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節 起飛

百丈長的巨大身姿!

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驚呆了,整個長安城中所有人震驚了,沒有人知道這是什麼?

在巨大的黑影出現在長安城上空的時候,早已經安排好的八百報吏,還有各報館的請的人開始在各街道上念着早已經準備好的稿子。

高句麗人無信無德……

自然是先罵幾百個字的高句麗了。

罵完高句麗,接下來念道。

天賜仙工之術,助我大唐建造神兵,代天降下神火。空中所飛之物爲大唐空中堡壘,經天英閣、禮部商定。定級爲畢方級,畢方者,兆之火鳥也,大唐當天降神火以示神威。一舟命名‘鎮遠’,爲大唐翔天鎮遠飛舟。另一舟命名爲‘威遠’,爲大唐翔天威遠飛舟。

大唐翔天鎮遠飛舟擺放大唐英魂,蔣國公屈突將軍魂位,以示大唐忠良英魂長在,願蔣公之英靈佑我威武大唐,軍威四海!

大唐翔天威遠飛舟,大唐秦王殿下親征,天策威武,秦王威武!

兩條飛艇緩緩的降低高度,這時百姓們纔看清這巨大的飛艇的外形,可這個象什麼,百姓們卻是難以形容。

原本飛艇的塗裝是藍色爲主,加之天英閣許多官員卻是知道此物是從空中火攻。所以定級爲畢方級,這也是受到了武曌的影響,依武曌的說法還會造更大的,更強的,一個級別代表着一種大小的飛艇。

後又在前面加上的紅色的塗裝,後半部加上了淡黃色。船上多了些紅色的斑點。

倒是與自古相傳的災火之鳥畢方有幾份相似。

兩船降低高度,鎮遠號懸停在大慈恩寺上方,將鎮魂塔中屈突通的靈牌吊到了船內,然後再調頭往城北。威遠號則真正落在城北涇陽旁的空地上,一邊裝補給物資,一邊請各國使節上船。

有資格上這船的自然也是有些身份的使節了。

小邦,小族的,則上鎮遠號。

光是看這巨大的飛舟就已經足夠嚇人了,還要乘坐,更是各邦使節不安。

敢問世間有誰可以傲遊天跡!

大唐這兩條飛舟似乎裝的人不多呀。難道就靠這兩條飛舟教訓高句麗嗎?

大唐開戰。百官送行。連太上皇李淵都來了,身穿着禮服的李淵想了想,又想了想。衝着李二吼了一聲:“朕沒辦法留在皇宮等消息。”

李二雙手交叉,自然下垂着。聽到李淵的話後說道:“兒臣也想上去。可國不可一日無君呀。父皇如果有興趣。不如把五郎趕下來!”

“笑話。沒有五郎誰能指揮此戰。朕要登舟!”

李二原本就沒有打算阻止,甚至暗中連李淵的鎧甲都拿來了。李淵大笑着,命令兩個近衛擡着自己的鎧甲。只帶着他身旁一直追隨的那位老侍從,一共四人上了飛舟。

上了飛舟之後,李淵這才知道,這裡分爲五個區域。

一個是貨倉,佔了足足一半的空間。然後是軍士們侍的地方,這裡有一百名軍士。然後是客倉,只是一個挨着一個的座位。接下來是指揮倉與連在一起的駕駛倉。最後就是飛行倉了,那裡禁止任何人靠近,就是李淵都不行。

進入指揮倉,卻看到了皺着眉頭的李元興正託着下巴,看着遠處發呆。

“五郎!”李淵就站在李元興身旁。

李元興呆呆的回頭,一看是李淵趕緊起身,施禮之後退到一旁:“兒臣不知父皇前來,這個,失禮什麼的……”

“五郎何故皺眉?”李淵問了一句,然後伸手把李元興按在椅子上:“這裡五郎你坐,給朕隨便一個坐的地方就好,五郎纔是此次出征的大帥!”

李元興先是等給李淵的摺椅打開,李淵坐下之後這才坐,然後說道:“這個還需要改進,兒臣原本計劃可以拉四十五噸的貨物,可現在卻不同,精鋼的骨架太重。蒸汽機也不輕,加上需要足夠的煤與水,所以載重只有十九噸了,真的很少!”

李元興說的十九噸,就是唐氏十九噸,相當於現代重量的十三噸多些。

這個載重對於現代最原始的飛艇來說,已經不少了。可對於最先進的飛艇技術而言,太少,實在是太少了。少到讓李元興有些接受不了。燃燒彈僅僅才裝上五分之一,原本設計的二十架牀弩最後只留了四架。

李淵笑着搖了搖頭:“五郎不必爲此事不悅,朕相信,五郎定會造出更大更好的。”

正說着,船體輕輕的搖晃了一下,有值事官大喊:“起飛,順風!”

李元興站了起來,在窗口向着遠處的李二揮了揮手,然後大聲說道:“向鎮遠號發信號,跟隨本艦,半速升高,五百丈高度,七成速度巡航!”

沒有電話,沒有通訊器,傳話全憑喊。

從指揮倉到後面的飛行倉,就是人喊着傳話的。

飛艇上的使節們已經嚇呆了,光是從小窗戶看到外面離開地面,船體輕微的晃動就讓他們緊張的不得了。至於喊了什麼,他們卻半點也不知道。

只看到有人來回跪着忙碌着,客人們卻是不知道這些人在作什麼。

因爲是初次長距離飛行,測風速,測試風力對飛艇的影響,測試穩定的程度等等,船上的各工匠自然是忙個不停。

站在客倉作守衛任務的除了秦王府近衛,就是一條輝帶着的四個倭人了。

一條輝膽子不小,他從害怕到興奮,然後就是無盡的崇拜。

大唐秦王殿下,上天的星君,人間的活着的神明。這不是傳聞,這是事實!不過他更羨慕站在指揮倉內的近衛忠仁。近衛忠仁的身份明顯高他一等了。

正想着,近衛忠仁出來,將一張折起的紙交給了一條輝。

近衛忠仁接到的命令是,拿紙條給客倉的護衛人員,讓護衛人員給客人們解釋飛行。他不認識其他人,只認識一條輝,就將紙條交給一條輝了。

一條輝與近衛忠仁相互行了一個點頭禮。

“各位大唐的客人,此次行程計劃爲五至六個時辰。午餐會有侍衛發放飛行餐,需要方便的客人請依次進入飛艇淨身室。六個時辰之後,將在我大唐帝國萊州吃晚餐。萊州已經準備了美味海鮮。請不要隨便在船內行走,如有問題請舉手詢問!”

一條輝在提到萊州的時候,特別加上了一句大唐帝國。

在他的眼中,天下之大。只有大唐才配用帝國一詞。能在這裡面對萬邦使節說話。這是他一條氏萬世的榮耀。這一點在倭島之上他永遠也得不到。

當一條輝唸完,突然一人驚呼:“萊州,距離長安三千里的萊州。”

三千里。聽到這個距離一條輝也嚇了一跳,真怕自己是念錯了。可再看紙條,確實寫的是萊州。他也有些緊張,生怕是自己唸錯了。

一名秦王府的近衛悄然靠近一條輝,小聲的說道:“飛舟每個時辰五百里,如果全速突進,可達到每個時辰六百五十里。你不用緊張,照實對他們說就是了。一個時辰後換班,讓衆兄弟給你講一講這飛舟!”

秦王府的近衛自然是都接到過交待。

收服倭人,這是重要的任務。

而一條輝卻是滿心的感激,在他想來這是唐人對自己的尊重。

點頭表示感謝之後,一條輝對着客倉大聲說道:“飛舟每個時辰最快可飛六百五十里,此時約爲五百里的速度,六個時辰到萊州。”

正說着,又有一人驚呼:“函谷關!大唐函谷關。”

李元興坐在指揮倉內,這裡隔音的效果並不好。聽到函谷關李元興笑了,他就是在展示大唐的神威,七成速度大約也是時速四百五十里左右,這會都起飛快一個時辰了,看到函谷關有什麼意外的。

不過聽到函谷關,李淵卻是激動的站了起來,走到窗口的位置往下看着。

“當真是函谷關,距離長安五百里的函谷關!”

李元興很想說一句,天上的距離與地上不同,地面的路有彎曲,天上去是直的。只需要按時間對準太陽的角度,就不會飛偏。長安到萊州地面的距離超過三千里,可飛行的距離卻不過就是二千五百里左右。

“詢問,機器是穩定,是否可再加一成航速!”

李元興問話了,倉內又是一陣大聲的傳話。飛行倉那邊也回話了:機器穩定,可在限定內全速。

限定內全速又是一個新名詞,李元興特意給李淵解釋了一下。機器這個限定就是最大的安全速度,當然還可以再快,但機器就比較吃力,不是有什麼特別緊急,或者危險的事情,機器絕對不會超過這個限制範圍。

李淵聽懂了:“這就是惜馬力,過度消耗馬力,馬傷到就難恢復了!”

“父皇英明!”

李淵沒有理會李元興這廢話,只是問道:“不知道,多久可以看到洛陽!”

“傳令八成速度。”下完令,李元興纔回答:“半個時辰之內到洛陽!”

李淵一回頭:“五郎,告訴朕。此飛舟如果完全達到五郎心中所想,可有多快?”

“恩!”李元興思考了一下,如果這東西能達到後世的鋁合金船身,再加上大功率內燃機的話,每個小時三百公里是可以達到了,但放在大唐,至少也要三年時間準備,估計達到那樣的級別,要五年了。

“父皇,估計五年後,頂級的飛舟在無風的情況下,每個時辰一千八百里!”

第633節 春天了!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296節 落月!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151節 夜深沉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121節 仙術第663節 天德號!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373節 和親第431節 武(三)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319節 刺客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876節 不列巔第207節 分糧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373節 和親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344節 炫富門!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50節 女財神第605節 瓢把子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682城一條家宴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429節 武(一)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801節 超期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263節 大婚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9節 軍神上門第121節 仙術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15節 酷吏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79節 正式出兵第811節 倭人勞工
第633節 春天了!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296節 落月!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112節 奴隸將軍第151節 夜深沉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121節 仙術第663節 天德號!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373節 和親第431節 武(三)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319節 刺客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466節 大唐錢幣(上)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876節 不列巔第207節 分糧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373節 和親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467節 大唐錢幣(下)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25節 見過金山嗎?第344節 炫富門!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50節 女財神第605節 瓢把子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682城一條家宴第185節 老農的夢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429節 武(一)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801節 超期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263節 大婚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27節 穿越的真像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9節 軍神上門第121節 仙術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815節 酷吏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79節 正式出兵第811節 倭人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