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

“陛下…”見如此陣勢,作爲此次負責皇帝安全的左羽林衛大將軍尉遲恭帶着一隊羽林衛的士兵,很是緊張地跑到李世民身邊,所有士兵都拔出橫刀,護衛在皇帝兩側!

檢閱臺前的羽林軍士兵們看到臺上這種情況,也都聚集到皇帝所站的位置前面來,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無妨!趕緊退下!”行着軍禮的李世民低吼着說了一句,目光瞪了一眼尉遲恭後,還是投向場地中間的方陣,心裡有些惱怒尉遲恭和他的羽林軍破壞了今日的氣氛。

李世民是多次帶兵打過仗的人,從臺下走過去的這支軍隊無形中散發出來的這股氣勢,非但沒有讓他感到潛在的威脅,反而讓他感覺到欣喜。行進間如此整齊的隊伍,還帶着殺氣,在戰場上一定是一支號令如一,紀律嚴明,有着強大戰鬥力的隊伍。

“是,陛下!”尉遲恭馬上帶着羽林軍士兵退到後面。

這麼一個小插曲,讓李業詡很是意外和不舒服,有些想不明白羽林軍將士爲何會做出這般舉動。其他那些大臣們看到也有些面面相覷,但還是被訓練場上整齊的隊列吸引過去。

李世民的眼神還在注視着訓練場上,舉着行禮的手都有些酸了,卻沒放下。在三隊黑色玄甲軍陣後面,接着列隊而來的是騎在馬上行進的方陣。每個方陣還是約五百名士兵,縱斷面整齊排列,在通過檢閱臺時候,也都舉着馬刀,側轉頭,以示致意。

五百匹馬踏着還算整齊的步伐,慢速從檢閱臺前通過,要讓戰馬差不多速度通過,打過仗的人都知道,這是個極高難度的活計,但場地上的這些將士們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不錯,讓李世民很是驚喜。

這時前面的那幾個方陣,差不多已經直到場地另一側,在通過檢閱臺時,正步走變成了齊步走,再轉身,步入旗杆前面的場地上,列隊排列。

“好!”站在最前列的李世民,在看到三個騎兵方隊通過後,第四個騎兵方隊過來時,激動的發出了叫好聲。

李世民以往也檢閱過許多次各地方的軍隊,包括各衛軍中的常備軍,還有臨時徵召的府兵,但從行進隊列的整齊程度,還有無形中表現的那份氣勢來看,以往的那幾次閱兵所檢閱的軍隊,怎麼也不能和眼前這些士兵相比,今日這些邁着正步從檢閱臺前經過的方陣,這是他所見過最有氣勢的行軍隊列。

這是李業詡令李業嗣訓練了近兩個月隊列的成績,雖然說從氣勢,還有行進中的整齊程度上來說,根本無法與後世諸如三軍儀仗隊,或者國慶閱兵時候那些整齊劃一行進的方塊陣列相比,但與時下其他諸軍的隊列整齊程度相比較,不知要優上多少。

後世那大塊模的閱兵式,所體現的軍隊氣勢,能極大的激發國人的愛國熱情,同時也是向天下百姓,展示國家實力的一種方式,讓每一個觀者都會熱血沸騰,李業詡就是想在今日,用這樣的方式,向來出席開學典禮的朝中大佬們展現那經過系統訓練的衛軍士兵風采。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報知李世民同意後才舉行的。

閱兵式還在繼續,四個持不同武器的騎兵方隊通過後,接着出現的一幕讓檢閱臺的的皇帝和朝臣們都是非常的震驚。

“那是什麼?”朝臣中有人指着由戰馬拉着行來的一些龐然大物,很是驚奇地問道。

“那是軍器監研製出來的火炮!”站在一旁的軍器監大匠閻立德很是驕傲地說道,“這種火炮只是用作軍事學院學習之用,威力一般,剛剛研製出來的火炮,射程可以達到兩千多步…”

因爲今天場地上聲音比較大,閻立德下意識地提高了聲音,這話基本都傳入在場的每一個人耳中,連站在最前面的的李世民,及站在李世民兩側後的李業詡,還有李世績,尉遲恭都隱約聽到了。

“兩千多步?”朝臣中間同樣響起一陣驚歎的聲音,“閻大匠,你不會是吹牛的吧?”

閻立德正想譏笑一下這名沒見過世面的工部官員,這時在前面的李世民轉過頭了,瞪了一眼,所有發出聲音的人馬上噤聲,行禮注視着場地上拉過來的火炮。

這是軍器監早先研製出來的火炮,口徑較小,射程約在三四百步間,威力也較小,這些炮基本不會用於以後的作戰中,軍事學院成立後,準備拿來當作炮兵專業訓練之用。這些炮共有五十門,每列五門,共十列,每門炮都是裝在炮車上,由兩匹戰馬拉着行進的。

“賢侄,這些就是你所說的火炮?”李世民示意身後側的李業詡上前一步,再低聲地問道。

“陛下,正是!”李業詡還是挺直腰桿行着禮,以李世民剛剛好聽到的聲音說道,“這些拿來當作炮兵專業訓練之用,如今準備裝備于軍中的,都是比這個射程遠得多,威力也大得多的火炮,最遠的射程有近二千五百步…一會典禮結束後,臣還準備了火炮射擊的表演…”

“朕明白了,”李世民微微地點頭表示認可。

最後一個通過的是正步行來的軍事學院第一批學員方隊,包括房玄齡二子房遺愛,蘇定芳兒子蘇慶節在內的從軍中選拔出來的勳貴子弟,他們作爲分列式的最後一個方隊接受皇帝的檢閱。

樂團演奏的曲樂還在輪番繼續着,所有的隊列都已經從檢閱臺前通過,李世民也放下了行禮的手,只覺得手都很是痠痛了,這幾個隊列從臺前通過,也差不多花了半來個時辰,老是舉着手,肯定是要痠痛的。

只是李世民身側的李業詡,都已經習慣了這些常規的動作,即使更加時間保持一個動作,也不在話下。

所有參加閱兵式的軍士們在訓練場上繞了小半個圈後,都來到檢閱臺前面,在軍旗前列好隊。

待所有的軍士們都整好了隊,騎兵也下了馬,樂團的樂曲聲也停止了,全場鴉雀無聲,這讓剛剛還充耳是樂曲聲和腳步聲的皇帝和朝臣們一下子有些不適應。

李業詡小跑着來到檢閱臺的最前面,對着全場列隊的軍士們敬了禮,接着舉起了手,樂團的樂曲聲再次響起來,還是那首高昂的軍歌《大唐軍魂》的曲樂。

男兒生世間,焉能守家成;

護國皆有責,守土誰無份?

寶刀攜出徵,從軍淨胡塵;

最好沙場死,何惜七尺身!

班歌起北風,旌旗漫作錦;

劍氣衝南鬥,鐵騎催戰雲;

淨掃西北虜,鏖戰四海濱;

殺敵不顧身,百戰成英名!

莽莽我長城,出入任馳騁;

天威卷黃河,萬里盡漢歌;

浩氣蕩崑崙,大地播英聲;

要使天下同沐中國風!

熱血與忠誠,鑄我大唐魂!

場地上參加檢閱的三千五百名士兵齊聲高唱起來,用他們高亢的音節,將一份從軍報國,殺敵立功的志向都表述在歌聲中,數千人的聲音驚天動地,學院圍牆外一羣小鳥被驚起來,飛向天空。

激昂的旋律感染了檢閱臺上的每一個人,已經聽過這曲調的李世民率先開始跟唱起來,唱過許多遍的蘇定芳等武將也扯着喉嚨開始唱起來,接着那些不太熟悉這歌曲的文臣們,也哼哼嘰嘰地跟唱起來,雖然這些文臣們的聲音不太協調,但這些不和諧的走調聲被淹在這數千人的合唱聲中,基本沒有人聽到。

一遍唱完,接着又是一遍,場地上的軍士見皇帝和其他高官們也都跟着唱起來,更是扯着喉嚨在吼,聲音越加的響亮。

“…熱血與忠誠,鑄我大唐魂…”隨着軍歌最後一句延聲停歇,曲樂聲和高唱聲嘎然而止,剛剛激情飛蕩的訓練場上剎時像被抽去了什麼似的,除了幾個變調的聲音還在呀呀的亂唱外,沒了其他聲音。

而這幾個胡亂跟唱的大臣們也突然間明白過來唱軍歌結束了,也忙止住聲音,一時間,這幾人因一口氣沒吼出來,都憋得滿臉通紅。

“大唐萬勝,大唐萬勝…”在李業詡一個手勢的表示下,場地上所有的軍士都舉起手中的兵器,再次怒吼道,聲音比剛剛唱軍歌的聲音還要響上很多,把李世民和其他朝臣們再次嚇了一跳。

“陛下,請您訓話!”李業詡一個後轉身,小跑着來到李世民面前,敬禮,大聲吼道。對這樣的效果,李業詡很是滿意,這激情還是延續下去,剛剛自己表演了半天,該是讓這愛顯擺的皇帝出場了。

李世民也機械地回了個禮,在李業詡手勢作請下,大步上前,往檢閱臺邊走去,李業詡和李世績、尉遲恭也跟了上去。

李業詡也和一旁的李世績交流的一下目光,在李世績投過來的目光中,李業詡分明感受到了一份讚賞,作爲兵部今年的重頭戲,軍事學院的開學是兵部及學院所有成員幾個月來努力的成果,有這樣的效果,皇帝也認可,那是非常的不錯的,作爲兵部尚書的李世績也是挺滿意。

而另一邊的尉遲恭也滿是敬佩的神色,多年領兵的他,知道軍紀對於一支軍隊的重要性,就從場間這支軍隊所站的隊列上來看,士兵軍容整齊,行列間整齊劃一,除唱歌間,沒有任何聲音發出來,有這樣紀律的軍隊,在這兩年征戰中,取得了驕人的戰績,還真的沒什麼意外。

李世民已經走到檢閱臺邊,如剛纔李業詡般,對着場下的數千軍士們行了一個非常標準的舉手軍禮,再清清嗓子,準備開始訓話…(!)

第10章 祖孫對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37章 壽辰(上)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58章 出海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54章 上元節第82章 李業嗣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54章 上元節第20章 廟會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14章 就一招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15章 回府(下)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47章 大舉攻擊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28章 軍事屯田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5章 抵達鄯州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5章 論道
第10章 祖孫對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37章 壽辰(上)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158章 出海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54章 上元節第82章 李業嗣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51章 如何善後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54章 上元節第20章 廟會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7章 我們要加緊備戰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14章 就一招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15章 回府(下)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47章 大舉攻擊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28章 軍事屯田第61章 緊急事件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5章 抵達鄯州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5章 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