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

崔君肅沒敢說完,事實上他心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非常古怪的念頭。

那就是,苦肉計!

崔君肅勸解了劉政會,要是放在以前,他肯定不會這麼幹的。因爲他代表的是世家,劉政會代表的是儒家,而且還是開國之臣,所以他們之間只有更多的利益衝突,而不是合作。

回到家中,崔瑩瑩已經在書房之中坐着了。

“叔父!”崔瑩瑩中規中矩的行了一禮。

崔君肅也施了大禮:“瑩王妃安好。”施禮之後,崔君肅才說道:“大唐士族應該有禮,你應該等叔父先施禮後,纔好施家禮。正如新任皇家學院劉副院長所說,討厭高句麗人,讓他們滾,也要先說一個請字!”

“請他們滾?”崔瑩瑩懷疑自己聽錯了。

事實上,高句麗正使崔太大兄也懷疑自己聽錯了,因爲崔府門將給他派出小吏的所說的,就是請高句麗人滾。

是不是傳錯了,或者清河崔氏當家人並沒有看到自己的拜帖呢?

真與假,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高句麗人需要接觸大唐重臣,而不是鴻臚寺的幾個小官吏。

崔府書房之中。

“叔父,崔燕燕去找秦王殿下了,說他們博陵崔氏要不顧一切幫助秦王殿下遠征高句麗。”

“此事不要多想,誰說世家無情。”崔君肅感慨了一句。

看崔瑩瑩不明白,崔君肅又說道:“先說家族,以前我們清河崔氏一直在爭。與其他士族在爭,與皇族在爭。就是我們清河內部也在爭,爭的就是那點利益。正如只有一口井,你不爭,你就沒有水吃。”

崔瑩瑩默默的點了點頭,這些她是知道的,畢竟她是嫡女。

“守着大河。聰明人不是在爭水了,因爲你只需要動手,就有取之不盡的水。要說秦王什麼最可怕,這纔是最可怕的地方。大唐眼下,庶民想要成爲士族,士族也想更進一步,要是放在以前。絕對就亂了。可爲什麼沒有亂呢?”

“因爲無論怎麼樣,入金山,都不會空手而歸!”崔瑩瑩輕聲說道。

“瑩瑩你成長了不少,秦王殿下是非常人!”

“叔父,殿下給一座山命名長白山。那座山在大漢朝的時候,被稱爲單單大山。在晉朝的時候,被稱爲縱白山,我朝也有稱爲大白山。”

崔瑩瑩一開口,崔君肅就知道那是什麼地方了。

戶部尚書絕對不是白當的,讀過的書至少是崔瑩瑩的十倍。

“長白山!”崔君肅重複了一句。

“北坡,可種野山參。我曾經在殿下書房之中讀過一冊書,書名叫長白山物產資源之植被資源。字體非常非常小,一頁有上千字,書厚八百頁。分爲十本分裝,就在殿下的書架上,原本一直不知道,這山是何處。”

長白山,植物的物種何止萬種呀。

崔君肅默默的點了點頭:“這樣的仙山,不應該控制在高句麗人手中。”

崔瑩瑩從手包裡拿出兩張折起的圖。先將一張放在崔君肅的桌上。“耀州絕密,除耀州相當人等,秦王莊能接觸到這份的,除了我們七人之外,只有杜相公一人。”

崔君肅沒有空去感慨李元興對秦王妃們的信任,快速的打開了那張紙。

他看不懂,那是一個巨大的長條圓形物體。周圍似乎是雲。

“長安號空中堡壘,載重五十萬斤,全長八十丈。可飛到三千尺的高空,一個時辰行進五百里。瑩瑩以爲。秦王殿下的空中堡壘現世之時,就是向高句麗宣戰之時。這一艘,造價怕是天文數字!”

崔君肅整個人都呆了。

這是什麼?

載重五十萬斤,一個時辰五百里。

崔君肅捧着那圖片,雙手捧着,整個人已經完全的驚呆,腦海之中一片混亂。

崔瑩瑩沒有說話,只是雙手捧着自己的茶杯,在她看到這圖片的時候,反應比崔君肅現在大多了,在崔瑩瑩心中,這東西不應該在人間,應該是仙人的座騎。崔瑩瑩唯一可以感覺到的就是秦王殿下要對高句麗下手的決心。

清河崔氏的書房完全的安靜下來了,叔侄兩人陷入了長長的沉默當中。

而此時的長安城。

諫院八十人,連同天英閣一百人,再加上長安城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員,足足三輛馬車才裝下的表章,搬進了大唐皇帝李二的書房。

李二書房的書緊閉着,禁軍守護在門外,任何人不得靠近。

而書房之中,只坐着五個人。

大唐太上皇李淵,大唐皇帝李二,大唐門下省國相房玄齡,大唐兵部尚書李靖、大唐帝國安全司秦瓊。

五個人!

正在喝茶!喝的是大唐自產的大紅袍,不要小看大唐百姓的智慧,茶農訓練出數百隻猴子,真正的採到野生的大紅袍。那味道比李元興從後世現代買來的,更好。

“茶好,極品好茶!”房玄齡十分的滿足,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李靖卻說道:“臣不得不躲在這裡,兵部已經待不成了,長安城中有旗的將軍幾百人,這會兵部院內光是將軍們的軍旗就擺滿了,請戰書已經超過千份,臣以爲,五郎玩的苦肉計,只需要五郎一聲令下,那怕曾經三戰遼東的老將,也會自請出戰!”

李靖所說的三戰遼東,就是指曾經追隨過前隋參加過三次遼東遠征的。

從最低級的軍官,到現在的將軍,大將軍的老將們。

“五郎在等什麼?”李淵追問了一句。

“等後勤!”李靖不動聲色的迴應了一句。

李淵嘆了一口氣:“我兒受此奇恥大辱,他日遠征高句麗,定要讓那高句麗赤條條的在長安城跑上幾百圈,纔可消朕這心頭之恨!”

“報!”門外禁軍高呼一聲。在得到准許之後,那禁軍入內,施禮之後說道:“報,十二衛演武。長安十二衛上將軍,大將軍,將軍只要在長安的全部赴軍營,精銳全出,在軍營外演武。高喊口號,滅高句麗!”

李淵看了看李靖。李靖立即回答:“臣無能,臣管教下屬無方,自請責罰!”李靖認錯。

李二知道這些將軍們是爲了昨日李元興受之事不痛快,卻問道:“尉遲將軍在何處?”

“尉遲將軍此時在天策上將府,正在觀看耀州服裝採購的大比,將軍自稱,他是評委!”禁軍如實的彙報着。一個大老粗,去當什麼賣服裝的評委,聽想要就好笑。

李二忍着笑意,揮手示意禁軍可以下去了。在禁軍退下之後,李二問道:“敬德這般安穩,沒有去砸了迎賓苑纔是奇事。你們定有事情瞞着朕!”

李靖搖了搖頭:“臣不知,臣也不打算知道。”

“臣知道,因爲敬德知道內幕,知道秦王秘令。臣斗膽,臣只說幾句話,斗膽請聖上不要追問,要問也別問臣。”秦瓊不動聲色的回答着。

李二笑了:“朕不問!”

“五郎下令耀州,明月公主主持以仙工之術製造一個神物,長八十丈,飛起三千尺,一個時辰五百里,可載重五十萬斤。七個月內完工,敬德在等,事實上臣也在等,藥師也在等,此物一出,區區高句麗,區區高句麗!”

秦瓊連說了兩個區區高句麗。

李二沒有再問,也沒有說什麼,把原來杯中的茶倒掉,重新泡了上一杯。

過了好一會,李二才說了一句:“五郎是吾弟!”

“五郎是吾兒!”李淵也跟着來了一句。

長安城中卻遠不如這兩處書房這麼平靜,市井、茶樓、酒肆,罵聲一片,無數的人大罵高句麗人無恥,筆客們在奮筆疾書,他們要用自己的筆聲討高句麗人的無禮。

而高句麗人遇到的第一個麻煩是,他們沒米了。

鴻臚寺只管提供住宿,安排的迎賓苑之中有廚房,還有柴。但是米糧油菜之類,自然是要高句麗人自己準備。

“一貫錢一斗米!”高句麗出來採辦的小吏已經要瘋了,他太小看大唐商人的骨氣了。

長安城,沒有給高句麗人吃的米!

無奈,高句麗人求助到了百濟人,因爲馬上就要到飯點了,鴻臚寺的官員們也回去吃飯了,他們誰也找不到,只要求助百濟人。

百濟人上街,幫高句麗人買米。

“米五擔,油五十斤,鹽五斤……”百濟人也沒有想太多,去調集買就是了。

那商人正在記錄着,突然一個閒漢衝了進來。

“慌什麼,打翻了米桶怎麼辦?”店裡的夥計吼了一嗓子。

那閒漢也不理會,直接對掌櫃的說道:“昨天,百濟人在東街口買米五擔,他們所有人加起來,一擔米可以吃四天,他們五擔米,再加上其他的吃食,可食一月。今天又來買,怕不是給高句麗人代買的!”

掌櫃的愣了一下,突然扯起嗓子:“送客,本店打烊!”

“打烊!”街上,所有的米鋪同時高喊,此時的時間還不到午時。

在百濟人退到街上的時候,他清楚的看到,所有的米鋪同時在關門。大唐米商心齊,那怕十天不作生意,也絕對不會賣米給高句麗人。

Ps:元宵節快樂。

情人節……

第85節 烈酒壯行第367節 驅逐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347節 李治!!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277節 換防令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706節 遺囑(上)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447節 招商令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10節 炭哥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4節 又穿越了?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298節 巨獸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05節 火計(三)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70節 定江山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329節 工具!第89節 秦王威武第788節 老秦人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719節 獨木橋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654節 奇蹟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
第85節 烈酒壯行第367節 驅逐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347節 李治!!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277節 換防令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706節 遺囑(上)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447節 招商令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98節 真亦假時假亦真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10節 炭哥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4節 又穿越了?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298節 巨獸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105節 火計(三)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70節 定江山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90節 真投降、假投降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329節 工具!第89節 秦王威武第788節 老秦人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719節 獨木橋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654節 奇蹟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