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過年雜事

“業詡兄,你一定要鎮住他們,特別是我這個四弟,”李業詡身邊的李恪悄聲說道,不知這李恪和李泰有什麼過節。

雖然長孫皇后對所有皇子都非常好,但在她面前,非嫡出的李恪總有些不自在的感覺。

“翼慚愧,當不得皇后及太子和越王的稱讚,唯有班門弄斧,獻醜了,”爲了李恪這話,也爲了不被眼前的大小美女們看輕,怎麼也得露一手,前些天不是剛唸了一首嗎?

李業詡收起心神,故作沉思了片刻。

幾位小皇子還有大小公主之類的,聽說李業詡要做詩,全都擠到一塊來了,小高陽不知是否爲了顯示她與李業詡非常熟識,還跑過來拉着李業詡的手。

看着這麼多皇家兒女們看着自己,李業詡稍稍有些不自在,把目光轉向別處,卻感受到另一異樣的目光,卻是一位與李宇年齡相仿的公主,但不是路上遇見的,不知是何人。當下緩緩地吟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正是昨日在家中吟誦過,李業嗣記下來的那首詩《元日》。

除了幾個小屁孩,面前的一衆人都睜大了眼睛,剛纔那異樣目光的女子也垂下了頭,似乎都在細細品味剛剛李業詡所念的詩。

“不錯,不錯,好一個爆竹聲中一歲除,過年的氣氛盡在其中,”長孫皇后稱讚道,“賢侄,此詩是何題?

“詩目曰《元日》!”

“好詩,好詩,此乃佳作也,母后,孩兒把它寫下來,一會給父皇看看,”李承乾好似纔回味過來,擊掌稱讚。

而李恪更是激動,一張帥臉竟有些發紅,好像這詩是他做的一樣。

“青雀,你可服否?!”長孫皇后問李泰。

“孩兒服了,”李泰看起來深受打擊,但看着李業詡的眼神還是不服氣。

“乾兒、泰兒,以後有機會多向李公子請教,”孫長皇后對李承乾和李泰說,眼睛卻是看着李業詡,“賢侄,有空啊,多進宮來指教一下太子和越王!”

“是,母后…”李承乾和李泰應道。

“皇后娘娘,這,翼不敢…”李業詡很頭大。

“這也是皇上的意思…”

“是…”李業詡無奈地應承。

李恪拉拉李業詡,遞了個眼神,示意先走。

“母后,恪先回去了!”

“皇后娘娘,翼先告退了,”李業詡呆着感覺有些怪異,當下對着長孫皇后歉然一笑,也提出告辭。

“好吧,”長孫皇后依然是那迷人的笑容,“有空去看一下汝南吧!”

“是…”

李恪和李業詡施禮後退出。

“賢侄,當是非常之人,”臨走前長孫皇后又說一句。

李業詡怦然心跳,長孫皇后何意?

帶着長孫皇后賞賜的禮物,跟着李恪來到淑景殿。

路上李恪悄悄地說道,“我這四弟自詡文采非凡,眼高於頂,從來看不起人,今日業詡兄轉眼間作出這等佳句,定是讓他打擊。”

“恪弟,和越王是否有過節。”

“這…”李恪轉着狡猾的大眼,想一會說道,“也沒什麼,不說了。”

“對了,剛剛在你母后那裡看見的另一位年齡稍大些的是誰?”李業詡描述着樣子。

“那應該是我五妹李麗質,封號長樂。”

“哦,”原來是大名鼎鼎的長樂公主,李業詡又問,“汝南公主怎麼沒見到?”

李恪怪怪地看了李業詡一眼,“這個冬天我二姐身子一直不好,在牀上躺着。”

“…?!”

來到淑景殿,拜見了楊妃。卻也沒什麼事,只是楊妃託他問候一下母親王氏,還有感謝李業詡指教李恪,並委託李業詡再接再厲,對李恪更加嚴厲地管教。

李恪在邊上聽着一臉悲憤。

楊妃也賞賜了一大堆東西。

李業詡再三推辭,卻也不許,只得接受下來。

走出宮門,李業詡還是覺得有些恍恍,這大年初一過的實在有些不爽,太拘束了,很鬱悶…

---------------------------

不過,總得來說,李業詡還是很喜歡這時候過年的氛圍的。

這古代過年的氣氛比後世好多了,充滿了喜慶和溫情,還有那麼多的後世已經消失了的傳統習俗。

從臘月二十三小年開始,府上的各種迎接新年活動就開始了,祭竈、掃房、祭祖,每件事都很隆重。

除夕前第三天是立春,這時候立春日稱爲春節,表示春天來臨了,是個異常重要的日子,官方舉行了盛大的迎春活動,連作爲皇帝的李世民也出席了,受到重視程度讓李業詡很是吃驚。

李業詡不知後世爲何過年要稱爲春節?春節就是春節,年就是年,拜年拜年,沒有叫拜春節的,還是老百姓最實在,不管你當權者如何改變年的稱呼,在他們口中,永遠不變的還是叫過年。

除夕夜就不用說了,反正李業詡沒睡覺過,守歲、燃爆竹,陪着父母、弟妹聊天,玩樂,一個晚上在鬧騰。

正月初一,李業詡不知府上是如何慶祝,只聽說也是異常熱鬧。他麼一大早被李靖拉去聽朝會,末了又稀裡糊塗去見了皇后,被衆位皇子、公主們包圍着,如動物園的猴子一樣被人觀賞了大半天,感覺上有些不太舒服。

後面幾天還被李靖拉着到各府上去拜年,這拜年的禮儀也是異常的隆重,特別是上鄭府拜年時候的禮節。只是不能見鄭燕,據說是因爲未過門的原因。

正月初七是人日,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府上的人兒都在剪綵紙,製成人形,貼在屏風上、帳上,或戴在頭上,以示紀念。人日節這天不出遠門,不走親串友,在家團聚,過了人日節才能遠走他方。若這一天天氣晴朗,預示着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年節的喜慶活動一直持續到上元節後。

------------------------------

正月初八,晚飯後,李業詡當着李靖的面對李德謇說,“父親,孩兒想與你細談一會,是否可以?”

“翼兒,你那麼忙,還是,以後再說吧,”李德謇在自己的老子和兒子面前顯得非常慌亂。

李德謇在李靖面前並不是十分害怕,李靖責罵他,自小有張氏袒護着,多年來都是如此,李靖最終懶得管了。

但李業詡卻讓李德謇覺得有些害怕,特別是李業詡那說不出味道的眼神,似乎能把人心底看透,每次面對李業詡的目光都讓他感覺心寒。當父親的在自己兒子面前感覺到壓抑,滿心的不自在,這也是很有趣的事。

“孩兒和父親多年未曾好好聊上幾句了,年後孩兒即要出遠門,不知何日是歸期,”李業詡用他那犀利的眼神看着很是緊張的李德謇。

說實在的,在李業詡眼裡,這個李德謇並沒給他父親的感覺,接觸不多,交流更少,反而李德謇的作爲讓他有些厭惡,所以說話也沒有那種尊敬的口氣。

“翼兒,你又要去哪兒了?我…”母親王氏在一旁大急道,被李靖瞪了一眼,把後面的話又咽了回去。

李靖卻對李業詡露出讚許的神情,李德謇顯得更是發窘。

“母親,您別擔心,孩兒要爲祖父辦一件事去,今日孩兒只想和父親聊聊家常,”李業詡扶着一臉惶急神色的母親王氏道。

“你去那邊和你兒子好好聊幾句吧,”李靖冷冰冰地來這麼一句,用手指指偏廳。

張氏在一旁只是看着,幾次張張嘴,還是沒說話。

李德謇沒法,只得來到偏廳,和李業詡面對坐着。

“父親,請用茶,”李業詡從下人手裡接過茶,放在李德謇前面,“祖父忙於朝事,孩兒也有一些事兒要辦,二弟年幼,年後,府上的一切事兒,都要煩父親操勞。”

“府上的事,自有你母親會張羅着,爲父這些年都未曾持家,府中的一切事務都不熟悉,”李德謇端起茶,喝了一口,藉以掩飾尷尬。

“那父親這些年都做了何事?”面對李德謇,李業詡沒有感覺到是對長輩說話,語氣裡有些不當之處客氣。

“爲父在鑽研佛學…”

“佛學?那父親都有何成就?”李業詡不喜歡佛教,在他眼裡,佛教都是欺世唬人之道,遠不如道教來的務實,道教弄出來的很多東西都是實實在在有用的。

“我…佛法尚淺,哪來成就這說,”李德謇顯得有些可憐,到弘福寺討教佛法被僧辯法師奚落後,深受打擊,“只是知道諸惡莫行,諸善奉行。”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此乃佛教本意,可孩兒想問,何爲善?何爲惡?傳說中的釋迦牟尼,修煉成佛,可是他卻拋棄可憐的妻子和孩子,沒盡到一個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此爲善?還是爲惡?自己的家人都可以拋棄,如何言善,何來普渡衆生之說?佛法就不需要擔當責任的嗎?”

“佛法講究的是結交品德高尚者,試問父親,未盡兒子的孝命,未盡丈夫的本分,未盡作父親的責任,如此之人,何來品德高尚之說?如何言佛?”李業詡有些像在訓教自己的兒子,可憐的李德謇本想拿出父親的架勢來,可一接觸李業詡的眼神,馬上泄了氣,只是聽着卻不敢反駁,也找不到詞來反駁。

“佛法上說,以化一切衆生出離苦海直至菩提,此爲佛陀慈悲度生之本懷,那孩兒想問父親,何爲苦海?何爲菩提?有家室者不顧,讓家人擔憂和傷心,是其陷苦海,還是化其至菩提?更不要說心憂天下事了。”

“父親難道不知道,佛事即人事,盡到人事了,才能洞悉佛事,人事都未盡到本分,何以談佛事?”

李業詡長嘆一聲,“如今天下未安,四夷未服,好男兒當爲此盡一份力,爲社稷分憂,此乃男人本色,想祖父,一生征戰無數,爲我大唐百姓不受胡夷的殺掠,保我大唐邊境不受侵犯,花甲之年,還要領兵出征,此乃真男兒,父親你不覺得汗顏嗎?”

李業詡一席話說完,可憐的李德謇還在回味着兒子的責問,似乎有些醒悟。

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51章 元旦朝會第5章 論道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7章 較量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60章 歸來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59章 回家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268章 託孤?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1章 陽春白雪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78章 禮節真多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32章 比武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56章 爭功第38章 再次進宮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52章 雙河之戰第29章 解惑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2章 重生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27章 共餐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51章 元旦朝會第38章 再次進宮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49章 過年了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5章 抵達鄯州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7章 較量第22章 意外第32章 比武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24章 游泳訓練第41章 玩的過火?第36章 收留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9章 有後了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
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51章 元旦朝會第5章 論道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7章 較量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60章 歸來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68章 遼東首戰告捷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59章 回家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268章 託孤?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11章 陽春白雪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14章 皇后還康健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78章 禮節真多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32章 比武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56章 爭功第38章 再次進宮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52章 雙河之戰第29章 解惑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2章 重生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27章 共餐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51章 元旦朝會第38章 再次進宮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49章 過年了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5章 抵達鄯州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7章 較量第22章 意外第32章 比武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24章 游泳訓練第41章 玩的過火?第36章 收留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9章 有後了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