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垂簾聽政之禍

範正邪方金身不破,在大宋可是人盡皆知,每每範正邪方一出,皆藥到病除。

而樑乙逋卻認爲範正邪方別有用心,並未聽從範正邪方,毫無意外的敗了,而是敗得很慘!

興慶府!

當嵬名阿吳和仁多保忠率兵把樑府重重圍住,整個興慶府爲之震動。

“爾等如此大膽,竟然膽敢對我樑府動武,我父親乃是當朝國相,我姑姑乃是當今太后,誰敢動我樑府!”

樑府外,樑乙恆指着嵬名阿吳怒斥道。

嵬名阿吳長劍在手,劍指樑府道:“我等奉的就是太后的命令,國相意圖造反,奉太后之命平定樑府。”

樑乙恆頓時臉色一變,他沒有想到樑家意圖竟然被姑姑提前察覺,竟然率先下手。

“給我殺!”

隨着嵬名阿吳大手一揮,西夏將士頓時攻入樑府。

樑府上下刀兵連連,血流成河。

“父親!”

樑乙恆慘叫一聲,想要向樑乙逋求援,卻被仁多保忠一刀斃命,樑乙逋衝了出來,正好看到這一幕,頓時如遭雷擊。

“國相大人!別來無恙!”

嵬名阿吳帶兵將樑乙逋團團圍住,一臉得意道。

西夏外戚專權,嵬名阿吳爲了党項皇權和樑乙逋鬥了一輩子,如今終於抓住了樑乙逋的把柄。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兒子,樑乙逋臉色極爲難堪,他沒有想到自己敗的如此之慘,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敗在哪裡。

“我要見太后!”樑乙逋咬牙道。

仁多保忠眉頭一皺,樑乙逋和太后乃是親兄妹,如果二人相見恐怕徒生事端,當下就想上前先斬後奏,殺了樑乙逋以絕後患。

“太后已經恭候多時!”嵬名阿吳攔住仁多保忠,微微搖頭道。

來的時候,小樑太后曾經吩咐要活捉樑乙逋,小樑太后親自下令攻打樑府,自然不會再有反轉的餘地,此刻還是不要違背小樑太后爲好。

西夏皇宮中,

小樑太后摟着兒子李幹順,臉色陰晴不定。

“梁氏代夏!”

小樑太后心中無比的糾結,一邊是自己的親哥哥,一邊是自己的兒子,如今她必須要做出選擇。

不!

當小樑太后發兵樑府的時候,其實已經做出了選擇,那就是保住兒子李幹順的皇權。

有兒子在,她無論何時都是西夏太后,如果梁氏代夏,那將置她於何地,她的兒子李幹順也必將性命不保。

“啓稟太后,樑家已破,叛相樑乙逋已經被俘!”很快,嵬名阿吳前來稟報道。

小樑太后不由一震,雖然命令是她下達的,然而當他聽說樑家已破,哥哥被俘的依舊心頭一痛。

曾經樑家是她最堅強的後盾,如今她卻將這個後盾親手除掉,只因爲這個後盾要將她取而代之。

“母后!”

小皇帝李幹順緊張的抓住母親的手,作爲帝王,他雖然年幼,但是早已經知道造反是何意義。

“放心,母后會保護你!誰也不能傷害你!”

小樑太后安撫一番李幹順,揮手讓侍女將李幹順帶出去。

而她則親自去見自己最親的哥哥最後一面。

大殿中,曾經在朝堂上大權獨攬的國相樑乙逋,如今卻成了階下囚,滿臉血污,一臉頹廢。

“朝廷待樑家不薄,哥哥貴爲國相、位極人臣,爲何還要造反?”小樑太后一步步走向樑乙逋,怒斥質問道。

樑乙逋擡頭,打量着光鮮亮麗的妹妹,冷笑道:“爲什麼?難道妹妹真的不知道麼,樑家早已經無路可退,沒藏氏的前車之鑑,難道妹妹不知?”

沒藏氏就是西夏第一代掌權的外戚,結果被樑家和李諒祚聯合設計,最終被滅族,小樑太后自然知之甚詳。

小樑太后辯解道:“那是因爲沒藏氏不懂進退,日後順兒親政,樑家主動還權,有妹妹在,樑家自然無憂。”

樑乙逋擡頭道:“當年父親和姑姑爲何不懂進退,主動還權!”

小樑太后頓時如遭雷擊,樑乙逋的話讓她無言以對,當年其丈夫李秉常何嘗不是心有大志,想要重振西夏,然而姑姑樑太后和父親樑乙埋大權在握,廢掉了李秉常,重新把持西夏大權。

“就連姑姑和父親都明白主動還權,樑家乃是死路一條,樑家兩任太后專權,樹立多少敵人,一旦失去了權力,樑家將會粉身碎骨,如今的樑家已經騎虎難下,成者梁氏代夏,敗者身死族滅。”樑乙逋擡起頭直視妹妹,直言道。

“樑家,你只想着樑家,梁氏代夏,你讓妹妹和順兒如何自處。”小樑太后怒聲道。

自古以來,外戚專權登基,前朝太后和皇帝又哪一個有好下場,她作爲樑家女或許還能活命,最好的下場就是孤老終生,而她的兒子恐怕難逃一劫,要不了多久就會因病去世,歷朝歷代失去皇位之人,從無一人得到善終。

樑乙逋卻不爲所動道:“所以這就是樑家兩代人造就的苦果,樑家要麼更進一步,要麼身死族滅,不過,我的好妹妹,此次計劃我自認爲極爲周密,而你竟然能夠提前得知,恐怕你早已經對我有了提防之心,在樑家安插了人手。”

樑乙逋想要造反,自然倍加小心,只和樑家族人以及最信任之人商議,而小樑太后乃是樑家的靠山,他千防萬防沒有防到小樑太后。

小樑太后頓時臉色不自然。

樑乙逋見狀,揚聲大笑道:“我的好妹妹,你以爲你能坐穩太后之位,真的是你是皇上的母親麼?若非樑家的扶持,你豈能大權在握,你今日親手滅掉了樑家,日後必遭反噬。”

小樑太后臉色一變,伸手一揮,冷酷道:“畢竟是我的哥哥,賜他全屍。”

當下,一衆党項士兵將樑乙逋拖下去,不久之後,嵬名阿吳回來稟報道:“啓稟太后,國相樑乙逋意圖謀反,已經伏誅!”

小樑太后一言不發,走入宮中。

她已經品嚐到至高無上的權力的滋味,自然不願失去手中的權力,哪怕是親哥哥膽敢染指他手中的權力,她也會毫不猶豫的將其除掉。

WWW .тtkan .¢ Ο ………………………………

“西夏國相樑乙逋被殺!”

當這個消息傳回大宋的時候,朝堂百官都不由一嘆。對於這個結果他們並沒有意外,範正很久以前就已經預料到樑家必反,果然一語成讖。

“可惜,樑乙逋志大才疏,不願聽從範太丞的良方,這才落得身死族滅。”趙煦感慨道。

“否則,西夏分國,大宋西北之患將不藥而癒。”範正遺憾道。

如果西夏分裂成樑國和夏國,大宋扶持樑國對抗西夏,那西夏實力大減,又有樑國這個世仇,將再也無力騷擾大宋。

呂大防道:“雖然樑乙逋未造成西夏內亂,然而失去了樑家,恐怕小樑太后在西夏根基大損,再也不敢肆無忌憚的挑起宋夏邊患。”

蘇頌微微點頭,無論如何西夏內部發生暴亂,方可對大宋有利。

章惇卻心中一動道:“啓稟官家,臣認爲西夏內亂足以讓大宋驚醒,這一切的動亂之源就在於母黨專權,太后垂簾聽政,帝王傳承之序紊亂,大宋應當引以爲戒。”

章惇話音一落,頓時滿朝百官爲之一寂。

何止是西夏有垂簾聽政之禍,大宋同樣也有傳承秩序紊亂,當初高太后垂簾聽政把持大卻,而趙煦已經到了親政的年齡卻拒不還權。

章惇之言可以說醉翁之意不在酒,而且據說後宮中的高太后哪怕是諸病纏身,卻依舊對奪權之事耿耿於懷。

範正心中一動道:“陛下可將西夏外戚樑乙逋叛亂之事登於邸報,斥責西夏兩任帝王外戚專權,牝雞司晨,以至於宋夏不停交惡,大宋作爲宗主國,理應撥亂反正,敦促小樑太后立即還權給西夏少帝,大宋可以恢復兩國正常往來。”

章惇贊同道:“範太丞所言甚是,小樑太后寧願自毀長城,誅殺梁氏也不願意放權,自然不會還權給西夏少帝,如此一來,可以讓小樑太后揹負宋夏交惡的罪名。”

“準!”趙煦應允道。

當下,大宋邸報不惜篇幅,詳細介紹西夏國內母黨專權,梁氏一門兩後之事,並直接將樑乙逋叛亂之事,歸結於太后垂簾聽政,帝王傳承失序的惡果。

“一門兩後,西夏梁氏竟然如此權勢滔天?”

邸報一出,立即在大宋引起了鬨動,人人議論紛紛,任誰都看得出來,西夏的體制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聽說樑家爲了把控朝政,樑太后去世之後,樑家依舊把持大權不放,最終讓惠帝憂憤而亡。”

“什麼憂憤而亡,依我看,恐怕是被殺身亡吧!”

……………………

西夏畢竟是大宋世仇,對於西夏的醜聞頓時讓大宋百姓幸災樂禍。

“幸虧當初官家成功親政,否則現在恐怕還是太皇太后垂簾聽政,哪裡會有我大宋今日的局面。”一個開封百姓心有餘悸道。

對比西夏太后垂簾聽政的惡果,在比較大宋,趙煦在範正的協助下成功親政,先是廢除了歲幣,三次平夏城之戰擊敗了西夏,國內變法如火如荼,皇家銀行萬萬貫的錢財,大宋從來沒有如此眼眉吐氣。

大宋皇宮,高太后寢宮!

曾經高太后寢宮乃是後宮中的中心,而如今隨着高太后失去了權力,整個太皇太后寢宮也漸漸落寞起來。

不過趙煦並沒有對高太后嚴苛,該有的待遇應有盡有,甚至就連朝廷的邸報也都定期送到高太后的面前。

一方面是擔憂高太后在後宮中寂寞,一方面,趙煦同樣是想讓高太后看到他的所作所爲,看着大宋一步步的強大,以此來證明他當年的行爲並沒有錯誤。

“今日的邸報爲何還沒有送到。”寢宮中,愈發蒼老的高太后喝問道。

高太后畢竟是掌權多年,自然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後宮女子,對於唯一能夠了解大宋情況的邸報,自然不可或缺。

她曾經在邸報上看到朝廷重啓新法變法的種種行爲,而痛罵趙煦太過激進,看到遼夏威逼大宋而斥責趙煦讓大宋陷入危局。

也曾經因爲變法大成而沉默不語,聽到大宋連連大勝而老懷大慰,更有聽聞皇家銀行萬萬貫的錢財而目瞪口呆。

“莫非當年當真是我錯了!”

曾經無數次,高太后懷疑過自己把持大權是否是錯誤的,而最後倔強的高太后將這一切都歸功於她爲大宋奠定的基礎,纔有趙煦的連番大勝。

“太后,這就是今日的邸報,奴婢剛纔忘了奉上!”一個老宮女無奈上前,將手中的邸報送上。

“以後邸報送來,必須要第一時間奉上!”高太后嚴厲呵斥道。

“是!太皇太后!”老宮女低頭領命道。

高太后這才滿意的拿起報刊,翻閱今日的邸報,作爲一個被軟禁之人,邸報對她的意義非比尋常。

“垂簾聽政之禍!西夏一門兩後,樑乙逋叛亂被殺。”

當高太后看到今日的內容的時候,頓時如遭雷擊。

她自然知道西夏一門兩後的事情,其實在宋遼夏三國,皇帝年幼,太后垂簾聽政並非是罕見之事,最爲有名的就是遼國的蕭太后,在其執政之時,讓遼國成爲當世強國。

而大宋亦有劉太后垂簾聽政,培養出宋仁宗一代明君,曾經高太后和蕭太后,劉太后相比,自認爲要培養出大宋的一代明君。

而如今驟然在邸報上看到刊登西夏梁氏叛亂,頓時將垂簾聽政的弊端暴露無遺。

“莫非是我真的錯了!”高太后不由身形一陣踉蹌。

遼國蕭太后掌權一生,最後主動還權給遼聖宗,章獻明肅皇后劉娥掌權一生,至死方纔還權給宋仁宗,二人雖然都垂簾聽政,但是都培養出一代明君。

然而就在此情況下,所有人都認爲垂簾聽政乃是善政,而西夏的梁氏叛亂卻道出了真正的癥結所在。

垂簾聽政並非是大錯,而真正的錯誤則是帝王傳承失序。

西夏樑太后爲了大權,對兒子進行廢立,爲了控制皇權,一門兩後,最終釀成梁氏叛亂之禍。

曾經的她滿懷怨言,認爲趙煦操之過急,就強行奪權,而梁氏叛亂將她最後的遮羞布扯下。

讓趙煦奪權,她被軟禁後宮的真正原因就是她貪戀權力,不願還權,造成皇權傳承失序。

失去了最後的驕傲,高太后最終一病不起。

“太皇太后太后病重了!”

這個消息很快在宮內外傳開。

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102章 太祖長拳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292章 陳世美和王詵第395章 新老醫家第一人第108章 義莊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3章 邪方抽獎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317章 偏方:陳芥菜滷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2章 邪方:醫城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349章 甲骨文第378章 製冰作坊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20章 《臨江仙》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499.第499章 遼國大敗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90章 邪方裝病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22章 太學慘案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221章 婚書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474.第474章 殺邪醫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156章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334章 梁氏代夏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419章 龍尾關第264章 保險:用不上是萬幸第221章 婚書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156章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230章 邪術:符水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
第216章 醫家的輝煌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477.第477章 ‘崔杼弒其君’第343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121章 範正一統醫家460.第460章 正式赴任第316章 海上怪病第281章 開封第一美人李師師第390章 馬氏的榮光第50章 踢館太醫局(下)第342章 第三次生理和倫理之爭459.第459章 築巢引鳳第102章 太祖長拳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40章 變法 保守 中立第292章 陳世美和王詵第395章 新老醫家第一人第108章 義莊第315章 童貫下東洋第33章 邪方抽獎471.第471章 食菜事魔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第388章 李清照臨產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第251章 宋夏和談第317章 偏方:陳芥菜滷461.第46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2章 邪方:醫城第104章 又見邪方(二合一)第412章 以人爲蝗第349章 甲骨文第378章 製冰作坊第402章 西洋出海口第2章 親上加親其生不蕃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134章 清算趙挺之第203章 趙煦有後第408章 斡腹之謀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189章 輸血療法大成第334章 梁氏代夏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303章 軍中反應第193章 鐵浮屠和柺子馬第363章 潘意的計謀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467.第467章 占城稻熟!第306章 滅遼毒藥人蔘第100章 權力是天下最大的毒藥(二合一)第20章 《臨江仙》第79章 千古邪術——纏足第196章 功過三七分499.第499章 遼國大敗第279章 曲劇現世第320章 大宋皇家銀行第90章 邪方裝病第191章 遼國退兵第22章 太學慘案第205章 耶律南音的希望第325章 變法兵法第174章 遼國調停 (二合一)第299章 解決廂兵之患第263章 邪方:保險第297章 蛔蟲童年陰影第115章 大宋皇室的詛咒(二合一)第8章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262章 醫療保險第221章 婚書第210章 洛陽大疫第357章 南下大迂迴戰略第441章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第372章 不知己病治未病474.第474章 殺邪醫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10章 石城關破第211章 醫家奔赴洛陽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353章 以官家爲邪方第156章475.第475章 聖公方臘第334章 梁氏代夏470.第470章 摩尼教和醫家之爭第383章 組建商部第327章 第三次平夏城之戰第419章 龍尾關第264章 保險:用不上是萬幸第221章 婚書第151章 遼國調和第133章 高太后屈服(二合一)第156章第158章 棱堡神臂弩第286章 天波府的榮耀第418章 兵臨大理城第218章 邪方:俗詞第421章 攻打龍首關第139章 變法再起第230章 邪術:符水第337章 高太后駕崩485.第485章 遼國反應第359章 封侯非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