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定策

貞觀年間的御史臺的御史們,一羣大寫加粗的耿直,後來神龍年間的御史們好歹會顧忌朝中某些有權勢的大臣,不敢聞風而奏,但是在貞觀年間的朝堂上,御史們從來不會聽你的解釋,他們會按照他們的思路想法跟你辯解。

因爲御史臺的官員就靠着這個吃皇糧升官呢,所以長安城的御史們一個個的都卯着勁盯着你有沒有犯錯。

常州那些官員的事情,因爲天高皇帝遠,長安城的御史們手也伸不到常州,所以,案發這麼久,御史們還是沒有聞到一絲一毫升官的機會,現在程咬金要做的,就是將這個機會,送給御史臺的御史們,就看誰眼疾手快了。

現在缺的,是一根導火索,聽了玄世璟的話,程咬金也在想,怎樣來開啓御史們在朝堂上和常州的那些官員以及他們背後的世家打嘴仗。

畢竟這是個技術活。

“照現在看來,單衝肯定是不能出面,所以,常州那邊,璟兒你還要拿到證據,否則在朝堂上咱們就說不上話。”程咬金撫須說道。

“這個小侄知道,所以常州那邊程伯伯無需擔心,小侄已經讓那邊兒的人去搜集證據了。”玄世璟迴應:“不知下一步,程伯伯想如何?”

程咬金若有所思的坐在書案前,微微的眯着眼睛,神色之中若有所思。

“王家現在王珪病重,兩個兒子沒有一個爭氣的,老大無爭,老二工於心計忙着對付老大奪家產,若是不考慮太原那邊,長安王家現如今不足爲慮,只是這鄭家和盧家,稍微有些麻煩,不過麻煩也不大,常在河邊走,哪兒有不溼鞋的道理,若是不去查,肯定什麼都不知道,若是真的想要知道了,把柄會有的。”程咬金說道:“所以現在不妨從王家那邊下手。”

柿子要挑軟的捏,在長安城,這句話是通用的,不管是別人用在玄世璟身上也好,還是玄世璟和程咬金用在別人身上。

現在玄世璟想不出,王家有什麼破綻能讓自己去下這個手。

若不是因爲單衝,玄世璟並不想去招惹王家,王珪還在家中將養着,與王珪雖然沒有什麼交集,但是王珪的名聲他還是聽說過的,王珪此人性情淡雅,志向深沉,不重名利,在朝中並不會去過多的結交朋友,深受李二陛下的器重,貞觀十一年的時候,出任魏王李泰的老師,李泰也是對這個老師十分的敬重。

不過對於李泰,王珪辦了一件挺不地道的事兒,那就是連同魏徵一起向李二陛下進諫削減諸王權勢。

這件事還是之前李泰跟玄世璟說的,原因只是因爲王珪覺得三品以上官員遇見親王都要下車行禮,不合禮儀。

這老頭兒真的不是覺得麻煩才這麼說的嗎?

對於王珪的印象,玄世璟還是不錯的,只不過在長安這地方心軟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不管這件事情背後有沒有王珪的影子,但是長安城王家攙和這件事情,卻是真的,道政坊裡跟蹤玄世璟的那兩個人做不得假。

得知程咬金的想法之後,玄世璟也大概明白了接下來應該怎麼做,早知道如此,就不會把抓到的兩個人再送出去立威了,現在要用得到的時候,還要重新去抓個人。

再者就是御史那邊,還需要找個合適的人選。

“程伯伯,您看御史臺那邊……”玄世璟看着程咬金問道。

“監察御史太子舍人李義府。”程咬金想了想,說出這麼個人:“此人雖爲監察御史,但是平日裡在朝堂上十分低調,此人出身寒門,朝堂上不少人私底下都稱呼他爲‘李貓’,不過也有一點,只要給他足夠的好處,在朝堂上御史之中,你便可添一大助力。”

李義府,與人言,嬉怡微笑,而陰賊褊忌著於心,時號義府笑中刀。又以柔而害物,稱爲人貓。

倒是可以從這人身上下手。

玄世璟點了點頭:“如此,那小侄便去會一會這李貓。”

“恩,暫且如此,對了,今日你在輔政坊鬧出的一處,可是徹徹底底的得罪了王家啊。”程咬金說道。

“程伯伯多慮了,既然王家不怕得罪人,小侄又何須顧慮他們,況且,這件事情無論最後結果如何,該得罪的,肯定是要得罪的,這也算殺雞儆猴了,小侄好歹也是個誥封的侯爺,被兩隻老鼠跟在身後,成何體統。”玄世璟笑道:“不過就目前來看,效果似乎不錯。”

“罷了,也隨你去了,若是太原王家出手,你可知要怎麼辦?”程咬金問道。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其實若是說滾刀肉,玄世璟還真是得了程咬金的真傳。

“你小子,心倒是大,現在事情交到你手底下的人先去做,你好好想想明天該怎麼跟陛下解釋吧。”程咬金沒好氣的說道:“這兩天你在長安鬧騰的動靜,可是不小。”

“程伯伯放心,您就不覺得陛下其實知道小侄的意圖嗎?”玄世璟反問道。

“你倒是有些自知之明,璟兒,長安聰明的人不少,只不過,裝糊塗的人更多,你現如今風頭正盛,不知招惹了多少人眼紅,更不知有多少人的目光一直盯在你身上,還是小心謹慎些好,你神侯府纔剛剛步入正軌,正如稚童學步,急不來。”

程咬金語重心長的叮囑玄世璟,現在玄世璟在長安所做的一切,雖在情理之中,但是在程咬金看來,還是太過危險,一個不慎,等到世家反撲的時候,玄世璟幾乎毫無抵禦的力量。

玄世璟從始至終都沒有小看過這些世家的力量,在這個封建王權盛行的時代,從小生活在大唐,無論是從哪方面,玄世璟都能夠體會得到關內的這些世家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朝中官員三分之二出自這些世家,剩下的三分之一,有七成的官員依附在這下世家的庇佑下,朝堂上,這些世家共同制定的策略,就算是李二陛下,也輕易推翻不了,涉及到家族利益,這些世家根本就毫不顧忌李二陛下的顏面何心情,該怎麼辦怎麼辦,經常氣的李二陛下自己在甘露殿裡發脾氣。

第一百六十六章:家宴(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五十四章:趙元帥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第五百八十八章:陽謀,攻心爲上第五百二十章:練兵(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如何處理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第二十五章:班師回朝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出發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一無進展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九百四十三章:朝堂辯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什麼辦法第五百三十八章:佰長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拜訪第三百零一章:有意思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四百二十五章:請求賜婚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第七十八章:李元景的處境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九十四章:圍攻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賄賂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客棧詢問第九十八章:玄之又玄第五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二百零三章:缺個丫鬟第六十二章:東山縣第二百零八章:大婚(1)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見面第一百五十一章:定親(上)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嶺的消息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竇家的不對勁第八十三章:晉陽的檯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二百零五章:與袁天罡的私怨第六百八十一章:在臨書院第十三章:對陣第二十六章:所謂時機第八十二章:侯府來客第八百七十五章:同情歸同情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想要離間第九章:皮蛋攻略第三百零六章:戲做足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當斷則斷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十八章:朝堂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二百零五章:與袁天罡的私怨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皇帝不是那麼好糊弄的第四百四十二章:鄭家的嫌疑第八百七十九章:蠢材第七百一十八章:實習安排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混進來第二百五十章:寺廟財產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氣氛纔是最重要的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第四百五十三章:天竺方士第四百六十八章:未來的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站隊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三百七十五章:問計晉陽第一千零七章:長安的使者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抄家(下)第五百四十章:匆忙回府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感情的事,旁觀者清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畫像第四百七十七章:有趣的事兒第二百五十五章:又是一年第二百五十三章:如何處置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打探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見的硝煙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不能慫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李厥與安安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你查任你查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來日方長第七十五章:行動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錢庫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八百零七章:發狠第一千二百二十章:請客吃飯第九章:計定第三十六章:一世人,兩兄弟
第一百六十六章:家宴(下)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五十四章:趙元帥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埋在心底的擔憂第五百八十八章:陽謀,攻心爲上第五百二十章:練兵(下)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如何處理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第二十五章:班師回朝第九十六章:兕子問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出發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一無進展第八百九十六章:拙劣的戲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九百四十三章:朝堂辯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什麼辦法第五百三十八章:佰長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拜訪第三百零一章:有意思第九百七十二章:防範第四百二十五章:請求賜婚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第七十八章:李元景的處境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九十四章:圍攻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賄賂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客棧詢問第九十八章:玄之又玄第五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二百零三章:缺個丫鬟第六十二章:東山縣第二百零八章:大婚(1)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見面第一百五十一章:定親(上)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三百七十四章:秦嶺的消息第三百四十章:王珪的吩咐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竇家的不對勁第八十三章:晉陽的檯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二百零五章:與袁天罡的私怨第六百八十一章:在臨書院第十三章:對陣第二十六章:所謂時機第八十二章:侯府來客第八百七十五章:同情歸同情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想要離間第九章:皮蛋攻略第三百零六章:戲做足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當斷則斷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十八章:朝堂第一百八十五章:思量第一百六十七章:沉默與懇求第二百零五章:與袁天罡的私怨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皇帝不是那麼好糊弄的第四百四十二章:鄭家的嫌疑第八百七十九章:蠢材第七百一十八章:實習安排第八百二十八章:決定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混進來第二百五十章:寺廟財產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氣氛纔是最重要的第一百七十四章:多歧路,易埋伏第四百五十三章:天竺方士第四百六十八章:未來的路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站隊第六百二十六章:楊福到訪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三百七十五章:問計晉陽第一千零七章:長安的使者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抄家(下)第五百四十章:匆忙回府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感情的事,旁觀者清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彆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畫像第四百七十七章:有趣的事兒第二百五十五章:又是一年第二百五十三章:如何處置第六百一十九章:戰與和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打探第五百四十四章:看不見的硝煙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不能慫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李厥與安安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你查任你查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來日方長第七十五章:行動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錢庫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八百零七章:發狠第一千二百二十章:請客吃飯第九章:計定第三十六章:一世人,兩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