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

李二事先已經知道李元興要殺的人。

是一個名叫淵蓋蘇文的狠角色,特別是李元興說過,這個人往差裡說也是何進、董卓一樣的兇人,往好裡說就是阿瞞這樣的絕世梟雄。

《三國演義》絕對是一本神書。

李二將這本書讀了至少有三十遍,他可以背得下每一個人物。

相比李靖等人喜歡劉備,李二與李淵父子兩人卻是更喜歡曹操這樣的一個傳奇人物。因爲他們父子兩人也幹過先立了楊家一個小輩作爲新任隋皇,然後禪位這樣的高級事情。

淵蓋蘇文,一個象曹操一樣的狠人。

李元興的預測絕對不會有錯,可面對王及善的質問,李二卻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聖上以爲秦王殿下是什麼?”王及善又反問了一句。

李二輕輕的搖了搖頭:“五郎是朕的弟弟,朕不明白卿這樣問的意思!”

王及善向前走了半步,再次施了一禮:“聖上,大唐秦王代表着大唐的威嚴,大唐秦王刀鋒所指,必是血流成河。大唐秦王第一次揮刀,羅藝五萬叛軍不戰而降,第二次揮刀突厥敗,第三次出刀,斬逆臣,戰災。”

“五郎行事,朕心欣慰!”李二倒是真的很滿意這個弟弟。

“聖上,秦王殿下第四次出刀,卻是對一個小小的書吏,聖上以爲如何。區區一個小書吏,那怕他十年之後成爲高句麗之王又能如何?那怕他十年之後一統半島三國又當如何。秦王殿下刀鋒所指,臣不知以後還會不會再有高句麗!”

王及善將高句麗三個字唸的極重。

李二默默的點了點頭。

原本在他心中,將一個曹操這樣的人物早一些殺死,這本就是一件好事。

可現在王及善似乎言之有理!

“聖上,古語有殺雞焉用牛刀之語,今日殺一螻蟻之輩,卻用大唐第一刀,秦王之刀遠遠不止是一把牛刀。要麼,秦王殿下直接下令,斬殺高句麗使節,大唐立即與高句麗進入戰爭狀態。要麼就放棄動用秦王府之力,或用計謀也罷,用力也罷,殺一小吏,辱沒我大唐秦王之刀,實是不值!”

王及善說罷,長身一禮。

以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來說,這高於九十度的一躬,已經僅次於跪禮了。

“密旨五郎!”李二被說服了。

王及善代爲書寫,李二用印,密旨很快寫好。“勞卿親去秦王莊!”

“臣之職!”王及善將密旨小心收好,放在衣服貼身之處,退後幾步出了李二的書房。

王及善離開之後,李二立即命令傳李靖、秦瓊入宮。

兩人入宮,李二一說王及善的意思,秦瓊就當即表示:“聖上,某進宮之前,五郎正派人問詢我二人的意思,那淵蓋蘇文確實是一個人才,但此時依然年輕,就算是曹孟德之心,也未必有曹孟德之心。

李靖也說道:“他,還不配與孟德並論!”

“藥師以爲,大唐何時會對高句麗全面開戰,五郎何時會對高句麗開戰?”李二問了李靖兩個問題。

李靖卻回答道:“聖上所問,不如當面問五郎!”

“朕也想去秦王莊小住幾日!”李二當下就決定,親自去秦王莊一次。一個原因是他想去散散心,最近政務實在太多,而且天氣太熱。

另一個原因是,李二認爲自己應該親自去和李元興說說,王及善帶自己的聖旨李李元興一定會遵守,但不一定心中痛快。自己勸說一翻,也順便就此事談一談心,更要談一談大唐秦王的威嚴。

誰想,李靖卻說道:“聖上,應該讓五郎來長安。”

“理由?”

“五郎來長安,聖上就可以看到筆如刀的威力。五郎可以將一切變成刀,這可是五郎第一次使用報紙的威力,如果沒有五郎在長安親自策劃,就算這報紙之力展示,卻也不足以讓聖上看到這比刀還鋒利的筆!”

李靖的提議自然是關於百濟之事。

李二今天已經是第二次被人說服了,當下就命令高公公派人追人王及善,再加一份密旨,傳召秦王李元興入長安,進宮議事。

當天晚上,大唐秦王長達千步的盛裝車架進入了長安城。

從明德門入城,從城中直道再到朱雀門。

隨行的秦王妃崔瑩瑩等人先入皇宮請皇后參加晚宴,然後迴天策上將府開始宴會,隨身親衛入皇宮禁衛營區,秦王近衛軍與侍從,侍女等八百多人,進入天策上將府。

李元興入長安,而且還是在傍晚的時候進入長安城,這讓宵禁之前原本已經變的平靜的長安城沸騰了,無數的百姓涌到了朱雀大街上,只爲一睹秦王風采。不僅僅是百姓,就是各國使節團也都趕到了朱雀大街之上。

無他,因爲大唐秦王對於大唐周邊各邦來說,甚至遠比大唐皇帝更可怕。

因爲大唐皇帝不會在大殿之上殺人。而大唐秦王卻會有各種方法讓大唐周圍各族比死還難受。比如高句麗一夜之間,失去了建安、遼城,這兩座重要的城池。

“大唐秦王!”街上,一個年輕人帶着一種羨慕的眼神在看着李元興的隊伍。

這個年輕人,就是今年二十四歲的淵蓋蘇文。

李元興的年齡在大唐不是秘密,按照大唐的算法,李元興今年也是二十四歲。

兩個同年齡的人,淵蓋蘇文雖然出身高句麗貴族世家,但在高句麗依然只是一個處處要靠家族榮譽行事的年輕人。可同樣二十四歲的大唐秦王殿下,在淵蓋蘇文眼中,秦王殿下一個眼神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甚至是一族人的生死。

強大的突厥因爲大唐秦王而從強盛轉爲沒落。

我大高句麗……

正在淵蓋蘇文感慨之時,有個商人打扮的人對身旁的人說道:“秦王殿下入長安,怕是爲了突利小可汗而來。聽聞突利小可汗親赴長安,一是來送突厥貴族子弟大唐求學,二是作爲雷騎將軍兄長來作爲證婚人的。”

“不對,是因爲前隋的淮南公主入長安,你忘記秦王殿下的前隋功過論。就算是改朝換代,前隋亦有功於中華,前隋公主迴歸中原,秦王殿下必然會親赴長安城爲淮南公主設宴接風的!”

聽到身旁兩人的討論,淵蓋蘇文很是吃驚。

普通的百姓不可能會議論國事,而還是這種敏感的話題,特別是有前隋的話題。

“兩位先生,必是大唐名士,晚輩……”淵蓋蘇文自然有請教的意思。

可他還沒有說完,其中一人爭忙擺手:“不敢當先生這樣的稱呼,我不是名士,只是在通樂坊經營了一間茶樓的小商戶!”

另一人也說道:“某是屠夫!今個穿綢是因爲秦王殿下入長安,平日裡也穿不得這樣!”

“聽兩位論調高明,誤會之處望見諒!”

“這是報紙上名士論政上寫的,我等小民只是有樣學樣,那來的高明!”

淵蓋蘇文心中震驚,此時正好看到李元興的馬車接近這裡,衆百姓歡呼。坐在馬車上的李元興已經去掉了所有的廂板,坐在純玻璃的馬車之中,向着百姓們微笑着點頭,或是揮手。

突然,有一個穿着書生服色的年輕學子衝到路旁,高聲大喊:“殿下曾手書,大唐百姓當人人有書讀,人人要識字。可五日前大唐報上卻有論,皇家學院擇優而錄,無論士、捐無優秀則無錄,這難道與人人有書讀沒有矛盾嗎?”

從在車上的李元興表情依然平靜,快速的拿過一張紙寫着。

那個學子又繼續高喊:“大唐天下以士、農、工、商、兵依次爲貴賤。可皇家學院之中,士、農、工、商、兵五院卻不分貴賤。學生不解,願受鞭刑求殿下解惑!”

李元興的馬車從那學子身旁緩緩駛過,三張紙從馬車上飄落。

沒有人去搶,有撿的人飛快的送到那學子打扮的年輕人手中。

三張紙寫了三句話,第一句寫着,人人有學,優劣有別,精英齊聚,巔峰之學。

第二句李元興寫道,人有貴賤,學問無貴賤。問心,學而致用!

第三句則是一道命令了,禮部御學司領半年蒙學之義職,靜心觀學,觀人,觀心纔可學大道,以學問道,道道則大道。

那學子高聲朗讀着李元興寫下的東西,最後捧着那相當於衝撞秦王車架的處罰方案跪地高呼:“學生受教,願義教蒙學!”

一個老者此時站在年輕的學子身旁:“你有學識,但心性太弱。此次皇家學院大考你榜上無名,不是你的學問差,而是你的心性差。秦王殿下高義,讓你義教蒙學代罰,已是恩賜,你當安心教書育人,明年再參加皇家學院大考!”

“謝恩師指點!”

淵蓋蘇文此時眼中已經不僅僅是羨慕了,甚至有一種火熱的崇拜感。這纔是男兒的夢想,不是身居高位,而是身在百姓之心。

舉手投足之間可以引領百姓

試問,突厥怎麼可能不敗,有這樣的男人在,大唐威武呀!

淵蓋蘇文也想到了現在的高句麗。

朝堂之上勾心鬥角,民間百姓人心渙散。

強大的大高句麗,卻有一個廢物王!(未完待續。,!)

第23節 歷史變了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265節 堵門!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435節 天譴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213節 黑對黑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106節 火計(四)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601節 春曉園第623節 出雲城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277節 換防令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682城一條家宴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140節 武曌!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387節 榮歸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319節 刺客第367節 驅逐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801節 超期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每544節受審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674節 耽羅國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663節 天德號!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
第23節 歷史變了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265節 堵門!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435節 天譴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213節 黑對黑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106節 火計(四)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601節 春曉園第623節 出雲城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277節 換防令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682城一條家宴第14節 大唐新秦王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140節 武曌!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271節 李元興作媒!第387節 榮歸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319節 刺客第367節 驅逐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801節 超期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834節 禁工化區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每544節受審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674節 耽羅國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663節 天德號!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