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第七相國

在狄仁傑去世後,朝廷七相變成了六相,張柬之、姚崇、韋安石、楊再思、豆盧望欽、宗楚客,其中張柬之和姚崇是追隨狄仁傑的保皇派,支持李唐復位,不過他們究竟是支持廬陵王李顯還是支持相王李旦,暫時不得而知。

韋安石出身長安韋氏世家,由於韋王妃的緣故,他是廬陵王李顯的堅定支持者,已是衆所周知之事。

另外三相,楊再思、豆盧望欽和宗楚客,其中楊再思是張氏兄弟提拔入相,他事實上是張氏兄弟在政事堂的利益代表,而宗楚客是武氏一脈,是武家的支持者。

唯獨豆盧望欽資格極老,而且十分油滑,在朝會時他堅決維護張氏兄弟的利益,支持楊再思的方案,但他又和武三思私交極厚,偏偏他有時候又會感概李唐凋零,所以很多人認爲他是蘇味道第二,模棱兩可,誰都支持,但又誰都不支持。

由於狄仁傑的去世,使朝廷中多出一個相位,偏偏皇帝武則天一直不表態,這個相位就成爲各派系角逐的目標。

張氏兄弟想推薦他們的叔父、太原府尹張神望入相,相王李旦則想推薦太府寺卿桓彥範入相,武三思則要推薦他的女婿曹文入相,太平公主則想推薦她的心腹高戩入相,而一直比較沉默的廬陵王也公開表示,他認爲兵部侍郎張說才華橫溢,資歷足夠,是相國的最佳人選。

爲了爭奪這個相位,各派力量積極活動,各顯手段,一時間朝野矚目,武攸寧重傷事件迅速被人遺忘,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新相國的產生。

但由於武三思牽涉進了武攸寧刺殺一案,被武則天公開責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很多人都認爲曹文入相已不太可能,一些大臣在非公開場合內更是直言不諱,資歷本來就不深的曹文成了第一個被出局的競爭者。

張柬之無疑是狄仁傑之後的百官之首,他是由狄仁傑一手提拔並推薦入相,不過他的風格卻和直率敢言的狄仁傑不太一樣。

或許是資歷不夠深厚的緣故,在風起雲涌的相位爭奪中張柬之保持了沉默,這無疑是明智之舉,但作爲百官之首,他的沉默又給人一種不作爲的印象,更讓反對他的人抓住口實。

這便讓張柬之身處兩難境地,他該支持誰,或者誰也不支持,另外推出新的相國人選。

房間裡,張柬之負手來回踱步,他爲眼前的混亂局面而深感憂慮,比起五年前,朝廷明顯出現了衰敗的跡象。

這一方面是因爲聖上年老體衰,精力大大不如從前,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張氏兄弟篡權,嚴重擾亂了朝廷秩序,作爲大唐首相,他對振興朝堂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但他又感到力不從心,着實令他憂心忡忡。

“啓稟相國!”

一名從事在門口稟報:“千騎營李大將軍求見。”

是李臻來找自己,張柬之點點頭,“請他進來!”

不多時,李臻快步走進了張柬之的官房,拱手笑道:“不請自來,打擾相國了。”

“無妨,李將軍請坐。”

李臻是狄仁傑的女婿,又是在軍方有着重大影響的高官,張柬之於情於理都會很客氣,而且他內心還有一種想法,把李臻拉到自己這邊來。

兩人坐下,張柬之又讓隨從上了茶,他關切地問道:“現在狄府情況如何?”

“現在府中家人的情緒都還比較穩定,而且聖上已經答應將光嗣調回朝廷,無疑會讓狄府有了主心骨,應該會漸漸恢復正常,多謝相國關心。”

“哎!我是關心不夠啊!”

張柬之苦笑道:“最近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尤其政事堂中缺了一相,很多事情都辦不成,基本上停頓了。”

李臻笑道:“不至於這麼嚴重吧!雖然少一相是有些不便,但也不至於到政事堂停頓的地步吧!”

張柬之嘆了口氣道:“從前狄相在的時候,凡遇朝政事務爭執不決,就實行七相表決,結果總是以四比三通過,現在狄相不幸去世,楊再思等人便想趁機在政事堂奪權,凡是我建議的政務,他們就不會同意,很多事情都僵住了。”

李臻當然知道他所指,楊再思、宗楚客、豆盧望欽三人本來就不和張柬之等人一條心,現在政事堂出現了兩大派系,正好各佔三人,勢均力敵,很多事情當然就推動不下去了。

“那張相國有沒有和聖上談一談?”

張柬之搖了搖頭,很沮喪地說道:“我找過聖上,但聖上態度模糊,讓我儘量協調,不要再用這些小事煩她,聖上根本就不想過問此事。”

“關鍵還是第七相,是吧!”

張柬之慨然長嘆,“說得不錯,就是第七相的問題。”

李臻沉默片刻道:“張相國覺得桓彥範此人如何?”

張柬之一怔,他注視李臻片刻,緩緩道:“這是相王殿下的意思嗎?”

“算是吧!壽春王殿下找過我,他希望讓我向你推薦桓彥範。”

李臻很坦率,直接說出了相王李旦的要求,張柬之何等老辣,他立刻悟出了相王更深一層的意思,相王其實是想拉攏自己,否則他應該建議李臻去找上官婉兒。

張柬之當然是支持李唐,不過他更偏向於廬陵王李顯,因爲李顯纔是大唐正統,他心中有點爲難,之前他已經答應了李顯的要求,推薦兵部侍郎張說入相,現在李臻又代表相王來找自己,讓他怎麼拒絕。

躊躇良久,張柬之苦笑一聲道:“桓彥範才能出衆,學識淵博,確實有宰相之才,不過我覺得兵部侍郎張說更適合目前的相位,他曾是李將軍的長史,李將軍應該更瞭解他纔對。”

李臻明白了張柬之的意思,他還是要支持李顯,不能改弦易撤,其實李臻也知道很難說服這些相國,連自己岳父狄仁傑都沒有能說服他支持李旦,自己又怎麼可能改變他的想法。他本來就不抱太大的希望。

“好吧!我明白相國的意思了,我完全尊重相國的決定,就不勉強相國了。”

張柬之很抱歉地將李臻送出官房,又對他暗示道:“其實李將軍可以去找一找姚相國,我覺得應該會接受將軍的方案。”

李臻也正要去找姚崇,他笑道:“多謝相國提醒,我這就去找他。”

他拱拱手,告辭而去,望着李臻走遠,張柬之微微嘆了口氣,儘管他全力支持李顯,但李顯偏偏身體不好,聖上可能把皇位傳給他嗎?

……

時間又過去半個月,各方勢力對第七相國的爭奪也愈加激烈,但形勢也愈加明晰,張柬之推薦的張說和張氏兄弟推薦的張神望佔據了上風,朝野都說,第七相國無論如何都是姓張了。

對於相王李旦而言,雖然他推薦的桓彥範落了下風,不過他也有很多收穫,首先是李臻對他的支持愈加明顯,其次是姚崇終於明確表態,他會全力支持相王李旦復位。

這樣一來,李旦在政事堂中也有了自己勢力,就算第七相爭不到,但他也心滿意足了。

書房內,李旦正在和兩個兒子商議下一步的計劃,三子李隆基的謀略勉強讓他滿意,重傷武攸寧,斷絕了武攸寧上位的可能,同時使武三思遭到重責,使二張和武三思聯手對付李臻的計劃遇阻,大大減輕了李臻的壓力,才使李臻能全力替他奔波,贏得了姚崇的支持。

可謂環環相扣,但讓李旦有點不高興的是,三子報復心太重,竟然把禍水引向太平公主,這着實讓李旦有點惱火,這一點是他事先沒有想到,也是三子隆基沒有向他彙報。

李隆基沒想到父親會發火,連忙解釋道:“孩兒絕沒有陷害姑母的想法,甚至什麼都沒有做,是他們自己胡思亂想。”

旁邊李成器也替兄弟辯護,“父親,不殺死武攸寧是當時我們共同的想法,是給姑母留一點面子,剩下就只有揭露武三思的人也在雙橋鎮了,但我們確實沒有想到,武攸寧重傷會讓人聯想到是姑母所爲,這件事應該不能怪三郎。”

李旦心中也明白前因後果,只是因爲當時兒子再三強調不能殺死武攸寧,他沒有想得太深,可現在看起來,當時兒子似乎就已經意識到了後果,但他卻沒有說。

李旦是爲這一點生氣,他沒想到兒子的心機居然這麼深,讓他有點不寒而慄,他越看李隆基越不喜歡,相比長子的寬厚,三子李隆基城府實在太深,連自己父兄都要欺瞞。

李旦不再提此事,他又對李成器道:“李臻說服姚崇轉而支持我們,我們應該好好感謝他,以表達我們心意,你覺得我們該怎麼表示?”

“父親,孩兒覺得用錢物之類表示謝意,反而會有所生分,倒不如有時間和他當面聊一聊,更顯得父親的誠意。”

李旦點點頭,成器說得有道理,確實是這樣,錢財籠絡,不如情感籠絡,“這件事你來安排吧!必須要隱蔽,萬無一失。”

“請父親放心,孩兒會做得萬無一失。”

這時,李隆基在旁邊道:“父親,孩兒也想去見一見李將軍,請父親恩准!”

李旦想起當年李臻還教兒子練過騎射,當他和李臻接觸一下,或許更能籠絡感情,他便答應了,“好吧!有什麼事隨時向爲父彙報,不準擅自所爲。”

“孩兒明白,絕不會胡亂做事。”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腳步聲,只聽一名老宦官在門外稟報:“王爺,太平公主殿下來了,說有急事要見王爺。”

第237章 堅決否認第160章 芙蓉獻寶第248章 何處買房第362章 大禮之日第386章 城門衝突第232章 再見隱僧第041章 追查線索第059章 終南隱士第177章 危機如影第062章 夜遊閿鄉第029章 人心思遷第019章 初嘗離別第291章 連夜抓捕第267章 夜求高戩第261章 緊急動員第098章 紫雲地宮第307章 再入狄府第362章 大禮之日第396章 第七相國第328章 各讓一步第044章 十天授劍第172章 烈火焚宮第383章 正面交鋒(下)第269章 加入興唐第368章 下馬之威第145章 殺胡立威第156章 入幕新賓第030章 宿營蒲昌第110章 走爲上策第234章 蹊蹺藥鋪第072章 狄燕求救第112章 冷閣威逼第287章 侍衛落網第357章 欲戰無路第331章 出乎意料第236章 驛館驚魂第080章 新的線索第062章 夜遊閿鄉第258章 元嘉之王第397章 興師問罪第014章 大恩不謝第022章 利誘引亂第225章 夜見王妃第145章 殺胡立威第198章 舊皇太孫第043章 天下劍客第221章 漏洞百出第071章 狄相蒙災第099章 生死一瞬第321章 榆關初戰第209章 無帥之殤第299章 落井下石第108章 拋珠引玉第168章 公孫來訪第378章 酒樓會晤第379章 山莊兇案第002章 蚊蠅二俠第317章 曲阜驚魂第386章 城門衝突第051章 舍利換人第023章 家廟威逼第342章 輕語隱秘第369章 強勢奪權第268章 搬到新家第386章 城門衝突第407章 三思之死第293章 交換條件第323章 執迷不悟第214章 主將單挑第291章 連夜抓捕第022章 利誘引亂第317章 曲阜驚魂第296章 證據突破第066章 縣主之怒第219章 暗中保護第129章 護隊保鏢第359章 凱旋歸來第144章 途中遇襲第078章 師門之仇第335章 公主厚禮第093章 人情難卻第239章 尋路探途第239章 尋路探途第407章 三思之死第194章 騎射爭雄(下)第234章 蹊蹺藥鋪第218章 初聞興唐第350章 幽燕激戰第018章 少女夢想第026章 神秘客人第267章 夜求高戩第313章 再見師父第294章 令人生疑第382章 正面交鋒(中)第177章 危機如影第229章 痛下殺手第404章 忠孝難全第337章 女皇新寵第373章 事情鬧大第015章 援軍到來
第237章 堅決否認第160章 芙蓉獻寶第248章 何處買房第362章 大禮之日第386章 城門衝突第232章 再見隱僧第041章 追查線索第059章 終南隱士第177章 危機如影第062章 夜遊閿鄉第029章 人心思遷第019章 初嘗離別第291章 連夜抓捕第267章 夜求高戩第261章 緊急動員第098章 紫雲地宮第307章 再入狄府第362章 大禮之日第396章 第七相國第328章 各讓一步第044章 十天授劍第172章 烈火焚宮第383章 正面交鋒(下)第269章 加入興唐第368章 下馬之威第145章 殺胡立威第156章 入幕新賓第030章 宿營蒲昌第110章 走爲上策第234章 蹊蹺藥鋪第072章 狄燕求救第112章 冷閣威逼第287章 侍衛落網第357章 欲戰無路第331章 出乎意料第236章 驛館驚魂第080章 新的線索第062章 夜遊閿鄉第258章 元嘉之王第397章 興師問罪第014章 大恩不謝第022章 利誘引亂第225章 夜見王妃第145章 殺胡立威第198章 舊皇太孫第043章 天下劍客第221章 漏洞百出第071章 狄相蒙災第099章 生死一瞬第321章 榆關初戰第209章 無帥之殤第299章 落井下石第108章 拋珠引玉第168章 公孫來訪第378章 酒樓會晤第379章 山莊兇案第002章 蚊蠅二俠第317章 曲阜驚魂第386章 城門衝突第051章 舍利換人第023章 家廟威逼第342章 輕語隱秘第369章 強勢奪權第268章 搬到新家第386章 城門衝突第407章 三思之死第293章 交換條件第323章 執迷不悟第214章 主將單挑第291章 連夜抓捕第022章 利誘引亂第317章 曲阜驚魂第296章 證據突破第066章 縣主之怒第219章 暗中保護第129章 護隊保鏢第359章 凱旋歸來第144章 途中遇襲第078章 師門之仇第335章 公主厚禮第093章 人情難卻第239章 尋路探途第239章 尋路探途第407章 三思之死第194章 騎射爭雄(下)第234章 蹊蹺藥鋪第218章 初聞興唐第350章 幽燕激戰第018章 少女夢想第026章 神秘客人第267章 夜求高戩第313章 再見師父第294章 令人生疑第382章 正面交鋒(中)第177章 危機如影第229章 痛下殺手第404章 忠孝難全第337章 女皇新寵第373章 事情鬧大第015章 援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