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戰雲起交州

每天人定之初,便是李淵正式就寢的時間,大約半個時辰,熟悉李淵作息時間的內侍省少監李順海溜了一個空,乘馬車直奔齊王府。

李順海是李淵的心腹之人,很多機密都沒有避開此人,可是李淵不知道的是,這個被他視之爲心腹的老宦官已被兒子李元吉收買,不時將軍機大事賣給了李元吉。

他唯恐被人發現,不敢從正門進去,讓馬車停到一道專門爲他開放的側門。

見他到來,負責接頭的齊王府侍衛二話不說,直接把他領到了李元吉的書房前,正與韓志議事的李元吉聞訊出迎,“今天是哪來的香風,竟然把李少監吹來了?”

李順海微微欠身,頗爲緊張的低聲說道:“殿下,奴婢不敢久留。”

李元吉聞言,頓時臉色一正,“請。”

李順海點了點頭,隨着李元吉走進了書房,向起身行禮的韓志微微點頭,以示還禮,等李元吉就座,這才坐了下來,他對二人說道:“聖上已經看了巴東太守宇文歆的奏疏,批覆爲‘大善’,表示非常滿意上奏內容。”

李元吉和韓志默不作聲,他們爲了試探李淵對待李建成的態度,於是以李元吉心腹、巴東太守宇文歆的名義,寫了份彈劾郡丞李君羨的奏疏,想不到李淵連問都沒問就批覆了下來,可見太子失寵已是事實。不過這固然是喜事,但兩人需要更有價值的消息。

李順海見兩人臉色平淡,心中暗自發急了起來,他揹着十分信任他的李淵,自然不是什麼剛正不阿之士,他冒着生命危險當李元吉內應,爲的無非就是錢財,希望後半生能夠富足終老;尤其是李唐王朝已經岌岌可危,他更在意暗地裡被尊爲大唐首富的李元吉的態度。

然而兩人的態度,似乎說明自己的消息分量不足,當即又說道:“聖上對宇文有識之士青睞有加,如果殿下再去找找淮安王,宇文太守應該可以回京城當六部侍郎。”

李順海以爲李元吉是想把宇文歆弄進京做尚書,遠離前線,是以才這麼說。

“爲何要找淮安王?”

“聖上表現上冷落淮安王,其實他對淮安王信任有加,我發現人事任免,聖上都會徵詢他的意見,而且基本都會聽從,聖上現在對宇文太守有好感,要是淮安王再去勸勸,宇文太守高升有望;當然了,淮安王那個愛好,就算奴婢不說,大家都知道。”

李元吉點頭而笑:“多謝李少監提供這個消息。”

“殿下客氣了!”李順海見李元吉毫無表示,心中像貓抓一樣難受,對方究竟需要什麼消息,才肯給好處?他仔細想了一想,又說道:“淮安王現在掌控一支諜報。”

“是嗎?”李元吉的臉色終於變了,本以爲武川司是大唐王朝唯一的諜報,想不到父皇又另起爐竈,如是說來,父皇連自己也不信任。

“正是!”李順海心中暗喜,繼續說道:“只是淮安王這支諜報在關中被隋軍拔除了一大半,還有永安王和竇奉節行刺楊侗未成,也已全軍覆沒……”

李元吉和韓志對望一眼,兩人都露出震驚之色,這纔是他們都需要的消息,韓志問道:“兩者可有關聯?”

“據說是永安王他們全軍覆沒以後,各個諜報分支才被隋軍一一拔除,淮安王對永安王只是稍作說明,而諜報方面則是對聖上說他自己用人不當,認爲是某個諜報首領賣主求榮,聖上也相信了他的說辭,不過我看淮安王汗都流了下來。兩者應該都和淮安王有關。”

“還有呢?”

“聖上讓他密切監視,說是誰還活着,誰就是出賣了諜報的人。”

“我明白了。”李元吉微微俯下身軀,詢問道:“我想知道父皇爲何冷落太子。”

李順海的臉刷地變白了,總算是弄懂了李元吉的目的,他是企圖奪嫡呢。

他嘴脣哆嗦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句話來,不過也知道自己上了賊船,下不來了,暗自吞了一口唾沫道:“奴婢具體也不太清楚,好像是和禪讓有關。”

李元吉看了韓志一眼,心中充滿了欽佩。

韓志一臉高深莫測,實際上,他心中也在佩服。

佩服誰?

自然是朝中大佬。

他韓志有多少斤兩,自己能不知道嗎?之所以這麼牛逼,被李元吉倚爲謀主,完全是在爲他背後有一夥高智商的人在幫忙,然後通過信鷹發出來,由他照本宣科的轉述給李元吉即可。

他本人哪會這麼多啊?

要不是他混得最好、爬得最快、下不下來,早就懇請朝廷換個真正謀士過來了。

裝絕世高人實在太難了。

不僅難,還很累,爲免暴露自己敗絮其中的本質,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看書,這幾年以來,他是一邊學習,一邊忽悠,總算是堅持到了今天;也是李元吉不太聰明,也沒什麼出類拔萃的傑出人才,要是換成是在李建成或是李世民麾下,他早就被人拆穿了。

不過他發現自己長進不了多少,李元吉卻是越來越聰明瞭。

“這是兩千頃上等田,共有三個莊園,分佈在新城郡,請李少監笑納。”李元吉取出一信封,遞給了李順海。

“多謝殿下。”李順海喜出望外的接過信封便塞進了懷裡,起身道:“奴婢不能在外久留,就先告辭啦!殿下有何需要儘管找我。”

“自然。”李元吉點頭道:“有什麼好消息儘管找我,就算我不在府裡,和韓先生說也一樣。”

“奴婢明白。”李順海行禮離開。

等他離開以後,韓志笑問:“殿下給他土地,而不是黃金珍寶,是怕他跑掉嗎?”

“先生厲害。”李元吉豎指而贊,“這種兩面三刀的閹人死不足惜,我要是給他珍寶黃金,他會拿着跑去誰也找不着的地方,給他土地纔拿不走,遲早還是歸我所有,若不是怕嚇到他,我還準備給他一萬頃呢。”

“殿下英明!”韓志讚了一聲,又說道:“接下來該是抽空去找淮安王了。”

“不錯!”李元吉沉吟一下,有點不太放心的說道,“不過淮安王畢竟是父皇的心腹,我擔心拉攏不到他,反而爲父皇察覺。”

“殿下大可放心,淮安王把永安王和諜報搞沒了,自然是疑神疑鬼,惶恐不安。而我們武川司不僅有監察百官之權,本身也是諜報,如果跟他說,武川司已經知道了一切,那麼心中有鬼的淮安王必將受制於殿下。”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先生的意思是詐他?”

“正是如此。”韓志點了點頭,又說道:“不過聖上對殿下顯然也不放心,所以殿下不宜出面,就交給卑職好了,頂多三天,必給殿下一個滿意答案。”

“那一切就拜託先生了。”

“爲殿下效勞,是卑職的福氣。”韓志笑了起來,他決定求助朝廷,先把真相弄清楚,再去搞李神通。

……

在冰冷北方的隋唐各自安分之時,正處於溫暖花開的時節的交州,卻戰雲密佈。

自馮盎與孟海公大敗於東陽郡,敗逃到南海郡,便龜縮不出,憑峙珠江與大隋王朝博弈,然而隋朝高過城牆的五牙戰船不斷對珠江沿岸、沿海發動攻擊和襲擾之戰,令馮盎苦不堪言。

隨着蒼梧在除夕之日被左天成拿去當賀禮之後,初一這天,張鎮周親率大隋海軍自珠江口北上,一口氣攻破了南海郡新會城、義寧城,截斷駐軍於郡治南海縣的馮盎的糧道,迫使馮盎放棄南海城,退守西邊的信安郡高要城,正式宣告馮盎的大本營南海郡淪落,成爲南征大軍獻給大隋王朝的新年賀禮。

馮盎且戰且退,連戰連敗,勉強支撐到了正月十六,又被張鎮周和左天成東西夾攻,攆到了永熙郡南部的瀧水縣,不僅失去了信安、永平二郡,也徹底失去了珠江天險。要是永熙徹底淪陷,馮盎只好退回老家高涼郡了。

不過馮氏雖在高涼郡根基雄厚,但高涼郡處於東西狹長、南北狹小之勢,若是隋軍水陸並進、南北夾攻,不用一天時間就能勝利會師,因此馮盎將募集了大半年的僚人、山民等等部落十萬青壯全部拉到永熙郡,企圖趁隋軍立足未穩,利用數世經營出來的人和,強攻隋軍,此戰若能大勝隋軍,不但可以扭轉頹勢,更能趁隋軍多在北方之際,逐步收復失陷的地盤,將戰線重新推到珠江沿岸。

這一次出兵,主帥依然是馮盎,不是他不想讓麾下將領帶兵,實則是除了他本人之外,已經沒有可用之將了。

他在正月十八這天,帶着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北方的永熙縣。

十萬大軍聲勢浩大,無論怎樣都不可能隱藏行跡,更何況經過幾番征戰,馮盎也算看出來了,在隋朝那無孔不入的諜報機構之下,根本不可能瞞得住,他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時間差,在左天成、張鎮周兩路兵馬還在信安、永平攻城掠地之際,先一步憑藉兵力上的優勢,破了駐軍於永熙縣的徐世績部。

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471章:思維盲點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452章:戰略佈局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125章:外國來使第002章:炸營第006章:烈焰焚城第044章:以商補田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439章:出爾反爾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993章:斬將奪軍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235章:疏導第679章:圖窮匕現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680章:逃出生天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462章:洛陽第591章:祖孫對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737章:啓用虎弟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330章:驚心動魄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645章:聽天由命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40章:人心各異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404章:武舉開幕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416章:滾出大隋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461章:誘餌?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642章:家國天下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372章:死士之死第014章:民亂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234章:六境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281章:奇恥大辱第232章:賣蕭銑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994章:反間計第680章:逃出生天第812章:殺是不殺?第812章:殺是不殺?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009章:戰而後定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177章:禽奔獸遁第740章:人心各異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032章:金鳳來朝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476章:踏上征途第432章:再布一局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
第575章:多乎哉?不多也第471章:思維盲點第283章:沈光,又見沈光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452章:戰略佈局第961章: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759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321章:以大隋的名義第765章:楊沁芳出戰第544章:以退爲進,弟高一籌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125章:外國來使第002章:炸營第006章:烈焰焚城第044章:以商補田第840章:徐福後裔,會造水泥?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439章:出爾反爾第594章:正宗儒學育英才第693章:可憐的關隴聯軍第868章:戰略大轉移第293章:絕望的戰爭第910章:小卒過河頂大將第033章:房謀小露鋒芒第269章:鬼子國的崛起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993章:斬將奪軍第270章: 壞人變老了第235章:疏導第679章:圖窮匕現第957章:兩大軍團爭雌雄第680章:逃出生天第877章:新運河,一無是處第462章:洛陽第591章:祖孫對第941章:半渡而擊(求票)第535章:我們還是先走爲妙第322章:天下雄傑皆反響第682章:部署隋唐之戰第737章:啓用虎弟第174章:將星閃爍(求收藏推薦)第330章:驚心動魄第397章:選將臺前的衝突第645章:聽天由命第916章:李秀寧請戰第740章:人心各異第695章:考生鬧事,動機不純第607章:滔天火焰,贈李淵第404章:武舉開幕第436章:有理說不清第965章:被迫當軍師第416章:滾出大隋第691章:大唐的‘忠臣’們第461章:誘餌?第046章:劉文靜謀劃第694章:聖武三年,諸事皆順第642章:家國天下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078章:強吃鐵勒第258章:決戰(3/4求全訂月票)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065章:傳國玉璽是什麼第557章:異族的不幸關老子屁事第145章:各奔前程(求收藏推薦)第943章:建成出山,暗夜殺戮第372章:死士之死第014章:民亂第908章:禁忌之戀,風起東宮第234章:六境第800章:神鬼不出,誰與爭鋒第690章:兵臨城下,襄陽戒嚴第291章:親戚親,好坑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653章:城上城下,掀波瀾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281章:奇恥大辱第232章:賣蕭銑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994章:反間計第680章:逃出生天第812章:殺是不殺?第812章:殺是不殺?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009章:戰而後定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675章:裴矩解惑,世民遇刺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177章:禽奔獸遁第740章:人心各異第238章:殿前三問(求月票)第501章:你是神仙就得供着第032章:金鳳來朝第604章:敗亡前的瘋狂第019章:王世充發威第508章:我害死了爹爹第933章:給個投降的臺階下第476章:踏上征途第432章:再布一局第968章:蕭瑀登門,國丈教子第983章:九九重陽再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