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

房謀杜斷!

絕對不是亂說的,杜如晦心智之強遠超普通人。

李二一開口,杜如晦愣了一下之後就全明白了,如果是江湖術士他面前講這話,只會被亂棍打出。可開口的是當今天子,預言自己身有惡疾的是來自天庭的秦王。

所以,杜如晦不懷疑,反而心存感激。

“來人,用朕的馬車送杜相去秦王莊,立即起程!”李二說作就作。

大唐皇帝的車駕,這已經是極大的殊榮了,杜如晦接受這份殊榮,他多活一年就會爲大唐盡忠一年。臣子盡忠,也會安心的享受自己得到的榮耀。

杜如晦來到秦王莊的時候,李元興正在和孫老道一起吃晚餐。

“老孫,杜如晦身上一定有問題。”

“殿下,平時正常,一但發現病症就一發不可收拾的,除了急症之外。倒是有幾種隱疾,比如在黃帝內經上記載,消渴症。在初期與常人無異,真正可以看出發病,卻是迴天無力了。以殿下所言,還有四年時間,及時發現自然是有機會續命!”

孫老道一本正經的回答着。

大唐的道士不同於和尚,還要搞什麼素食。除了幾個極少數的教派食素之外,其餘的並不忌口,孫老道就屬於那種,喝酒吃肉兩不誤。如果不是沉迷醫道,他的這一派還可以娶妻生子的。

消渴症是什麼?

李元興又不是醫生,不過他也知道一些。

“老孫,聽說有種病尿是甜的。身子會越來越虛,然後引得五臟六腑都慢慢也虛了!”

“殿下,這就是消渴症的惡性了。”孫老道把啃過豬蹄子骨頭扔在盤上,一邊伸手去抓下一個,一邊又說道:“不過,此病難治,而且極難根除。卻可用養生之道,加輔助藥物,以及食療,壓制惡化,強身健體,活到六十七歲也不是難事!”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杜如晦多活十年算十年!”

正說着,有侍從進來報告,說皇家車駕送杜相公到了莊門。

李元興親自去迎了,杜如晦對李元興行了一個大禮,李元興哈哈一笑:“老杜,你太見外了。論私交,上次他們彈劾本王就你幫本王說話了,更何況你輔助我皇兄多年。論公,你是大唐棟樑,這一禮太見外了。”

杜如晦也笑了:“即然五郎這樣說,那某這一百多斤就交給五郎了。”

“好,進屋!”

李元興桌上的晚餐很豐盛,特別是桌上許多小骨頭更是證明了就餐的人吃的有多開心。

“杜兄,你先不能吃。你要養生,就需要忌口。”

孫老道剛纔就用銅盆中的水洗過手了,這會正坐在李元興的書桌前。杜如晦與孫老道相互施了一禮,對於這位傳世名醫,杜如晦是尊敬的。

當孫老道將手指搭在杜如晦的脈門之時,房間內的氣氛立即就凝重了起來。

孫老道摸過左手脈門,再摸右手。

完了,又翻開杜如晦的眼睛去看,然後又是舌頭,再然後讓杜如晦解開衣服查身胸腹之處,足足有一刻鐘時間,然後緩緩的站了起來,向李元興作了一個請的手勢。

“五郎,病不忌醫。”杜如晦來之前就相信李元興絕對不會說錯。

這時,更是相信自己的身體一定有問題。

李元興默默的點了點頭:“老孫,就在這裡說!”

孫老道又坐下了,李元興則坐在一旁。

孫老道這時說道:“殿下剛纔猜測的那種消渴症,有!而且已經不是非常輕微的那種。”

“繼續!”李元興一聽這口氣,怕老杜身上的病還多呀。

“還有就是腸之惡疾,此症平日不顯,可一但惡化,體內肝腸寸斷。”孫老道說完,留心觀察杜如晦的反應,卻誰想,杜如晦面色如常,似乎不在意生死一樣。

卻是不知道,杜如晦已經驚訝手腳發冷了。

試問,誰人不怕死。

特別是聽到那個肝腸寸斷,如何不害怕。

“再繼續!”李元興不怕,因爲知道病就能治,大唐的藥不行,還有現代的。

“還有一疾,杜相公脈過強,心血過盛。會有風疾之危!”

風疾李元興懂,就是中風。不過中風是高血壓引發的,想到中風李元興想到一個物件:“你們等下,本王去去就回!”

李元興幹什麼去了,自然是回房間去拿那個血壓計了。原本帶這東西過來,是李元興打算給李淵用一用的。李元興帶這個並不是醫院用那種,這個只是一個圓形壓力錶盤式,再配上腕帶,還有打氣的小球。

不爲別的,就爲體積小。

將那血壓計拿回小會客廳之後,李元興示意杜如晦脫去半邊衣服,然後將腕帶綁在了杜如晦左手上臂之上,作爲現代人,這些常用的醫療知識李元興卻是懂得一些,而且血壓計也並不需要高深的醫學知識。

李元興爲杜如晦量了三次,也作了三次記錄。

平均下來,杜如晦的高壓一百五,低壓一百一,也算是高血壓了。

“殿下,此物何解?”孫老道問李元興。

李元興也不知道如何解釋了,叫進來十個軍士,每個人安靜的坐在那裡等待着。然後教了孫老道命令血壓計的技巧,主要就是聽聲。

作爲一個優秀的老中醫,特別是有着醫聖這個級別稱號的老中醫。

孫老道的耳朵敏感性極強,很快就聽出了那聲音的微妙區別。

在親自爲十名軍士量過血壓之後,孫老道看了看數值,軍士們最高的一個不過高壓一百三,低壓八十五。最低的高壓一百一十五,低壓七十五。

李元興作了一個比喻:“同樣的水流,經過這麼粗的管道,自然是相對緩和。而同樣的水流經過細一些的管道自然就會變強,如果弱了流過了水就會少,那更加的危險了。”

“殿下所甚善!”

“記得本王給王家王老那丹藥,丹蔘可讓血管軟化,擴張!”

李元興話說到這裡,老孫道自然就明白了:“人年齡大了,血管會變硬,這個理論殿下醫書中已經有過記載。想來,血管之中就如同水流的管道一樣,雜質過多,自然變顯得細了,而年齡大者,血管彈性弱,也是癥結所在!”

兩人又回過頭說老杜的病。

雖然慢性病極多,但還不是那種病的要死的情況,自然有得治。

李元興交給孫老道的醫書中就有過一些記載,孫老道卻沒有急於用藥,而是說道:“杜相的病情,以老道看來應該很用藥試,觀察身體的變化,調整藥物是否對症。如果只是單一之症倒是好辦,可多種雜症集一身,這用藥要謹慎!”

李元興輕輕一拍桌子:“就這麼辦了。本王上書皇兄,爲新年慶典需要有人主持,杜相就過來秦王莊住上五十天,新年之後再說!”

“有勞殿下了。”杜如晦起身一禮,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如果不是李元興說到他的病,怕是再過兩年,想治都沒有可能了。

“老杜呀,大魚大肉你不能吃了。別說本王虐待你,給你吃的只有粗茶淡飯了。用藥之後,你也要忌口了。”李元興一副很輕鬆的樣子。

杜如晦卻是神色黯然的點了點頭:“一定遵守殿下的指示,忌口之事絕對不會犯禁!”

看着孫老道帶杜如晦離開,準備先讓道門鍼灸高手施一次針,調節一下身體。孫老道是醫術高明不假,但他高明在於用藥,高明在於調理,高明在於養生。而他的理論更偏向於食療,能不用藥就不要用藥。

那丹蔘丹的方子孫老道要走了,現在他也不和李元興客氣什麼。

接下來的兩天,每天早上李元興和杜如晦一起,讓孫老道教着那五禽戲用以調理身體。然後孫老道看過袁天罡那龍虎之術,作了一些調整,也慢慢的教給了李元興。

夜裡,崔燕燕有一次突然的叫聲,驚的七星院大半的人整夜都睡不着了。

很明顯的變化,崔燕燕似乎更加的漂亮了,別說其餘六女眼熱,就是武曌都好幾天沒有給李元興半點好臉色看。

終於,有一夜李元興沒有去七星院。

也沒有迴避什麼,直接告訴七女自己要回天庭,大約二個多時辰後回來。

最感覺難受就是李麗苑了,因爲那一夜正好論到了頭一次與李元興在起,可李元興竟然要回天庭一次,可她又不敢表現出任何的不滿來。

不過李元興還是哄了好半天,許諾帶禮物回來,而且從天庭回來立即就回臥室。李麗苑才真正的笑了出來。

唯一噘着嘴不高興的。

就只有武曌一人了,特別是她在等待李元興回現代,可李元興卻在哄李麗苑。

武曌就沒給李元興一個好臉色,一直到李元興準備離開的時候,武曌都黑着臉。

“這是清單!半件也不能忘記了,而且告訴那女人,準備東西的時候精細一點,本宮給她還有禮物呢,讓她記得感恩!”武曌將清單拍在李元興身上,又用力的踢了李元興一腳。

第299節 耀州紀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375節 瓷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106節 火計(四)第151節 夜深沉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9節 正式出兵第848節 戍軍(上)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623節 出雲城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696節 破石頭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364節 刀客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623節 出雲城第435節 天譴第477節 秦王錢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696節 破石頭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808節 地標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707節 遺囑(下)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562節 怕死了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53節 戰國始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213節 黑對黑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696節 破石頭第601節 春曉園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662節 工潮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801節 超期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654節 奇蹟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
第299節 耀州紀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375節 瓷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106節 火計(四)第151節 夜深沉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9節 正式出兵第848節 戍軍(上)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607節 賠錢的買賣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623節 出雲城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696節 破石頭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364節 刀客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623節 出雲城第435節 天譴第477節 秦王錢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696節 破石頭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808節 地標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707節 遺囑(下)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562節 怕死了第38節 被李二暴打了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753節 戰國始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213節 黑對黑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696節 破石頭第601節 春曉園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662節 工潮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801節 超期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654節 奇蹟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