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

【想求票,就要加更】

李元興留心看了一眼四周,很安靜。再看白二娃,這會表現的非常平靜。

要說演員什麼的,白二娃當真是不入流的。

怕是隻有完全不知情的杜壹葉還在子說了什麼,正在與對方爭論着。叫回杜壹葉,李元興還了對方半禮,示意對方可先行。

對方奉上一個紅包,裡面只有一枚銅錢,聽說是討個喜慶,李元興也笑着收下了。

隊伍開始正式往工坊區內走,裡面立即是鑼鼓喧天,許多紅色的紙片被人拋向高處,順風撕落。這個撒紅紙還是跟秦王殿下所學,只是普通百姓根本不知道那鞭炮是如何來的,所以只學了一個撒紅紙。

李元興站在路邊安靜的看着,這隊伍很長,足有五六十人。

一個兩人擡的小轎在隊伍的正中位置,轎身上綁着紅綢帶,轎杆上也用紅紙包了起來,擡轎的兩人全身上下都是大紅的衣服。

轎上坐着的一個年過半百的老者,身上的衣服是補丁打着補丁。雙手滿是老繭,臉上寫的是歲月的風霜,坐在轎上的他身體在微微的顫抖着,一雙眼睛總是在不安的向四周觀望着,雙手不斷的在相互搓着。

驚恐,這是驚恐的表現。

李元興相信這支隊伍的出現老狼知道,但這個老農打扮的人卻未必是事先安排的。應該是一種巧合,但事情的原因老狼必須已經是知道了。

李元興下了驢車,跟着許多圍觀的人一直往工坊區走。

只見一人身穿大紅,帶着幾十人從工坊區內迎了出來,此人身形微胖。姓盧。李元興見過這個人,記得這個盧胖子是盧家的遠房分支,卻是生意作得不錯。他的工坊名爲大唐皇家天府絲綢。

是大唐三個有資格使用皇家二字的絲綢商號之一。

只是錦綢商會一分爲三的事情,李元興僅僅是看到報告,但並沒有留意這個盧大掌櫃就是巴蜀錦綢商會的龍頭會首。

盧大掌櫃強忍着往李元興這裡看一眼的衝動。不斷的告戒着自己。自己不知道秦王微服,自己什麼也不知道,自己專門幹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不要去想秦王殿下就在人羣之中。

今日的事情,是早就準備好的,吉日、吉時。爲商行大計。絕對不敢中斷。

彙報給老狼聽之後,老狼認爲秦王殿下只是去看看,不會影響你們幹事。咱們保的只是殿下安危,其餘的事情都沒有問題。

所以,這隊伍之中,有一半人都是秦王莊的近衛軍。而且身藏利刃。

儀式似乎開始了,先是六名小役,二人往地上撒着黃土,然後再有兩人用木板將黃土壓平,壓實。最後兩人在往壓實的黃土上撒着清水。

李元興有些不理解,回頭問了一句杜壹葉。

杜壹葉回答道:“這應該是取自古禮,但卻與古禮不同。清水潑街、黃土鋪路。雖然與古禮不同。某認爲是取迎賢之意,或者是貴賓上門。”

李元興點了點頭,繼續往下看。

接下來,那盧大掌櫃站在撒過黃土的一端,兩位年長者從他身後走出。兩人身上的衣服一致,胸前印有皇家天府的字樣,背後印着上櫃兩個字。

這上櫃李元興是知道的,大的商號之中,掌櫃分爲五級。

最高就是總掌櫃僅一人,平時也與高級掌櫃一起被稱爲大掌櫃。放在後世的現代,就是董事長或者是總經理的級別,然後接下來是大掌櫃,這個級別也一樣被稱爲大掌櫃,相當於後世的絕對高層。

大掌櫃背上的字樣。就是上櫃。

接下來是中櫃,有時候也會被人尊稱爲大掌櫃,在業內卻被稱爲執事掌櫃,這就是管理層的中堅力量了。

還有就是下櫃,俗稱小掌櫃。比如那天在巴蜀茶商會之中迎接李元興,並且負責講解的,就是小掌櫃級別。象他這樣的級別,如果放在某小城的店中,那就店中總掌櫃的級別,而迎客的,就是高級夥計了。

最後就是徒櫃。這一類高於學徒,他們已經接觸到正式的管理工作,暫時屬於副手,助手的級別,是管理層最低級別的。

大商號等級禁嚴,除了掌櫃之外,夥計也同樣分爲三六九等。

現在,因爲李元興推動了工業的初級發展,所以工匠也開始有了等級的區別。如果說一位四等匠人在工作的時間內打死了一個學徒,就算告了官,也只會訂下一個學徒學藝不精,無心向學,辱沒師門的罪名。

更高級的匠人已經開始有一些小小的特權了。

兩名大掌櫃級別的人來到小轎旁,同時施了一禮:“請賢士下轎!”

那老農打扮的人雙手都在發抖着,他是真的害怕了。

他是一個木匠,父親是木匠,爺爺也是木匠,他的兒子、孫子也全是木匠。世世代代都是木匠,世世代代靠着這手藝吃飯。

就在一個月前,這老木匠接到一個活,對方給一斗糧的工錢。對於他來說,這可是一筆巨資了。他的兒子、孫子因爲長安城中活計太多,一直忙碌着,也根本不着家。已經有些作不動活的他,爲了掙這一斗糧就去了。

活不難,是修一架水車,那水車因爲樁沒有立好倒了,摔壞了一個部件上。

因爲賣家那裡太忙,要修的話需要在五日後。

這裡等着水車磨面,所以就找到同村也早就相識的老木匠。

老木匠修了這個水車後,回去就一直琢磨着,自己動手試作了十多個模型後,有一日孫子回家,看到爺爺在整水車模型,便開了一句玩笑。

說是長安城那裡有個天智院,如果爺爺自認手藝比別人好。水車作的好。天智院就給發錢,甚至還有白花花的銀子。

老木匠心中那點脾氣給激起來了,自己家裡祖傳的手藝,十里八鄉誰不說自家的手藝好,兒子、孫子都是自己教出來的。工錢比普通的匠人高一倍,難道自己還能比別人差。

幾天幾夜,老木匠可以說拿出了自己巔峰技術,製作了畢生最爲精緻的一架水車模型。每一個尺寸,每一個角度,每一個扣件都極致精華。這可以說是古代工匠對力學理解極致了。

這樣的一個模型被擺了天智院鑑定房的桌上。

就在擺上的不到幾個呼吸的時候。有人開價一百貫錢買了這個天智權。能在天智院守着,等着買天智權的人,最大的一批是各家商號,然後還有一批就象後世的投機專利商人一樣,買來掙差價的。

一百貫,對於老木匠來說那是巨資了。

最後加價到一千九百貫的時候。老木匠幾乎就要暈倒了。

天智院院長,工部二等匠師親自鑑定,給予的評價是比現在天智院登記最好的水車,力大四成。在同樣的天氣,同樣的水流的情況下,保守估計可以比現有的水車,多四成力。甚至可以達到六成。

這就代表着,這樣的水車,兩架就等於別人的三架。

三等大匠的銅徽章戴在老木匠身上,老木匠當時就問了一句話:“聽我孫兒說,水車作的好,能換幾錠白花花的銀子!”

天智院所有人都笑了,老木匠反而不知所措了。

巴蜀錦綢商會會首,皇家天府絲綢的盧大掌櫃抓住了機會,當天他帶着商會的由數名四等匠人設計出來的一個傳動裝置,準備在天智院申請那一個天智權。卻正好看到老木匠。還有那架水車。

“老人家,某願年俸千貫,糧百擔,羊十隻。只求老人家去我商號作匠長,小號皇家天府絲綢。工坊就在種秦王殿下的莊子以西。您老去了,僕役,雜役,徒工任由挑選,再爲您老準備雙開四間小院一套。”

老木匠愣了半天,盧大掌櫃卻將懷中一把金葉子放在老木匠手上:“這是訂錢!”

老木匠呆呆的看着盧大掌櫃,又問道:“我有兩個兒子,五個孫兒,全是木匠。都是好木匠,我們家世代都是木匠,都是發木匠!”

“來,都來。原先的小院不要了,重新給您準備一個三開八間的小院,全是青磚屋!”

“那,千貫,是,是真的!”

“真的,這裡有天智院院長上官作證,某沒有半句假話。”當下,盧大掌櫃就寫字據。

這會已經有人反應過來了,開價兩千貫年俸。要知道二等匠師整個大唐都不超過二十人,三等大匠就連秦王莊也不過才六個人。許多大商號有一個四等匠人都能吹噓好久,眼前一個竟然沒有東家的三等大匠,怎麼可能放過。

“某加俸,二千四百貫!”盧大掌櫃怒號着。

“不,不,就千貫。老頭子已經答應,這就是千貫。”倔強的關中老頭,開口就是一個唾沫一個釘,那怕有一車錢幣的誘惑,也絕對不會改變自己答應下來的事情。

天智院院長是一位工部將作監的二等匠師,這時開口說道:“規矩不能變,三等大匠的合約兩年一簽,沒有死約。二等匠師一年一簽約,一等大匠師不入工,這是秦王殿下訂下的規矩,而且四等以上,要在工部備案。”

“小號自然是按規矩來!”

沒有死約,是否能得住人,就要看工坊的誠意了。

沒有死約,是否還保得住自己的飯碗,匠人們也要靠自己的努力。

盧大掌櫃在當時就已經想好了,一定要大禮將這位三等大匠迎入皇家天府絲綢坊。

PS:這是,2/26的加更。

說實在的,這是還敗賬,汗……

已經不知道多久了,沒有存稿,處理裸奔狀態。

汗……

看着作者已經裸奔的份上,也不能白看裸奔吧,所以,給張月票吧。

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98節 制裁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81節 憐農!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453節 極限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782節 博弈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859節 深談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97節 租界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758節 李墨第716節 封賞?第477節 秦王錢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276節 媵妾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624節 壓歲錢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431節 武(三)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299節 耀州紀第864節 殖民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471節 天啓第506節 傳票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286節 耀州禁第547節 百姓情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780節 股市開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296節 落月!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414節 紅粉劫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62節 怕死了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777節 澳洲
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598節 制裁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81節 憐農!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453節 極限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782節 博弈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113節 吃早餐嗎?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859節 深談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97節 租界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758節 李墨第716節 封賞?第477節 秦王錢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276節 媵妾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869節 時差六倍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第624節 壓歲錢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431節 武(三)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299節 耀州紀第864節 殖民第628節 功藥一體才神奇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471節 天啓第506節 傳票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286節 耀州禁第547節 百姓情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780節 股市開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296節 落月!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414節 紅粉劫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62節 怕死了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777節 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