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宋的虛榮心

西夏大敗、遼國退兵。

大宋沒有了外部威脅,童貫很快帶領艦隊返回。

登州港口,萬衆矚目,海上絲綢之路的千艘艦隊即將登陸!整個大宋商人都聞風而動!

“回來了!艦隊回來了!”

無數商人爲之歡呼,很快,一艘艘艦隊靠岸,無數商號紛紛上前,有的是尋找自家商號的船隻,有的是一睹南洋的奇珍異寶。

然而第一單生意成交卻並非是他們,而是皇家銀行登州分行。

海商出海的時候,皆攜帶了大量的貨物,此次歸來,定然會帶回大量的現金,爲了這筆錢財,登州分行的掌櫃親自在碼頭辦公。

每當一艘海船靠岸,就會從船上運回大量的金銀,船商出海一年,沒有想到大宋竟然有如此便捷的服務。

而且他們也經常使用飛錢,對此並沒有多少牴觸,當下,就將這些金銀存入皇家銀行兌換成銀元,或者直接換成存款、或者飛錢匯入家中。

“這麼多錢財!勝海商號這一次可賺的盆滿鉢滿。”

一衆商人看着從碼頭上搬下來鉅額錢財,不禁大爲羨慕,那可是真金白銀,單單從大宋運送絲綢瓷器等貨物,就足以讓海商賺的盆滿鉢溢。

等到皇家銀行的業務完成之後,一衆大宋商人這才紛涌上前。

金銀雖然貴重但是根本佔不了多少大的空間,偌大的海船中,還有從南洋諸國拉回來的奇珍異寶,香料寶石等等,商人的眼光何其毒辣,每一樣帶回的貨物都價值不菲,剛剛下船,立即引起了天下商人的哄搶,每每以高價成交。

“此次下南洋的利潤,至少在五倍以上,更有個別貨物的利潤高達十倍以上!”有商人咂舌道。

“五倍!”

所有商人都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當初童貫下東洋的時候,不過是七成利潤,就已經讓大宋商人爲之心動。

如今下南洋的時間雖然耗時將近一年,其利潤更是五倍的增加。

五倍的利潤已經和遼國掌控的陸上絲綢之路相差無幾,然而海運的貨物要遠超於駱駝的運輸,也就說海上絲綢之路遠比陸上絲綢之路更加暴利。

此次下南洋,上千艘艦隊雲集海口,就連遼國都如芒在背,更別說南海諸國,更是一片恐慌,等到童貫派遣使節表明來意之後,這才鬆了一口氣,自然不敢有絲毫不敬,更對大宋商人禮遇有加。

而大宋商人憑藉大宋上等的貨物,再加上能夠願意出海的商人都是商界精英,面對商業落後的南海諸國更是如魚得水大發橫財,再加上途徑的國家頗多,海商所攜帶的還有他國貨物,如此來回互通有無,利潤滾動的越來越大。

“下海竟然如此暴利!”

千艘艦隊人多口雜,自然守不住多少秘密,整個大宋商界爲之震動,如此多的暴利不禁讓所有人都爲之眼紅,紛紛上前打探下南洋的經過。

“敗血症已經攻克,邪醫範正的邪方無敵,雖然吃了近一年的綠豆芽,但是千艘船中,再沒有一例敗血症出現。”一個水手心有餘悸道。

此刻的他看到綠豆芽就想吐,雖然在海上,綠豆芽是救命的良藥,但是終日在海上吃綠豆芽,誰能受得了只有等到登陸的時候,纔會有新鮮青菜食用。

“爾等也是死心眼,綠豆芽吃膩了,可以換一換口味,比如說黃豆芽、花生豆芽之類的。”一個商戶調笑道。

衆人頓時轟堂大笑。

水手不由嘴角一抽,只要是豆芽,他現在看都不能看。

“除此之外,南洋諸多國度,有的知道大宋的名聲,對大宋極爲仰慕,也有蠻夷不開化,看到大宋神舟,還想搶奪,最終被大宋水師擊敗,老老實實的請罪賠償………………。”

水手講述一番在南洋的神奇經歷,頓時引起了圍觀之人一陣陣驚呼,更讓不少人敢於冒險的商戶怦然心動。

再者如今有了水師保護,還有綠豆芽預防疾病,雖然有風浪,只要避開臺風季節,大多安然無事。

“下南洋的確是一條財路!”不少商人對視一眼,鄭重道。

更多人心思浮動,下南洋的確是一條財路,而想要搭上這條財路,出海使童貫則是重中之重。

等到諸船的貨物交割的差不多了,一艘巨大的神舟這才靠岸,一身太監服飾的童貫這走下碼頭。

“童貫!”

所有商人看到這一幕,頓時眼神炙熱,海商之所以能夠賺取如此多的錢財,童貫所率領的百艘戰艦功不可沒。

“童公公,不知道下一次出海是什麼時候?”

“只要童公公一聲令下,我等皆出海相隨。”

……………………

一衆商人高喊道。

這一次下南洋可以說順利至極,有了綠豆芽充當青菜,海上敗血症根本沒有一例發生,又有水師保護,千艘艦隊安全歸來,商人逐利,又沒有太大的風險,當下不少商人紛涌而至,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下一次出海。

童貫見到這一幕,不由露出一絲滿意道:“下一次出海,五個月後出發,不過這一次的航行目的將是西洋!”

“下西洋?”

一衆商賈不由一陣驚呼。

他們早已經從海商水手的口中得知,在南洋以西,還有西洋以及諸多國度,不但有大宋熟知的天竺等國,還有陸上絲綢之路的重點,安息、大食和大秦等國。

“衆所周知,航程越遠利潤越高,下南洋就能獲得五倍的利潤,那下西洋的利潤恐怕至少在十倍以上。”一衆海商心中盤桓,頓時大爲意動。

“當然此次航行的時間也將會更長,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費用也將會從五百貫提高到一千貫!”童貫接下來說道。

“兩年的時間,一千貫錢!”

登州港的一衆商戶不由微微一頓。

無論是兩年的時間,還是一千萬貫都讓一衆商戶心有顧慮。

“我等願意跟隨童公公下西洋!”一個第一批跟隨童貫出海的商戶毫不猶豫道。他跟着童貫出海,每一趟都讓家產翻倍,如此巨大的利益怎能不讓他心動。

“我等也願意下西洋!”

諸多下南洋的商戶也紛紛響應道。

下南洋一來一回就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再加上下西洋需要藉助季風,恐怕的確需要兩年的時間。

兩年的時間足夠下南洋跑兩個來回,費用提高到一千貫,也算合情合理。

而且這一次的下西洋的時間更長費用更高,但是同時獲得南洋和西洋的收益,利潤也必將更大。

富貴險中求!

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度商人都是最具冒險精神,絲綢之路不遠萬里,面對數不盡的風險依舊有胡商前來,更別說,跟隨大宋水師已經大大減輕了風險,大宋商人自然也不會放棄這樣好的機會。

當童貫離開登州港的時候,就已經收穫了六十萬貫的下西洋的賦稅,直接超過了下南洋的五十萬貫,可見天下商人對下海多麼熱情。

等到五個月後,正式開始下西洋的時候,想必下西洋的船隻將會更多,甚至超過百萬貫並非不可能。

“臣童貫見過官家!”

童貫風塵僕僕的回到開封城,立即受到了極高的待遇,趙煦帶領百官親自在太極殿接見了他。

“童愛卿辛苦了!”趙煦看着一臉風霜的童貫,不由感動道。

“爲了大宋基業,臣萬死不辭!”童貫一臉堅決道。

童貫表面上大義凜然,實際上卻極爲享受出海,相比於宮中枯燥的日子,他在大海之上可謂是威風凜凜,所到之處,南海諸國紛紛臣服。

若非他是太監之身,無慾無求,否則他真的有留在南洋,自立爲王的打算。

“此乃微臣在南洋售賣武器的款項,共計三十萬貫。”當下童貫奉上在南洋諸國武器買賣的收穫。

“三十萬貫!”

百官不由嘴角一抽,這武器買賣未免太過於賺錢了,而且都是大宋淘汰的武器,千艘戰艦的賦稅才收了五十萬貫錢,而童貫替軍器監買賣武器竟然高有高達三十萬貫的收入。

再加上剛剛從登州送回的六十萬貫的飛錢,大宋短時間竟再度收入九十萬貫。

童貫解釋道:“諸位大人有所不知,南海諸國林立,而且相互攻伐不斷,比如說,仁宗朝冒犯大宋的交趾國就是南洋一霸,諸國苦其久也,紛紛向雜家哭訴,當雜家爲其提供武器之時,諸國欣喜若狂,紛紛慷慨解囊爭相購買!”

呂大防冷笑道:“一國買大宋武器,其實力定然暴漲,其他諸國若是不買,不久之後,就是其滅國之日,自然不吝錢財以求自保!”

童貫點頭道:“呂相公英明!若非雜家謹記平衡之道,不想讓南洋諸國做大,恐怕還能賣出更多的錢財。”

“無妨,等到南洋諸國的勢力達到新的平衡的時候,屆時還可以再做一波南洋的生意。”範正邪魅一笑道。

呂大防不由冷哼一聲,他自認爲是正人君子,自然對範正這個軍火買賣頗爲看不慣。

“呂大人可以反過來想一想,南洋諸國買了大宋的武器得以自保,擊退了他國的侵略,這樣是不是立即有了仁義道德。”範正得意道。

呂大防臉色一抽,反駁道:“若是此國拿着大宋的武器侵略他國,這筆賬是不是要算在大宋的頭上。”

範正搖了搖頭道:“武器殺人,有罪的是人,而不是武器,再說,就算沒有大宋,呂相公認爲,南洋諸國就沒有戰爭麼?若是小國被侵略,想要自保,可以向大宋納貢稱臣,大宋自然會對其庇佑。”

“此策大善!”章惇拍案叫絕。

南洋諸國有錢可以購買大宋武器,沒錢可以向大宋稱臣納貢、請求庇護,大宋可以說左右通吃,又能在南洋樹立威信。

童貫微微一笑道:“啓稟官家,微臣在南洋最大的收穫可並非這些錢財,而是諸國的朝貢,大宋船隊到達南洋之後,諸國皆仰慕大宋國威,紛紛遣使乘船而來,如今正在宮外等待朝拜。”

“諸國來朝!”

趙煦豁然一震,大宋積貧積弱已久,遼國早已經取代大宋的地位,成爲諸國眼中的天朝上國。尤其是對西域一帶影響極大。

如今南洋諸國來朝,雖然比不上漢唐的萬國來朝,然而卻讓積弱已久的大宋如逢甘霖。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南洋諸國來朝,足揚我大宋國威!”呂大防顫聲道。

呂大防爲人古板,最爲嚮往漢唐萬國來朝的大禮儀,如今一衆諸國來朝,而且發生在呂大防執政期間,自然讓呂大防顏面有光。

“陛下英明神武,我大宋復興在即!”

百官也紛紛恭維道。

“傳旨!宣南洋諸國使節覲見!”趙煦龍顏大悅,當下大手一揮道。

他立志振興大宋,如今連敗西夏遼國聯軍,又有南洋諸國朝拜,此乃歷代帝王都未能達到的榮耀,竟然在他手中實現。

當一羣黝黑的野人模樣,穿上大宋的儒衫,堂而皇之的走進恢弘的垂拱殿,一個個猶如沒有見過世面的樣子,鬼鬼祟祟的四下張望,別提有多麼滑稽,一個詞語不由自主的出現在範正的腦海中。

“沐猴而冠!”

一個聲音在範正耳邊響起,範正轉頭一看,正是蘇遁。

“既然衆人皆知,這些南洋使者皆是沐猴而冠,爲何滿朝百官都如此興奮。”蘇遁指着一羣激動不已的滿朝百官皺眉不已,其中最爲興奮的就要數他的父親禮部尚書蘇軾蘇大學士。

範正不以爲然道:“這些算什麼,好歹也是童貫從南洋帶回的正兒八經的諸國使節,當年唐太宗所接見的萬國來朝,恐怕九成九都是他國商人,你以爲唐太宗不知道此事?”

“這是爲何?”蘇遁不解道。

“爲何?你乃是醫者,自然知道虛榮心乃是人性的劣根之一,國家亦不例外。”範正無奈一嘆道。

“虛榮心!”

蘇遁不禁面面相覷,他很想反駁範正,然而面對一羣沐猴而冠的南洋使者,原本高傲至極的朝堂百官竟然放下身段隆重招待,除了虛榮心之外,他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什麼理由。

第25章 萬貫秘方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36章 幹他第73章 趙挺之的毒計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89章 《相思十誡》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0章 《臨江仙》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419章 龍尾關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40章 範李和離474.第474章 殺邪醫第60章 起死回生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9章 隱括詞第162章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365章 神醫獎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84章 玻璃問世!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36章 幹他第14章 蘇遁心疾第259章 躺贏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161章 震天雷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125章 歲幣恥第20章 《臨江仙》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161章 震天雷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63章 趙家算計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474.第474章 殺邪醫500.第500章 正方:統一戰線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356章 紹聖四年第33章 邪方抽獎第230章 邪術:符水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261章 醫學院第14章 蘇遁心疾第108章 義莊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349章 甲骨文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
第25章 萬貫秘方第132章 邪方——以毒攻毒第36章 幹他第73章 趙挺之的毒計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89章 《相思十誡》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147章 方田均稅法第20章 《臨江仙》第439章 破罐子破摔第326章 金融之戰第31章 畏變法如虎第321章 發行銀幣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第209章 醫城第二方469.第469章 摩尼教現第87章 醫家變法成功第197章 早產邪方:保溫箱第362章 爭尚駙馬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419章 龍尾關第128章 趙煦親政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452.第452章 舊黨殺瘋了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96章 倚門回望,卻把青梅嗅。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340章 範李和離474.第474章 殺邪醫第60章 起死回生第80章 問世間,情是何物第19章 隱括詞第162章第444章 遼國的抉擇第300章 加點白糖大伊萬第55章 少年帝王趙煦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23章 萬萬貫青苗錢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365章 神醫獎第274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84章 玻璃問世!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248章 範正爲首功第367章 變法科舉考試第258章 免費義務教育第420章 宋跨革囊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153章 邪方再現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404章 邪方:避孕之術492.第492章 兩線開花,金國大勝!第276章 楊介的愛情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36章 幹他第14章 蘇遁心疾第259章 躺贏第360章 變法駙馬制度!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57章 神醫時代落幕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第71章 李父,有眼無珠也第161章 震天雷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125章 歲幣恥第20章 《臨江仙》第407章 整頓青樓第161章 震天雷494.第494章 君臣嫌隙483.第483章 招安梁山第63章 趙家算計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3章 李清照的傲嬌病第222章 孟皇后的決定474.第474章 殺邪醫500.第500章 正方:統一戰線第164章 夏日絕句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429章 大理段譽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318章 良藥:綠豆芽和海帶第150章 西夏來襲第356章 紹聖四年第33章 邪方抽獎第230章 邪術:符水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171章 不要救援!第49章 踢館太醫局第32章 範家從不諱言變法第261章 醫學院第14章 蘇遁心疾第108章 義莊第240章 邪方:洗胃第349章 甲骨文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250章 破解氣疫第62章 第二次生理和倫理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