻沒有想到棉甲竟然在冬季作戰發揮如此大的優勢。

“宋軍能夠奇襲青塘,日後會不會也借用此招冬季度過黃河襲擊西夏。”小樑太后擔憂道。

“青塘自然不比西夏,西夏城高牆厚,武器精良,自然不是缺少鐵器的青塘兵馬能比,若是宋軍來攻,定然讓宋軍有去無回。”嵬名阿吳傲然道。

小樑太后這才稍微放心。

“啓稟太后,青塘急報,青塘城陷落,阿里骨逃回吐蕃腹地,太子瞎徵被俘!”忽然,樑乙逋匆匆而來道。

“宋軍竟然有如此戰力!”

西夏衆臣不由倒吸一口涼氣。

樑乙逋不由苦笑,他和阿里骨聯姻就是將女兒嫁給瞎徵,如今宋軍俘虜了瞎徵,將他的計劃全部打亂。

“如今更重要的是,青塘被破,我西夏如何應對!”嵬名阿吳皺眉道。

小樑太后冷聲道:“宋軍突然攻打青塘,定然是爲了平夏城之戰,青塘和西夏聯合一事,如今青塘有難,如果西夏出兵相助,正好可以報一箭之仇,又可以將青塘徹底向西夏靠攏。”

關於攻打大宋,青塘一直蛇鼠兩端,西夏勢大的時候,青塘則會趁機撈好處,大宋強大的時候,青塘則倒向大宋。

如今大宋出兵攻打青塘,定然可以讓青塘徹底倒向西夏這邊。

“太后英明!”

樑乙逋拱手道。

青塘乃是他的盟友,他自然傾向於西夏出兵。

嵬名阿吳卻連忙勸阻道:“太后不可,冬季用兵乃是大忌,我軍並無棉甲,恐怕難以抵禦嚴寒。”

仁多保忠也苦笑道:“我軍剛剛大敗,損失慘重,恐怕難以成軍,而且宋軍並未攻打西夏,如果西夏出兵,恐怕有違兩國和約,恐怕無法向遼國交代。”

平夏城之戰,西夏大敗,遼國爲了西夏牽制宋國,這才勉強促成和約,若是西夏主動進攻大宋,那就等於再次撕毀和約,恐怕一下子再次得罪宋遼兩國。

小樑太后頓時氣急敗壞,遼國或許並不看重青塘,然而對於西夏來說,青塘卻是重中之重。

如果宋軍佔據了青塘,西夏將會腹背受敵,處境將會雪上加霜。

“不過,遼國畢竟不希望看到大宋過於強大,太后應當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遼國,和遼國一起向大宋施壓,讓其放歸瞎徵,退出青塘。”樑乙逋提議道。

嵬名阿吳接着道:“如今阿里骨退回吐蕃腹地,定然暗中謀求反攻,如今我西夏不能出兵,何不將五百冷鍛甲交付阿里骨,再助青塘一臂之力。”

樑乙逋憤然的看向嵬名阿吳,當初嵬名阿吳爲了牽制於他,故意卡住冷鍛甲,如今樑家嫡女聯姻的青塘太子瞎徵已經被宋軍俘虜,五百冷鍛甲交付青塘,對他亦無任何好處。

“準!”小樑太后當下大手一揮道。

當下,西夏兩手準備,一邊用武器盔甲支援青塘,另一方面,立即向遼國報告宋軍出兵的軍情。

當遼帝耶律洪基接到西夏急報的時候,已經是元宵過後了。

“宋軍攻打青塘!”

耶律洪基看到這個急報,不由眉頭一皺。

青塘的死活對他來說無關輕重,真正讓他關心的則是宋軍冬季作戰的依仗。

“棉甲?”耶律洪基眉頭一皺。

遼國地處北方,冬季極爲嚴寒,根本無法征戰,而宋軍竟然開創了冬季作戰的先河,怎能不讓他爲之側目。

“這應該就是邪醫範正的傑作!”耶律延禧肯定道。

自從邪醫範正橫空出世,幾乎所有的不合常理之事,皆是出自於其之手。

“大遼也應該有自己的棉甲!”耶律洪基道。

“可是西夏情報上顯示,棉甲的防禦力並不如鐵甲!”耶律延禧皺眉道。

“有失必有得,單單冬季作戰這一項就足以讓遼國受用無窮,大宋裝備棉甲以防備遼國,卻不知遼國同樣需要棉甲來震懾更耐苦寒的女真等部落。”耶律洪基憂心忡忡的看向東北和西北之地。

在遼國的東西兩側,西北蒙兀部和東北的女真部落正在不斷強大,作爲草原的霸主,遼國自然格外重視這兩個部落的威脅,畢竟契丹當初就是如此壯大的。

“孫兒明白!”

耶律延禧微微點頭道:“關於西夏的請求,遼國該如何迴應。”

“自然是應西夏所請,斥責宋軍無辜興兵,不過無需大動干戈,我等需要的是牽制大宋,讓大宋陷入戰爭泥潭,大宋無論是和西夏打,還是青塘打,並無任何區別。”耶律洪基冷笑道。

在耶律洪基看來,青塘可並非孤立無援,其乃是吐蕃諸部較爲強大的一支,如今宋軍攻打青塘,吐蕃諸部定然不會善罷甘休,此戰絕對不會如此輕易的結束。

“祖父英明!”

耶律延禧佩服道。

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22章 太學慘案474.第474章 殺邪醫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義莊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349章 甲骨文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395章 新老醫家第一人第446章 海上之盟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146章 永不加賦第143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227章 終成眷屬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107章 邪術vs邪方(二合一)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第74章 奉旨行醫第184章 玻璃問世!第261章 醫學院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103章 變法蹴鞠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74章 奉旨行醫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25章 萬貫秘方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9章 醫萬人術第260章 範衙內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4章 釵頭鳳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39章 高太后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17章 範正心疾第249章 大迂迴戰略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199章 幕後黑手,邪醫範正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159章 平夏城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157章 持久戰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
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422章 邪方:翻越蒼山第22章 太學慘案474.第474章 殺邪醫第338章 小樑太后之死第155章 孟皇后加入義莊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349章 甲骨文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395章 新老醫家第一人第446章 海上之盟495.第495章 範正反擊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81章 勸禁女子纏足令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85章 大宋,諱病忌醫也第304章 滅夏之策冷戰第42章 邪醫開正方第146章 永不加賦第143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227章 終成眷屬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第37章 變法小成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107章 邪術vs邪方(二合一)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428章 世襲之禍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361章 最強贅婿蘇遁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458.第458章 範正下江南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322章 變法青苗法第74章 奉旨行醫第184章 玻璃問世!第261章 醫學院第339章 李清照不孕不育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136章 鈴醫手冊第103章 變法蹴鞠第236章 祝由術大興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120章 組建太醫院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74章 奉旨行醫第122章 趙煦有後第25章 萬貫秘方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9章 醫萬人術第260章 範衙內第238章 硫磺皁除蟎第4章 釵頭鳳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314章 童貫的野望第392章 範氏消毒法第39章 高太后第266章 火災險大興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第18章 大宋提刑官蘇遁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241章 暴利的絲綢之路第17章 範正心疾第249章 大迂迴戰略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207章 炭毒實驗第181章 變法馬政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190章 遼帝南巡雁門關第199章 幕後黑手,邪醫範正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159章 平夏城479.第479章 戰爭再起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157章 持久戰第195章 司馬光四大罪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29章 李清照的奸臣親戚第111章 邪方會傳染第83章 重現華佗絕學496.第496章 邪方:拆掉開封城牆第202章 變法的真諦在於‘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