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趙煦變法,小試牛刀(二合一)

第二日。

在趙挺之的帶領下,一份份十萬緊急的奏摺再一次擺在趙煦的面前,讓趙煦決策。

而三位宰相則是冷眼旁觀這一幕,他們雖然知道如今的朝堂氛圍不對,但是並未出手阻止,畢竟他們也想試探一下趙煦的本事。

如果趙煦輕易中計,那說明他們支持高太后垂簾聽政是正確的,要是趙煦能夠識破衆臣的計謀,那他們可就要重新審視趙煦親政的可能。

高端的權力之爭往往就是如此樸實無華,能者上,庸者下。

“簡直是無法無天!”

趙煦看着手中的奏摺,怒聲道。

趙挺之等人心中一喜,頓時知道趙煦的情緒已經被他們帶動,只要趙煦一有動作,定然會露出破綻。

範純仁等人心中一嘆,官家還是太年輕了,輕易中計了。

趙煦一臉怒聲道:“諸位愛卿請看,提刑司蘇愛卿所奏的冤假錯案中,有一例最爲離譜,畢昇之後參與假交子一案,其主謀者無罪,參與者無罪,畢昇之後作爲工匠竟然滿門抄斬,審理此案的官員難道是睜眼瞎嗎?”

趙挺之等人心中大喜,蘇遁爲畢昇之後平反,正是他們精挑細選的民間冤案,就是旨在激怒趙煦。

蘇軾聽到官家點名兒子的奏摺,當下附議道:“此案千古奇冤,不抓主謀竟然拿工匠抵罪,還請官家徹查。”

“准奏!傳令有司徹查!”趙煦怒不可遏道。

“官家英明!”百官紛紛稱讚道,

趙煦環視四周凝重道:“朕最近看到諸位愛卿的奏摺,可以說寢食難安,發現民間百姓屢受欺壓,爲惡者官商勾結,逍遙法外,善良百姓屢受欺壓,長此以往,大宋危亦。”

“臣等恐慌!”趙挺之等人紛紛恭維道。

文武百官皆目光復雜,心中明白,大宋從今日起恐怕又要開啓變法之路。

趙煦目光環視朝堂,再也不復之前的憤怒,冷靜道:“孟子曰:民爲貴,君爲輕,社稷次之,唐太宗曾言:君爲舟,民爲水,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朕作爲大宋之主,又豈能坐視民間百姓屢受欺壓。”

“今日朕特下懲奸除惡令,傳令天下各路、各縣,從嚴從重處理小偷惡霸,地痞流氓,官商勾結等欺壓百姓之惡行。”

“懲奸除惡令!”

滿朝官員不由一愣,他們怎麼沒有聽說過這個新法。

趙挺之等人不由眉頭一皺,他們沒有想到趙煦竟然不按常理,竟然不用新法,自創一法,讓官家故意激怒高太后的想法落空。

不過趙挺之並沒有氣餒,但凡變法必定會有漏洞,到時候他們只需稍微使用一些手段,定然讓這看似大公無私的懲奸除惡令變成惡政。

範純仁三位宰相鬆了一口氣,雖然陛下依舊有變法之志,然而並未重啓新法,這也算是一個好消息。

至於懲奸除惡令,趙煦站在民貴君輕的道德制高點,他們更沒有理由反駁,畢竟這一段時間,朝堂所奏的摺子,百姓的確是民怨滔天。

至此,趙煦登基以來,第一個正式的政令正式發佈。

“官家頒佈新法了!”

雍王趙顥第一時間得到了朝堂的消息,不禁欣喜若狂,果然不出所料,趙煦少年心性,一朝得勢果然耐不住寂寞,如此輕率的就發佈了新法。

趙挺之搖頭道:“雍王殿下,懲奸除惡令並非王安石之法,而是新的新法!”

趙顥冷笑一聲道:“無論是不是新法又有什麼關係,只要是變法,只要讓其變成禍國殃民之法不就行了。”

趙挺之點頭道:“雍王英明!”

當下,趙顥立即進宮爲母后盡孝,而趙挺之則秘密收集懲奸除惡令的漏洞。

開封城內!

當開封府接到了趙煦懲奸除惡令之後,蘇頌立即一板一眼的執行。

當日開封縣尉範正平帶領開封衙役四出,緝拿開封城內流氓惡霸,所抓之人全部從重處罰。

一時之間,開封幫派風聲鶴唳,或是被抓,或是外逃。

就連流放千里的高俅也沒有逃過一劫,牽涉到一樁敲詐勒索罪中,又被判了三年。

一時之間,開封城路不拾遺,治安大好。

“好!這些地痞流氓終於找到了報應!”

“官家真是愛民如子!”

“懲奸除惡令,此乃善政!”

一直以來,無論新法還是舊法,皆是管理天下百姓,甚至和地痞流氓一起欺壓百姓,而懲奸除惡令卻讓無數百姓不再受欺負,自然是人人拍手叫好。

開封城內。

趙挺之努力收集懲奸除惡令的漏洞,竟然發現無從下手。

懲奸除惡令打壓的乃是流氓惡霸,這些人本就怨聲載道,如今被官府嚴懲,根本無人替他們說話。

反而因爲嚴懲這些地痞惡霸,社會安定人人高呼青天,官員也坐收清名兩全其美。

“不可能?但凡變法皆有爭議,懲奸除惡令不可能完美無缺?”趙挺之不甘心道。

朝堂上下皆知,懲奸除惡令目的乃是剷除社會毒瘤,定然出自範正的醫國之術,他費盡心機說動雍王,找到報仇的機會,如今卻爲範正作嫁衣。

“不!懲奸除惡令並非沒有漏洞,此令一出,開封府大牢人滿爲患,此乃酷吏之法。”趙挺之臉色猙獰,終於找到了一個漏洞。

“官家三思,我大宋以仁政治國,懲奸除惡令乃是嚴刑峻法,小罪重罰,民間風聲鶴唳,多有不滿之聲。”

當下,趙挺之聯合御史,全力攻擊懲奸除惡令乃是酷法。

趙煦反問道:“趙愛卿請詳細說哪些百姓風聲鶴唳,哪些百姓不滿。”

趙挺之頓時愕然,含糊其辭道:“此令過於嚴酷,有損陛下名聲,民間有不少異議,微臣也是聞風奏事。”

趙煦冷笑道:“是那些地痞流氓風聲鶴唳吧!朕怎麼聽說,懲奸除惡令一出,民間路不拾遺,人人拍手叫好。”

當下,趙煦翻開蘇頌的奏摺,交給百官傳閱。

蘇頌爲人古板固執,然而其人品卻是滿朝公認,有了蘇頌的奏摺,再加上他們自己的所見所聞,不禁微微頷首。

正如範正所料,地痞流氓猶如疥癬癰疽,人人對其厭惡痛絕,根本無人爲其出頭,也許會有人重判,然而冤枉者則幾乎沒有。

“官家英明!”百官紛紛道。

滿朝官員複雜的龍椅上年輕的趙煦,其主政的第一令可謂是完美過關。

趙煦看着滿朝官員的反應,不由心中鬆了一口氣,他的親政首秀總算過關,現在哪怕是太皇太后來也挑不出毛病來。

當下,趙煦再道:“朕頒佈懲奸除惡令之後,民間反響甚好,然而也暴露不少問題,不少捕快和惡霸相互勾結,殘害百姓,朕甚爲心痛。”

“陛下仁慈。”趙挺之連忙恭維道。

“所以朕決定變法捕快之制。”趙煦再次語出驚人道。

“啊!”

百官一愣,不敢置信的看着趙煦。

趙煦心中冷笑,他剛掌控大權,想要大展身手,僅僅一個懲奸除惡令又豈能讓他滿足。

當下趙煦朗聲道:“捕快主責抓捕罪犯,保護百姓,維護治安,和百姓息息相關,然而大宋的捕快乃是賤籍,良莠不齊,以至於官匪勾結,欺壓百姓,爲此朕決定下旨廢除捕快賤籍身份,革除品行不端的捕快。”

趙煦將變法第二彈,盯上懲奸除惡令中表現差強人意的捕快身上。

大宋的捕快乃是賤籍,良家子根本不願意擔當捕快,造成捕快良莠不齊,敲詐勒索成風,在民間風評極差。

呂大防皺眉道:“陛下三思,捕快自古皆是賤籍,又豈能輕易更改,此乃不符合祖法。”

趙煦有了懲奸除惡令的成功,當下強硬道:“自古皆有並非正確的,親上加親自古皆有,結果遺害無窮,纏足也是自古皆有,讓天下女子痛苦不堪,捕快關係到大宋國泰民安,又豈能託付於一羣品行不端人之手,朕決定將捕快的身份擡高爲吏,招收良家子擔當。”

“擡高爲吏?良家子擔當?”

趙挺之眉頭一皺,當下抓住了趙煦命令中的漏洞道:“官家有所不知,捕快可不止普通的職位,他還需要一定的武藝,否則又豈能抓捕罪犯,單單良家子恐怕無法勝任。”

趙煦聞言,微微頷首道:“趙大人所言甚是,昨日趙愛卿上奏大宋冗兵嚴重,正好可以讓良家子出身的禁軍擔任捕快,尤其是爲國立功的將士,如此一來,既解決了一部分冗兵問題,讓這些禁軍從抵禦外敵保境安民到維護治安,此乃一舉兩得。”

“立功禁軍擔任捕快?”

百官一片譁然?捕快需要一定的武藝,而禁軍正好精通武藝,又能激勵禁軍立功殺敵,的確是良方。

“臣代八十萬禁軍叩謝官家大恩!”樞密使曹暉鄭重道。

此法對禁軍極爲有利,軍方自然全力支持。

百官見狀,不由眼神一縮,他們沒有想到官家竟然還有一層深意,拉攏軍方,當下紛紛保持沉默,不再反對。

垂拱殿內,

“啓稟太后,懲奸除惡令在民間一片叫好,人人皆稱其爲善政。”

太皇太后聽着樑惟簡稟報,不禁一陣默然。

她思想保守,一直反對變法,然而趙煦的懲奸除惡令卻讓她無法下手。

此法打擊是一羣害羣之馬地痞流氓,收穫的是一片片民心。

試問,當她知道如此良法的時候,恐怕也不會拒絕推行懲奸除惡令。

“母后,官家竟然又亂變法了,他竟然廢除捕快賤籍,讓立功禁軍擔任捕快!”趙顥匆匆進來,氣急敗壞道。

“廢除捕快!立功禁軍擔任捕快!”

太皇太后眼神一縮,趙顥只會前來告狀,而她則看出趙煦此舉的高明之處,非但可以解決一部分冗兵和捕快良莠不齊問題,更能拉攏軍方。

“去!將藥給哀家端來!”

高太后沉聲道。

“是!”

樑惟簡一愣,立即照辦。

很快,湯藥熬好,這一次,高太后並沒有倒掉,選擇一飲而盡。

“母后!官家如此胡鬧,定然會惹出大亂子的,母后可要以國事爲重呀!”趙顥在一旁努力詆譭趙煦道。

高太后沉默片刻道:“如今哀家的身體已經康復得差不多了,你就離開汴京吧!”

如今的局面已經不是試探不試探的問題,再這樣下去,她恐怕也要大權旁落了。

“母后!”

趙顥聞言一震,不敢置信地看着高太后,他沒有想到趙煦已經使手段染指兵權了,母后竟然還能容忍,竟然又一次放棄了他。

“官家乃是天下之主,兵權本就是他的,何來染指一說。”高太后一眼看穿趙顥的想法,直接道。

如果說趙煦沒有手段,她反而會很失落,畢竟她的任務之一就是要爲大宋培養英主。

而趙煦的種種行爲,的確有英主之姿,這讓他喜憂參半。

“兒臣………………。”

趙顥還想急需挽回。

“此事已定,不容更改!”高太后直視趙顥道。

趙顥聞言,頓時呆立那裡,他最瞭解母后,知道已經母后意已決。

“母后保重!兒臣告辭!”

良久之後,朝着高太后重重叩首,失魂落魄地離開垂拱殿。

然而他沒有看到背後的高太后同樣淚流不止,痛心不已。

如果趙煦真的一朝得勢重啓新法,弄得天怒人怨,她會以國事爲重。

如今趙煦的表現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自然同樣也要以國事爲重,極力避免皇權之亂。

“太皇太后保重身體!”

一旁的樑惟簡勸道。

高太后搖了搖頭道:“此事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哀家今日痛下狠心,總比日後陛下出手強百倍。”

她知道自己讓雍王趙顥離京,趙顥也能榮華富貴一生,這已經是一個母親對他最大地保護了。

隨着太皇太后身體康復,重回朝堂垂簾聽政,雍王趙顥再次啓程離開汴京,這一次再無人挽留於他。

當趙煦得到消息的時候,不禁會心一笑。

這一次,他徹底贏了,再無威脅皇位之憂,如今他距離親政只有一步之遙。

朝堂之上,朝堂上太皇太后和趙煦並列而坐,看似和之前一般無二,實則已經天差地別。

趙煦頒佈的懲奸除惡令和改革衙役的法令,並沒有被廢除,也再無人提起,彷彿從未發生過一般。

然而一衆大臣的態度卻悄然改變,之前一衆大臣商議國事,皆直面太皇太后,讓趙煦只能看到後背。

如今都如蘇頌一樣,先是給高太后彙報之後,再恭敬地對趙煦回報一遍。

趙煦用自己的表現,贏得了朝堂上下的尊重。

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106章 雍王一敗塗地(1200均訂加更)第151章 遼國調和499.第499章 遼國大敗第326章 金融之戰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19章 隱括詞第65章 搶親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3章 攜美出遊第429章 大理段譽468.第468章 方臘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65章 神醫獎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221章 婚書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154章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430章 螃蟹效應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42章 邪醫開正方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227章 終成眷屬第192章 冷鍛甲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291章 《鍘美案》第259章 躺贏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500.第500章 正方:統一戰線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24章 齊聚太醫局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424章 龍首關降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154章第157章 持久戰第208章 醫家實驗法第156章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34章 邪術:騙術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9章 醫萬人術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第17章 範正心疾第291章 《鍘美案》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185章 青苗法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468.第468章 方臘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第414章 滇東三十七部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
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169章 棱堡恐怖的殺傷力第106章 雍王一敗塗地(1200均訂加更)第151章 遼國調和499.第499章 遼國大敗第326章 金融之戰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19章 隱括詞第65章 搶親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472.第472章 《白蛇傳》第352章 生物進化論第288章 李師師的選擇第446章 海上之盟第23章 攜美出遊第429章 大理段譽468.第468章 方臘第424章 龍首關降第423章 大理城破第417章 大理白藥第365章 神醫獎第278章 曲劇一出,文壇震動第221章 婚書第243章 西夏來犯第141章 正方六十致仕第154章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430章 螃蟹效應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399章 邪方:解救農奴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42章 邪醫開正方463.第463章 推廣占城稻第227章 終成眷屬第192章 冷鍛甲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291章 《鍘美案》第259章 躺贏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500.第500章 正方:統一戰線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302章 光榮之家第393章 暢銷的羊奶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277章 趙佶和李師師初見第127章 請太皇太后撤簾(二合一)第232章 邪術:巫蠱之禍第24章 齊聚太醫局第69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第424章 龍首關降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154章第157章 持久戰第208章 醫家實驗法第156章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34章 邪術:騙術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436章 邪方:道德綁架第214章 牛痘之術第382章 以工代賑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9章 醫萬人術第387章 範正的正方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416章 鄯闡府破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43章 邪方:皇子養豬490.第490章 火藥破城!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10章 邪方:傷口撒‘鹽’493.第493章 西昏侯李乾順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第17章 範正心疾第291章 《鍘美案》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185章 青苗法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11章 最完美的殺毒藥468.第468章 方臘450.第450章 重啓慶曆新政第414章 滇東三十七部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60章 起死回生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