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節 悲情英雄

一把弓!一把斷弓!一把充滿着漢家味道的弓。

“誰的?”李元興將弓擺在桌上之後,問武曌,至少李元興內心中感覺到這弓的主人絕對不會是普通人。

武曌沒有立即回答,站在桌上圍着弓走了好幾圈。

“那來的?”武曌問道。

“回紇可汗送的,他說這是誠意。”李元興將當天見回紇可汗時的情景說了一遍後,武曌摸了摸弓:“把我的筆記本拿來。”

一把弓,讓武曌這種學霸級竟然研究了足足有現代時間半個小時左右。

“這樣的弓,就我的瞭解這是出自漢代,而且是漢代早期。就弓上的花紋,有虎紋、龍紋。那麼首先可以肯定,這是皇帝御賜之物。然後擁有者是將軍以上的級別,這樣的弓在漢代,可以列爲武將家裡的傳家寶!”

李元興默默的聽着,研究這些他不行。

武曌在筆記本上翻閱着資料,其間又讓李元興拿了兩次移動硬盤。

“這弓的主人,範圍已經縮小到三個人。首先我可以確定,這是漢武帝中期的弓,所以這三個人分別是,飛將軍李廣、大司馬衛青、冠軍候霍去病!”

聽武曌說完,李元興心中升起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用排除法,衛、霍兩人,在漢對匈奴之戰,可以說是全勝,所以他們沒有敗,也不會將弓流落草原。所以只有李廣了,但我認爲弓可能是李廣的,但最後的主人,卻不是李廣。而是另一個人!”

李元興想到了一個人:“是李陵!”

“肯定是他,因爲弓是被折斷的。李陵力戰,無糧草,後無援兵,力戰不敵,降!”武曌說到降字的時候,語氣也有些變化,這是一種同情。

“是呀,不甘心!”李元興接口說了一句。

“英雄末路,斷弓!”武曌認同李元興的說法,然後默默的看着這張弓。

過了一會,武曌又笑了:“這件東西,拿回去至少值一億,所以你發了。”

“這個,留在大唐吧。”李元興長長的吐了一口氣:“如果有可能,我打算爲李陵正名。這把弓留大唐,等本王再次揮軍草原的時候,大唐的將軍們會體會到英雄淚。”李元興雙手捧着那張斷弓,小心翼翼的放在自己的書架上。

武曌這時說道:“你變了,變得讓我感覺你象一個陌生人!”

“本王,大唐秦王。這是責任!”

“如果另一個我死了,那麼我會不會永遠的留在這裡,我喜歡這裡……”武曌還沒有說完,李元興伸手在武曌的頭上輕輕的拍了兩下:“真是傻丫頭,這個問題不回答,不解釋,等你想通了,再和我討論。”

武曌噘起了嘴。

李元興一指武曌:“明天,你可以用最殘忍,最血腥,最沒有人性的方式。讓武家兩兄弟知道,你武曌這個明月公主,不是白叫的!”

武曌笑了,打了一個響指:“我要一份調令,大唐帝國安全司,特招!”

哈哈哈!李元興大笑着,他已經感覺到武曌打的是什麼主意了。

此時,就在秦王莊東校場內,這裡有着數百個帳篷,這是特別劃出來的女眷區域。

清河崔氏的帳篷,這裡有三個貴婦,三位世家千金。

其中崔瑩瑩、李麗苑、鄭秀嫣三女,還有她們的母親都在這個帳篷之中。七世家的七位千金,以及她們的生母都來了,暗中跟着來到了秦王莊,這個時候作爲母親自然要出面支持自己的女兒了。

這三女的母親也知道,此時在另外的帳篷之中。

博陵崔氏與盧家關係親密,此時一定會在一起。

太原王氏與趙郡李氏也必然會在一起,雖然七女也會爭正妃之位,但眼下各家都明白,誰現在成了正妃,就等同於成爲六家的敵人。

而在沒有成爲正妃之前,或者說,七世家還沒有達到一致意見之前,秦王府一定沒有正妃。既然這樣,那麼交好的相互親近纔是正常的,至少有一個相互支持的。

清河崔氏崔瑩瑩的母親,姓李。是出自隴西李氏。而鄭秀嫣的母親,卻是出自清河崔氏的。而且還是崔瑩瑩的親姑母,崔瑩瑩的母則是李麗苑的堂姑母。

可以說,七世家之間也是緊緊的綁在一起。

李氏皇族不想讓七世家聯姻,可卻根本阻止不了這種聯姻,七世家是緊密的聯繫在一起的。那怕有爭執,也是在一定範圍內。

“母親!”崔瑩瑩開口了:“秦王性格是極好的,麗苑妹妹今日三次衝撞秦王殿下,卻並沒有被指責,所以女兒認爲,殿下應該不是試探。看武曌那丫頭,連鐵器工坊都進了,聽說那消耗了五十斤精鋼的鎧甲,就是她的傑作!”

“那鎧甲,聽你父親說,非常華麗,但費用巨大。五十斤精鋼,一副鎧甲至少價值數百貫,就算是聖上的玄甲軍都裝備不起。”崔氏夫人笑着說道。

李氏夫人也說道:“只當是小孩子胡鬧了!”

“以十副數千貫,這不能叫胡鬧,應該是縱容!”鄭氏夫人也表了個態度。

李麗苑這時說道:“秦王殿下說,如果我們那個喜歡,仙茶坊就送給誰。女兒真正是喜歡,可瑩瑩姐暗示,只好放棄了。”

“瑩瑩作的是對的,你一個人收了,要其他人怎麼看。”

“除非七人都有!”

崔氏夫了打斷了這個話題:“扯遠了,今晚上要說的,倒是秦王殿下那翻話。要知道,我們女人家不守在家裡,難道還能有什麼作爲。如果換個人家,我只能教育女兒,老實的相夫教子,可這裡是秦王府!”

一句秦王府道出這件事情的精華,秦王府可以說是大唐現在最神奇,最神秘的地方。

秦王府已經讓大唐的許多規矩都變了,什麼時候匠人能夠登堂入室。

可事實上,七世家的二等匠師在家中的地位已經高過了府中的尋常管事,僅次於大總管這樣的身份級別。而就是大總管也要給二等匠師幾分面子。

大唐皇帝還下了特旨,二等匠師允許長安城馬車在真道上行駛。

要知道,這是五品以上官員纔有資格。

那麼二等匠師已經可以理解爲,至少是有了六品官員,最次也是七品官員的身份呢。

整個大唐,二等匠師也不過二十人,一等大匠師更是一個也沒有,聽說一等匠師有資格穿絲制緋袍,這是多麼大的榮耀。

這個改變,就是源自秦王府。

所以,秦王府說可以給七女一些特權,一些自由,絕對不是玩笑話。

再回憶當初,神印術就是藉由崔瑩瑩等三女傳出來的,而煤也是藉由三女,羊毛也一樣,那三件衣服現在還被三女小心的收藏着,如果不是天氣還熱,這幾天一定會穿在身上給秦王看。

“女兒認爲,如果秦王殿下要女兒管理一些秦王府的小產業,女兒願意,也不想整日就在小院之中,每天都在算着每年那僅有的幾次可以出門的日子。”崔瑩瑩的話得到了另外兩女的強烈支持。

試問誰願意被困在一個小院當中。

崔氏夫人想了想,也點了點頭:“錢帛之事,有家裡支持。”

“母親大人這次是想錯了,女兒卻是知道。各商會每當聽到秦王府有事相召,就算家裡着火也會立即趕到秦王府。商會中都說,秦王就算是一塊石頭,都可以點成金。許多商會在拜財神之外,都加了一個魯班大神。”

崔氏夫人很好奇:“這是爲何?”

“因爲工可得利,秦王殿下說過,水之力、畜之力帶動機關之力,可得萬金。李氏商會的絲綢織的更好了,可女兒卻是知道,他們除了絲的成本沒辦法變之外,工卻已經省了七成。而秦王殿下對於他們三倍的工效依然認爲很差,八倍纔是合格!”

崔瑩瑩的話,李麗苑能聽懂一些。

鄭秀嫣卻完全聽不懂,這會有點想打瞌睡的感覺。

其實崔瑩瑩的話中有那麼幾層意思。

商會們信服秦王府,是因爲利。而拜魯班神也是爲了利,同時工匠特別是高等大匠的地位提高,說穿了也是利。

秦王府對於利,遠比商會們更加的高明。

所以崔瑩瑩的意思就是,根本不需要家裡投資。

秦王府只要選擇好的,只要秦王殿下敢讓她們去管的,那一定是利滾滾。

崔氏夫人滿意的笑着:“丫頭真的是長大了,這嫁爲人婦自然就是大人了。只是整日想這些之外,伺候好秦王殿下才是主要的!”

“女兒謝母親指點!”崔瑩瑩起身施禮,她也明白秦王纔是她們的天!

這些對話,如果李元興聽到一定會非常開心的。秦王府裡原本要擺七個花瓶,而且是非常容易碎,又極爲脆弱的花瓶,這七個花瓶一定會讓李元興發瘋的。現代女性的思想,多是獨立的,自主的。甚至非常的自我,更甚至是有些還喜歡凌駕與男人之上!

現在,李元興不求大唐這七位王妃能完全獨立,只要別是花瓶就足夠了。(未完待續。)

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591節 回長安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797節 租界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658節 女官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797節 租界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509節 債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4節 又穿越了?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305節 民族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742節 長安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228節 身世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726節 黃河清第298節 巨獸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509節 債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652節 海珍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105節 火計(三)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52節 秦王大計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226節 殘軍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801節 超期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430節 武(二)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228節 身世第26節 縣男虛爵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465節 抗令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726節 黃河清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319節 刺客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852節 先祖之地
第53節 打着欠條的拍賣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591節 回長安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797節 租界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658節 女官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797節 租界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509節 債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4節 又穿越了?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305節 民族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742節 長安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228節 身世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726節 黃河清第298節 巨獸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509節 債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222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二)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652節 海珍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105節 火計(三)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52節 秦王大計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226節 殘軍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801節 超期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430節 武(二)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225節 秦王莊十二金釵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228節 身世第26節 縣男虛爵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465節 抗令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172節 李淵還不老第726節 黃河清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319節 刺客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852節 先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