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節 長安

當夜,與李麗苑溫存之後,李元興卻是沒有半點睡意。.

腦海之中如果過電影一樣,不斷的在重複着現代的生活,王五等人的身影。突然又是李嵐姍與葉秋霜打架時的回憶,總之很亂,亂到讓李元興的心難以靜下來。

李麗苑知道李元興沒有睡,她不想去打擾。

秦王殿下將來永遠留在大唐,這已經不是秘密了,秦王捨棄了什麼?沒有人知道,卻也沒有人相信,可以什麼也不捨棄就能作出選擇來。

秦王殿下心中也有苦,只是不知道會對誰訴說。

李元興睡不着,其實李嵐姍也睡不着,看着呼呼大睡的武曌,李嵐姍有些要發瘋的感覺。在後世的現代,你擁有一千億米元絕對是世界首富,可現在,此時此刻她突然發現,武曌竟然敢去把一個礦區佔爲已有。

一個鑽石礦區值多少錢。

李嵐姍心想着,少說也有幾十億的財富。

那麼,在東南的整個翡翠礦區值多少,那是一個天文數字。至少在華夏民族對玉文化的熱衷上來講,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要知道拉上幾十噸石頭回來,就能頂上一個州的糧食消耗。那個礦區何止是幾千個幾十噸呀。

再說石見銀山,那可是支撐了倭國整整十年的國家經濟。

儲量巨大的一個超級銀礦。

別說武曌認爲,其中可能有一成可以由她們自由支配,就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怕都不是後世的頂級富豪可以相比的。

這麼巨大的財富,武曌表現出來的平靜更讓李嵐姍感覺到驚訝。

次曰清晨,李嵐姍有些昏昏沉沉的,似睡非醒的被人吵醒了。先是侍女幫助洗臉,更衣,梳頭。然後是配飾品,再接着連吃早餐都是給喂到嘴裡的。足足折騰了小半個時辰,李嵐姍只是感覺到身體挺重的。

“別以爲我不知道李元興那壞蛋悄悄的給你打造了一套首飾,照一照鏡子。這一套纔是出自皇家金匠之手,最巔峰的公主全套首飾。你也別嫌重,光是金子就用了六七斤,而且還是唐斤的重量。”

武曌正說話着,一個女道進來,爲李嵐姍診了脈。

“嵐月公主想來是因爲換了新的地方,昨夜休息的非常不好。一些調補養身的藥服用些,對靜心養氣有着極大的好處。”

那女道拿出的似乎是中成藥的丸劑。

李嵐姍接過吞服了下去。

武曌這時開口:“雪晶閣主,你也去長安嗎?”

“不僅我要去,師尊他老人家,還有道門十幾位師叔伯也要去。聽聞長安六品以上的官員都要參加。再有什麼人,貧道不通政務,也不知道了。”

秋香在門外請示:“時辰已經到了,殿下吩咐準備出門。”

“好,現在就走!”武曌迴應了一聲。

李嵐姍連一個照鏡子的機會都沒有,只是感覺頭上有些重,不知道她們把多少東西給自己整到了頭上,再看武曌,頭頂上只另了一枝花,然後額頭上有一條金飾罷了,身上也沒有多少的飾品。

“你穿的是正裝嗎?”

“不是,最多有兩成算正裝,不過你是全套。爺爺應該也是全套,李元興那傢伙肯定比我穿的還簡單,長安誰不知道,秦王殿下脫光了還是秦王,所以咱們的秦王除了大禮儀,或者朝中非常正式的會議,基本上不會穿全套正裝的。”

李嵐姍走到門口,就感覺脖子有一點發硬,她還不習慣頭上戴着大量的金飾。

李元興沒有在門外,這讓李嵐姍多少有些失望。

好在出了門,就有軟轎等着,李嵐姍也不用走多少路。

出了秦王府正門,李嵐姍都沒有見到櫃爺或者是李元興,就是秦王妃她也一個都沒有看到,只看到了鎧甲鮮明的軍陣。

“全套儀仗,怕是到了長安連午餐的時間都過了。”武曌抱怨了一句。

李嵐姍卻是打算好好的觀察一下這個儀仗,可惜卻無法順着她的心意,馬車已經準備好,上了馬車簾子拉下來,外面看不到半點,從裡面也看不到外面。

這個時候,李元興正站在隊伍的中間,聽着禮部的官員在念着不知道有幾千字的贊文。雖然沒有戴冠,可李元興身上穿的卻是秦王的正裝。

而櫃爺,穿的卻是黑色打底,金線繡花的一套親王級漢服。這是武曌給特意準備的,也經過了禮部備案。依的是秦漢時的禮節,黑色金龍紋在秦漢時代就是皇家的特有服裝,禮部依古禮,沒有坐過皇帝的人,追封爲太上皇,卻不能享受皇帝的禮儀。

這禮節是從春秋就傳下來的。

五品、六品的官員從長安來到秦王莊前迎接,這是禮部定下的禮節。

櫃爺對歷史已經研究的很深入了,在現代可以稱爲漢唐史的權威,可今天的儀仗,這迎接的禮節,還是讓他很驚訝,很意外。

迎接的禮節足足經歷的一刻鐘,這才正式起程。

櫃爺在默默的記着這些禮節,上了馬車之後,還準備拿紙筆記下來。

李元興笑着說道:“爺爺還打算研究嗎?還有機會研究嗎?這些東西我的意見是還是簡化了好,可惜沒有人聽我的,還被御史們彈劾!”

“禮法不可廢,這是治國之本。這也是對百姓與各階層的一種道德約束。”櫃爺很嚴肅的迴應着李元興。李元興只是聳了聳肩膀,沒有再說什麼,靠在馬車上閉眼休息。

櫃爺昨天夜裡睡的不錯,這會精神頭很好。有一句沒一句的問着李元興近來周邊的防禦與備戰情況,李元興也是有一句沒一句的回答着。

“五郎!”櫃爺突然這麼一稱呼,卻是一下把李元興驚醒了。

等反應過來,李元興苦笑着:“爺爺你到是適應的挺快。現在能稱呼我五郎的人,兩隻手肯定能數得清。”李元興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有敢稱呼他爲五郎的,在大唐絕對是擁有着極大權勢與身份的人。

“你準備什麼時候打安南?”

“別問我,爺爺作主。什麼時候打,需要多少物資,後勤怎麼辦。爺爺可以全權作主,甚至連點將的事情,我都可以把天策府令牌給爺爺你用。”

櫃爺卻說道:“我要練兵,你怎麼看。”

“難道,我大唐現在的戰力,還不足以對付安南嗎?”李元興聽到練兵的說法,第一反應是打安南的壓力不小。櫃爺解釋道:“你現在不可能製造出來銅彈殼的槍械,而且你的火藥還是黑火藥,所以在安南那潮溼的環境下,反倒是一種限制。”

李元興很認真的聽着,正櫃爺卻沒有機會再講。

第二批迎接的人也到了,這是在商會街,由長安的四品官員,還有各階層的名士,大儒所組成的迎接隊伍。

又是很長的贊文,很複雜的禮節。

李元興有些後悔,當初應該哄着李淵陪櫃爺進長安,自己則先一步以安排宴會的名義先進長安,那就可以逃過這複雜的迎接大禮了。

櫃爺卻是興致勃勃,依他所懂得的漢禮在應對着,心中有着一種難以用語言形容的驕傲。

真正的高潮並不是這些禮節。

在長安城舊址以南,大競技城以北,正中的位置,這裡是鐵路原先的長安城車站,有擴建,但更重要的這裡變成了一個彎道,火車從這裡往東,繞過長安城往渭河碼頭而去。在鐵路的以背,大約幾十步的距離,是一條寬度爲八十步的護城河。

正在修建中,僅僅完工了一段的護城河。

河上不再有吊城,而是一主兩副,三座石橋。

這是工部經過研究後設計出來的,理由是橋面過寬那麼所需要的成本就會增加,難度也會加大數倍,所以主橋爲十丈寬,兩座副橋各六丈。

在這個橋以內,就是長安城新城的城牆,完成的部分也僅僅只不到五百步,五個城門洞,也只有中間的主門洞,還有最左側的門洞拆掉了腳手架,其餘的部分工程還在繼續,至少還需要半個月時間,五個門洞才能夠全部完工。

大唐皇帝李二的馬車就停車主城門洞外,而李二則是站在主橋上。

大唐皇帝親自迎接,這是何等的榮耀。

李元興沒有說話,也沒有給櫃爺任何的建議,只是陪着櫃爺走下了馬車。在隊伍後面的李嵐姍也下了馬車,面對大唐皇帝的親自迎接,李嵐姍原本心中計劃好的,詳細的考慮過,見到皇帝之時的那套臺詞,似乎完全沒有用了。

櫃爺大步向前,腳下沒有半點猶豫。而李二也主動的迎了上來。

在距離大約十步的位置櫃爺停下了,李二也停下了。

那怕是事先都考慮過,都計劃過,也研究過來禮節,在這個時候,當真面對面了,人的內心深處也難免會有一些變化。

突然,櫃爺挺直了身體,依秦軍禮節行了一個軍禮。

李二隻微微一愣,立即以大唐的禮節回了一個軍禮。

“朕懂了,朕在今曰立下一個規矩,大唐李氏皇族子孫,沒有在軍中任職,沒有爲大唐而戰的,不授爵,就算是聯的太子,壞了這條規矩也不再有資格是太子。軍士,講的紀律嚴明,身爲皇族沒有爲大唐流過血,有任何資格說會保護大唐。”

“大唐萬世,大唐萬世!”

兩旁的禁軍開始高聲的歡呼起來,李二這才上前依皇族晚輩的禮節微微欠身。(未完待續。)

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238節 涼州定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603節 金子、銀子!後記第105節 火計(三)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655節 高端黑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797節 租界第682城一條家宴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207節 分糧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429節 武(一)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266節 催妝詩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98節 巨獸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601節 春曉園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876節 不列巔第97節 心狠手辣第259節 孤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414節 紅粉劫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98節 嶺南行第198節 秋之意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858節 急務!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97節 租界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226節 殘軍第150節 手中沙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658節 女官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319節 刺客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478節 繼續搞事
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238節 涼州定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603節 金子、銀子!後記第105節 火計(三)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368節 血淋淋的泡妞禮物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655節 高端黑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797節 租界第682城一條家宴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207節 分糧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429節 武(一)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569節 環環相扣的陷井第266節 催妝詩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98節 巨獸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601節 春曉園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876節 不列巔第97節 心狠手辣第259節 孤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529節 輿論施壓百濟使節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414節 紅粉劫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98節 嶺南行第198節 秋之意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858節 急務!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97節 租界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226節 殘軍第150節 手中沙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658節 女官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319節 刺客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478節 繼續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