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大牀

紅鳶有些委屈地說:“少爺,你不會這快就將你說過的話忘記了吧?”

石堅先是一愣,然後才反應過來。他哈哈一笑:“沒有想到春天都過去了,你還在春天裡。”

紅鳶閃着大眼睛說道:“少爺,你說得好深奧,奴婢不懂。”

綠萼在她耳邊說道:“紅鳶姐,少爺說你在發春。”

紅鳶氣呼呼地說:“發春就發春,總比老了都沒有人要好得多。”

看到她說得如此理直氣壯,石堅先是一愣,然後和綠萼都大笑起來。

石堅在她這件事上也是無奈,誰叫老太太在世時就已經明確了他們的關係。而且在這件事上他越來越無奈。那次被那個李楠強了的事,使他噤若寒蟬,提都不敢提。好在帝風月他們也感覺到事情不對,沒有將這件事說出來。還有慧的事。自從石堅寫信給了李慧,還派了人詢問李慧的父母。李慧的父親李衡(避真宗諱,後來擔任知州時改了)在梅州做知州一做就是好幾年,也沒有升遷變動。這在宋朝官員經常調動的大形勢下這種情況是絕無僅有的。他只有一個舉人,本來擔任和州一個從八品的小官,也是他身爲地方上的名流賞賜的。現在他憑一個舉人,擔任這個五品知州。下面的人嘴上不說,可不少人心中不是很服氣。僥倖他努力經營,纔沒有出大錯,可能力終歸有限,加上部分下屬不合作,毛病也有不少。只要這個少年有意,嘴巴努一努,自己這個地位同樣也保不住。他現在是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

本來李慧接到石堅的信後,她還很高興,她現在十六歲了,什麼事也懂了。也明白父親能有今天的地位,似乎也與自己有關。況且天下都在傳揚石堅與公主趙堇以及那位蓉郡主的事。可現在看到父親蒼老的樣子,而且有了那兩個主兒,石堅真能象他那封信裡所寫的秋之爲期嗎?於是她苦惱之下,進了尼姑庵做了一個尼姑。隨後連石堅寫的幾封信也沒有接。

石堅接到這個消息後也是無奈,他也不能真不顧一切,立即將李慧娶回來,如果那樣。小趙禎和劉娥還不氣暈過去。這事先拖着吧。事實上石堅因爲看不起李氏夫妻,這次是有點用權勢壓迫他們的味道。但是同樣他也感到慧其實在這件事很難受,使他越發感覺到對不起她。同樣,紅鳶和綠萼的事了拖了這麼多年,也要解決了。

他說道:“好吧,過兩天我叫人到你家向你父親提親去。”

然後看到了綠萼一臉失望,又說:“還有你。”

紅鳶和綠萼大喜。不過紅鳶還是囁嚅道:“不過少爺。奴婢還是不放心。”

石堅感到好笑。說:“是不是我們要先斬後奏。將生米煮成熟飯?”

紅鳶紅着臉不說話。但看她表情。卻是一副正合我意地神情。

石堅又說道:“不行。這次一定我作主。”

之所以有此說。他是被李楠弄怕了。可紅鳶聽了還是不放心。她在石家已經等了整整八年。自己都二十二了。不能等到三十歲時才被納入門下。

她剛要說話。家裡來人了。原來是那個小楊公公宣旨來了。只是令石堅沒有想到隨行地還有趙蓉以及趙堇。他狐疑地看了兩人一眼。不過還是迎旨要緊。就如他與申義彬所猜。朝廷要他回京了。石堅也按照申義彬地想法。拒絕了。道理很簡單。因爲他中間去了一趟京城。有兩個多月時間。這樣一算孝期還沒有滿。

小楊公公笑笑,說:“石大人。灑家這次只是宣旨副使,正使是公主殿下與郡主兩位主兒。石大人去不去京城與灑家無關。”

紅鳶這時說話了,她望着趙蓉氣呼呼地說:“郡主,朝廷什麼意思,現在朝廷有事了,就喊我們少爺,沒事了就一腳將我們家少爺踢開啊。”她雖不懂朝堂上的爭鬥,可是也明顯看到石堅回到和州後整個人一天天看到長好了,而進入京城後石堅每天忙忙碌碌,連眉頭也很少展開,並且石堅還答應她過兩天還要到她家提親,這時候來叫石堅回京豈不是搗亂嗎?

趙蓉苦笑。在石堅這件事上劉娥做得太急,前面宮裡局面還沒有控制下來,後面就按排呂夷簡升遷,以便朝中有人與石堅抗衡。她向楊公公使了一個眼色,這個小楊還是比較識相的,他立即打了一個吹欠,說:“這和州幾年灑家沒有來了,沒想到變化這麼大了。灑家出去看看,郡主,石大人就教給你勸說了。”

現在的和州是比以前發生了許多變化。首先這次王坤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加上石堅也回到了和州,於是將這幾個工廠全部搬到了和州,這給當地的經濟造成了無比的繁榮。因爲手中有了錢,並且和石堅處得久了,而且經手地錢數目越來越大,他對錢也看淡了。於是出資修了幾條馬路。一條是通往江寧府,一條是通往裕溪口,之所以選擇這裡,一是這裡適合造深水碼頭,二是離裕溪河不遠,這條裕溪河雖然不長,但上通巢湖,下達長江,乃是江淮一條要道,無論是陳琳北上還是孫曹爭霸,都利用了這條河道。同時還修一條馬路到達京城。最後這條馬路有一千多里路,耗資無數。但是對王坤影不大,憑着他現在的三成收入,這點錢還不在乎。

與此同時,海客們在江芨的響應下,也在全國大造馬路,一條是京城通往泉州的大道,這條道從開封直穿亳州,下廬州和州,奔江寧,真達泉州,因爲考慮到沿江一帶還有許多富戶海商,在江寧又修了一條岔道,奔淞江,回杭州達泉州。還有一條大馬路從京城出發,穿湖北湖南奔廣州。還有朝廷修建到西北的馬路。

這些馬路的修造可不是光造幾條馬路這麼簡單。因爲這時候人們對這馬路一點也不懂。所以石堅都是按照他前世普標混凝土馬路修造的。他可不想出現前世修了毀,毀了修反覆浪費人力財力的事。這樣不但需要大量地石子、黃沙、水泥,還有鋼筋。因爲炸藥的出現,使礦石開採變得容易起來,可石堅不想使用國內的礦藏,他不但在大洋洲、兩灣大陸標出了前世所有著名的礦藏,還在菲律賓羣島和印度尼西亞羣島、馬來羣島上標出了所有著名礦石分佈區。這讓宋朝政府還真的以爲海外地土地比宋朝本土資源豐富,造成了他們更加不想放棄這些地方。當然爲了節約成本。朝廷聽取了石堅的建議,在淞江吳淞江口開始再次修建大規模地鍊鋼廠。這樣一來,進一步提高了海客的地位。最主要一點,使得人力資源變得金貴起來。

原來因爲石堅新式紡織機器的公佈,吞併土地現象進一步擴大,並且宋朝整個朝代並沒有對吞併土地進行管理。這幾條大馬路的修造提供了大量的開礦業、建築業、運輸業、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因爲缺少人手,不得不漲工人地工資。據戶部一份奏摺寫道:“茲是祥符年間,江南富裕地區工人日薪不足七十文。偏遠山區低於二十文。現日薪已至一百餘文,還勞者不足。”

現在那些土地大戶也在喊有了土地,可沒有人或者僱不起工人種植棉花。沒有辦法,於是終於出現了後世地情況,有許多不法地海客專門去非洲或者大洋洲等海外地方擄掠人口。不過相比於那些老毛子。顯然宋人對這些外來戶要人道得多。只要你好好做事,伙食和待遇還是不錯的。一時間宋朝土地上黑人、白人還有棕色人種到處都是。這種風氣還在擴大。連遼國和西夏人也有不少人潛入宋朝打短工。

朝廷先是有許多大臣對這種浪費錢物修建馬路還是很不贊成。可後來地戶部統計報告指出。朝廷上半年支出並沒有因爲修造馬路而減少,反而增加了不少。只是許多大臣面對這股洪潮不知所措。他們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總之歷史上從來也沒有出現過這情況,並且他們想彈劾都沒有理由。因爲從戶部的另一個統計地報告指出,天下貧戶自祥符中期一百六十多萬戶降低到四十幾萬戶,這還多是災區。也就是說天下開始漸近文人所描寫的那種五穀豐登,衣食無憂地美好境界。

爲此。劉娥甚至看到國庫裡的錢多得用不完。她又想修一條到達河北的大馬路,不過被大臣以怕遼國人誤會給阻止了。這些大臣都在算小帳。反正讓這些有錢的海客折騰去吧,也不用朝廷的錢。你看。現在朝廷有錢多好啊,太后一遇到開心事,首先就說一聲賞。不過只有少數大臣才明白石堅爲什麼到現在才放開那種機器地用意,因爲現在水到渠成了。要是當年放開,還不會因爲天下土地嚴重兼併,導致許多流民流離失所,天下紛擾。

小楊公公走了出去後,趙蓉才緩緩將前後道來。原來接到三川口大敗的事後,朝廷都爲之震驚。現在劉娥好不容易纔將朝政穩定下來,如果此事公開,將對她地威信造成無比大的打擊。她現在還將消息封鎖起來,連報紙上都不敢刊登。朝中更是衆雲紛說,她才這想起有石堅的好處。無論什麼事,他都一語中的。就連宮中那件大案,也讓他抽絲剝屑,查了出來。她不由地怒道:“你們只顧吵,到是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法來,要是石不移在此,那有這麼多事!”

這讓衆官面面相覷。事實要李德明和宋朝處於蜜月階段,石堅就首發倡議要提防党項人。然後在朝廷還要以爲元昊是強弩之末,攻打李士彬做做樣子時,石堅又預料元昊必下李士彬,然後佯攻延州,在三川口伏擊宋朝援兵,並據此讓範雍和朱歷取得了延州城外反擊戰的大勝。這再一次證明了他的才華和眼光,就連曹瑋也自愧不如,況且他還留下那本《百戰策略》。

但是王曾一班大臣卻在心中誹謗,要不是你千防萬防地,怎能將這少年逼走。當然他們也理解劉娥地心情,可是連石堅也要防範,這朝中豈不是沒有你值得信任的人?況且石堅就等於是真宗臨死前地託孤大臣,連真宗都破例同意他婚姻不得諫。也可以例外對待。現在出了大事,這纔想起他。

看到這些大臣都不吭聲了。劉娥也沒有辦法。於是宣告散朝。這時她又想起了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八王元儼。自從英王妃李織事發,元儼便一直在家裝病,真正是閉門不出,不問世事,連自家幾個兒子也管教着叫他們不要出門。

聽到劉娥的來意,元儼說:“我已經生病了很長時間了,對朝中地事並不知道。又怎能拿主意?”

劉娥說道:“王叔真的不管了?這可是事關趙氏子孫大事。朝廷先受制於遼國,後受制於西方党項,長久下去,朝廷困窘,對我朝可是大大地不利。”

元儼這時才說道:“不是還有那個少年嗎?”

劉娥吞吞吐吐地說:“可是,可是。”

元儼雖然不管世事,可是他卻在一旁冷眼相觀,對政局清楚得很。他對劉娥當時急吼吼地做法也有些不滿。當時石堅爲了使宮中那場危機化解。可冒了很大的危險。當時李織經營這個天理教,不但自己,就是丁謂這些人傑也沒有得知半點風聲,硬是讓他抽絲剝屑,將一場天大的危機化解於無形之中。但他這樣做沒得到好處。卻讓劉娥生起了猜疑。雖然也承認她治國的本事,可對她的肚量元儼也算了解了。現在連他自己也不敢出門,以此避嫌。

元儼說道:“臣老了,太后要是問此事,你問蓉兒吧,或者她有辦法。”

劉娥這纔想起趙蓉,要論智謀,這個小郡主可是都使石堅佩服的人。於是元儼將趙蓉喊來。劉娥只是說了一句:“石堅現在才十六歲。已經做了少師。參知政事,以後他做的大事還有許多。將來以何封,請蓉郡主教哀家。”

她這才也說的是實情。現在不管石堅這個參知政事是真是假,可離宰相也只是一步之遙了。這次要是真是石堅在西夏立了功之後,也只有讓他擔任宰相了。那麼以後怎麼辦?

趙蓉嘆道:“太后,石大人自幼喪失父母,一度視太后與先帝若父母。”

劉娥聽了也默然,真宗臨死前,石堅痛哭流啼,那種發自內心深處地悲傷可是不裝做的。

趙蓉又說:“最愛推錘客,功成聽山風。閒來讀黃老,五石冶爐筒。這首詩太后也聽過了吧?”

劉娥點了一下頭。石堅在這首詩裡寫了三個人物,一個是諸葛亮,她知道是石堅最祟拜的人,一個是李廣,還有一個是張良。這首詩寫得也只一般,不過逍遙淋漓,又因爲是他寫的,所以迅速天下傳唱。

趙蓉又說道:“其實太后還不瞭解石大人,他對金錢官位視若糞土。可以說他這朝中百官中性格最疏散的人。只不過深受先帝和太后厚愛,他想爲朝廷做一些事情,使朝廷變得強大富裕起來,使天下宋人有一個好日子過。其實石大人並不是要朝廷給他多高的官職,而是朝廷對他的信任,讓他安心地爲朝廷做事。”

聽了趙蓉的話,劉娥這時也恍然大悟。本來她也覺得對石堅地做法做錯了,現在終於明白事情的癥結所在。她又是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可是事已至此,哀家怕他爲了避嫌,還不會來朝廷。不如這樣吧,這次你和堇公主一道去將他請回京城。”

說完沒等趙蓉反應過來,她就擺駕起程。這讓趙蓉哭笑不得,自己好心給她出主意,卻沒有想到給她擺了一道。

趙蓉現在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她也不怕趙堇聽到,本來這件事就沒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地方,況且趙堇也爲劉娥將石堅逼走了,和劉娥生了好幾天的氣。

石堅聽了,他問道:“蓉郡主的意思如今本官該如何辦?”

趙堇沒有等到趙蓉說話,走過來搖着他地手說:“石大人,你就幫一下我的哥哥吧,他聽到党項人入侵,每天都是在宮裡憂嘆。”

石堅聽到這句話,終於說到他心中最柔軟處,他和趙禎地關係非是君臣這間那種簡單的關係,兩個人之間更有一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他說道:“那好吧。我只有答應下來了。”

趙堇聽到高興地跳起來。她敢情也把石堅當作無所不能了,只要石堅一去朝廷,那麼彈笑間,党項人就會灰飛煙滅。

然而趙蓉眉頭卻是皺了下,迅速鬆開。從內心處她也和申義彬一樣的想法,認爲石堅這次輕易地重返京城並不是一件好事。

石堅又問了現在的戰況。當聽到雙方作戰地人數時,他感到愕然,他沒有想到規模竟然變得這樣大。趙蓉又說道:“現在石大人回去後。可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進入書樞。”

石堅明白她的意思,他現在可是參知政事。趙蓉說地意思可以在朝中直接參與調動西北軍務。

趙蓉又說道:“其二現在範大人和楊大人都是身兼副職,朝中地意思這個正職是爲了你保留。但是此行將會有危險。特別是党項人知道你的重要性,凡你所在地地方將會受到他們最大的攻擊。”

石堅想了一會兒才說道:“其實我對軍事也不內行。”

這時候小楊公公正好回來,他聽到石堅這句話,差點暈倒。他心想,我說石大人,你也不要這樣謙虛吧。你若是對軍事不內行。朝中也沒有人會打仗了。

石堅又說道:“不過想在戰勝党項人,必須還要到前線,這樣才能靈活機動。”

這也是實情,若等朝廷得到消息再去判斷,茶水早就涼了。

他又說道:“不過這一仗不管元昊是勝是敗。特別是三川口一戰,他才損失慘重。還有延州反擊戰。即使他攻下延州,也沒有能力守住了。我想信他將很快退回去。只是他回去爲了交差,恐邊境人們會遭到他地擄掠。還有現在範大人去了邊境,本官也放心了許多。”

事實在歷史上范仲淹和韓琦表現了很高地軍事天賦。連元昊也說:“小范老子不是老範老子那樣好對付。”

說到這裡他嘆道:“我只怕他們會和遼國聯起手來。”

趙堇又搖起石堅的手,說:“就是啊,你更要回去幫助皇帝哥哥。”

趙蓉白了她一眼,說道:“工部的事要石大人。兵部的事也要石大人。馬上戶部的事也要石大人。你想把石大人拆成多少截?”

趙堇這纔想起他累倒的事,說:“不過。你也要保護好身體。怎麼朝中養了那麼多大臣,他們都沒有用?乾脆我回去叫皇帝哥哥將他們薪水全免了。發給你一個人。”

石堅聽了汗滴,讓朝中百官薪水發給他一人,朝中還不吵翻了天才怪。

趙蓉又說:“石大人還在乎錢?他要發財,還不是容易的事。”

趙堇又想起,藥玉、堅粉還有石堅剛製出那些新玩意,每年爲朝廷的進帳。她托起腮問:“那怎麼辦?”

石堅說:“這些都不重要,還是等到我回到朝中看局勢再做決定吧。”

其實趙蓉也看出了他地心意。大概他免不了要去西北,經過朝中一役,他現在對於朝堂上的勾心鬥角也是厭倦了。

這次石堅去京城也不急,就是他現在長了翅膀也救不了延州之急。加上趙蓉和趙堇爲了速度,一路沒有停息趕來,他先將她們安頓休息。只是趙蓉到了石堅房間裡看到了他帳子上掛了大紅鴛鴦圖案。她感到奇怪。

石堅看到她眼光,想到她還指望着要自己的“處男”,於是立即解釋。趙蓉聽了看着羞怯地低下頭去的紅鳶,也不生氣。她也理解紅鳶的心思,畢竟這個小姑娘歲數也不小了。她開着玩笑,說:“去用雪膚牌香皂吧。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越用越年輕,保證你永遠也不會老。反正那是你家少爺發明地東西,要多少有多少。大不了一天用它洗十次八次臉。”

她說這句話來歷,是石堅提出的廣告諫議被劉娥吸納。這些宋朝商人也很聰明,無師自通,也爲自己產品說了好話。這可是原始地廣告原形。只不過石堅看不過他們用的詞語粗糙,於是在王坤推出新產品時,也把前世的廣告詞寫出來交給他。

其中最有名的廣告詞是:

牙刷----抹去你所有的煩惱,讓你的牙齒潔白似雪,清香似花。

牙膏----牙好,胃好就好,吃嘛嘛香,胃口奔捧。

蚊香----不管白貓黑貓,逮到蚊子就是好貓。

香皂----年輕可愛的肌膚更需要悉心照料,有了它會使你地皮膚越變越白,越變越細膩,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香水----會使他迷醉你地味道里。

(其二)只需輕輕擠壓,便能讓你瞬間擁有獨一無二的舞動魅力。

看到這些廣告詞,王坤當時汗流浹背,當然最後全用上後,確實將宋朝全國百姓雷得直翻眼睛。但是效果很好。

紅鳶聽了說道:“那是少爺騙人地。一天洗十次八次臉還不把臉上皮全洗破啊。”

趙堇在一旁聽了咯咯地笑。她從小在皇宮長大,看到父皇和幾個叔伯那一個不是王妃無數,也不吃醋。不過她看到這張牀說道:“這張牀好大啊。”

趙蓉心想幸好來得及時,不然都會讓這個小丫環吃了“頭食”,她不無醋意地說道:“這是石大人圖謀不詭,他想大牀同眠。”

趙堇還沒有反應過來,她隨口答道:“這樣也很好玩,蓉姐姐,反正今天我們也不走了,不如這樣,我們晚上試試吧。”

因爲事關到整個第四卷的構思,昨天一天都寫得不好,沒有傳。見諒,不過以後我決定寧肯速度放慢,也不要出現第三卷中一些不好地章節。

第300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二)第265章 小城來客第141章 貞操第293章 狐狸第40章 考拉第22章 綠萼第595章 菊黃第692章 扎窩第259章 還彼之身第658章 希望第134章 神仙第185章 孤城(下)第249章 陷井(下)第60章 出世第552章 出巡第433章 扎窩第623章 第一刀第637章 謝謝第3章 售方第621章 步步生蓮第631章 論佛第141章 貞操第3章 售方第352章 梁祝(下)第45章 辦法第324章 三條對策第6章 生日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30章 等待第453章 匕現第381章 剖第510章 借勢第331章 關第600章 順昌逆亡第550章 那個更重要第433章 扎窩第336章 十面埋伏第484章 大旗(下)第27章 圓球第332章 求第249章 陷井(下)第326章 三億貫第246章 天要下雨第232章 超級種馬第595章 菊黃第226章 刀尖上跳舞第352章 梁祝(下)第545章 羣狼的廝殺第663章 梟雄第313章 壯士之殺(上)第158章 畫眉第443章 第一槍第190章 火氣第378章 好大好長,劉娥哭了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202章 暗戰(中)第340章 跪第428章 魅影第163章 烈士(上)第332章 求第202章 暗戰(中)第148章 環球第331章 關第350章 梁祝(上)第695章 藤黃第216章 諜中諜(下)第379章 裂第262章 詭異的攻防戰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347章 活捉黑猴子(中)第516章 心病第199章 白話第311章 情爲何物(上)第552章 出巡第631章 論佛第559章 震盪第133章 老二第645章 驚聞第63章 揮帕第606章 殤第103章 呆子第566章 問劉娥第328章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第420章 懷春第279章 真是神仙?(下)第169章 淡菊(上)第364章 大婚(上)第259章 還彼之身第74章 項莊第596章 聲東擊西第569章 還我妻兒第236章 一件小事第557章 裸奔五千裡第164章 烈士(中)第310章 萬針帕第170章 淡菊(下)第8章 聲起第690章 出謀第401章 神罰(三)
第300章 公主郡主們的對碰(二)第265章 小城來客第141章 貞操第293章 狐狸第40章 考拉第22章 綠萼第595章 菊黃第692章 扎窩第259章 還彼之身第658章 希望第134章 神仙第185章 孤城(下)第249章 陷井(下)第60章 出世第552章 出巡第433章 扎窩第623章 第一刀第637章 謝謝第3章 售方第621章 步步生蓮第631章 論佛第141章 貞操第3章 售方第352章 梁祝(下)第45章 辦法第324章 三條對策第6章 生日第256章 神兵天降(下)第641章 事事關心第30章 等待第453章 匕現第381章 剖第510章 借勢第331章 關第600章 順昌逆亡第550章 那個更重要第433章 扎窩第336章 十面埋伏第484章 大旗(下)第27章 圓球第332章 求第249章 陷井(下)第326章 三億貫第246章 天要下雨第232章 超級種馬第595章 菊黃第226章 刀尖上跳舞第352章 梁祝(下)第545章 羣狼的廝殺第663章 梟雄第313章 壯士之殺(上)第158章 畫眉第443章 第一槍第190章 火氣第378章 好大好長,劉娥哭了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202章 暗戰(中)第340章 跪第428章 魅影第163章 烈士(上)第332章 求第202章 暗戰(中)第148章 環球第331章 關第350章 梁祝(上)第695章 藤黃第216章 諜中諜(下)第379章 裂第262章 詭異的攻防戰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347章 活捉黑猴子(中)第516章 心病第199章 白話第311章 情爲何物(上)第552章 出巡第631章 論佛第559章 震盪第133章 老二第645章 驚聞第63章 揮帕第606章 殤第103章 呆子第566章 問劉娥第328章 芝麻芝麻,開門開門第420章 懷春第279章 真是神仙?(下)第169章 淡菊(上)第364章 大婚(上)第259章 還彼之身第74章 項莊第596章 聲東擊西第569章 還我妻兒第236章 一件小事第557章 裸奔五千裡第164章 烈士(中)第310章 萬針帕第170章 淡菊(下)第8章 聲起第690章 出謀第401章 神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