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退出朝堂

貞觀五年發生了很多事,但最讓大家在意只有兩件。

第一件事,是關於兵部尚書侯君集的,這位去年新上任的兵部尚書今年開始活躍了起來,不論是朝堂上還是私底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看起來,這位曾經有過“從龍之功”的將軍,是一個頗有野心的人。

聽說最近吐番正在打戰,一些有遠見的大臣猜想,李世民可能想對大唐和吐番中間的吐渾谷動手,進而在一定程度影響吐番。

這樣看來,侯君集在此時活躍起來應該是出自李世民的授意,也許一個新興貴族又要出現了。

而第二件大事,則是和兩朝駙馬鄭子文有關。

和活躍的侯君集剛好相反,這位曾經權傾一方的駙馬爺,如今徹底的退出了朝堂,回到恆州以後就沉寂了下來。

鄭子文帶着家人定居在了他的封地雲嵐縣,似乎真的是想一心當好皇家學院的副院長,他一年當中幾乎有一小半的時間都是呆在學院裡。

曾經有千牛衛還看到鄭子文和太上皇在激烈的爭論。

按照鄭子文的想法,至少應該在大唐開設十個這樣的大唐學院,但李淵卻認爲一個就夠了,爲此兩人吵得很激烈,以至於好幾天的不說話。

小蘿莉李澄霞也被她這個任性的爹給禁足了,不許她去鄭子文哪裡,爲此小蘿莉還哭了好幾場。

總之,根據很多人的受到的消息表明,鄭子文是真的退出政界了,就連他的封地雲嵐縣,現在都是尉遲寶琳在掌控。

如今長孫衝已經坐上了恆州刺史的寶座,長孫衝可是站在他爹長孫無忌這個巨人的肩膀上的,一連套的治理方案下來,恆州的官場都變了個樣。

別的不說,就說剛從長安“空降”過來的幾十名官員,就讓王氏這個地頭蛇應接不暇。

王氏家族都有些後悔了,當初就不應該給那些和尚出頭,現在人家鄭子文撂挑子不幹了,長孫無忌卻來了,這就應了那句老話——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如今朝堂上長孫家和太原王家的矛盾日益激烈,王氏家族經常聯合起來一起上,長孫無忌作爲朝堂上的一哥,自然毫不示弱,叫上一幫小弟就給王氏的官員們迎頭痛擊。

雙方你來我往,各有勝負,樂壞了李世民。

對於李世民來說,這兩方的人都是想要爭權奪利的,就讓他們爭好了,就算兩邊的人在朝堂上大打出手,他也就是等他們打完了才怒罵兩句,其實心裡早就笑開了花。

權臣們相互鬥一鬥都是好的,一來可以讓他們把心思放到彼此的身上,不要老給他這個皇帝找麻煩,二來朝堂太無聊了,多點調劑也是好的。

而對於王氏家族來說,他們簡直把腸子都誨青了。

比起如今咄咄逼人的長孫一族,人家鄭子文在任時可以說是乖孩子了,和他們王家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可以稱得上是“大唐好刺史”了。

王家後悔了,還專門去拜訪了鄭子文,想請他重新出山,並表示他們願意全力支持他當恆州刺史。

而聽懂了王家的意思之後,鄭子文忍不住當場就笑了。

太天真了!

他要是想當這刺史,還用得着王家支持?

他如今要錢有錢,要權也有權,他的兩個結義兄弟房遺愛和杜荷掌控了恆州的兩個大縣,他的大侄子尉遲寶琳掌控着雲嵐縣,就連恆州刺史長孫衝,也不敢不買他的面子。

恆州這一畝三分地,還真沒有他鄭子文指揮不到的地方!

加上如日中天的駙馬黨,鄭子文可謂是做到了“爺雖不在朝堂,但朝堂仍然有爺的傳說”的境界。

別說刺史了,給個府尹也不換!

十月過完之後,天氣就開始逐漸轉涼了,鄭子文和李淵兩人各躺在一張特製的搖椅上,在學院正中的那顆最大的柿子樹下一邊搖一邊聊天。

“老爺子,過年回不回長安?”

經過了這麼長時間,鄭子文對李淵的稱呼也開始隨意起來,而李淵在學院裡脾氣也變了很多,聽到他這麼稱呼自己,爺不在意,就連閉着的眼睛都沒有睜開。

面對鄭子文的問題,他還反問了一句。

“回去幹嘛?”

“……”

鄭子文頓時也愣了。

對啊,他回去幹嘛?去和李世民乾瞪眼麼?

意識到自己又說錯話了,鄭子文頓時訕訕笑道:“要不您和我一起回雲嵐縣去過年?”

李淵的眼睛依舊閉着,只是撇了撇嘴。

“跟你去幹嘛?叫花子都還有個大年三十呢,不去!”

聽到他這麼說,鄭子文頓時無奈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說話了。

這時候,學院正中的大鐘被敲響了,鄭子文立刻從躺椅上站了起來,然後摟着自己身後的盧敏,朝着李淵就笑了起來。

“下課了,老爺子,走了,吃飯去!”

這時候李淵才睜開了眼睛,然後白了鄭子文一眼。

“摟摟抱抱,成何體統!”

鄭子文這些放開了面色微紅的盧敏,鄭子文頓時笑了起來。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走啦走啦!”

他嬉皮笑臉的走到了李淵的旁邊,輕輕的攬着他的肩膀,就朝着食堂的方向去了。

等鄭子文和李淵都走進了食堂之後,正中敲鐘的許敬宗纔回過神來,朝着鄭子文的背影露出了崇敬的神色。

自從他來了大唐皇家學院之後,跑去拍李淵的馬屁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李淵對他的態度一直都不好。

誰讓他是“秦府十八學士”之一呢?

許敬宗是知道這一點的,正當他覺得是自己的身份造成的原因之後,他卻發現李淵對杜如晦的態度都要比對他好,這讓他十分不忿。

“都是從秦府出來的,憑什麼他們就要被重用,就連虞世南都混到了秘書少監的位置,老子卻是不入流的小官,憑什麼老子要被長孫無忌打壓,憑什麼就連這個過氣的太上皇都對我不假辭色?”

許敬宗很不滿,雖然他討好不了李淵,但他也不願意的去對杜如晦這個曾經的同僚低聲下氣,於是他去和鄭子文搭線了。

原本他已經做好了吃幾次閉門羹的打算,但卻沒想到鄭子文不但見了他,而且鼓勵了他。

鄭子文的態度讓許敬宗有了一種千里馬遇到伯樂的感覺,這種感覺就算在曾經還是秦王的李世民身上他都沒有感覺到過。

於是從那一刻起,他就決定要跟着鄭子文了。

許敬宗這個人其實還是有才能的,當初能和房杜之流一起成爲李世民的幕僚,就證明了他不是平庸之輩,可惜這個人對權力的野心太大了,而且做人缺乏底線,這纔是李世民疏遠他的原因。

不過鄭子文卻不一樣。

他覺得許敬宗能做到武唐時期的宰相,說明他的才能是很高的,而且只要用得好,這個人會成爲自己一個得力的幫手。

畢竟這個時期很多知名人士都已經受到重用了,他們不可能捨棄李世民,而選擇跟隨自己這個纔剛入官場幾年的“小鮮肉”。

像如今這樣的情況,鄭子文就只能自己去發掘人才,不過在他看來,兵貴精而不貴多,所有他又了兩個目標。

許敬宗就是一個,如今算是已經掌握在了鄭子文的手裡,所欠缺的只是調(囧)教而已。

而另一個,就是在未來大名鼎鼎的名相——狄仁傑!

按照歷史,狄仁傑是公元630年出生在太原的,可惜是草根出身,所以鄭子文再次貼出了告示。

“本座得到天機,貞觀四年出生在太原的狄姓男童與我有緣,可入我膝下成爲我的義子。”

太原的大姓是姓王,姓狄的人很少,而還要求是貞觀四年出生的男童,這就更少了,就連王氏一族的人都覺得鄭子文是在故弄玄虛。

但令他們驚訝的是,還真找到了這麼一個孩子,面對鄭子文那響徹河東道的“鄭財神”的名號,狄仁傑的父母立刻抱着狄仁傑就找到恆州來了。

查明正身之後,鄭子也二話不說將其受爲義子,還大宴賓客,受邀的賓客中不但恆州的官員到了,就連整個恆州的富商都來了不少。

這一場認義子的儀式,鄭子文就像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一樣,那是又多大半多大,光花費出去的錢就有幾萬兩,而收進來的禮錢更多,足足收了幾十萬兩,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

這件事當然也傳到了李世民的耳朵裡,一開始李世民還以爲鄭子文是藉機斂財,但當千牛衛把調查的情況擺到他的面前時,他頓時吃驚了。

因爲根據千牛衛的調查現實,鄭子文和這個狄姓人家根本不認識,而且這戶人家是剛到太原的。

“難道真的是巧合嗎?”

最終李世民還是覺得這件事應該不是巧合,按照鄭子文那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個性,沒理由收一個普通的農家孩子當義子,這不符合他的個性。

李世民想了一下午都沒想明白,於是他只好搖了搖頭。

“鄭子文啊鄭子文,朕是越來越看不透你了,你究竟在想什麼?”

第九十九章 奏摺第三百四十一章 驚訝的上官儀第三百零八章 封賞進行時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士彠捱揍第六十八章 在路上第一百零九章 除夕到來第八十六章 財不露白第二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李欲成仙第二百章 力挽狂瀾(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子文進城第六十三章 寶寶心裡苦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人們的驚訝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動的學員們第十三章 崔盧氏的賞賜第四十九章 應對考校第六十七章 離開長安第二百五十二章 貴不可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人們的驚訝第四十六章 玄武門熟睡事件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拔第四百六十八章 鄭龍成親第一百五十五章 財神之名第三百八十四章 爲了大唐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的煩惱第二百五十三章 披星戴月來揍你第一百七十三章 子文進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上官家之變(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這是誰幹的第四百五十章 紙幣狂潮(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六母教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二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下)第二十章 宣紙事件第三百三十九章 舉薦人才第三百二十七章 披星戴月來睡你第一章 穿越者鄭子文第一百九十八章 京兆府天花爆發第一百六十一章 蝗災和蟲族第八十九章 二女爭鋒(上)第二百二十章 駙馬黨第二百四十七章 接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族徽記(中)第二百章 力挽狂瀾(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打造軍事強國第三十章 皇后的哮喘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上的嘎吱聲第二百三十一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三百零六章 戰後重聚第四十二章 長安四虎第三十三章 子文當官(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征服的腳步第六十六章 處置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一百一十九章 賀壽第一百四十章 鄭子文的野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兕子李明達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滎陽第二百一十七章 淮南長公主第二百零八章 腦筋急轉彎第四十六章 玄武門熟睡事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駙馬寶第一百四十九章 決賽來臨第一百七十二章 駙馬寶脫銷了第三百零四章 大逃亡第九十九章 奏摺第三十六章 手段高明第三百八十三章 征服的腳步第三百零七章 得勝回朝第二百三十四章 聰明的狄仁傑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子文抗旨第二百四十三章 送別(下)第三十一章 傲氣第二百二十八章 退出朝堂第三十章 皇后的哮喘第三百四十五章 教育規劃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兒第三百四十七章 狡兔三窟第三百六十七章 鄭子文的兒女們第六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五章 出訪新羅第一百六十二章 蝗蟲攻略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三百四十八章 使節來臨第三百六十章 子文省親(上)第三百三十章 鎮壓百濟叛亂(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兒難纏第四百章 路遇打劫第二百七十六章 劉炳被嚇壞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的抉擇第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二百三十六章 吐番詛咒第一百零二章 子文論商(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裡話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被彈劾第一百三十七章 州長大人威武第三百零一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百三十章 辦喜事
第九十九章 奏摺第三百四十一章 驚訝的上官儀第三百零八章 封賞進行時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士彠捱揍第六十八章 在路上第一百零九章 除夕到來第八十六章 財不露白第二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李欲成仙第二百章 力挽狂瀾(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子文進城第六十三章 寶寶心裡苦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人們的驚訝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動的學員們第十三章 崔盧氏的賞賜第四十九章 應對考校第六十七章 離開長安第二百五十二章 貴不可言第一百六十七章 商人們的驚訝第四十六章 玄武門熟睡事件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拔第四百六十八章 鄭龍成親第一百五十五章 財神之名第三百八十四章 爲了大唐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承乾的煩惱第二百五十三章 披星戴月來揍你第一百七十三章 子文進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上官家之變(上)第三百一十六章 這是誰幹的第四百五十章 紙幣狂潮(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六母教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二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下)第二十章 宣紙事件第三百三十九章 舉薦人才第三百二十七章 披星戴月來睡你第一章 穿越者鄭子文第一百九十八章 京兆府天花爆發第一百六十一章 蝗災和蟲族第八十九章 二女爭鋒(上)第二百二十章 駙馬黨第二百四十七章 接人第四百四十四章 家族徽記(中)第二百章 力挽狂瀾(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打造軍事強國第三十章 皇后的哮喘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上的嘎吱聲第二百三十一章 生命在於運動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三百零六章 戰後重聚第四十二章 長安四虎第三十三章 子文當官(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征服的腳步第六十六章 處置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一百一十九章 賀壽第一百四十章 鄭子文的野心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兕子李明達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滎陽第二百一十七章 淮南長公主第二百零八章 腦筋急轉彎第四十六章 玄武門熟睡事件第一百六十六章 駙馬寶第一百四十九章 決賽來臨第一百七十二章 駙馬寶脫銷了第三百零四章 大逃亡第九十九章 奏摺第三十六章 手段高明第三百八十三章 征服的腳步第三百零七章 得勝回朝第二百三十四章 聰明的狄仁傑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子文抗旨第二百四十三章 送別(下)第三十一章 傲氣第二百二十八章 退出朝堂第三十章 皇后的哮喘第三百四十五章 教育規劃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兒第三百四十七章 狡兔三窟第三百六十七章 鄭子文的兒女們第六十一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五章 出訪新羅第一百六十二章 蝗蟲攻略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三百四十八章 使節來臨第三百六十章 子文省親(上)第三百三十章 鎮壓百濟叛亂(中)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兒難纏第四百章 路遇打劫第二百七十六章 劉炳被嚇壞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的抉擇第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二百三十六章 吐番詛咒第一百零二章 子文論商(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裡話第二百二十六章 再被彈劾第一百三十七章 州長大人威武第三百零一章 家書抵萬金第四百三十章 辦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