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

由於宗室太過於龐大,廣州李氏,男丁,妻兒,甚至妾生子,都會計入,整廣州就有了二千人。

而邕州李氏呢?男女老少加在一起,不過二十六人,錯了,加上三個皇子,已經二十九了。

所以,李嘉將宗室分成兩部分。

以他祖父李尉之後,爲近支皇室,登記在黃綢之上,而廣州李氏,無論多少,一律另造玉碟,登記在紅冊上。

學的是滿清。

如此一來,短時間內就省卻了大量的錢糧,因爲紅冊宗室,只是掛名的,不需要提供俸祿來供養。

而入了黃冊,皇室最低都要封公封王,若是不分冊,怎麼能支撐住?

當然,這只是最初的劃分,後期還是會調整的,畢竟朱元璋開國時,宗室是最少的,兒子女兒,侄子加一起,也沒一百人,三百年後就三十萬了。

紅冊宗室雖然沒有錢糧供養,但卻可以讓子弟入宿衛,也可以受到宗正寺的舉薦,走上仕途,待遇算不錯了。

如今宗正寺正卿由李嘉的叔父李駿擔任,也沒多少事,領着俸祿,倒也是開心的很,而少卿,則是老族長李修仙擔任,如果按輩分,算是李嘉的堂伯父,沒出五服。

шшш ¸тtκan ¸¢O

“讓他進來!”皇帝有些頭疼,這位少卿,可不是那麼簡單就能打發的。

“參見陛下!”李修賢五十多歲,看起來精神抖擻,身體康健,再活個十來年完全沒有也問題。

“不知老族長有何事?”李嘉示意宦官攙扶,又是賜坐,問道。

“老臣聽聞太學改制之事,不知是真假?”李修賢坐在椅子上,雙目有神,問道。

“當然,這是確切的消息!”李嘉點點頭,屁股挪動了一下,平靜說道:“太學置辦多年,已然就沉痾重病,迫待改制!”

“怎麼,老族長有其他異議不成?”

“老臣不敢!”皇帝話中帶刺,李修賢倒是不接,他笑了笑,不以爲意,露出殘缺的牙齒,說道:“咱們太學,一向是大唐的英才之地,待遇是極好的,陛下又允許七品以上官吏舉薦子弟,真乃皇恩浩蕩!”

“這只是慣常的恩典罷了,太學老是被那些高官把持,也不像話!”

皇帝自矜地笑了笑,隨口說道。

“只是,陛下皇恩,卻漏了些許人才!”李修賢不無遺憾地說道。

“咱們宗室子弟,一向思慮着爲國效力,只是無入門之道,如今,太學放開了限制,只要個官,秀才,就能入學,咱們宗室人才濟濟,卻只能望門興嘆,可望而不可及!”

聽到這,李嘉瞬間無語了。

上太學,只是單純的要求秀才水平,你他麼連秀才也考不了,怎麼考進士?作弊嗎?

他允許太學有兩百名額考進士,純粹是惠而不費,畢竟進士的競爭,也是激烈的,沒有些許才學,是沒希望。

當然,還有一些競爭力的因素在,舉人的人數是由縣數定的,整個大唐才一百來縣,等於一百來個舉人考進士,錄取四五十,比例太低了,加一些濫竽充數的太學生,提升一下進士的地位。

當然,李嘉也有點小心思,日後若是沒錢了,也可以買賣太學生名額,回點血,明朝可經常那麼幹,比清朝的賣官鬻爵好聽多了。

“宗室子弟,還需太學?”李嘉直接說道:“若我沒猜錯,朝廷並沒有禁止宗室子弟參與考試,只要是秀才,季可入讀太學,老族長是不是看錯了?”

“這……”李修賢啞然,但是還不干休,繼續說道:

“宗室一向是朝廷的屏障,自前唐亡國以來,宗室多受其難,甚是困難,許多人連束脩都湊不齊,太學一向是英才濟濟,讓宗室入太學,正好可以培才育才……”

李嘉聽着,着實有些煩躁,連秀才都考不上的庸才,入了太學能作甚?玩樂嗎?挺好的一個學府,又得弄爛。

“既然宗室子弟都束脩都交不起,不識字,那麼,就不要入太學,朕來讓他們讀書。”

“陛下是幫他們支束脩的錢?”李修賢問道。

“也是這樣的意思!”李嘉輕聲說道:“我將設私塾,延請先生,只是在玉碟有名的宗室子弟,都可入學,至於先生的束脩,卻是免不了的,這是規矩!”

“凡入學者,不僅能受到名師教導,而且,我將興建書庫,求學者可免費讀之,紙墨筆硯也會提供,能省不少的錢財!”

“僅僅是束脩,不算多吧?連束脩都付不了,恐怕是無心入學了,不要也罷。”

束脩是古代學生與老師初見的禮物,一般求學是必備的,基本上是幾塊臘肉。

傳說這是孔子要求的,拜學必須要十塊臘肉,哪怕學生再貧窮也要收,以顯示知識的珍貴,畢竟,免費的東西,往往不會得到珍惜。

即使一般窮苦人家,稍作努力,還是應該拿得出這個十條臘肉,不然,孔門就不會有那麼多出身寒門、生平寒微的窮學生,如顏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憲、伯牛等。

“名字,就喚作宗學吧,由宗正寺監辦!”

“凡宗室中,年滿五歲者,皆要入宗學,不入者,廢除宗室身份,十八歲後,才能離開宗學。”

“諾——”皇帝說的興起,李修賢實在插不進話,而且,他也看出來了,皇帝絕對不會允許宗室直接進太學的,只能作罷。

待其走後,皇帝笑了笑,散養的宗室,往往才更具有才能,若是像八旗一般圈養,反而養成寄生蟲。

“教育,也是重中之重啊!”

坐在皇帝的椅子上,自然喜歡忠君愛國這樣的詞彙,而宗室,作爲大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然也是需要洗腦的,他們可是皇帝的天然盟友,處置起來也方便一些。

邕州李氏雖然是小宗,但坐到了皇帝,就是大宗,皇帝就是族長,族長教訓自己的家族子弟,那不是隨便嗎?僅次於教訓宦官宮女。

“如今黃冊只有二十九人?一百年後呢?肯定不止了,近支封王侯,減等世襲,五代後,就入紅冊,雖然列位宗室,卻也省了錢糧用起來也方便。”

皇帝爲將來的宗室,作出了謀算。

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123章胡姬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1382章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1158章仇恨第1162章戰之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1273章條法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180章豐州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1159章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1225章隱情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1308章諸王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一千零五章諡號弟1119章瓜州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四百九十章第1316章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五百九十五章潤州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1338章諸王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111章三門峽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1162章戰之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1343章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223章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1365章野女真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
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1123章胡姬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1382章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七百五十一章密謀出兵第1158章仇恨第1162章戰之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1273章條法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180章豐州第兩百八十章楚國命運第九百二十一章孔府第三百四十九章紛亂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1159章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八十八章封賞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御前會議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五百六十七章發家致富第兩百零七章大興科舉(中)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1225章隱情第一百四十五章手握重兵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六百六十九章大朝會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1308章諸王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四百九十一章再下一城第一千零五章諡號弟1119章瓜州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四百九十章第1316章第八百六十一章與民同樂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1395章遷徙豪強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五百九十五章潤州第五百零二章不正常第1338章諸王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111章三門峽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1162章戰之第八百七十八點五章亂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四百三十章水賊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兩百四十六章上黨李筠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1183章草原律法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1343章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八百八十八章揚州第一千零四十一章賤戶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223章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四百八十章城內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一千一百零一章火光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四百八十八章攻伐第七百四十二章人心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1365章野女真第八百九十五章蜀道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五百五十五章蛆蟲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四百七十二章快活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七百四十一章索然無味第八百九十三章五萬貫第三百五十四章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