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破吐蕃(一)

長安,大明宮,麟德殿。

李隆基端坐在寶座上,並不是一臉嚴肅的穆穆天子之威,而是臉上泛着喜悅,一臉的笑容,極是歡喜,彷彿大過年似的。

李林甫和陳玄禮二人端坐在錦墩上,臉上的笑容是堆了一層又一層,彷彿這是他們這輩子最爲歡喜的時刻。

高力士臉上泛着笑容,站在李隆基身側侍候着。

他們之所以如此歡喜,是因爲他們接到哥舒翰的軍報,不得不歡喜。

“呵呵!”李隆基未語先笑,緩緩開啓金口,點評道:“這個哥舒翰,不僅是個不錯的俠客,更是一員了不得的良將!”

說到這裡,略一停頓,接着道:“這一仗雖然纔開打,結局已經註定,吐蕃這次一定會吃大虧!”

“這都是陛下英明,點石成金,積沙城塔,要不然的話,任憑他哥舒翰本領通天,亦是不能有所作爲!”

李林甫忙拍李隆基的馬屁,字字句句透着喜悅,彷彿這一仗全是李隆基的功勞似的。

“嗯!”李隆基輕輕擺手,阻止他說下去,道:“這個哥舒翰的確是有將才!朕自御極以來,所用之人,皆有才學。只要有才,朕就敢用!想想楊思勖,一宦官,卻是有將才,朕不僅用了,還重用了。”

楊思勖是李隆基一朝很有名的良將,其人出身很苦,是太監。不過,此人有將才,李隆基很是信任他,委以重任,其人也未讓李隆基失望,平定梅玄成之亂是其大手筆。

李隆基這話有些自吹,有些眩耀,不過,李隆基一朝人才濟濟,牛人猛人很多,就在於他知人善任,可以說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有才,他就能用,就是楊思勖這種爲人瞧不起的宦官,他也敢重用,他還真是有吹牛的本錢。

“陛下,這哥舒翰的確了得!”陳玄禮也來湊趣,道:“以前,臣只知道哥舒翰是個有名的俠客,若不是陛下,臣還不知其有過人的將才,這一仗打得很不錯!”

“你這個陳老兒……”李隆基指了指陳玄禮,再也沒有下文了,對陳玄禮的順手馬屁還是挺受用。

“這一仗雖然纔開打,就打得吐蕃人無還手之力。”陳玄禮白眉一掀,扳着手指頭細數起來:“李晟、郭無敵、李光弼、李昌國,個個建功……就連文弱書生李白,亦是勇猛無敵,打得鐵刃悉諾羅無還手之力!”

哥舒翰的軍報沒有絲毫隱瞞,一一稟報,一個比一個牛,一個比一個打得好,李隆基着實歡喜,眉頭一擰,道:“李白能打!”

“陛下,李白他不是作賦吟詩麼,怎能打呢?有沒有人謊報軍情?”高力士眼睛衝李林甫一閃,不着痕跡的中傷李白。

“是呀,陛下!”李林甫會意,忙附和道:“李白一文弱書生,怎能打敗鐵刃悉諾羅這等猛將呢?據臣所知,鐵刃悉諾羅是吐蕃有名的勇士……”

“嗯!”李隆基揮手,阻止他再說下去,道:“李白詩名滿天下,卻是少有人知他習得一手好劍術。李白初入長安時,與裴杲打得難分難解,其劍術深得裴杲讚賞。後來,李白從裴杲習劍,說是習劍,實則切磋。裴杲的劍,李白的詩,還有張旭的草書,號稱大唐三絕,你們不會不知道吧?”

言來對李白打敗鐵刃悉諾羅一事深信不疑,李林甫和高力士的目光快速一觸,都發現了對方眼裡的無奈,立即移開,忙道:“陛下,臣孤陋寡聞,慚愧!慚愧!”

他是想拿這事做文章,中傷李白,這才試探一下,李隆基就封住了他的嘴,哪敢再說。

李白是高力士和李林甫的眼中釘,肉中刺,一有機會,他們就要中傷李白,如此良機,他們自然是不會錯過的。

李隆基站起身,走到一幅河湟地圖前,手指在地圖上划動,每劃一條線就是唐軍的進軍路線,笑呵呵的道:“大唐改變了戰術,等在吐蕃必去之地,果是收效不錯,打得吐蕃死傷慘重,到眼下爲止,吐蕃已損失了萬多兩萬。”

略一停頓,道:“雖然吐蕃敗局已定,不過,吐蕃仍未傷筋動骨,一定要把十萬吐蕃大軍全殲!你們瞧瞧,大唐的追擊路線朝着同一個地方,就是這裡,定蕃!”

這次唐軍改變打法,其追擊路線並非雜亂無章,而是很有章法,在地圖上看起來特別明晰,都是朝着同一個地方圍堵吐蕃大軍,那就是定蕃了。

“定蕃這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方圓數十里平地,正宜於大唐之軍衝殺。”說到此處,李隆基的聲調有些高,道:“在河湟之地打仗有兩個難處,一是道路崎嶇難行,大唐之軍要想追擊吐蕃難度不小。二是要找一個適宜於大唐衝殺的戰場不易,因爲西北多高山密林,一馬平川之地太少。而定蕃,正宜於作爲戰場。”

李隆基精通兵道之人,幾句話把在西北作戰的難處說得通透。西北多高山密林,行軍很難,追擊更難。再者,要想找一處戰場也很難。

正是因爲如此,這次唐軍才分成多路,從不同方向迎頭痛擊吐蕃大軍,然後窮追不捨,把吐蕃大軍朝定蕃趕去,準備在定蕃大戰一場。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李林甫和陳玄禮站起身,齊聲道賀。

若是把十萬吐蕃大軍幹掉,這將是唐朝與吐蕃數十上百年戰爭中最大的勝仗,是天大的喜事,二人的聲調很高,有些尖細刺耳。

尤其是李林甫的聲調更高,因爲吐蕃一解決了,唐朝就要大舉出兵西域,安西都護府的實力就會增強,與大食爭鋒,這勝仗就是穩穩當當的,他這個安西大都護的功勞就鐵定了。

“罷了!”李隆基卻是沒有多少喜悅,揮手阻止二人,眉頭一擰,道:“定蕃一戰必是大勝之仗,可是,要想把吐蕃全殲,不太可能!要想全殲吐蕃,還是得在這裡下手!”

右手指着地圖上一個地方。

“噝!”

李林甫和陳玄禮猛吸涼氣。

“吐蕃人的鮮血把定蕃染得越紅,這裡的勝算就越大!”

李隆基右手重重砸在定蕃上,聲調陡然轉高,很是高亢刺耳,道:“讓吐蕃的鮮血把定蕃染紅!”

第11章 波斯復國第56章 滅國危機第46章 李隆基震怒第89章 大破壞,大滋擾第43章 破壺口第48章 大軍出動第24章 率先登城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89章 大破壞,大滋擾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8章 席捲波斯第13章 縱橫千軍(上)第3章 棄城而逃第16章 大破吐蕃(六)第92章 窮途末路第19章 針鋒相對第15章 疏勒戰事第5章 挺進波斯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下)第61章 勢如破竹第24章 重返前線第58章 和談第54章 不可阻擋第1章 吐蕃入侵第40章 天崩地裂第35章 聯手滅楊第7章 大獲全勝第30章 進軍大非川第41章 不戰而降第22章 玄宗問計第32章 晉升副將第31章 捷報頻傳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42章 更勝一籌第6章 李光弼第17章 無上榮耀第14章 凌煙閣第31章 後宮風波第28章 奪得首功第16章 開路先鋒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34章 衝擊楊氏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23章 連雲堡第41章 一語解圍第21章 一舉渡河第5章 吐蕃要報仇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14章 戰果豐厚第47章 空降兵第14章 詩聖落魄第55章 監軍第48章 李隆基瘋了第22章 歡騰的長安第20章 面聖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29章 盡歡而散第14章 參贊軍機第43章 東方總督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39章 楊氏之災第59章 杜甫來訪第42章 除惡務盡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7章 大獲全勝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61章 勢如破竹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7章 京都長安第17章 艱難的進軍第16章 盛大慶典第33章 生擒活捉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50章 怎麼救?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20章 慶功宴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25章 中亞泣血第44章 有美偕行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8章 快快有請!第13章 石國叛變第26章 狼狽爲奸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60章 羣英聚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28章 生死關頭第51章 楊貴妃(下)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21章 兵臨石堡城第42章 忠厚人吶!第52章 楊貴妃出家第16章 開路先鋒第11章 高手第28章 生死關頭第35章 李白建功
第11章 波斯復國第56章 滅國危機第46章 李隆基震怒第89章 大破壞,大滋擾第43章 破壺口第48章 大軍出動第24章 率先登城第23章 李隆基的雄心第89章 大破壞,大滋擾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8章 席捲波斯第13章 縱橫千軍(上)第3章 棄城而逃第16章 大破吐蕃(六)第92章 窮途末路第19章 針鋒相對第15章 疏勒戰事第5章 挺進波斯第12章 大敗齊亞德(下)第61章 勢如破竹第24章 重返前線第58章 和談第54章 不可阻擋第1章 吐蕃入侵第40章 天崩地裂第35章 聯手滅楊第7章 大獲全勝第30章 進軍大非川第41章 不戰而降第22章 玄宗問計第32章 晉升副將第31章 捷報頻傳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42章 更勝一籌第6章 李光弼第17章 無上榮耀第14章 凌煙閣第31章 後宮風波第28章 奪得首功第16章 開路先鋒第66章 太多了!太多了!第34章 衝擊楊氏第46章 死胖子!死胖子!第44章 贊普的怒火第23章 連雲堡第41章 一語解圍第21章 一舉渡河第5章 吐蕃要報仇第32章 梅妃江采蘋第14章 戰果豐厚第47章 空降兵第14章 詩聖落魄第55章 監軍第48章 李隆基瘋了第22章 歡騰的長安第20章 面聖第86章 無條件投降第29章 盡歡而散第14章 參贊軍機第43章 東方總督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39章 楊氏之災第59章 杜甫來訪第42章 除惡務盡第32章 決戰西域(十四)第7章 大獲全勝第48章 哥舒翰進京第61章 勢如破竹第32章 決戰西域(五)第7章 京都長安第17章 艱難的進軍第16章 盛大慶典第33章 生擒活捉第11章 就這麼定了!第50章 怎麼救?第6章 李昌國再定計第20章 慶功宴第17章 楊國忠從軍第25章 中亞泣血第44章 有美偕行第32章 決戰西域(六)第4章 滅吐蕃之議上第8章 快快有請!第13章 石國叛變第26章 狼狽爲奸第32章 決戰西域(三)第33章 伏屍千里(下)第60章 羣英聚第38章 風雷動吐蕃第35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28章 生死關頭第51章 楊貴妃(下)第38章 李隆基的手段第21章 兵臨石堡城第42章 忠厚人吶!第52章 楊貴妃出家第16章 開路先鋒第11章 高手第28章 生死關頭第35章 李白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