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論佛

石堅說道:“佛說世界有三千大世界。我們這個地球只久。一個小世界,一千個這樣的小世界纔算一箇中世界,一千個中世界纔算一個大世界。”

聽到這裡,大殿裡再次嗡嗡一片。趙禎忍不住問道:“那麼石愛卿。那三千大世界在何方,我們怎樣才能到達?”

石堅請了司天監的幾個官員站出來,問道:“你們現在利用望鏡看月亮有什麼發現?”

現在的望遠鏡做得很大,這也爲一些學者提供了研究天文的條件。有位官員答道:“現在看起來比Rou眼觀察得要大得多。”

石堅接道:“這是算然。我們看遠處的景物同樣很小。因爲距離太遠,我們所看到的太陽星星要比我們想像的大得多。每個星星其實就是一個太陽,在它身邊也有我們這樣的地球,有的上面有可能生長着生命。因此佛說三千大世界,並不是沒有可能。”

這一番話讓所有人都驚訝起來。還好,現在宋朝比較開明,如果換在中世紀的歐洲,石堅立即會因爲這番話當成異端活活燒死。但對於他這番驚世駭俗的話語,有許多大儒們還是皺起眉頭。這也是石堅第一次宣揚這斤,觀點。藉着與老和尚論佛,用佛家的論點來推出他的觀點來。不然石堅也不敢。

石堅沒有立即全部回答趙禎的問話,他接下來又說道:“所以小乘裡有一個說法,就是修四果羅漢,初果與二果羅漢死後昇天,欲界天。欲界裡的天人比我們凡人地位高,我們常膜拜的神仙都是在這今天裡。他們有雌雄,有情愛。因爲他只斷了一部份情,欲根未了。到了三果纔開始到達色界天,色界天最高處大自在天,又叫有頂天,好象有頂有蓋一樣。佛說從有頂天扔一塊石頭,要過十二萬億年纔到我們這個地方。再上層就是無色界天,這個只有大阿羅漢纔可以到達。在人世間,人是女子產生下來,而在欲界裡,有的是從男人肩膀生出來的,到了色界天,人只剩下光彩。而到了無色慾。連形象也沒有了。”

顯然石堅這種夾雜着佛教中的傳說。比單純的說佛要精彩得多。一個個大臣聽得津津有味。

說到這裡,他纔再次轉向趙禎說道:“皇上,只要人能夠造出一些物體,幫助人飛上天去,而且速度夠快就可以到達另一個星球。”

石堅這到不是玄乎,在他前世人類已經登上了月亮,但到土星還很遙遠。現在大殿上人聽得忽信忽疑。如果相信,太玄乎了。如果不相信,石堅是讓人飛上天空了,這在以前人是不敢想象的。

石堅再一次將話題轉移到正題匕來。

“爲什麼有這樣的區別?因爲大道是空,而不是空。所以佛雲,佛說般若婆羅密,即非般若婆羅密,是名般若婆羅密。佛已經在心中了,不用刻意去談去講,一言一行,不用去想,甚至不帶一個佛字!但言行舉止卻暗合佛的真義,纔是大道所在。所以佛又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道德經也有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兩者的意思相差不大。”

其實這玩意真有點難說清楚。石堅也是苦笑不已,以前晉朝清談。也是因爲這些道佛繞嘴的話語。引起爭議的。

“也就是說,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沒有生死,沒有悲歡,沒有親疏,做到了這一步,就可以成佛了。但很難。”

確實很難,估計話這些界上任何一個人也做不到。

“所以佛說須菩提在弟子中爲第一,人中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還只能超出欲界,不能真正跳出三界。因爲他心中還有一個得道的觀念,有所住。就不能達到大圓滿。佛說一切法,爲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只要達到這個境界,什麼打坐、參禪、觀想。都不需要了。”

說到這裡,石堅再次唸了一首偈語:“四果階梯著意成,由來一念最難平。兒啼黃葉飄然落,誑捏空拳大小擎。”

爲了使小兒不哭,指黃葉爲黃金,只要達到這個目標,所有黃葉與黃金無異。

小兒停止了哭泣,就等於一念停止。黃葉也不需要了。

終於聽出了一些話音,石堅這是在說管他什麼法,石堅只要達到目標就行,可現在圓覺來追安他的形式。本來就落了下乘。

可是石堅本意是好的,但現在起了相反的作用,在坐的契丹使者,還有大理使者,基都信佛。連大宋的官員信佛的人也不少。現在聽了石堅誇誇其談,可對於他們來說,卻感到有所頓悟,一個個合什。眉頭緊鎖,若有所思。

石堅說道:“其實真很難。須菩提還好一點。大阿羅漢迦葉,貪愛音樂,當天樂響起,他一邊閉眼盤腿打坐,一邊跟着音樂打着拍子。所以維摩經中記載有天女散花,天女將花瓣散下來,落在大菩薩身上沾不住就掉了下來,可落在大阿羅身上就沾住了。另一個大阿羅畢陵伽婆聯,有一天要過河,他站在河邊兩手一比,對女河神說,丫頭,你把那個河水斷了,讓我過去。”

聽到這裡,所有人會心一笑。王曾哭笑不得,乾脆石大人。你去說佛法吧,保證比圓覺還要轟動。

“河神沒有辦法,功力不及他,只好將河水斷了讓他過去。事後河神不服氣,找佛來評理,說你大弟子罵人,罵我丫頭,好歹我也活了不知多少年了。佛將畢陵找了來,說,過河用神通是犯戒的,你還公然罵她。畢陵便說,我冤

“五仙“丫頭。你講。我罵討你麼河神急了說,佛啊你況。…叉來了。還當着你面罵我。佛也笑了起來,他說,你不要見怪。他五百年前生於婆羅門家,罵人罵慣了,結習沒有斷,所以這一生得了哮喘,你以爲他罵你,其實他沒有罵你。畢陵還在一旁不服氣,說,丫頭,我真的沒有罵你,丫頭,你不要難過。活活將河神氣跑了。所以這個故事叫迦葉起舞,畢陵慢心。”

說到這裡,他再次轉向趙禎,說:“所以佛是佛,羅漢是羅漢。就象着是君,臣是臣,無論蕭何張良韓信本事多麼大,也永遠被劉邦統領。”

李太后與趙禎哥次微笑起來。只是石堅說了這句話,與開始滿殿佛教的氣氛大大不合。讓許多正聽得津津有味的信徒大爲不滿。

石堅顯然感覺到衆人的憤怒。再次轉向了佛教,說:“這裡還有兩個故事。一位法師一輩子做功德好事,就是沒有打坐修行。年紀大了。就看到兩個小鬼來捉他。這個法師說,我出家一輩子,只做了功德。沒有修持。你們給我七天時間假,如果修行成了,我先度你兩個,然後再度你們老闆閻王。”

聽到他說冉王是老闆,衆人再次會心一笑。

“這兩個小小鬼被他說動,答應下來。這個法師平常的德行就高。一上坐就萬念放下,三天後,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就是一片斃,明。七天後兩小鬼來了,看到一片光明,什麼人影也看不到,上當了。兩小鬼衝着那片光彩說,大和尚,你說話得講信用啊,就是不講信用,也要慈悲慈悲我們吧,不然回去後我們老闆要讓我們坐牢的。”

這一下,由於石堅學得惟妙惟肖。滿堂鬨笑。

“但這時大和尚已經入定,不聽也不管。這兩小鬼便商量着,他們仔細一看,這光裡還有一個Yin影。有了,這個和尚還有一點不了道。原來是這個大和尚功德大,皇帝聘他做國師,送給他一個紫金體盂和金縷袈裟。這個法師什麼不再乎,就再乎這個鉢盂。連打坐時也拿在手上。這兩小鬼看了半天,看出來大和尚這一絲貪戀還在,於是變成了老鼠,咬這個鉢盂。卡啦一咬,法師念光也沒有了,現出身來。兩小鬼慌忙上了鐐鏑。法師還在奇怪。以爲自己沒有得道。兩小鬼將事情經過講了一遍。法師一聽,將鉢盂往地下一扔,好了,我跟你們一起見閻王。

就這一扔,得道了,連兩小鬼也開了悟

聽到這裡,趙禎忍不住問:“那麼這個法師有沒有昇天呢?”

石堅搖頭說:“有沒有昇天,我沒有聽過。其實只要悟道了,管他在天在地,一切無我無他。”

還真有點玄。呆會兒要勸勸趙禎,他這是忽悠這個大和尚,千萬不要將趙禎忽悠進去。

石堅接着說道:“唐朝時著名禪師馬祖道一的弟子丹霞禪師,冬天冷起來,沒有柴燒,便將木刻的佛像搬下來,劈了當柴燒

聽了這一句,所有人都驚訝了一聲。其實還是有少數人聽說過這斤小故事,只是再一次聽到時還是感到驚奇。

“當家師一看,嚇得臉都白了,這可是燒佛啊。這有因果啊。奇怪的是幾天後,當家師眉毛鬍子都脫落下來,反而丹霞禪師反而一點事都沒有。當家師納悶,這因果怎麼落到我身上了?所以丹霞燒木佛。院主落鬚眉。這就是修佛時,千萬不要着相了

“阿彌陀佛”聽到這裡,圓覺終於再次唸了一聲佛號。

“但這個空與不着相,不是一天就能做到的,這要慢慢地修行。所以佛教本義先修小乘,修四果,斷見惑思惑。見惑也就是身見、邊見、見取見、邪見、戒禁取見,思惑就是貪嗔癡慢疑。也叫聲覺,先求自了,跳出世界,避免入世,象須菩提他們就是,所以佛說人中第一。還不能跳出五行外。然後纔是另一層境界,獨覺,也就是中乘,其實還是小乘的範圍,只是比聲覺更更高一層。其實最後纔是大乘,也就是如來佛祖那樣。自了可以。度人也行,不受物有物無干擾了。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因此法身無相。就是看到了如來真身,也未必是真身,是真身亦不是真身,不可說。一說就着相了。而且每一個人本身也有三十二相。所以我們有憤怒。有同情,有高興也有悲傷

“所以說有的佛也斬妖除魔。可佛說一切衆生平等,皆有佛Xing。不何不度而化之,使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反而將其斬滅?其實表面上看其滅其生命,實行上止其作爲,免得將來遭到更慘烈的惡報。”

其實說到這裡,石堅自己都想嘔吐,殺人就是殺人,何必要冠冕堂皇?但現在石堅必須得這麼說,否則他說佛祖斬妖除魔是既當那個還要立那個,估計會讓憤怒的百姓活活打死。

“所以治國亦是如此。以善念化之,同時以王道輔之。佛祖爲了斷惡果,而舉屠刀染血。治國與此同理。大師,幾個年前,中原是什麼樣子?自從太祖與太宗混一後,現在中原雖然還有一些小災小難,可現在與以前相比,是什備樣子?”

聽了石堅繞了這個大,才明白過來,石堅這是同樣借佛義來辨駁圓覺先前說的話。

“如果大師要說,我們這樣子。大宋君臣將會結下無數惡果。那麼也好,只要讓以後天下百姓再

“五…小受戰火傷害。就讓我們君臣到地獄甲陪伴婆羅門女,翹七聞地藏菩薩本願經》吧。”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過去無量劫前,有一位婆羅門種姓的女子。“其母信邪,常輕三寶”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婆羅門女知母生前不積善因,死後必墮惡趣,遂變賣家宅,供養佛寺。後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指點,以唸佛力來到地獄,見到鬼王無毒,得知因自己供養佛、寺並唸佛之功德,使自己的母親以及其他地獄的罪人,得以脫離地獄之苦,超拔昇天,婆羅門女便在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衆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釋迦佛告訴文殊菩薩,當時的婆羅門女,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在經中。釋迦佛又爲我們講述了地藏菩薩種種的不可思議行願。地藏菩薩恆以“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爲誓願。使衆生只要唸誦其名號。禮拜供奉其像,就能得到無量功德、獲的救度。經中又描述了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在釋迦滅度後、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衆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諸六道中的衆生。

至於後來的九華山新羅國僧人金喬覺,那是他最後得了大道,因爲他長相極似傳說中的地藏菩薩,因此後人認爲他是地藏菩薩轉世。最後反而成爲正統,爲百姓所接受。

石堅這是說反話。如果按功德來說,如果真按石堅所說,天下百姓再也不發生戰爭了,那將是多大的功德?不說成佛吧,就是有再大的罪過,也因爲這項大功德,也能成爲一今天人。

當然,戰爭也不可沒有的。但如果按照石堅的計劃,漢人至少存暫時間沒有內戰發生,也將因爲活動的空間增加,得到最大的資源,以後將會屹立在世界很長時間,至少比歷史上長數倍。而不會從宋後就沒有漢人。

“阿彌陀佛。石施主,當知輪迴。由是諸欲,助發愛Xing,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衆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慾爲因,愛命爲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僧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復現天人。”圓覺這才接口說道。

這一段話出自他的本名經書《圓覺經》。Yu望刺激了愛意,也是人類生命輪迴的重要原因。所以有些佛教在大乘時並不反對人類結婚,只是小乘時一味講究修四果,避Yu望,纔有了出家不認家的說法。但不要因爲愛意與Yu望產生了厭帳嫉妒等等不良情緒,否則就要墜落地獄,到時候不是與地藏菩薩讀經義,而是要變成餓鬼。只有捨棄其中不好的一面,專修善行,才能達到天人。

這是圓覺諷刺石堅話說得冠冕堂皇,其實掛着爲百姓,而行殺戳。

說完後,他合起手來說道:“萬解珠量鬥富豪,江山無主月輪高。娑婆淚海三千界,爭入空王眼睫毛。”

什麼富豪帝王,現在都過去沒有啦。可憐這個世界的衆生還在繼續對富貴的福報看得極重,直到臨死還在追求不肯撒手,讓菩常常哭泣世人的愚蠢癡拙。再次嘲笑石堅的癡執。

石堅呵呵一笑,答道:“大師,爲了減少天下百姓的戰亂。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我入地獄做餓鬼也好,做天人也罷,估計也只有到了這地步了,因爲我心中還有執着不滅,想要進入大乘永遠不可能的。”

衆人再次響起一片鬨笑。

其實瞭解石堅的人都知道,石堅根本不信神鬼,圓覺用這輪迴之說。與石堅交談,那是對牛彈琴。

但這時趙禎咳嗽了兩聲。石堅將眼光轉向他,看到趙禎向契丹使者那邊方向努了努嘴。那意思現在也不能過火地說,免得人家不高興。

石堅心想,何必?現在宋朝對契丹的野心,那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過表面上工作還是要做的。因此他改口道:“大師,我有幾個問題不明白,能不能向大師請教?”

“不敢,請問?”

“佛的戒律,規定弟子喝一杯水。必須用布濾後才能喝。爲什麼?因爲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事實證明佛祖這句話說得是對的。現在因爲顯微鏡,也證明了水中也有許多細菌,它們同樣是生命。最早的佛門子弟也不能做田,乞食。爲什麼,一鋤頭下來,說不定會傷害許多生命。就連夏天也要結夏。集中在一起修行,打坐。因爲出門很可能踩死了地上爬行的蟻蟲。可有這個說法?”

在金網經中就有入舍衛大城乞食一句。圓覺就是不想承認也不行。圓覺雖然點頭,可還不知道石堅有何心意。

石堅問道:“這也是我第一個不明白的地方。既然佛祖如此珍愛生命。可因爲養活佛門子弟,別的農民就會多種莊稼,多耕田地。那麼佛門子弟不殺生,可這些生也因爲養活佛門子弟,而由別人殺死。請問大師作行解釋?”

石堅曾經臆想,這是天塹僧人懶惰。纔想出來的藉口。其實石堅最恨佛門的就是這一點,什麼事也不做。化緣施捨,靠寄生在別人身上養活自己,還說得振振有詞。

這個問題問得可有些刁鑽,衆人着圓覺,看他如何回答。

強烈推薦:

第516章 心病第554章 封禪第444章 老子很累第151章 天龍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654章 負心第364章 大婚(上)第609章 溝通第368章 送你一片星空第593章 雙雄會第627章 要求第6章 生日第284章 震動天下第99章 對聯第482章 大旗(上)第133章 老二第589章 租妻第358章 海印國師第181章 教主(上)第542章 離奇的失蹤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77章 山寨第157章 李慧第315章 壯士之殺(下)第38章 女兒第578章 春天來了,戰第551章 討要老婆第470章 妖怪的戰鬥(中)第398章 揚帆第187章 大牀第632章 得道第130章 沐浴第35章 假史第195章 策劃第117章 雙花第634章 釋疑第526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下)第629章 高麗商人第342章 條件第154章 菩薩第217章 不是神(上)第384章 霧第365章 大婚(下)第558章 走狗?第95章 飛天第473章 乖乖做皇帝(上)第553章 三人轉第392章 分屍第489章 伊霍第439章 貶第21章 小草第674章 扭曲第146章 瘸狗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180章 強姦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609章 溝通第595章 菊黃第634章 釋疑第658章 希望第203章 暗戰(下)第553章 三人轉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339章 自刎第704章 最後的談判與耳光第539章 剋制游擊戰的方法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240章 用刑第232章 超級種馬第448章 今天真高興第110章 露形第286章 送禮第538章 釘第310章 萬針帕第437章 音訊第294章 超級烏龍手第403章 神罰(五)第1章 羞辱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375章 上錯了牀第623章 第一刀第705章 黑六月第539章 剋制游擊戰的方法第535章 移第213章 紅雪(下)第470章 妖怪的戰鬥(中)第155章 滅門第391章 和解第497章 大學第310章 萬針帕第227章 彈笑間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269章 最後一隻飛蛾第321章 離去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54章 拜師第230章 倉惶南顧(下)第349章 籠子第357章 害羞
第516章 心病第554章 封禪第444章 老子很累第151章 天龍第555章 親切的感受第654章 負心第364章 大婚(上)第609章 溝通第368章 送你一片星空第593章 雙雄會第627章 要求第6章 生日第284章 震動天下第99章 對聯第482章 大旗(上)第133章 老二第589章 租妻第358章 海印國師第181章 教主(上)第542章 離奇的失蹤第523章 龍潭虎穴,莫問第77章 山寨第157章 李慧第315章 壯士之殺(下)第38章 女兒第578章 春天來了,戰第551章 討要老婆第470章 妖怪的戰鬥(中)第398章 揚帆第187章 大牀第632章 得道第130章 沐浴第35章 假史第195章 策劃第117章 雙花第634章 釋疑第526章 沒事偷着樂,有事偷着走(下)第629章 高麗商人第342章 條件第154章 菩薩第217章 不是神(上)第384章 霧第365章 大婚(下)第558章 走狗?第95章 飛天第473章 乖乖做皇帝(上)第553章 三人轉第392章 分屍第489章 伊霍第439章 貶第21章 小草第674章 扭曲第146章 瘸狗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180章 強姦第687章 只是陪你第609章 溝通第595章 菊黃第634章 釋疑第658章 希望第203章 暗戰(下)第553章 三人轉第684章 遠方的消息(上)第339章 自刎第704章 最後的談判與耳光第539章 剋制游擊戰的方法第544章 君臣相宜,北方的那些事兒第240章 用刑第232章 超級種馬第448章 今天真高興第110章 露形第286章 送禮第538章 釘第310章 萬針帕第437章 音訊第294章 超級烏龍手第403章 神罰(五)第1章 羞辱第487章 陛下,你很不識相第375章 上錯了牀第623章 第一刀第705章 黑六月第539章 剋制游擊戰的方法第535章 移第213章 紅雪(下)第470章 妖怪的戰鬥(中)第155章 滅門第391章 和解第497章 大學第310章 萬針帕第227章 彈笑間第691章 都來滾雪球第269章 最後一隻飛蛾第321章 離去第564章 該當何罪第54章 拜師第230章 倉惶南顧(下)第349章 籠子第357章 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