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紅鳶的要求

石堅很生氣,但他不能進去,將這個海印和尚立即暴打一頓。雖然這個海印看起來比他矮不了多少,可是石堅一直煅練身體,加上這幾年的廝殺,估計上去要不了一刻功夫,就能將他打連東南西北也找不到。

他臉上帶着一慣的微笑,只是看到海印的時候,眼睛裡帶着一股殺氣。這幾年不但他親手殺過人,而且更是指揮過數次的大會戰,每一戰下來都有許多人傷亡。這種殺氣猶如實質一般。

一開始海印還不知道這個闖進來的青年是誰,石堅今天也只是穿着一件白袍而來。他這種習慣劉娥也知道,宮中的人也知道,並不奇怪。可海印不知道,他還以爲這個長相英俊的布衣青年,是和他是同一類人。他的眼睛還閃過一絲排斥感和敵意。

只是當他看到石堅眼睛裡的殺氣時,纔打了一個冷戰。

屋內放着一個很大的銅製掐金絲砝琅三足爐,爐上有金猊盤走,九龍護身。爐內燃着一盤供佛誦經時的沉香。香菸嫋嫋,使室內一陣氤氳。

石堅對佛經不是很精通,但.知道這是法香。法香有五種:一曰戒香,斷惡修善;二曰定香,深信大乘,心無退轉;三曰慧香,常於身心,內外觀察;四曰解香,能斷一切,無明結縛國;五曰見香,覺察常明、通達無礙。

相傳佛在世曰:令諸弟子,以智慧.火,燒如是無價寶香,供養十方一切諸佛。今時衆生,愚癡鈍根,不解如來真實之義;唯將外火,燒世間沉檀薰陸質礙之香,希望福報,云何可得?

當石堅看到這段時,他恥笑道:“.佛教算漢傳到中國以來,光燒掉的香恐怕就能重修一條讓萬民得利的大運河,可是有幾人能明如來真義?佛教自印度興起,可是這個小阿三仗着歐洲人的支持,一直欺壓中國,從晚清時開發始,一直他穿越前,還想佔領中國的土地。佛教傳到東邊的那個小島國後,更是發揚光大,可是這島國上居住的卻是一羣世界上最醜惡殘忍的種族。”

這就是佛嗎?當然這是他自言自語,對旁人他不敢.這樣說。

他向劉娥行禮。

劉娥正聽得妙處,她說道:“也正好,石大人,你爲了朝.廷從少年時就開始辛苦,現在來了,聽聽海印大師的講解,放鬆放鬆一下。”

這個海印方纔知道原來這個青年就是石堅。他.嚇了一跳,想到剛纔自己投向公主的目光,不知道這個石大人看到沒有?如果看到了,那就可遭了,就是自己有劉娥保庇,也未必能保住性命。再想想他剛纔看到自己充滿殺氣的目光,他也沒有了寶相,頭上都涔出細汗來。

劉娥這時候也.發覺到了海印的異常,她微笑道:“海印大師,無妨,石大人雖然不信鬼神,可是他也不濫殺無辜。你也只是講解經義,又沒有藉着神靈裝神亂鬼,騙過愚民。石大人不會傷害你的。”

說到這裡,她還看向石堅說道:“石大人,你說是麼?”

她還真怕石堅聽到什麼風言風語,以爲海印是壞人,將手中的刀子對海印投下。現在她可知道了,石堅所謂的仁,也只是對待一般老實的百姓而言,而對壞人他可沒有過濫仁。就是他的瑤慧郡主,兩個人感情那麼曖昧不清,還是算計了耶律燾蓉一把。

石堅還是微笑,他說道:“當然,臣一直說神道幽遠,除非神靈降世,才讓臣信奉他。否則臣只要心存正氣,想來就是臣不信鬼神,鬼神也不會怪罪臣的。但信佛也好,信道也罷,只要不爲非作歹,臣也是雙手贊成。但是如果掛着神靈的名義,爲非作歹,就是他是佛子,臣也要嚴懲不怠。”

說到這裡,他眼睛轉向了海印,一道更濃的殺氣一轉即逝。就憑他剛纔眼中的邪光,也不是一個好人。這些掛着神靈的邪人,比那些普通作惡的壞人爲害更大。他已經在心中有了打算,決定好好派人偵察這個海印的底細。

劉娥又是一笑,她說:“放心吧,石大人,海印大師是得道高僧,不會爲非作歹的。”

這等於是變向支持海印了,這個和尚心才定了下來,他合了一什,說道:“原來是石施主。貧僧還要多謝石施主一本《西遊孝記》將佛教發揚光大。”

石堅說道:“海印,你錯了。本官寫這本書時歲數還小,全是童年人的幻想。我主要謳歌的是玄奘,也就是世稱的三藏法師的進取精神。玄奘,俗名陳褘,落州緱氏縣人,兄弟四人,排行最幼。他在十三歲時,隨二兄在淨土寺出家爲僧。然後輾轉全國各地,拜師求教,潛心學習。因此史書說他擅聲日下,譽滿京邑。後來,他從多年的遊學中,覺察到各地說法不一,這時恰逢天竺那爛陀寺高僧波頗密多羅來唐譯經講論,於是決心到天竺求法。”

石堅說話,這個海印也不敢插言。相比於海印,石堅名氣也大了許多,連宮裡的其他人也趕了過來,包括趙禎在內。同時,他也不念什麼梵語,近乎故事的講解,更吸引人些。衆人聽得津津有味。況且他講的還是真實的西遊記。

“但是當時出國禁例比較嚴,他的正式陳請沒有得到允許。直到貞觀三年,因發生災荒,出國禁令稍鬆馳下來,於是他乘機西行。從長安出發後,爲了躲避官府的檢查和追捕,晝伏夜行。經蘭州、涼州、瓜州、一路結伴而行。夜渡瓠盧河之後,孑然隻身,越過玉門關,跋涉五烽,度過了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的茫茫莫賀延跡大沙漠,九死一生,歷經艱險,到達高昌首都伊吾城。在此受到高昌王掏文泰的優厚禮遇,並得到終身供養的待遇。但玄奘志在西遊求法,再三辭謝。”

聽到這裡,趙堇好奇地問道:“你不是在書中寫過唐僧是唐太宗的御弟嗎?還有他的三個徒弟呢?”

石堅答道:“那只是小說,我還寫過奏章給先帝,論述過此事。小說不是史書,允許有一些誇張與虛構,同時爲了故事的需要,可是改變一些歷史。至於那三個徒弟,更是假的。還有御弟,那有這回事,放在小說中吸引人罷了。四海之濱,莫非王土,四方之民,莫非王子。如果說御弟,不要說一個和尚,就是程知節、秦瓊這些功臣也沒有資格做皇上的弟弟。”

聽到一個和尚罷了,海印臉上神色又是一變。只是劉娥與趙禎聽到他這樣擡高皇權,臉上的神色倒十分地高興。

“不過他倒是受到高昌王的禮遇,約爲兄弟。後來經龜茲、凌山、素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颯秣建國、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南下經縛喝國、揭職國、大雪山、梵衍那國、犍雙羅國、烏伏那國,到達迦溼彌羅國。在此從僧稱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因明、聲明等學,與毗戌陀僧訶(淨師子)、僧蘇伽蜜多羅(如來友)、婆蘇蜜多羅(世友)、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羅多(最勝救)等討信紙佛學,前後共2年。以後,到磔迦國從一老婆羅門學《經百論》、《廣百論》;到至那僕底國從毗膩多鉢臘婆(調伏光)學《對法論》、《顯宗論》;到闍爛達羅國從旃達羅伐摩(月胄)受《衆事分毗婆沙》;到窣祿勤那國從闍那多學《經部毗婆沙》;到秣底補羅國從蜜多犀納受《辯真論》、《隨發智論》;到曲女城從累縭耶犀納學《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貞觀五年,抵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受學於戒賢。”說到這裡,石堅嘆道:“如果說臣的長征受了許多艱辛,可是與唐三藏相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因此不管他出於什麼目的,他這種開柘進取,虛心學習的精神,永遠值得讚揚。”

趙禎已經讓他一連串的小國名稱繞得頭暈腦漲,反正唐僧到過許多國家,而且一個人,肯定吃過許多苦,只是點頭稱是。而劉娥則是一笑,石堅這是抨擊宋朝的政策太保守了。但她沒有生氣,只要不動國家筋骨,她何嘗不想石堅幫宋朝打下一個從來沒有過的江山。

石堅又說道:“玄奘在那爛陀寺學習五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爲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即精通五十部經書的十名高僧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等經書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兼學各種婆羅門書。貞觀十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鉢伐多國、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達羅毗荼國、狼揭羅國、鉢伐等天竺各國,也就是臣在書中寫的西天,繼續訪師參學。”

聽到這裡,所有人明白了,他這是說什麼神與佛,都是假的,人虛構出來的,就包括他《西遊記》裡創造出來的神話體系。海印臉開始微微漲紅,他可是拿過《西遊記》騙過不少愚民的。可現在的原創者,在這裡呱呱其談,這都是假的。這讓他感到惱羞成怒。

“他在鉢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這也是他有三藏外號的來歷。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盤、十二因緣、莊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爲那爛陀寺僧衆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已佚)。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接着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直到此時,他才真正開始了他風光的一生。”

趙堇又問道:“修成了正果?”

看來經常聽這個海印國師的演講,她也受到了毒害。加上石堅開始看到海印的邪光,這讓他感到擔憂。但他表面還是不露聲色,繼續說道:“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爲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十八個國王、三千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人蔘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爲大乘天,被小乘尊爲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五年一度、歷時七十五天的無遮大會。這纔是真實的唐僧,真實的西天。”

“臣當時寫這本書時,只是用意鼓勵人們進取,向善。其實所謂的西天,現在我們大宋的商人經常到哪裡交易。哪裡根本不是什麼樂土,相反的有許多國家,動亂不止,遠遠沒有我們大宋繁榮昌盛。最殘忍的是天竺分爲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等四個階級。除此之外,還有比首陀羅更低階不屬於這四種種姓階級的賤民。當時種姓間不得通婚,違者處罰相當嚴重,甚至可能處死。象臣這樣,就是功勞再大,別想向公主求婚,就是想領兵爲大宋效力,作爲一個普通的士門,連資格也沒有。因此,臣十分感謝先帝,太后以及皇上,還有爲打下這麼一個開明的王朝的太祖與太宗。”

劉娥更是高興,她說道:“石大人,也不必自謙,先帝以士待你,你也爲朝廷盡力盡心。這纔是君臣相宜的典範。”

“不敢,那是臣作爲臣子應當做的,”石堅說:“然後他開始帶着大量經書回國。直到貞觀十九年,玄奘返祗長安。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不久,唐太宗接見並勸其還俗出仕,玄奘婉言辭謝。爾後留長安弘福寺譯經,由朝廷供給所需,並召各地名僧二十餘人助譯,分任證義、綴文、正字、證梵等職,組成了完備的譯場。及至麟德元年,譯出《咒五首》1卷後,遂成絕筆。同年二月逝世。前後共譯經論七十五部,總計一千三百多卷。所以不論他對我們華夏造成什麼影響,但這種追求的精神,永遠是華夏所有人的驕傲。”說到這裡他聲音變得低沉,衆人都從他語氣裡感受到那份莊重與敬佩:“他的舍利子現在還在江寧天禧寺裡供奉,臣僥倖得到一觀。(這是宋朝,現在包括日本、臺灣、印度,世界共有九份唐僧舍利子,都當成了國寶)”

聽到唐僧舍利子還在,連趙禎也躍躍欲試,想去觀看。要知道石堅寫的《西遊孝記》,他可是看了好多遍。但想到大娘娘一定不會同意,這才黯然。

石堅又說道:“其實佛教創於近一千六百年前,也就是相當我們中國的春秋開期,與中國的儒術差不多。創始人釋迦牟尼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他在青年感受人世變幻無常,想找尋解脫人生苦難的辦法。最後出家修行,悟出佛教的教義,在恆河向民衆傳播。隨着信徒越來越多,形成佛教。他八十歲時在拘屍那迦逝世。但後來隨着環境時間不同,人們理解也不同,開始分爲上座部與大衆兩派。五百年後,人們開始對佛塔崇拜,從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團--菩薩衆,又發生爭議,分裂成中觀和瑜伽行兩派,也就是空宗與有宗,將早期的佛教貶稱爲小乘。但這時空宗經過龍樹與弟子提婆發揚光大,遠盛過有宗。直到九百年後,有宗經過無著和世親提出萬法唯識,三界唯心的唯識論後,有宗開始超越空宗。到了唐初,密教開始盛行,唐末,密教再次分爲金剛乘、俱生乘與時輪乘。相信以後隨着時間與環境的改變,還會將再次分裂下去。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是在漢朝,分爲藏傳、南傳還有西傳三種方式進入中國的。也是種類繁多,象大乘唯識、三論、華嚴、天台、真言、淨土、禪和律八宗,還有更爲混亂的密宗。佛教到了唐朝最盛。以致有段時間,百姓忘記了從事生產,一心想解脫成佛,都嚴重危害到國家的利益。所以韓愈才寫了那篇著名的諫文。”

說到這裡,石堅行了一禮,說:“因此臣認爲,不管什麼教派,都是人創造的一種對社會反思的思想學術。至於諸神,臣不知道有沒有,但至少臣認爲這些教派鼻祖值得世人尊敬,可決對不是神。就象臣一樣,外面的謠傳很邪乎。可是臣知道,如果臣犯了大罪,太后將臣推出去處斬,保證一刀下來,臣就一命嗚呼。”

石堅一句話,使得劉娥與趙禎還有一干宮女們聽得,全部笑得前仰後合。

石堅這才正色道:“因此臣認爲,不管什麼教派學術,應當是維護國家繁榮昌盛的,這種教派和學術,太后與皇上就是主動鼓勵它。如果它是反對國家和百姓的,就要制止它。也就是說它們是太后與皇上掌控國家的另一種武器,是太后與皇上手上另一把刀,但這把刀是皇上與太后用的,而不是刀來用皇上與太后。”

他最後的意思是聽聽道教也好,聽聽佛教也罷,但不能與普通百姓一樣,沉迷於其中,反而耽擱了政事,危害國家。

說完後,他才衝海印一伸手說:“現在攤到你來說。”

剛纔石堅說了一大通,但石堅是站在歷史的角度來說的,有許多海印根本沒有聽說。他還以爲石堅學究天人,什麼都懂,如果現在繼續說法,還不知道被這個看着自己眼裡帶着敵意的石大人,弄得怎樣難看。

其實海印要和石堅講佛經,估計石堅只有聽的份,沒有說一句話的份。但他讓石堅嚇着了,於是推說石大人進來是正事,不敢打憂告辭。

看到海印這個樣子,劉娥又好氣又好笑。雖然海印年青,可是他在佛法上的造詣遠超過其他的僧人,但讓石堅幾句邊敲帶打的話嚇跑了。雖然劉娥喜歡聽佛法與道經,或者其他原因,但她還不是一個昏庸的人,知道輕重,也沒有挽留,讓海印離開皇宮。

石堅這纔將來意說明。

其實這件事劉娥早就考慮過了,她說道:“這好辦,分兩次舉行婚禮。不然你還想一次與堇公主與蓉郡主同時操辦婚禮不成?”

那確實不行,雖然石堅功勞大,可是同時與趙堇、趙蓉同時拜堂,那也太過份了。只是這樣一來,趙蓉肯定要受一點委屈,拖到後面。就象石堅勸要宸妃一樣,世間很難有兩全其美的事。

石堅說道:“多謝太后賜教。”

劉娥又說道:“至於親事,哀家也定了,明年三月春暖花開的時候,你與堇兒、蓉兒成親。”

石堅聽了一愣,明年三月,那時候趙蓉肚子都有八九個月,怎能成親?

他擡起頭來,看到劉娥與趙禎臉上都露出笑意,猛然明白過來,劉娥也知道了趙蓉的事,在拿他開心。

石堅機靈,他連忙拱手道:“太后恕罪?”

“罪?石愛卿有什麼罪,哀家怎麼不知道?”

石堅低聲答道:“那個,那個趙蓉有了。”

說到最後聲音越來越小。

劉娥更是得意,他一來就將海印嚇跑了,這回終於有一個話柄讓他難看一下。

她還在裝傻,問:“有什麼?”

石堅心裡說:你也就別玩我了,有什麼你還不知道。不過劉娥拿他開心,說明這次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對他產生猜疑,這也是一件好事。

他聲音更小,說:“有了身孕。”

看到石堅臉紅脖子粗,劉娥這才饒過他,但是她已經笑得氣都透不過來。

她說道:“你們膽子可不小。”

石堅心想,臣冤枉,你們拼命把女兒往我身邊送,這個乾柴遇到火還不出事麼?但他只好說道:“是,是,太后責備得對。這次臣錯了,就看在臣辛苦了好幾年,還有幫朝廷掙了那麼多錢的份上,饒過臣吧。大不了,臣將功折罪,行嗎?”

劉娥怎能不知道他想法,什麼將功折罪,恐怕畏懼外面的謠言,不敢升遷了。但說明他知道分寸進退,加上他剛纔說天下萬民,莫非王子,這也讓她心裡開心。她說道:“算了,這回哀家放過你一把,明年正月初六你與堇兒大婚,初八與蓉兒大婚。”

石堅剛要道謝,劉娥又說道:“但哀家也有一個命令,明年年末哀家也要抱外甥,否則兩罪歸一。”

趙堇早在一旁羞得連頭都縮進脖子女裡。石堅更是愕然,這是什麼命令,又不是上街買菜,只要有了錢馬上就能買來,天知道什麼時候會讓趙堇懷孕。

石堅剛要辨解,劉娥手一揮,說:“哀家累了,今天就到此爲止吧。”

連讓他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石堅出來後,趙禎看到他撓耳抓腮,還在拿他開心,說:“石愛卿,這可是大娘的懿旨,聖旨不遵,斬首示衆。”

然後對他妹妹說:“爲了你相公,皇妹,可要加倍努力哦!”

然後在趙堇的追打中,一路狂笑,跑走了。

但想到海印那道邪惡的眼神,石堅還是對趙堇說道:“殿下,你認爲我的話對,還是那個和尚的話對。”

他必須要對趙堇提一個醒,不象劉娥,她是一隻老狐狸,海印至多是她手上一隻小老鼠,說不定那天玩膩了,一口吞得連骨頭渣子也沒有。但趙堇單純,如果出了什麼事,到時候後悔已晚。

趙堇不知道他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但還是答道:“當然相公的話對了。”

石堅低聲說:“我告訴你,那個海印很可能不是一個好人,甚至是沙戒那樣的壞人。”

“不會吧,”趙堇捂住小嘴,一聲低呼。沙戒在平雲藏污納垢的事她也知道,那可是一個大大的壞人,這個海印寶相莊嚴,怎能是那樣的人?

石堅說道:“不相信過段時間,我會拿出證據,但在這之前,離他遠一點。”

趙堇連連點頭。

不過石堅這都是白擔心了,海印讓石堅這一嚇,回去後就回到長沙,到了第二年四月纔再次進京。

石堅又說道:“還有這件事,也不能告訴別人。”

趙堇表示會意並說道:“我知道,說不定又會破出一件大案子。”

“大案子未必,但他肯定會犯下案子。”

既然趙堇小心了,不接近海印,石堅也定下心來。他不相信這個海印會主動跑到趙堇殿中,對趙堇圖謀不詭,如果那樣,恐怕還沒有等到他到玉華宮,就被劉娥派侍衛將他抓住處死。

另外,劉娥這個辦法從根本上解決了石堅的困難。大不了初六按迎娶公主的儀式迎娶趙堇,初八按迎娶郡主的儀式迎娶趙蓉。只是石府上下會很忙。但幸好當時石堅到陝西后,朝廷下令將他的兵器工廠,還有學生以及研發部門全部遷移到京城來。一是爲了製造出的火器更快運到前線,二是這些火器厲害,怕沒有了石堅坐鎮,流失到民間。石堅教這些學生可沒有拿過一文錢學費,有時候還倒貼,這時候該幫幫忙吧。有了這幾百個學生幫忙,也不至於到時候忙不過來。

還有日子也讓石堅滿意,這樣只要再等十幾天就可以大婚,趙蓉也不會露出馬腳。但因爲時間近,也必須從現在起就要安排。因此,石堅再次到魯宗道家打招呼,然後拜訪元儼。元儼當然沒有意見,他現在希望石堅明天成親才最好,更不會嫌早的。

結果,石堅長途跋涉而來,到了京城後第二天,還是沒有得到休息,跑到晚上纔回到家中。

但在晚上他繼續大被同眠時,紅鳶突然說:“相公啊,妾身不明白,爲什麼我們要一起睡。”

石堅當然不能說這樣,我才更舒服,什麼叫齊人之樂,這才叫齊人之樂。他正色說道:“你想想,如果我們分開了,那麼以後就會爲我到那間房裡睡爭執。一是傷了大家的感情,二是對你們不公平。”

紅鳶會意,這是石堅,在有的大戶人家,主婦都不讓主人在小妾房裡過夜。石堅這樣做,從某種意義是維護了她們的地位。

紅鳶摟着石堅,用嬌軟的身體不斷地在他身上磨擦,只是一會兒就讓石堅有了反應。石堅想到,這樣似乎也不行,象這樣下去,我要不了六十歲就會精盡人亡,可是卻忍不住進入進去。

紅鳶一邊嬌聲地喘着,一邊說:“那我們以後是不是一輩子都這樣?”

石堅大力地衝刺了一下,說:“那當然,到老,我們都是這樣。”

紅鳶又再次發出一聲愉快地鼻音,然後說:“那麼相公與公主郡主洞房時,我們也要睡在一張牀上。”

石堅忽然停止了動作,他明白了紅鳶的意思,拜堂時是一人拜堂,可洞房時卻是四人或者五人同時洞房。

這如果傳了出去,劉娥還不得把自己的皮剝了,他才知道上了紅鳶的當。

第36章 口水第386章 醜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293章 狐狸第264章 老驥第563章 老丈人第337章 狠心的情郎第437章 音訊第287章 殺牛第41章 一帝第66章 進宮第166章 給名第64章 婉蓉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194章 結網(下)第160章 咽喉第502章 鐵券第278章 真是神仙?(上)第316章 家庭茶話會第518章 女學生第542章 離奇的失蹤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289章 最強大的東西(上)第24章 大功第3章 售方第402章 神罰(四)第457章 虎穴(三)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32章 大客第554章 封禪第58章 僞書第414章 冰火二重天(上)第107章 暗眼第77章 山寨第42章 寶石第648章 咱們的東西第8章 聲起第383章 破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50章 香爐第622章 投名狀第81章 威力第504章 無賴皇帝第611章 後悔第203章 暗戰(下)第692章 扎窩第163章 烈士(上)第513章 義薄雲天第88章 黑心第430章 三大仙子第185章 孤城(下)第226章 刀尖上跳舞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431章 靈瓏局第647章 比試第200章 幫忙第410章 挺進第379章 裂第143章 雙簧(中)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540章 藝人的盛會第297章 幫朕去踢不移的屁股第502章 鐵券第567章 血濺金鸞殿第74章 項莊第164章 烈士(中)第502章 鐵券第283章 生天(下)第206章 浮萍第445章 不能急第268章 瘋狂第425章 碩鼠第49章 響鐘第642章 逍遙第14章 生悲第187章 大牀第681章 着書的想法第289章 最強大的東西(上)第408章 遊擊第366章 大場面之始幽靈船第412章 魚鉺第176章 羽扇第204章 美人(上)第350章 梁祝(上)第627章 要求第403章 神罰(五)第468章 真囂張(下)第一八十九章 血城忠獒第147章 幕後第553章 三人轉第66章 進宮第178章 野狼(下)第258章 以彼之道(下)第635章 飛昇第497章 大學第113章 正氣第227章 彈笑間第390章 雙璧第319章 不要臉第169章 淡菊(上)
第36章 口水第386章 醜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293章 狐狸第264章 老驥第563章 老丈人第337章 狠心的情郎第437章 音訊第287章 殺牛第41章 一帝第66章 進宮第166章 給名第64章 婉蓉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194章 結網(下)第160章 咽喉第502章 鐵券第278章 真是神仙?(上)第316章 家庭茶話會第518章 女學生第542章 離奇的失蹤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289章 最強大的東西(上)第24章 大功第3章 售方第402章 神罰(四)第457章 虎穴(三)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32章 大客第554章 封禪第58章 僞書第414章 冰火二重天(上)第107章 暗眼第77章 山寨第42章 寶石第648章 咱們的東西第8章 聲起第383章 破第373章 兩個學生第50章 香爐第622章 投名狀第81章 威力第504章 無賴皇帝第611章 後悔第203章 暗戰(下)第692章 扎窩第163章 烈士(上)第513章 義薄雲天第88章 黑心第430章 三大仙子第185章 孤城(下)第226章 刀尖上跳舞第449章 劣等民族第431章 靈瓏局第647章 比試第200章 幫忙第410章 挺進第379章 裂第143章 雙簧(中)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540章 藝人的盛會第297章 幫朕去踢不移的屁股第502章 鐵券第567章 血濺金鸞殿第74章 項莊第164章 烈士(中)第502章 鐵券第283章 生天(下)第206章 浮萍第445章 不能急第268章 瘋狂第425章 碩鼠第49章 響鐘第642章 逍遙第14章 生悲第187章 大牀第681章 着書的想法第289章 最強大的東西(上)第408章 遊擊第366章 大場面之始幽靈船第412章 魚鉺第176章 羽扇第204章 美人(上)第350章 梁祝(上)第627章 要求第403章 神罰(五)第468章 真囂張(下)第一八十九章 血城忠獒第147章 幕後第553章 三人轉第66章 進宮第178章 野狼(下)第258章 以彼之道(下)第635章 飛昇第497章 大學第113章 正氣第227章 彈笑間第390章 雙璧第319章 不要臉第169章 淡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