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吐蕃求和

邏些,紅山宮,墀德祖贊與一衆大臣聚在一起,個個垂頭喪氣,氣氛異常壓抑,一片愁雲慘霧。

這是自唐軍圍城以來,氣氛最爲落的一次聚會,上自墀德祖贊,下至一衆大臣,個個跟斗敗的公雞似的。

這也難怪,一把大火把吐蕃夷爲平地,城裡的食物被燒得精光,眼下的整個吐蕃還能有食物的也就是紅山宮了。

紅山宮裡貯存的食物也不會太多,除了能給一衆大臣吃喝以外,再也沒有多餘的食物。可以說,吐蕃已經到了最後關頭,離滅亡的時刻越來越近了。

“都說說,眼下該當如何?”還是墀德祖贊打破沉默,掃視羣臣一眼,輕聲道。

他的嗓門一向很大,說話如同雷霆,象眼下這般輕言細語,有氣無力說話還是平生頭一遭,誰叫眼下的吐蕃是如此困難呢?

羣臣的頭顱擡起,望着墀德祖贊,誰也沒有說話。

“大吐蕃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若是再無良策,大吐蕃就會滅亡。在這存亡關頭,還請你們暢所欲言。”墀德祖讚的聲音略高數分,仍是有氣無力。

羣臣互望,仍是沒有人說話,他們不是沒有想法,而是那個想法他們不敢說,那是大忌,誰知道墀德祖贊會如何處置。

“小論,你可有良策?”墀德祖贊見羣臣無說話的意思,盯着小論問計。

小論足智多謀,所料大多正確,很得羣臣信任,眼下時節,誰都巴望他能想到好主意,目光齊刷刷集中在他身上,就是一向忌妒小論的大論也是巴不得他有良策。

“臣愚鈍,實無良策。”小論緩緩搖頭。

這話很輕,一衆君臣聽在耳裡,如同雷霆轟鳴。

小論是他們最後的希望所在,連小論都沒有了主意,羣臣只覺一顆心直往下沉,暗想吐蕃的末日真的到了。

大論嘴脣動了動,欲言又止。

墀德祖贊看在眼裡,問道:“大論,你有何話說?”

“臣……”大論遲疑着不再言語。

“眼下這種時節,大吐蕃已經到了最後關頭,無論你說什麼,都是爲大吐蕃,本贊普絕不會怪罪。”若是大論能有力挽狂瀾之策,墀德祖贊寧願向他叩頭。

“贊普,臣以爲眼下的大吐蕃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不能再遲疑。”大論一咬牙,道:“大吐蕃食物斷絕,難以持久,何不突圍?”

“突圍?”墀德祖贊眼中精光一頭,道:“這是個好主意,趁大吐蕃的勇士們還有戰力之際,趕緊突圍,回到高山密林裡再圖大事。只要大吐蕃的勇士還在,即使邏些丟了,大吐蕃仍是有希望,好過在邏些城裡被唐軍全殲要強。”

這是不得已的辦法,卻是眼下的最好辦法,羣臣不住點頭。

“不過,這不是你大論的真心話,把你的真心話說出來吧。”墀德祖贊也是個精明人,大論要騙過他不是那麼容易。

“贊普,臣以爲,何不與大唐和談?”大論很是緊張,打量着墀德祖贊。

和談這事,羣臣早就想過,卻是沒人敢提出。不爲別的,只是因爲和談是需要籌碼的,而眼下的吐蕃已經失去了與唐朝和談的籌碼,唐朝的要價會異常之高,高得讓吐蕃無法承受。若是滿足了唐朝的條件,吐蕃還能存在嗎?

是以,這是個禁忌話題,羣臣想而不敢提。

大論也是給逼得沒辦法了,不得不提出來。

若是墀德祖贊大怒,治大論一個死罪,誰也不會例外,大論不能不緊張。

“和談?”讓人意外的是,墀德祖贊咀嚼這兩個字,一臉的苦澀,半天沒有說話,那種衝冠一怒的情景並未發生,大論暗鬆一口氣。

不僅大論鬆口氣,就是羣臣也是暗中鬆口氣,還有着淡淡的喜悅。

若是和談成功的話,墀德祖讚的命運是最輩慘,他還能不能再當贊普都成問題。不過,對於羣臣來說,不過是換個主子罷了,吐蕃完了,還可以奉唐朝爲主子,照樣能享受華富貴。

即使不能再享受榮華富貴,至少衣食無憂,其命運比起墀德贊要好得多。

“本贊普萬分不願與唐朝和談,眼下卻是不得不和談。”墀德祖贊長嘆一聲,準了。

“這個……”這事出奇的順利,羣臣一陣愕然。

“眼下,除了和談,別無他法。”墀德祖贊倒也明事理,道:“既然要和談,就要派一個能言善辯,才思敏捷之人。”

羣臣的目光齊刷刷落在小論身上,除了他,不會再有更合適的人了。

“小論,你可願擔此任?”墀德祖贊打量着小論問道。

“贊普,爲了大吐蕃,臣甘願上刀山,下火海,赴唐營一談。不過,大吐蕃以何來談?”小論倒也沒有拒絕,卻是提出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

和談也是需要實力的,實力越強大,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多。而眼下的吐蕃哪來的實力?快要亡國的吐蕃,能有什麼資格與唐朝和談?

“……”墀德祖讚的嘴巴數度張闔,卻是一個字也沒有。

羣臣望着墀德祖贊,眼巴巴的,恨不得開出和談條件。

無論和談的結果如何,羣臣的問題不大,他們倒沒什麼,有問題的是墀德祖贊本人。

“可否保得邏些?”墀德祖贊嘴脣嚅動半天,好不容易迸出幾個字。

羣臣一齊搖頭,這就是答案。

邏些不下,吐蕃不亡,唐朝既然立定一心要滅了吐蕃,必然要攻佔邏些,想保有邏些的想法無異於癡人說夢。

“那能否保得贊普之位?”墀德祖贊再度問道。

這個問題,羣臣也是拿不準,沒有表示。

對於墀德祖讚的處置,唐朝有可能會採取懷柔之策,那就是保留他的贊普之位,卻不給他任何權力,也就是說他只是個傀儡。

當然,唐朝也有可能直接廢了墀德祖贊,在吐蕃設立郡縣。

這兩種處置之法對於唐朝各有好處。設立一個傀儡,可以讓唐朝省很多事,可以少駐軍,可以減輕壓力。這種處置的壞處就是吐蕃有可能死灰復燃,後患未除。

廢掉墀德祖贊,設立郡縣,可以解決後患問題,讓贊普無法死灰復燃,卻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爲吐蕃很窮,唐朝不可能在這裡駐守大量的軍隊。若是一定要駐守大量的軍隊,這後勤就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

唐朝究竟要如何處置墀德贊普,羣臣也是拿捏不住。甚至,連李隆基也沒有決定。

“哎!”墀德祖贊長長一聲嘆息。

良久之後,這才道:“你看着辦吧,能爭取多少就是多少。”

一句話說完,站起身,無力的離去。他的背影是那麼的孤獨,一股憂傷之意透出,讓人心酸。

墀德祖贊是吐蕃一代雄主,在他當政期間,吐蕃的實力急劇膨脹,誰能想得到,一代雄主竟然被逼到如此境地,要不是羣臣親身感受,說什麼也不會相信。

羣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陣心酸,忍不住落淚。

大論擦着眼淚,衝小論道:“小論,大吐蕃的存亡,就全靠你了。”說着說着,雙膝一軟,衝小論跪了下來:“拜託了。”

大論一向看小論不順眼,很是忌妒他,眼下竟然向小論下跪,這還真是讓人想不到,羣臣一陣愕然,然後就仿效大論,衝小論下跪,齊聲道:“拜託了。”

小論跪下還禮,仰天長嘆一聲,一個字沒說。站起身,快步離去。

羣臣望着他的背影,嗚咽難言。小論此去,能否成功,他們沒有一點把握。吐蕃拿不出和談的籌碼,還能有結果嗎?

墀德祖贊那句“能爭取多少是多少”無異於認命之語。

小論出了紅山宮,牽過一匹瘦馬,帶了幾個人,騎馬來到城門。守衛城門的兵士打開城門,小論出城而來。

來到唐軍營前,小論大聲道:“大吐蕃使節求見大帥、監軍。”

值守的將領忙去通稟。

哥舒翰和李昌國他們一如既往的飲酒,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高聲吆喝,好不快活。

“打了一輩子的仗,唯有這一仗最是輕鬆,吃肉喝酒也能殺敵,千古一奇。”李晟的吼聲最高,吼得山響。

“是啊。”衆將齊聲附和道:“往常我們打仗,不是衝鋒陷陣,就是浴血拼殺,唯有今兒這一仗,靠的是吃肉喝酒殺敵,痛快!痛快!”

“這都是監軍定計之妙,圍而不攻。”哥舒翰把手中的酒碗衝李昌國一舉,道:“監軍,幹了。”

“幹。”衆將端起酒碗,衝李昌國敬酒。

“大帥言重了,圍而不攻,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大家的功勞。”李昌國一如既往的謙遜,端起酒碗,與衆將遙碰,一口氣喝乾,還把碗底亮亮。

衆將亮亮碗底,齊聲大呼痛快。

就在這時,值守將軍進來,大聲稟報:“稟大帥、監軍,吐蕃使節求見。”

“求和的。”哥舒翰和李昌國指着對方,齊聲道來,仰天大笑:“吐蕃終於山窮水盡了。”

“大帥,吐蕃使節前來,我們正好給他個下馬威,派出最爲精銳的弟兄們,好好嚇嚇他們。”李晟高聲大吼,出起了主意。

“對!”衆將齊聲附和,吼聲如同雷鳴。

“不可。”李昌國和哥舒同聲道來,互視一眼,放聲大笑:“就這般見他們,纔是最好的威嚇。”

“這也行?”李晟他們不以爲意。

唯有郭子儀、李白、李光弼重重點頭,大爲贊同。

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21章 一舉渡河第1章 千古奇功第14章 戰果豐厚第18章 邂逅第35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14章 詩聖落魄第28章 贊普獻舞第55章 封賞第41章 楊國忠身死第54章 不可阻擋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33章 爭風吃醋第1章 吐蕃入侵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54章 吐蕃的妄想第19章 獻俘第5章 威震三軍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5章 進軍方略第63章 釜底抽薪第12章 李白揚威第48章 李隆基瘋了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9章 借勢第28章 生死關頭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30章 惺惺相惜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9章 雷伊之戰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35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2章 第一寵臣第21章 搬弄是非第42章 除惡務盡第12章 第一猛將第41章 一語解圍第8章 進入西域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13章 縱橫千軍(上)第4章 殺雞儆猴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25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第34章 進攻受阻第3章 自投羅網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58章 奔赴邊關第2章 范陽精銳第27章 進軍龜茲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52章 升一級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34章 進攻受阻第27章 郭子儀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一)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20章 河湟大捷(上)第54章 信誓旦旦第74章 贊普的疑惑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78章 亂起第79章 東方總督的憤怒第17章 無上榮耀第5章 挺進波斯第21章 原來是你!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三)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34章 波斯後裔第12章 緊鑼密鼓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34章 衝擊楊氏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15章 蠢蠢欲動第47章 嚇個半死(上)第26章 舒萊克第8章 進入西域第7章 石堡城第64章 兵臨邏些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2章 猛將如雲第93章 末日到了第27章 郭子儀第19章 針鋒相對第56章 滅國危機第43章 破壺口第62章 大豐收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53章 狂飆突進
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一)第21章 一舉渡河第1章 千古奇功第14章 戰果豐厚第18章 邂逅第35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14章 詩聖落魄第28章 贊普獻舞第55章 封賞第41章 楊國忠身死第54章 不可阻擋第20章 河湟大捷(下)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33章 爭風吃醋第1章 吐蕃入侵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54章 吐蕃的妄想第19章 獻俘第5章 威震三軍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27章 攻戰石堡城(四)第5章 進軍方略第63章 釜底抽薪第12章 李白揚威第48章 李隆基瘋了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11章 尼泊爾歸降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9章 借勢第28章 生死關頭第18章 李隆基很爽第30章 惺惺相惜第26章 楊國忠罷官第9章 雷伊之戰第18章 李昌國的大手筆第45章 李隆基的決心第35章 《大唐時代週刊》第23章 各有優劣(上)第2章 第一寵臣第21章 搬弄是非第42章 除惡務盡第12章 第一猛將第41章 一語解圍第8章 進入西域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13章 縱橫千軍(上)第4章 殺雞儆猴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25章 阿布?穆斯林的依仗第34章 進攻受阻第3章 自投羅網第32章 決戰西域(七)第14章 最後一戰(上)第58章 奔赴邊關第2章 范陽精銳第27章 進軍龜茲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52章 升一級第16章 大破吐蕃(五)第34章 進攻受阻第27章 郭子儀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上)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一)第16章 大破吐蕃(一)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20章 河湟大捷(上)第54章 信誓旦旦第74章 贊普的疑惑第16章 大破吐蕃(四)第78章 亂起第79章 東方總督的憤怒第17章 無上榮耀第5章 挺進波斯第21章 原來是你!第27章 攻佔石堡城(三)第47章 嚇個半死(下)第34章 波斯後裔第12章 緊鑼密鼓第41章 李昌國獻計第13章 縱橫千軍(中)第1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34章 衝擊楊氏第32章 決戰西域(十三)第15章 蠢蠢欲動第47章 嚇個半死(上)第26章 舒萊克第8章 進入西域第7章 石堡城第64章 兵臨邏些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2章 猛將如雲第93章 末日到了第27章 郭子儀第19章 針鋒相對第56章 滅國危機第43章 破壺口第62章 大豐收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53章 狂飆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