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

醫術,代表着生命。

在現代社會,擁有生活質量的前提下,誰會不在乎自己的生命。

長壽、健康則是所有人也追求的。

爲期十天的問診結束之後,李嵐姍第一次作爲道門的代表接受記者的問詢。陪在李嵐姍身旁的則是天清閣主,雪清真人。

記者會前一天,李嵐姍放出一條狠話。

基本無限制提問,無限制入場,唯一的禁忌的不回答任何的私密問題,影響華夏民族團結,影響華夏國家利益的問題。同樣,關於那個島的問題,李元興會在適當的時候回答,所以不許提問。

入場是門票不是由李嵐姍或者是華夏官方來限制,而是由記者自然由組成一個非正式的團體,來審覈入場的資格,也就是說,某一個記者是否有資格入場,則是由記者自己的組成的團隊來審覈。

凡事沒有絕對,這種相對的限制,記者們表示尊重

五大國官方記者,以及世界排名前十的媒體組成了審覈的團隊,並且連夜拿出了一些主要的提問的內容,也選出了負責點選提問的規則。

次日,李嵐姍一身淡藍色的絲綢長裙,用的是漢皇族貴妃的標準品級正裝。

雪清,則是穿着一身唐道門標準的真人道袍,用的是大唐的超一流雲錦,淡藍灰色,帶着白色的配色裝飾。

沒有任何官方的人陪同,也沒有官方的發言人。

只有兩個年齡看似二十歲出頭的女子作爲發言人,確實是讓記者們有些驚訝。

第一個站起來提問的是華夏的記者,這是記者團體中的一種禮節,這樣的場合自然應該是由本國的記者先提問。華夏的記者受到這種尊重的時候,也會對於其他國家的記者有所迴應。所以第一個問題,肯定不會問到核心重點。

“我是華夏國家電視臺的記者,我第一個問題是:兩位代表來參加記者會,是否可以作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順便增加兩個小問題。不知道是否可以。”

第一個提問。自我介紹,說的實際一點。就是你們有沒有資格代表那醫術如神話一樣的老道士們。

李嵐姍微微一笑:“兩個小問題可以提,一同問出來,我也可以一起回答。”

“第一個小問題是:我是華夏人,你身上的服裝代表着皇族。請問這只是一件衣服那麼簡單嗎?第二個小問題是:我也是女人,很好奇您的保養之術!”

李嵐姍微微一笑,示意這位記者請坐。

“首先,作一個自我介紹。我叫李嵐姍,這裡不少人就有我的資料。我從出生到現在的,可能除了近十幾年之外,有我全部的資料。這位。雪清真人,道門神農殿天清閣閣主,要聲明一點是,每一位天清閣閣主。道號都爲雪清真人。”

李嵐姍介紹完,雪清起身依道門施了一個躬身禮。

“道門醫道二十四閣,現有十九位閣主。其餘幾位閣主因爲學識依然欠缺,所以暫時沒有閣主。二十四閣,分爲上九閣,中九閣,下九閣。雪清閣屬於下九閣之一,有着自己的傳承,但也有向前輩學習之德。醫門,沒有門派的限制。”

雪清此時站了起來:“我雖然是天清祖師的傳人,也是妙應真人的弟子。”

妙應真人!

這個稱號讓許多對中醫史有着研究的記者吃了一驚。

難道說,妙應真人也是每一代都叫妙應真人嗎?

這個問題一定要提問的。

“再說我李嵐姍,我是一個普通的女人。但因爲我嫁的好,所以我身上這套衣服就代表着我的身份。在我之上,僅有皇后一人,我與四夫人平級。我自己的稱號是嵐月公主,我在夫家的稱號是……”

李嵐姍說到這裡停了下來

這個停頓,卻讓全場靜的只有許多記者越來越急的呼吸聲。

“秦王妃!”李嵐姍深吸一口氣,一字一句的說着。然後站了起來,繞到桌前,展示着自己身上的長裙,九龍四鳳裙。這是唐朝皇后的等級,這也是大唐皇帝李二給李嵐姍的絕對特權。

絕無僅有,唯一的一位。非皇后,卻擁有皇后冠服的女子。

與長孫皇后唯一的差別,只是在頭冠與腰帶之上。皇后與秦王正妃的頭冠,是大唐禮部嚴格研究出來的。

而且秦王爵位不可能再繼承了,所以對秦王與秦王正妃的冠服,有着極大的提升。

李嵐姍向旁邊的一刀輕輕一點頭。

身穿大唐正五品將軍袍服的一刀將一隻盒子拿到了臺上,輕輕的打開。

“這是我的頭冠。”

閃光燈足足的閃了十分鐘,這樣的頭冠任誰一眼看過去,只當是皇后的頭冠了。

不過,李嵐姍相信,現代的歷史學家們,會很快發現這個頭冠和歷史記載上皇后頭冠的區別。

一位王妃,華夏現代還有皇帝嗎?還有王爵嗎?

無數的記者心中產生了無數的疑問。

李嵐姍卻沒有立即給記者們提問的機會,而是繼續說道:“我李嵐姍嫁的人,與妙應真人同輩,以師兄弟相稱,所以我有資格代表道門在這裡發言。我的夫君名字大家並不陌生,他叫李元興。爵位受封秦王,道門的道號,星辰!”

這是神話故事嗎?

記者們心中的疑惑更多了,好在這一次記者們已經有了約定,這次不是來找事的,而是瞭解事實真實的,可憐的棒子國記者只有一個人有旁聽權,連提問權也沒有。

“從今天開始,爲期一年。道門十九位閣主,道門十八醫仙,將無償開門授課,可以與任何國家,任何信仰,任何民族的醫者作交流。道門三千六百零一份絕世藥方,華夏任何一個願意接受考覈的醫者,都可以學習。道門絕世藥方,任何一種藥量產,所得到的收益,道門分文不取,所有收益全部捐出,爲華夏興建足夠數量的垃圾回收廠,以及配套的空氣淨化塔。”

“爲什麼?”有一個記者實在忍不住了。

這是多麼巨大的利益呀,道門就這樣放棄了嗎?

而且,你所有的收益全部用來興建這些垃圾廠,以及空氣淨化塔。說一句妒忌的狠話,那就是華夏在用全球的錢,來給自己興建。

可問這個問題的人,卻根本沒有想過,藥方原本也是華夏的。

“爲什麼?”李嵐姍笑着反問了一句後,笑了:“空氣污染,天地靈氣盡失。許多植物已經滅絕,許多藥材的功效甚至不及原先的十分之一。這讓我道門如何心安,這讓我道門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

好一句列祖列宗呀。

電視機前,十億以上的人爆出了震天的歡呼之聲。

李嵐姍說到列祖列宗的時候,雪清的表情是一種虔誠,一刀的表情則是一種敬畏。

大唐人敬祖先,比起現代人,有着更多的敬畏。

在東方文化的傳承之下,整個東方文化圈,對於先祖的尊敬遠遠的超了對現在的活人。

李嵐姍的話,西方記者可能不理解,但東方文化圈的記者表情都非常的嚴肅。

這時,終於有一個記者有了提問的機會,這位來自倭國的記者,作爲東方文化圈繼承國的一部分,成爲了第一個提問的外國記者。

“請問,妙應真人俗家的名字是什麼?”

“孫思邈!”李嵐姍在走入這個記者會場的時候,就已經作出過決定了。

“這,這是一千四百年前的人呀!”那位倭人記者驚呼着。

李嵐姍點了點頭:“沒有錯,可能在座的各位無法相信這種話,一千四百年前的人怎麼可能出現在這裡,可事實上,就是這樣。至於過程,我李嵐姍不打算解釋,唯一可以說的就是,人是不可能活過一千多歲的,也沒有長生不老。老孫今年九十三歲。”

老孫,一個很奇怪的稱呼。

李嵐姍自嘲的笑了笑:“失言,失言。妙應師兄,今年九十三歲。”

象神話一樣,已經超出了科學可以解釋的程度。

許多人的腦子全亂了,比起那醫術傳承,此時一千多年前的人就在現代,這個要如何解釋呢。是時間通道嗎?還是華夏的一個巨大騙局?可那個神秘的島,又如何解釋。

李嵐姍自稱秦王妃,似乎也不是假的。

元興,元興。唐朝貞觀年前,李世民的許多弟弟中間那個字,就是元字。

很神話的感覺,許多觀衆甚至有些在懷疑了,自己看到的不是新聞發佈會,而是在看一部神話劇了。許多人都在相互詢問着,電視臺的電話已經被打爆,都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伍將軍,展示一下你的刀術!”李嵐姍輕聲的對一刀說着。

會場之中,一塊被拉開,立在那裡的是一根純鋼的柱子,目測的粗細程度大約在十五釐米至十八釐米。高度約爲兩米,並不是插在地面上,而是有一個底座擺着。

一刀手扶着刀柄緩步靠近,無數的攝像機都對準了他,幾部高速攝像機也開到了全速。

一道寒光閃過,刀依然在刀鞘之中,一刀卻緩步退後。那鋼柱從中間一分爲二。

“居合斬!”剛纔提問的倭人記者驚呼着。

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861節 祿東贊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4節 又穿越了?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49節 天價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367節 驅逐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347節 李治!!緊急通知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329節 工具!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198節 秋之意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97節 心狠手辣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143節 尋寶去!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808節 地標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743節 獻禮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789節 唐人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662節 工潮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742節 長安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207節 分糧第732節 先鋒戰第613節 戰,戰,戰!上
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17節 秦王唐橫刀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861節 祿東贊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4節 又穿越了?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49節 天價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367節 驅逐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347節 李治!!緊急通知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329節 工具!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198節 秋之意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97節 心狠手辣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143節 尋寶去!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808節 地標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743節 獻禮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789節 唐人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767節 貞觀三年新春第662節 工潮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742節 長安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207節 分糧第732節 先鋒戰第613節 戰,戰,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