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未雨綢繆

武德二年,歲末。

宇文化及退守魏縣之後,損兵折將無力北顧中原。故而準備攻下魏州作爲自己臨時的棲身之地,但一連攻打了幾十天,仍沒拿下魏州,反被防守魏州的元寶藏打敗,部將亡失一千多人。

無奈,宇文化及又帶兵奔向東北的聊城,打算招誘那一帶的賊盜入夥。同時起初跟隨宇文化及北上的大臣司馬德戡、趙行樞和大將陳伯圖都先後被殺,隨後感覺命不久已覺得人生在世,能做幾天皇帝就做幾天皇帝也好。

於是宇文化及在魏縣登基稱帝,國號爲許,年號天壽。迫於李唐李神通與竇建德的軍事壓力,宇文化及不得不撤離魏縣。由於水路不通,他又下令掠奪當地的牛車兩千輛,把宮女珍寶共同裝車;他的戈甲兵器,也讓兵士揹着。由於道路遙遠,人困馬乏,三軍將士怨聲載道。隨後,大多數將士開始逃亡而去,追隨他的不足二萬人。

李承訓看着蓋世太保不斷傳來的情報,心下雖然身處怉罕郡內卻是對於天下大事瞭如指掌。對於宇文化及之事也是心知肚明,輕輕的抿了一口茶水將手裡的情報遞給裴矩笑道:“老師對此如何看?”

裴矩眯着眼睛,想了想道:“宇文化及之父宇文述,北周時襲父爵爲上柱國,封爲濮陽郡公,隋初爲右衛大將軍,因依附曾經是晉王楊廣,靠幫助楊廣奪取太子位而受寵,成爲朝中權貴。皇帝爲了感謝宇文述的擁戴之功,特將自己的大女兒南陽公主許配給宇文述的第二子宇文士及。”

“然而宇文化及輕薄無行,不得人心,更兼其人志大才疏落得如此下場也是必然。”裴矩擡起茶杯喝了一口,待口中茶味散開,苦澀襲來才繼續開口道:“宇文家族乃是北周皇族,其復國之心不死,叛隋自立是必然之事。但是宇文化及兩輩人都受到隋朝的恩惠,再加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想文帝般英明神武!”

李承訓目光閃爍了一下接口道:“正因爲這樣,宇文化及若不謀反自立,宇文家族還可以存留下去。但是如今宇文化及先弒君在前,後殺大臣在後,天下不過是一句浮誇而已。”

“是啊,宇文化及離身死族滅不遠矣!”

跟隨着李承訓感嘆一句,裴矩看着眼前的少年開口道:“如今中原腹地羣雄逐鹿,大顯身手,王爺甘心坐守着西北苦寒之地與番邦異族打交道?”裴矩雖然是詢問,但是語氣輕鬆更像是反問,顯然他也不相信面對中原腹地的種種變化,李承訓還能淡定的坐在這裡與吐谷渾交力。

“老師,據蓋世太保傳來的消息,陛下很有可能派遣學生南下楚地,尋找隋帝寶藏!”李承訓看着裴矩笑了笑:“所以說,在這裡本王已經待不了多久了!”李承訓站起身走到地圖跟前,指着吐谷渾的盤道:“當年在老師的謀劃下,楊廣出兵三徵吐谷渾,隋軍集中優勢兵力,採用窮追不捨、四面合圍的戰法,數次大敗吐谷渾,將其主力消滅殆盡,消除了吐谷渾對隋西部邊境的威脅。”

隨即李承訓手指微微一動劃了一個圈:“吐谷渾東西四千裡,南北二千里故地皆爲隋朝所有,範圍東起青海湖東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庫魯克塔格山脈,南至崑崙山脈。隋帝楊廣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其中西海郡更是吐谷渾故都伏俟城。”李承訓微微一笑,盯着若有所思的裴矩:“老師學生既然出手了,那麼這四郡之地便是我的。”

“王爺打算與吐谷渾平分天下?”裴矩目光一陡,突然看着李承訓問道。目光閃爍,隨着這句話出口裴矩便是發現李承訓的所做所爲一切舉動都有了說明,和目的。於是裴矩看向李承訓的眼神裡有着濃厚的驚訝和不解。

按照李承訓的打算跟計劃,消滅薛仁呆以及李軌之後便南下楚地,圖謀南方。企圖劃江而治做一個真正的楚霸王,所以說此刻李承訓對於西北之地的圖謀以及後手有些不太實際。作爲經歷世事變遷,歷經歲月雕琢的人,裴矩自然明白時間便是一切變數發生的基礎。

此刻李承訓的所做所爲,有些讓人不懂。雖然不清楚裴矩心中的想法,但是李承訓善於察言觀色,自然而然的從裴矩神色變化間瞭解到了裴矩對於此事的不解和疑惑。李承訓心下莞爾一笑,裴老爺子也是一代戰略大家怎麼忽略瞭如此簡單的問題。

“老師你看!”李承訓目光炯炯着奪目的神采,對着裴矩笑道:“只要乞活軍打下西海郡,威懾吐谷渾。同時兼併河源、鄯善、且末三郡!乞活軍就可以坐擁五郡之地,徹底的成爲了一支可以左右天下風雲的勢力。”

“嗯,此言不假,”裴矩點了點頭,算是承認李承訓的看法:“但是,這個天下佔有五郡之地的諸侯不在少數,而且乞活軍所佔之地乃四戰之地,四面有着吐蕃,西突厥,李軌,吐谷渾的環飼根本不是用武之地。”

心裡明白裴矩說的很正確,李承訓心裡卻有着自己的打算。他心裡清楚自己的勢力擴張太大了,這對於李淵來說不是什麼好事。他心裡清楚等待這一場戰爭結束自己麾下的能征善戰之軍至少將會達到十五萬左右。如此大規模的軍隊根本就是超出了李淵可以忍受的範圍。

而且這十五萬軍隊都是經歷了戰爭的鐵血之兵,李承訓相信就算是有一日自己的黨衛軍與乞活軍和李唐大軍相對,勝利的必將是黨衛軍與乞活軍。要知道這可是十五萬黨軍,紀律森嚴,有着絕對信仰的黨軍,而不是十五萬烏合之衆。

所以李承訓需要未雨綢繆,他需要解決這除去乞活之外的黨衛軍。畢竟他如果南下楚地李淵是不會讓他帶領那麼多的軍隊的,最多讓其帶着五萬軍隊就是到了最大的容忍度裡。故此南下楚地之前李承訓需要藉助乞活軍的名義,爲黨衛軍打下一個退路。

隴西之地終究還是還是要交給李淵的,在李承訓想來自己能夠佔據一郡之地就頂天了。腦海裡閃過這些有的沒得的東西,李承訓看着裴矩苦澀一笑道:“老師,如今學生作爲黨衛軍元帥,乞活軍可汗,國社黨黨魁,大唐楚霸王,就必須要爲學生麾下人的去存而着想。”

“如今學生麾下勢力可以說是李唐之內之最,佔據地盤之廣,軍隊戰力之強甚至於都超過了我皇爺爺。”李承訓目光之中憂慮一閃而逝,對着裴矩凝重的道:“如今這形式根本就不容許學生自立門戶,所以學生只能在李唐的名號下做事。但是功高震主,權臣壓主,的結果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那怕學生是皇家子弟也不行,甚至於死的更慘。”

“兵強馬壯就是一劑催命毒藥,特別是如今陛下的勢力快要壓不住學生的時候。爲今之計只有退一步明哲保身,將隴西之地交給朝廷,才能化解我們之間的矛盾。”李承訓眼神裡閃過一抹亮光,殺機瀰漫。

裴矩是什麼人,焉有不明白這些道理的可能。只見裴老爺子,目光閃爍着莫名的意味道:“所以王爺打算以冉閔的名義建立乞活軍,打下河源、鄯善、且末、西海四郡加上一個怉罕郡來隱藏黨衛軍,以減輕朝廷對你的猜忌?”

“嗯!”

李承訓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裴矩分析的雖不全中也不遠矣,顯然裴老爺子洞悉了自己的目的。李承訓心裡想了想對着裴矩問道:“老師你覺得到時候學生該帶誰南下楚地?”

這個問題也是讓李承訓猶豫至今而不可決的問題,主要是留在這西北之地的軍隊太多了。留下的大將即要有衝鋒陷陣的勇力,也要有對陣各方勢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對方的忠心。

畢竟這一次李承訓南下楚地,保守估計可能也得五六年甚至於七八年之後才能提兵北上。也就說就在這裡的人必須保證在漫長歲月,對李承訓的絕對忠誠。

其實李承訓心裡最佳的人選便是尉遲敬德與杜如晦組合,因爲這兩個人基本上都是跟隨自己最早的人。忠誠基本上還是可以保證的,更何況歷史也證明了他們的忠誠和實力。雖然說忠誠只是因爲背叛的籌碼不夠,但是相對於一抹黑來說,至少李承訓對於他們還有着一絲瞭解。

但是由於這兩個人跟隨自己最早,更加上跟隨自己拋頭露面。可以說李唐內部他們已經打上了楚王的標籤,只要他們留在西海郡,很多人就可以猜測處這乞活軍的主人是誰。至於剩下的人,卻是讓李承訓傷透了腦筋。

除去尉遲敬德與杜如晦組合外,徐世績與單雄信作爲降將自是不能,更何況這兩人原是瓦崗舊將,對於楚地還是有着些許威懾力,對於李承訓南下楚地卻是有着一絲幫助。呼延莛雖然號稱突厥第一勇士,更是於始畢仇深似海,但是終究非我族類。

“以蒙辰爲帥總領全軍,以呼延莛將統領乞活軍。相互制衡,以黨衛軍防乞活,以乞活止黨衛!”裴老爺子沉思良久,不斷的思考李承訓麾下將領的性格,終於是得出了這個結論。

第89章 梟雄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59章 風華絕代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115章 代主求臣第313章 苗頭第370章 天下擇後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236章 李蕭會第301章 吐蕃第29章 心慈手軟惹的禍!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63章 自立門戶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263章 心思第94章 爲了神探而做的努力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170章 與民借糧第296章 策劃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333章 李元吉的態度第302章 直逼仰光第39章 寧爲太平犬!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34章 破軍首戰第95章 天下第一的戰略大師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第76章 勢力大增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347章 李靖的手筆第110章 人屠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第191章 有點事大了第272章 楚霸王的招牌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38章 贈一百死士以衛周全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131章 投降第208章 太極殿內的談話第306章 李世民的皇帝夢第266章 閱兵第296章 策劃第200章 十萬黨衛軍帶來的威懾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60章 口誅筆伐第74章 黨衛軍出擊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260章 一條鞭法第112章 賭戰第105章 謀攻第236章 李蕭會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225章 一月餘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98章 大手筆第254章 風雲匯聚武威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261章 日不落第249章 舉國與之戰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237章 憂慮第119章 擴軍與封賞第14章 太原風雲第271章 一概殺無赦第151章 脅迫第251章 南方統一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105章 謀攻第118章 邀戰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194章 隋唐風水不好第98章 大手筆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261章 日不落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105章 謀攻第247章 蒙辰坐不住了第114章 王見王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75章 駐軍臨洮坐等李二兵敗第372章 遣唐使第227章 考驗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194章 隋唐風水不好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
第89章 梟雄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212章 杜伏威的選擇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59章 風華絕代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115章 代主求臣第313章 苗頭第370章 天下擇後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236章 李蕭會第301章 吐蕃第29章 心慈手軟惹的禍!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368章 五姓七望的歸宿第63章 自立門戶第226章 對付長孫無忌的秘密武器第101章 枹罕之主第263章 心思第94章 爲了神探而做的努力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290章 必須前去第170章 與民借糧第296章 策劃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127章 文化侵略纔是硬道理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269章 崔氏出手第333章 李元吉的態度第302章 直逼仰光第39章 寧爲太平犬!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34章 破軍首戰第95章 天下第一的戰略大師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第76章 勢力大增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146章 刀兵欲起第347章 李靖的手筆第110章 人屠第285章 拒頡利於中原之外第191章 有點事大了第272章 楚霸王的招牌第183章 全軍覆沒帶來的後果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38章 贈一百死士以衛周全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131章 投降第208章 太極殿內的談話第306章 李世民的皇帝夢第266章 閱兵第296章 策劃第200章 十萬黨衛軍帶來的威懾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60章 口誅筆伐第74章 黨衛軍出擊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260章 一條鞭法第112章 賭戰第105章 謀攻第236章 李蕭會第145章 岑家來人第225章 一月餘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250章 斬殺二十萬第98章 大手筆第254章 風雲匯聚武威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261章 日不落第249章 舉國與之戰第363章 整編與後手第237章 憂慮第119章 擴軍與封賞第14章 太原風雲第271章 一概殺無赦第151章 脅迫第251章 南方統一第204章 一人雙王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105章 謀攻第118章 邀戰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194章 隋唐風水不好第98章 大手筆第69章 本王只想做一名安靜的美男子第261章 日不落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105章 謀攻第247章 蒙辰坐不住了第114章 王見王第190章 見一個殺一個第75章 駐軍臨洮坐等李二兵敗第372章 遣唐使第227章 考驗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194章 隋唐風水不好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