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黃宗羲、我的理想國度

江楓從大明時代週刊上面看到了兩個熟人。

之所以說是熟人。

是因爲在很久很久之前,江楓在歷史書上面見到過他們。

也從一些歷史學家的口中,聽到過他們。

作爲明末清初時期最有名也是最負盛名的兩個思、想家,文、學家等等大家。

一個便是顧炎武,另外一人叫做黃宗羲。

顧炎武自是不必說。

黃宗羲可謂是當真一代大家,他提出了“天下爲主,君爲客”的思想。

並且還提出了“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的想法。

可以說,這位的名聲和顧炎武不相上下。

只是可惜,如此好的思想,卻並沒有被採納。

他們想要建立的那種理想國,也並沒有實現,反倒是眼看着大清主張中原之地。

再好的想法,在那個時代,完全就是一種空談。

而現在,這兩位因爲大明時代週刊的影響,已經開始覺醒了自己的思想。

顧炎武和黃宗羲兩人給大明時代週刊投稿,且都被採納了。

一個寫的是亳州御史臺陳良謨整治亳州郡丞的事情,描寫了過程,然後便是自己的想法。

對於這種想法,大明時代週刊的範景文並沒有裁剪,原原本本地刊登了上來。

江楓覺得顧炎武對於整治貪、官、污、吏的看法,就顯得非常文青。

不過也可以理解。

畢竟現在的顧炎武也才二十歲左右,看起來非常年少,帶着一種文青,那也無可厚非。

說什麼天下無、奸,談什麼當官不爲財也不爲權,只爲忠君報國、爲大明天下云云。

聽起來的確可靠,卻沒有接地氣,忘記了人心。

真正的清官太少了。

如果當官不爲財也不爲權,只爲忠君報國和大明天下,那這樣的人要麼是愚忠,讀書讀傻了。

要麼就是真正的正人之君子。

然而在大明這樣的環境之下,誰能夠談得上是正人君子?

顧炎武和黃宗羲要是正人君子的話,他們會想着在大明時代週刊上面發表着自己的言論嗎?

夏侯淳不畏強權,死在了韃奴的手中,也只能算是英勇無畏而不是正人君子。

因爲正人君子首先是正、其次是人,然後是君子。

至於黃宗羲,報道的乃是李自成這些叛軍的問題,朝廷的大軍把李自成像是攆一條狗一樣,從陝西追到了河南,又從河南追到了山西,然後轉而去了襄陽,從江浙之地到了桂州。

看起來,好像是李自成跑得快。

其實明白人都可能看出來,這是朝廷並沒有下大力氣剿匪。

倘若盧象升真的率大軍圍追堵截,把李自成困死在徐州,也不是沒有那個可能。

然而大明的官兵是怎麼做的?

只是跟在了李自成的後面追着,真正的廝殺,也是在徐州一戰以及揚州一戰。

除此之外,大明的二曹大軍和李自成就是那種你在前面隨便霍霍,我在後面收尾就行了。

李自成不想走的時候,二曹的大軍纔會下狠手。

在大明時代週刊出現之後,也對李自成這些叛軍進行了報道,今天攻佔了那座城,明天那座都城又被二曹拿下。

一般的百姓覺得朝廷還是做了事兒的。

可是黃宗羲看得出來,朝廷似乎是有意而爲之。

所以他寫了一篇報道,在寫完李自成在雲南之地的現狀之後,就加了自己對於叛軍的理解。

大明爲何會出現如此多的叛軍,還是八大王。

其根本原因,一個是陝西之地的連年大旱,這算得上是天災,是人不可抵抗的。

第二個原因便是人,陝西之地連年大旱,如何朝廷賑災及時,並且能夠公正,保障每一個人的生存,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而之所以出現了。

就是因爲陝西之地當初的官府的那些官員無作爲,他們不僅無作爲,還把賑災的錢財以及糧食都佔爲己有。

這便是人爲因素。

除此之外,也是因爲在叛軍之中,有人有了野心,在野心地驅使之下,這些個八大王就直接愚弄百姓,揭竿而起。

如果大明能夠早一些提出大明時代週刊,早一些廢了東廠和錦衣衛,早一些建立御史臺,早一些清除那些個貪、官、污、吏,也就不會出現陝西之亂,不會出現李自成這些叛軍了。

黃宗羲的分析以及看法,其實也非常高,卻也正是因爲太高了,沒有考慮全面。

貪墨之事,是不可能完全杜絕。

就像是顧炎武一樣,覺得只要是監管得力,大明就不會出現貪墨之事。

可是如何能夠做到監管得力?

他們兩人也沒有給出答案。

或許,他們正在找。

江楓覺得這兩個人進入大明時代週刊,倒是很可以。

崇禎皇帝帶着一份大明時代週刊來了國師府,見到江楓剛剛看完,便徑直坐了下來。

“國師可曾看完了這一版的大明時代週刊?”崇禎皇帝問道。

江楓回道:“看了,你想要說的是顧炎武和黃宗羲吧?”

崇禎皇帝現在對有才之人那是非常地渴望。

己巳之戰因爲江楓的出現而產生了改變,皇太極被炸死了,韃子直接撤兵了。

而大明似乎也在慢慢地變好,朝堂之上的幾個溜鬚拍馬的大臣也被清除了。

崇禎皇帝還沒有完全養成他那種多疑的性格,也沒有成爲一個誰都不相信,還想着讓別人背鍋,並且還非常小氣。

有着江楓在,崇禎皇帝開始慢慢地相信孫承宗、袁崇煥、滿桂、秦良玉、孫傳庭、洪承疇等大臣。

也不在讓這些個大臣去背黑鍋,該如何,那邊如何。

更不會小氣。

因爲曹化淳和鄭芝龍每一次獻上來的錢財,再加上沒了錦衣衛和東廠,也裁剪了驛站等內耗。

國庫也開始充盈起來。

他也能夠吃上一口肉了。

一個不一樣的環境,的確可以改變一個人。

崇禎皇帝便是如此。

“是啊,此二人是賢才啊,他們發表的意見感覺對治理大明有着很大的幫助。

我想要破格提拔他們,不知道國師意下如何?”

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上仙再言未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薛元超致仕,武后又勝一籌第四百九十八章 失意的帝王和信息的交流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一百六十七章 挽救長孫皇后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兩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兩百一十五章 疑點第兩百六十七章 迷惘第三百二十章 有人反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后唯一的溫柔第一百七十五章 拯救小公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慘勝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乾順異想天開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少勝多第兩百二十五章 蕭家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朮力勸粘罕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匪自重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開荒島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六百四十四章 顧炎武、我以我血薦軒轅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勞第兩百一十三章 宮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兩百七十章 攻伐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六百五十七章 論成敗、最強與最強的對決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匪自重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變化、崇禎皇帝的新煩惱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朮力勸粘罕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郎是仙人弟子乎第一百六十章 大唐萬古如長夜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郎是本宮的!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第七十五章 平冤昭雪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瞞身份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二章 演!繼續演!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袍救駕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六百三十章 李自成、我的大都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一章 欠下的債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權謀第五百零七章 斬秦檜、鋤奸臣、扶朝綱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朮力勸粘罕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脈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五十二章 大軍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開荒島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四百九十八章 失意的帝王和信息的交流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兩百六十六章 陣痛第六百二十章 大國丈、你的事情被告發了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
第五百五十三章 江上仙再言未來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國師,太子就交給你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薛元超致仕,武后又勝一籌第四百九十八章 失意的帝王和信息的交流第一百九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七十四章 合理地岔開了話題第五十五章 前所未有的一場史詩戰爭第一百六十七章 挽救長孫皇后第三百九十二章 薛仁貴一進白玉京第兩百二十八章 阻礙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一百八十二章 親征第四百四十章 此子不可留第兩百一十五章 疑點第兩百六十七章 迷惘第三百二十章 有人反水第三百八十一章 武后唯一的溫柔第一百七十五章 拯救小公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慘勝第兩百五十章 周而復始第四百四十六章 變天之前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宋朝實施新政第五百三十六章 李乾順異想天開第三百零三章 仙島之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算賬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胎兩寶,國師爹地別想逃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少勝多第兩百二十五章 蕭家第四百三十章 陶朱之能第四百一十五章 被迫開始營生第六百三十五章 李自成、錯的不是我們第兩百八十九章 亂象再起第五百六十章 趙官家思想滑坡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朮力勸粘罕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四百二十一章 太子被廢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強熱的野心之火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所未有的威望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匪自重第四百一十八章 武后的頂級謀士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開荒島第三百六十章 對火鍋情有獨鍾的李治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大郎的一天第三百五十五章 臨朝稱制第四百三十七章 李治東巡,武后失勢第六百四十四章 顧炎武、我以我血薦軒轅第四百一十六章 武后的犒勞第兩百一十三章 宮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國師,請饒我一命第兩百二十三章 軍餉第三百零六章 再回長安第一百章 陰謀還是詭計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兩百七十章 攻伐第一百九十七章 唐律第六百五十七章 論成敗、最強與最強的對決第兩百八十三章 定策和暗手第六百二十六章 萬歲爺、你可以養匪自重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變化、崇禎皇帝的新煩惱第一百二十八章 腳下的大陸第六百零二章 萬歲爺,你快回來吧!第六百七十二章 霸主路,大明稱霸大陸之戰第兩百三十九章 宮心第四百四十五章 找一個替罪羊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朮力勸粘罕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郎是仙人弟子乎第一百六十章 大唐萬古如長夜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郎是本宮的!第三百零五章 永徽年的大唐第七十五章 平冤昭雪第三百二十九章 隱瞞身份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二章 演!繼續演!第五百五十二章 監察部正名之時第四百六十五章 白袍救駕第五百九十二章 萬歲爺,俺們都是被迫的啊第六百三十章 李自成、我的大都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一章 欠下的債第五百章 改國號,神龍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五十章 黃宗羲、我的腦袋要爆了第兩百八十二章 權謀第五百零七章 斬秦檜、鋤奸臣、扶朝綱第兩百九十三章 觸之則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金兀朮力勸粘罕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脈第三百一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商第四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唐的福報第五十二章 大軍還有五分鐘到達戰場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開荒島第九十一章 主動的鄭麗琬第四百九十八章 失意的帝王和信息的交流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二求長生之心不死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學府,大明的教育基石第兩百六十六章 陣痛第六百二十章 大國丈、你的事情被告發了第七章 一不小心泄露了天機第兩百六十章 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