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節 小道消息

什麼人,幹什麼事?

商人經商,農人種田,工匠作器,士子代君牧天下!

李韶也不再多問了,這話說的沒有錯,他根本就不懂經商。只是他兒子李道宗管着雪鹽場,如果不用這個權利粘上一些,真正是感覺可惜了。

而且,這個粘一些,還是合法的。

“聽聞,明月公主在天庭的時候,是財神座下弟子,這些年只尊儒家了,那天庭之中,士、農、工、商、兵,都有先賢大難。秦王殿下的皇家大學近日來正在準備招生,也是分成了士、農、工、商、兵五院。”

崔家老爺子雖然已經遠離政治圈,但不代表他什麼也不知道。

“民間對這五院的叫法,更是有趣。士院稱爲賢院,然後是土地公院,然後是魯班院,財神院,神軍院。”

崔家老爺子與衆老閒散勳貴們是閒聊。

可放在禮部這就不是閒聊了,王及善從來沒有認爲禮部會比其他六部忙,可事實上,現在他忙連喝口水都感覺到浪費時間。

“王尚書,來自七十八個邦、國、族的七千多名請求入學的學生。最遠的還有大秦的學生,人數還不少,有三百多人。而且還有兩位是大秦執政官的兒女,大秦與我大唐並不結盟,他們的學生當如何?”

禮部侍郎在桌前小聲的問着。

王及善輕輕的將手中的文書放下:“通知下去,所有拿不定注意的事情,今天必須列出來,明日本官親赴秦王莊。”

“是!”禮部侍郎退下了。

這時,一個王家的家人來到禮部,在按規矩來到王及善的辦公間之後,卻沒有急着說話。

“隨我來!”王及善進了後堂休息室。

那位家丁這才說道:“宮裡傳出消息,聖上與秦王殿下商議,準備再設數座年千萬斤精鋼坊。小的又派人去打聽,宮裡一個禁軍給了一個消息,只說秦王殿下似乎不打算再自建鋼坊了,要把鋼坊分出去。”

“分?”王及善追問了一句。

“小的就知道這些,再去打聽的人,還沒有更新的消息。當天,秦王殿下與聖上最初談話的時候,嚴禁任何人靠近書房。談完正事,賞茶的時候才讓宮女太監進了書房,漏出來的幾句,就是在閒聊的時候。”

王及善擺了擺手:“你下去吧!”

閒聊,有閒聊嗎?李二與李元興那天有閒聊嗎?

消息就是高公公和他的親信太監,以及幾個可靠的禁軍放出來的。

當然,是在偉大的大唐皇帝授權下放出來的。

這個消息,一定會讓需要知道這個消息的人知道,太原王家,原本就是李元興的重要選擇之一。挖煤讓他們掙了不少錢,別說是河北道,就是再往東,再往北,草原上都有太原一家的媒餅賣。

眼下遼城、建安怕是也快有煤用了。

當天晚上,王及善找了一個藉口請客,又召集了七大世家過來。

“說到煤,老夫認爲,大唐這麼大,有煤的地方不止一處。”王及善先開口,沒有提到鋼,只是提到了煤。

崔君肅卻說道:“壹葉曾經對某說過,秦王殿下有一本精鋼論,他提醒某思考秦王殿下爲何要耀州,那麼耀州有何特別之處。”

“請崔尚書明言!”這個時候不是猜來猜去的時候了,當下就有人直接問了。

“煤不可以直接鍊鋼,煤化焦去硫纔可鍊鋼。這是老夫知道的一些皮毛,而去硫的最重要一步就是,石灰石。去硫之後,石灰石變成石膏,聽聞用處極多。那吞火蛟龍車上用的密封膠圈,就必須要用到石膏,然後是杜仲。那神奇的水泥,石膏也是必須品之一。所以,某認爲,我等與其去猜,去自己找礦,不如問秦王殿下要。”

崔君肅的話說到所有人心中去了。

是呀,去自己探礦根本就不現實,而且許多高明的工藝,就說這個焦炭取硫,在以往誰聽過,一百萬斤精鋼,說拿出來就拿出來了。

這就是匠術!

“鋼多了,不當飯吃呀!”盧家的家主追問了一句。

“這倒是個問題,鋼這種東西,以往是用來製作武器的,雖然不算是禁品,但朝廷也是看管的極嚴。”崔君肅也認可盧家的話。

博陵崔家一個年輕人出例,向長輩們施禮。

“給年輕人一個說話的機會!”有長輩開口,年輕人自然就有話說。

“某的族叔爲秦王府長史,某少年頑劣,不讀詩書。族叔安排我跟隨盧主薄作個親隨,現盧主薄爲耀州少尹,某被分配去作二等管工,看守精鋼第十三作坊。”

一聽到這話,衆人來了興趣。

很顯然,這個年輕人是被專門叫到這裡來的,幾個長輩示意看座,上茶。

這就是待遇,因爲這個年輕人接下來的話,可能會影響到七世家的決定。

“謝座!”

“各位叔伯,兄長。”七世家同心,所以這個稱呼絲毫無錯。

年輕人施禮之後繼續說道:“那吞火蛟龍車,車頭的機器叫作蒸汽機,是由一個年輕的三等匠師馬原根據秦王殿下的指點,帶令着八百多名工匠製作出來的。此物可大可小,最可可以僅這一張桌子大小,卻也有數匹馬的力量。”

“你的意思是,用處極多!”

“是,那鍛模機,水力帶不動,馬原卻說蒸汽機可以帶動。一臺吞火蛟龍車的蒸汽車,可以帶動一萬臺織機,只需要每天數萬斤煤,幾十擔水就足夠了。”

煤不值錢呀!

那東西就是地下的石頭,挖出來就行了。一萬斤煤,也不過不到三百文,兩百多文的人工成本。再上加運輸,那一萬臺織機需要一貫錢就可以用一天,這比喂牛馬便宜的已經無當作比較了。

水力,一臺水車,不過十幾二十架織機罷了。

“機關的力量,也就是,以後還會有更厲害的機關。那麼,這些東西全部需要用精鋼製作。所以,鋼是個好東西。”

“晚輩斗膽,秦王殿下的鐵軌要是鋪遍整個大唐,不知道需要多少!”

“很好,崔家又出一個英傑。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崔君肅雖然是清河崔氏的,但他開口代表的是七世家,不僅僅是博陵崔氏一家。

年輕人長身一禮:“晚輩請求,大唐皇家大學魯班院入學名額。某想去讀書,學習真正的天工之術。”

“某支持他,各位的意見呢!”崔君肅第一個表達。

博陵崔氏家主這時站了起來,拱手向衆人一禮之後緩緩的說道:“某在來之前,已經想過了,家中挑選精英子弟百人,入大唐皇家學院,其中僅十五人入賢院,其餘人分別進入農、工、商三院。兵院或許會有一兩人,但不是首選!”

說罷,博陵崔氏家主示意那年輕人可以離開了。

王及善這時也站了起來:“某的意見是,鋼坊之事,我們七家的主家不要粘手了。鋼畢竟是讓人敏感的東西,各家的支房,從房去幹吧,主家只要控制住不要過火就好,有多少鋼,按月上報工部,這纔是合適的作法。”

“王老的想法穩當,我盧家支持!”盧家家主大聲的說道。

鋼,非常之敏感,一個大世家,存有百萬斤精鋼,真的是會讓人感覺是不是打算造反呀。

要知道,在冷兵器時代,鋼的產量,決定着一個國家的國力。

“明日,老夫拜訪秦王莊,還有什麼要交待的嗎……

王家之中,七世家討論了一夜。

而秦王莊之中,李元興已經出了演武房,不是因爲他感覺自己已經足夠了。而是領悟了,也需要思考,每天再練習一到兩個時辰就足夠,不再需要閉關了。

晚餐的時候,七女擺好桌子,食不言,這是規矩。

另一側,那幕布已經拉好了,她們準備看梁祝的第七、第八兩集。

金德曼不請自來,竟然也跑到了秦王的家宴來混飯吃。

“公主您在秦王莊還住得習慣嗎?”李長英很是客氣的把金德曼迎了進來。

金德曼臉上一紅,她知道自己被邀請來坐客,可住下就沒有打算離開,這會李長英是客氣,她卻心裡有些不自然,也在暗自小心,害怕引起了七位秦王妃的敵意。

金德曼笑着說道:“再過幾日,我準備回新羅了。”

“這麼急着回去吧,難道大唐沒有新羅好嗎?”李長英這樣問,倒是真心的。

金德曼也看得到李長英的真誠,回答道:“新羅比起長安,就象是海邊的小漁村,但那裡畢竟是德曼的家。當然,德曼是以人質的身份來到大唐的,如果大唐接受了我新羅的稱臣,那我就住在大唐了。”

李元興聽出味道了,金德曼真的很聰明。幾句話表達了好幾層意思。

特別是說到最後,這個催着新盟約簽訂之事,也順便想讓李元興表個態,讓她是留,還是走的問題。李元興說留,那她就名正言順的留在秦王莊了。李元興說走,這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因爲兩國結盟對於大唐來說,也是一件大好事。

第52節 秦王大計第26節 縣男虛爵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375節 瓷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09節 債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97節 心狠手辣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792節 甘蔗園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592年兩個和尚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690節 海匪第815節 酷吏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663節 天德號!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24節 李淵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367節 驅逐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448節 華夏論!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662節 工潮第85節 烈酒壯行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150節 手中沙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190節 文明(一)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285節 大史記第357節 鬥!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62節 怕死了第670節 定江山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373節 和親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670節 定江山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191節 文明(二)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792節 甘蔗園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
第52節 秦王大計第26節 縣男虛爵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375節 瓷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09節 債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97節 心狠手辣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792節 甘蔗園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592年兩個和尚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690節 海匪第815節 酷吏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663節 天德號!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24節 李淵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367節 驅逐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448節 華夏論!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662節 工潮第85節 烈酒壯行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150節 手中沙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190節 文明(一)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285節 大史記第357節 鬥!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562節 怕死了第670節 定江山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373節 和親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670節 定江山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191節 文明(二)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792節 甘蔗園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