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第455章 範正外放爲官

未來第三次變法!

趙煦聞言,不由心潮澎湃,激動不已。

原本大宋積貧積弱,經過新法變法之後,才讓大宋走上富強,舊黨如今又重啓慶曆新政,讓大宋內政得以運轉。

更何況兩次變法都有範正的影子,要麼是經過範正用醫術醫治的變法,要麼是範正自己提出的變法,下一次變法必將是範正親自主持,又將是何等的驚豔。

而且大宋第一次變法乃是仁宗和范仲淹主持,第二次變法乃是宋神宗和王安石變法,而他和範正這對君臣知己,他們的變法必定要超越前兩次辦法,讓大宋一統天下。

趙煦忽然眉頭一皺道:“想要主持第三次變法,範太丞那就必須爲相,而爲相的惟一途徑,那就是從地方官做起,你目前雖然有軍功,有變法太醫署之功,未來想要變法,恐怕必須要走一趟地方。”

趙煦毫不諱言,範正乃是他心目中的當之無愧的宰相人選,日後如同仁宗和范仲淹,神宗和王安石,而他趙煦和範正必將成爲後世君臣相得的典範。

範正對此並未驚訝,寵辱不驚道:“所以微臣今日前來,是特意向官家求官外放的,臣想去地方走一遭。”

按照前世的軌跡,趙煦在這個時間上突然駕崩,然而隨着範正入宮以來,在範正的調養下,趙煦經常強身健體,再加上已經有了太子趙茂,趙煦並沒有急着求子,放肆縱慾,最終壞掉了身子。

如今的趙煦雖然稱不上強壯,但是也算是正常人的身體情況,並無暴斃的可能,這也是範正主動求官外放的原因,他能夠在地方上積累政績,日後入朝主持第三次變法,才能順理成章。

“外放爲官!”

趙煦心中一沉,他雖然知道早就有這麼一天,但是當範正真正提出的時候,他心中有太多不捨。

從他未親政的時候,範正就一直陪伴於他,給他出謀劃策,一步步奪取政權,變法圖強,擊敗遼夏,連滅三國,範正都居功至偉。

甚至可以說,沒有範正,趙煦根本走不到如今這一步,有範正在身邊,他一直順風順水,如今範正要外放爲官,然而如今範正突然要離去,趙煦頓時有心慌的感覺。

“不錯,如今朝中三黨鼎力,局勢穩定,新舊兩黨都在推行變法,國內安居樂業,外部宋遼夏三國都在變法圖強,短時間內,不會再主動挑起戰爭,如今正是微臣外放爲官的最佳時機,而且正如官家所言,微臣日後爲相主持第三次變法,必將會有耀眼的履歷方可!”範正正色道。

趙煦不由一嘆,範正所言不虛,如今的確是範正外放爲官的最佳時機。

“既然如此,不若讓你擔任亳州知府,正好你的官位如今也是四品,再加上亳州乃是藥都因你而興,你前往亳州擔任知府正好可以一展所長。”趙煦想了想,決定將亳州知府交給範正。

畢竟若不是範正變法醫家,亳州根本不可能如此輝煌,亳州乃是新晉藥都,範正又是醫家領袖,可以發揮範正所長,也能有光鮮的履歷,爲日後入朝做準備。

當然更重要的亳州和京畿路很近,只需他一紙詔令,範正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入京。

範正聞言,並沒有絲毫的驚喜,反而搖了搖頭道:“官家不可,亳州並不適合。”

“這是爲何?”趙煦皺眉道。

範正解釋道:“當年家父曾任亳州知府,醫家藉助神醫華佗之名,將亳州培養成新晉藥都,從此以後,亳州的未來就已經定型了,哪怕沒有範某,只要沿着藥都方向前進,亳州前途無量。”

“當然,如果醫家沒有質的飛躍,亳州的未來只能按部就班發展,不可能有質的飛躍,並不能做出多麼耀眼的政績來。”範正正色道。

“那你是如何打算的。”趙煦詢問道。

範正想了想道:“其實微臣有兩個選擇,還請官家定奪。”

“儘管直言!”趙煦饒有興趣道,他倒要看看哪兩個地方能夠讓範正如此看重。

範正道:“第一個地方則是松江府!”

“松江府?”趙煦不由一愣,他乃是大宋的官家,對大宋的地名頗爲熟悉,很快想到了松江府的位置,乃是長江口的一個州府,其地勢平坦,種植棉花爲主,並無其他產出,並無出彩之處,怎麼會被範正如此看重。

範正解釋道:“松江府位處乃是長江口,乃是長江的入海咽喉之處,而如今大宋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海運必將興起,而松江府乃是長江和海運的交匯之處,更是東部沿海的中心位置,日後必將是天下貨物的中轉之地,微臣若是入主松江府,三年之內,定然能夠將松江府從一個不毛之地,建設成天下第一大港。”

“長江和海運交匯之處!”

趙煦當下拿出地圖,仔細看了看範正的松江府的位置,不禁眼睛一亮。

正如範正所言,在此之前,松江府並無任何價值,然而海運大興,頓時讓松江府的地位暴增。

非但可以成爲大宋海運的中轉,更能將海運的貨物沿着長江逆流而上,輻射大宋腹地,除此之外,更能沿着運河,將貨物利用水運輸送到大宋最精華的地段。

如果在松江府建設海港,定然能夠取得揚州的地位,不!松江府還承接財源滾滾的海運,日後的前途,必將更勝揚州。

“範太丞果然有醫國之才,海運纔剛剛興起,範太丞就敏銳的察覺到松江府優勢。”趙煦感慨道。

若無範正的先見之明,松江府日後或許能夠發展起來,恐怕將會晚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更令趙煦驚歎的是,一旦範正將松江府從一個不毛之地,發展成爲天下第一大港,必將舉世震驚,日後拜相再無任何阻礙。

範正謙虛道:“微臣只不過因勢利導罷了,若無官家同時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先見之明,微臣就是有萬般才華,也無法發揮松江府的作用。”

趙煦不由微微自得,舉大宋水師之力,下西洋開闢海上絲綢之路乃是他最得意的傑作,非但讓大宋享受萬國來朝的榮耀,更爲大宋開闢了財源,更是在宋遼對峙期間,讓遼國忌憚不已。

“那另一個地方又是哪裡?”趙煦好奇道。

範正道:“微臣想去的另一個地方則是杭州!”“杭州!”趙煦陷入了沉思。

杭州可是富饒之地,歷來杭州皆有很多名人擔任杭州知府,大名鼎鼎的白居易修建白堤,蘇軾擔任杭州知府的時候,也曾經修建白堤。

然而正如範正所言,如今的杭州雖然富裕,卻早已經定型,如同亳州一般,做得好是應該的,並無太多出彩之處。

“暖風吹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莫非範太丞有方法將杭州超過汴州!”趙煦驚呼道。

範正白了白眼道:“當然不可能,汴州乃是大宋的都城,更是天下的中心,除非大宋將都城遷到杭州,杭州不可能超過汴州,不過日後松江府憑藉天下水運中心,在賦稅上或許有機會超過汴州。”

“松江府竟然有如此潛力!”趙煦怦然心動,對於範正的話他並沒有懷疑,畢竟海上絲綢之路的利益實在是太大了,再加上串聯整個大宋的水運,松江府的未來必將無可限量。

然而杭州又有什麼吸引範正想要前往,這纔是趙煦最爲奇怪的地方。

趙煦問道:“那你爲什麼想去杭州。”

範正凝重道:“微臣想要去杭州,主要是爲大宋除三害!”

“除三害!”趙煦頓時眼神凝重。

範正沉聲道:“第一害,則是蟲害!醫家已經研究出大肚病的病因,乃是血吸蟲蟲卵所感染,然而南方各路卻以兩浙一代大肚病最爲嚴重,微臣此去杭州的首要目的就是控制血吸蟲傳播,爲大宋治理血吸蟲找到出路!”

“血吸蟲!”

趙煦心中一凜,他自然知道血吸蟲病是何等的恐怖,而且兩浙一帶的大肚病的確已經達到快要失控的程度了。

“其二,則是窮害!”範正再道。

趙煦訝然道:“窮!兩浙似乎並不窮吧!”

範正搖頭道:“兩浙的確不窮,然而僅僅限於地主和杭州一帶,普通百姓並不富裕,此次童貫下西洋,從占城弄來了一年三熟的高產水稻,微臣準備在杭州一帶推廣,若是成功大宋可以短時間解決人口危機,也能讓兩浙百姓更加富裕。”

“一年三熟,高產水稻!”趙煦驚呼。

南方的水熱雖然充足,然而大宋的水稻通常是兩年三熟,或者是一年兩熟,如果真的能夠推廣一年三熟,那大宋水稻的產量可以憑空增加五成以上嗎,那將是天大的喜事,這等功勞足以讓朝野震驚。

“那第三害呢?”趙煦興致勃勃地說道。

範正凝重道:“第三害則是摩尼教!”

“摩尼教?”趙煦頓時眉頭一皺,他自然知道在江浙一代流傳的摩尼教,原本他並未將其放在心上,而如今範正主動提起,不由讓他心中一沉。

範正冷聲道:“摩尼教乃是極西之國波斯的教派,又稱拜火教和明教!大唐武則天時期傳入華夏,後來被唐玄宗下令禁止,從而轉入民間秘密流傳,而兩浙一帶,由於血吸蟲病和百姓窮困,摩尼教又宣揚食菜事摩,宣揚素食主義,更是藉助血吸蟲病的危害,利用符紙和拜神代替求醫,百姓信仰者數十萬。”

“信仰者數十萬!”

趙煦不由倒吸一口涼氣,當年黃巾軍三十萬信徒就造成了東漢崩盤,摩尼教竟然有數十萬信徒,若是登高一呼,大宋外患未除,內憂又起,恐怕生死難料。

“兩浙轉運使、杭州知府是吃乾飯的,竟然坐視摩尼教做大,簡直是瀆職!”趙煦頓時暴怒道。

範正臉色沉重,他可是知道後世摩尼教在南方盛行,在北宋掀起了方臘起義,隨後南宋摩尼教更是起義不斷,成爲兩宋最大的毒瘤,這才決定提前出手解決摩尼教這個毒瘤。

“摩尼教乃是異端,行事激進,唐朝之時就屢次禁絕,朕這就下令派遣大軍,前往兩浙鎮壓摩尼教。”趙煦迫切道。

他一心想要一統天下,眼看就要等到了滅掉西夏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又豈能願意因爲內患而錯失良機。

範正連忙阻止道:“官家莫急,治病需要找到病源,摩尼教之所以在南方盛行,一是蟲害,二是窮害,若是這兩個病根不除,摩尼教將無法禁絕,甚至也會提前逼反摩尼教,讓富庶的江浙一代,妄招兵災。”

趙煦這才按耐住激動的心,當下皺眉道:“你既然想要前去杭州,莫非有解決之法?”

範正點頭道:“不錯!宗教蠱惑的人心,而恰好醫家最近一段時間也在研究心術,醫家已經查明大肚病的主因,一旦在兩浙一帶根治大肚病,就能避免摩尼教吸引教徒,再度引進佔城水稻,讓百姓富庶,再配合一定的手段,定然能夠兵不血刃瓦解摩尼教的威脅。”

趙煦深吸一口氣,他自然知道範正的邪方從未一敗。

“松江府是爲大宋求財,杭州府乃是爲朝堂消除摩尼教的威脅,微臣左右爲難,然而卻無分身之術,還請官家定奪一地,另派賢才治理另一地。”範正請求道。

趙煦聞言不以爲然道:“這有什麼好選擇的,既然兩地都是你提議,那就都歸你管轄。”

“官家不可,微臣乃是四品官位,能夠任一地知府已經是重用了,身兼兩地知府。”範正連忙推脫道。

趙煦冷哼一聲道:“朕自然不會讓你兼任兩地知府,兩浙轉運使對摩尼教威脅視而不見,已經是瀆職,朕決定任你爲兩浙轉運使,同時給你欽差一職,如果摩尼教提前造反,你可以憑藉朕的聖旨,節制東南兵力,徹底滅掉摩尼教。

“兩浙轉運使!”

範正大驚,兩浙轉運使可是封疆大吏,足以掌控整個兩浙路。

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235章 最後的贏家是醫家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378章 製冰作坊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25章 萬貫秘方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415章 邪方:蝗災將成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59章 邪方:情詩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438章 邪方:衛生紙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198章 邪方:三黨鼎力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234章 邪術:騙術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38章 醫燈長明第75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382章 以工代賑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311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27章 變法醫家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438章 邪方:衛生紙第63章 趙家算計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350章 殷墟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431章 非處方藥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61章 戀情暴露第102章 太祖長拳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第110章 東坡肉第415章 邪方:蝗災將成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156章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22章 太學慘案第156章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246章 鐵浮屠之威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440章 《男兒行》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262章 醫療保險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47章 無悔的決定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
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95章 搞定李恪非(第四更)第235章 最後的贏家是醫家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378章 製冰作坊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25章 萬貫秘方第284章 曲劇《楊門女將》第296章 青塘後續第113章 懲奸除惡令(1300訂加更)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379章 解暑神器冰激凌第415章 邪方:蝗災將成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59章 邪方:情詩第425章 爭滅國之功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451.第451章 舊黨也要變法第293章 王詵身敗名裂第405章 叢林法則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294章 莫須有之罪第438章 邪方:衛生紙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239章 個護的發展第437章 十人九痔第374章 變法商家第198章 邪方:三黨鼎力第270章 紅包和醫鬧第287章 少年趙佶的煩惱第178章 宋遼夏和談(二)第234章 邪術:騙術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175章 離間樑乙逋第328章 邪方:水軍攻遼第370章 變法國營作坊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366章 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第38章 醫燈長明第75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第382章 以工代賑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311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31章 聽診器問世第27章 變法醫家第301章 武舉開始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438章 邪方:衛生紙第63章 趙家算計第501章 邪方:秦檜禍害金國第350章 殷墟第426章 西南各部的歸宿第138章 中策攤役入畝(二合一)第442章 超級大一統第289章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476.第476章 摩尼教滅486.第486章 金國立,滅西夏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168章 平夏城建成第30章 《趙氏神妙帖》第396章 征服吐蕃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431章 非處方藥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61章 戀情暴露第102章 太祖長拳第324章 天下反應第212章 掌控洛陽大權第298章 良藥不必苦口第110章 東坡肉第415章 邪方:蝗災將成第41章 好學的趙佖第35章 幹兄說:幹他第384章 苦蒿治瘧疾第156章第331章 西夏戰敗,遼國撤軍第22章 太學慘案第156章第200章 範純禮回京第48章 大醫精誠誓言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246章 鐵浮屠之威487.第487章 靈州城破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440章 《男兒行》497.第497章 帝都殺手,開封城破!第145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第262章 醫療保險478.第478章 種馬趙煦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119章 邪方種豬計劃第313章 童貫下西洋第105章 趙煦的反擊(二合一)第67章 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第182章 近親繁衍第47章 無悔的決定489.第489章 兵臨城下第233章 巫蠱之禍是一場鬧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