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雄心壯志

李承訓眸子裡閃爍着,他知道這是一個開始。但是該有的緩衝時間還是要有的。特別是蘇烈並不是帝洲軍官學校的畢業生,黨衛軍廣大將士必然是會從心裡牴觸。

朝着李承訓敬了一個禮之後,蘇烈轉身離開了李承訓的書房。做出了選擇是一回事,但是還需要一定的過渡,雖然歷史上的蘇烈忠勇無雙,但是楚霸王也不得不存在些許的顧慮。

黨衛軍不同於別的軍隊,那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絕對不允許出現意外。對於蘇烈的考察是必須的,再說了進入黨衛軍者,別說是一個軍官,哪怕是士兵也必須是國社黨的人。

對於這一方面,楚霸王的意思是寧缺毋濫。他可以不要什麼大才來充實黨衛軍,也要確保黨衛軍的純潔性。對於後世第三帝國的遭遇,楚霸王也是有所耳聞。

戰爭進行到了最後,黨衛軍已經變質了。他們對於元首希特勒,沒有了當初的狂熱與忠誠,要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也絕對不會那麼早的結束。號稱天下第一的陸軍的德國,再怎麼虛弱也能夠苟延殘喘一陣子。

二戰進行到了最後,希特勒已經控制不住戰局了。歸根到底這一切還是國防軍與黨衛軍不合的矛盾所造成的,一種新興勢力與舊勢力的對決,導致戰爭的車輪走向了誰也無法預料的深淵。

德意志第三帝國,失敗成了無法避免的悲劇。以史爲鑑可以知道很多事情,來到這個世界,很多時候他都是直接照搬了希特勒的想法。比如建立國社黨,成立黨衛軍。

讓黨衛軍與國防軍並重,牢牢的控制住國社黨,這就防止了太監權臣等人的作亂。保證了以後得皇帝不會是傀儡一般的存在,李承訓雖然還沒有娶妻生子,但是卻也明白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域。

爲了大唐的長治久安。爲了大唐的千秋萬載,他只能像這樣竭盡所能,保證一個制度的優化。只有這樣打造出一個合理的制度,只要後來者不在過妖孽。這個大唐一定會存在很多年。

陳墨帶着蘇烈前往河北國社黨分部辦理入黨的事情了,留給楚霸王李承訓河北的所有軍政要務。有了魏徵的幫忙房玄齡的壓力大大的減低了,政務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歷經戰亂的河北,如今民心安定,開始了經濟的復甦。在楚霸王李承訓的計劃裡。這裡是一個根基所在,河北之地北臨,東北方向就是狼子野心的高句麗以及三韓。

所以河北大地必然是李承訓計劃中的重中之重,將會是今後駐紮軍隊的軍事堡壘,也是接下來戰爭進行的橋頭堡。這裡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對大唐重要程度不言而語。

只有一個安定,繁榮的河北才能擔當此重任。所以楚霸王對於河北的治理看的十分的重要,甚至於放棄一些事情,專門跑到河北坐鎮這一切。毫不疑惑,楚霸王對於與高句麗的威脅看的很通透。

頡利可以攜帶兵馬兵鋒直指長安。迫李世民簽訂渭水之盟。堂堂一國之君居然也要帶着六騎,拿身家性命去拼搏。在如今這個儒家思想大行其道的社會,居然還會出現這樣的事情,足可見當時的強盛與威脅。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可偏偏李世民這樣的一國之君,就去做了。還有大隋帝國是何等的繁榮昌盛,隋煬帝又是何等的英姿勃發,眼光獨到。百萬大軍進攻遼東,三戰三敗。耗盡了大隋帝國的最後一絲生氣。

對於這兩個國家,李承訓時刻保持着警惕。只要時機成熟,自己的準備充足,一定會率領大軍擊破與高句麗。爲我大中華報仇雪恨。

“王爺,南征有消息傳來了!”

就在楚霸王在心裡描述着自己的霸業藍圖的時候,門口響起了李十八的聲音,讓李承訓眸子裡閃爍出一道意外。失去了聯繫近乎兩個月多的南征大軍終於是有了消息,這又如何能不讓楚霸王激動呢。

聽到南征的消息,李承訓也是停止了關於霸業藍圖的構建。朝着門口迫不及待的來了句:“拿進來!”李承訓心裡清楚李十八雖然是自己的身邊人,但是卻沒有拆看情報的權利,也就是說李十八並不知道情報的內容。

他並不清楚南征的結果,這也就是楚霸王讓其直接拿進來的原因。

“是,王爺!”

回答了一聲李十八便是走進了書房,從楚霸王的聲音中他聽出了急迫,激動等情緒。他知道這個時候的楚霸王必然是想要立馬知道這情報內容,而且作爲楚霸王李承訓的身邊人,李十八也知道失去聯繫兩個月之久的南征大軍是他當時最牽掛的事情。

接過李十八遞過來的情報,李承訓的雙手都有些顫抖,南征是目前爲止楚霸王最大的一筆博弈。勝利了將會得到一片地域龐大的領土,還會擁有十足的民望,爲李承訓取代李淵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恰如東風。

雖然成功了收獲極大,但是一旦失敗所造成的影響也是不小。不僅給他取代李淵帶來了不小的不便,而且二十萬黨衛軍的損失也會讓李承訓傷筋動骨。更別說這一次進行南征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國社黨的高層,自己手底下的得力干將。

翻來情報,大致的快速瀏覽了一遍,楚霸王便是笑了起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四支大軍已經完成了各自的戰略佈置,如今四支大軍以李靖爲帥正在攻打柬埔寨。只要在柬埔寨拿下之後,整個中南半島都將是大唐的糧倉。

憑藉這份戰績,前所未有的功勞,必然會是的楚霸王在天下間的威望大漲,一直長到巔峰。那個時候也就是楚霸王代替李淵君臨天下的日子,爲了這個終極目標,李承訓隱忍謀算了七年之久。

“呼!”

看完情報隨後便是將之合攏在了一起,李承訓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氣,渾身的緊迫感一下子消失不見。彷彿壓在頭頂上的百萬巨山,突然一下子消失,在李承訓的天空裡,這一刻不是什麼烏雲密佈,而是一片陽光燦爛。

李承訓有一種感覺,自己渾身都散發着一種名爲輕鬆的東西。緊緊繃着的神經也不在緊堋着,南征大軍失去聯繫的這些日子裡,耗費了李承訓太多的心神。有的時候甚至於連睡覺都不怎麼安穩,時常在夢裡驚醒。

腦海裡瀏覽過過往的信息,最後化作一聲嘆息。最終李承訓回過了神,一切的負面情緒都被盡數收藏了起來,也許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它還會蠢蠢欲動。

“十八,立刻通過蓋世太保發出消息,令百裡挑一負責組織百萬民衆南遷,同時地方行政官員迅速派遣,用最快的速度接受中南半島。”說道這裡的時候楚霸王李承訓頓了一下,看着李十八一笑道:“與此同時,令裴矩發佈參謀本部令,召集預備役軍隊立即集結,整編成軍,進入中南半島,維持統治!”

想了一下,李承訓還是有些不放心,對着一臉欣喜的李十八道:“整編軍隊人數不能少於五十萬,不然的話難以維持中南半島的統治!”

李承訓一再叮囑,因爲他害怕裴矩等人會輕視這件事情。導致派遣的軍隊人數不夠,從而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對於麻煩李承訓是十分不希望有的,畢竟這個時候的他很忙,國內的事情都處理不完,沒有時間關注中南半島的事情。

“是,王爺,卑職立即去辦!”

聽到李承訓的話,李十八也是明白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沒有絲毫的拖沓,立即便是轉身離去了。看着李十八離去,他的嘴角露出一抹苦澀。

中南半島的戰爭勝利已經成爲了定數,打下來了,但是這事情的後續處理還是一件難辦的事情。例如,中南半島上的異族百姓該怎麼處理,移民多少纔算合適,這個時候的楚霸王頭大如鬥。

這是一件難處理的活計,思考了半天李承訓還是拿不定主意。因爲這個時候正是他的關鍵時刻,絕對不能有絲毫的疏忽。看着桌面上的地圖,李承訓取出馬血墨將中南半島塗的血紅,與整個大唐爲統一的顏色。

既然想不到解決的辦法,李承訓索性不想了。反正用不了多久天下就會落到他的手中,到時候整個大唐的政治體制是必須要改變的。北方向着南方靠攏,長安向着帝洲靠攏。

國防軍與黨衛軍必將取代李唐內部所有的軍隊,成爲李唐內部唯一的兩支暴力機構。楚霸王李承訓對於他心目中的大唐有着一個宏偉的設想,那個繁榮昌盛,號稱中央之國的大唐纔是真正的大唐。

李承訓看着桌面上的地圖,突然生出了一抹豪情,他要打造一個大大的大唐,讓天下人朝拜。。

第174章 老程睡不着了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134章 內陸艦隊的迫切感第41章 劫道劫出來的大將!第56章 聚九州之鐵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155章 三線開戰!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132章 國防軍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266章 閱兵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55章 三線開戰!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314章 見故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177章 大戰起之一字長蛇陣第361章 心生殺機第56章 聚九州之鐵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243章 李承訓西行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233章 商議第216章 殺了便是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94章 爲了神探而做的努力第98章 大手筆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35章 受降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92章 毀屍滅跡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118章 邀戰第66章 大唐國家社會黨第94章 爲了神探而做的努力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18章 陳兵五萬會獵於榆次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第9章 李淵的手段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247章 蒙辰坐不住了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35章 破軍之志有死無生第76章 勢力大增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39章 寧爲太平犬!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266章 閱兵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235章 受降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321章 不除不快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72章 諸子百家出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189章 反腐倡廉第310章 魏徵來意第270章 壓力山大啊!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175章 下戰書第281章 舉起屠刀第97章 參謀本部第23章 大唐軍神在朝我招手第361章 心生殺機第110章 人屠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307章 誓師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79章 傳令全軍,屠城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4章 破軍首戰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12章 賭戰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185章 李靖南下第39章 寧爲太平犬!第160章 黨衛軍出擊第343章 發現第99章 淺水源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40章 茶道第277章 出兵
第174章 老程睡不着了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134章 內陸艦隊的迫切感第41章 劫道劫出來的大將!第56章 聚九州之鐵第292章 意氣風發第62章 十里之外相迎第155章 三線開戰!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280章 震驚天下第132章 國防軍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262章 李元吉的心思第358章 百官的心思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266章 閱兵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55章 三線開戰!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314章 見故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177章 大戰起之一字長蛇陣第361章 心生殺機第56章 聚九州之鐵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243章 李承訓西行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233章 商議第216章 殺了便是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94章 爲了神探而做的努力第98章 大手筆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35章 受降第125章 打造一個信仰第92章 毀屍滅跡第117章 一代人雄第187章 基層實踐第138章 會見諸子百家的代表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118章 邀戰第66章 大唐國家社會黨第94章 爲了神探而做的努力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18章 陳兵五萬會獵於榆次第6章 老李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第9章 李淵的手段第241章 祭拜孔廟第136章 曼陀羅加工廠第139章 此事你怎麼看?第120章 悉事皆自決第247章 蒙辰坐不住了第275章 盡是殺機無處藏第84章 道家袁天罡第35章 破軍之志有死無生第76章 勢力大增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39章 寧爲太平犬!第142章 重開科舉第266章 閱兵第295章 海軍出發第248章 乞活軍動第235章 受降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321章 不除不快第282章 血不流乾第72章 諸子百家出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58章 挾帝以令驍果持公北歸!第189章 反腐倡廉第310章 魏徵來意第270章 壓力山大啊!第192章 鮮血染紅刑場第175章 下戰書第281章 舉起屠刀第97章 參謀本部第23章 大唐軍神在朝我招手第361章 心生殺機第110章 人屠第206章 萬貴妃的告誡第307章 誓師第348章 關鍵一戰第279章 傳令全軍,屠城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4章 破軍首戰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12章 賭戰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222章 武士彠來投第2章 爲了活命奮發圖強第185章 李靖南下第39章 寧爲太平犬!第160章 黨衛軍出擊第343章 發現第99章 淺水源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40章 茶道第277章 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