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

洛陽城的修建,已經進入了尾聲。

皇城,位於皇帝所居的宮城,大內,以及都城之間,相當於內城,居住着王公貴戚,以及宗廟,九卿衙門,以及政事堂,六部所在。

這些纔是洛陽的核心,只要皇城建立完畢,洛陽就可以作爲一座都城使用了。

舊城部分,則變成了南城,新城部分在北面,洛陽形成了冒字結構,舊城約佔新城的三分之一。

住進了洛陽皇宮,李嘉分外的感覺舒適,空間特別大,富麗堂皇,皇家氣派濃厚,像吳越國,南唐,長沙,後蜀,以及汴梁的材料,幾乎都運送而來。

有南方的水榭樓閣,也有成都的豪奢放逸,以及廣州的珊瑚海珠,大海氣息,別具一番風味。

在李嘉的要求下,這座皇宮中,還修建了一座冰室,屬於夏季陰涼所在,另外,他還讓人弄了個三尺深的泳池,作爲鍛鍊身子的地方。

唯一令人不滿的是,那些宮女們位居一旁,衣衫淡薄,一不小心就溼透了,誘惑力十足,這場單人運動就改頭換面,變成多人運動了,讓李嘉頗爲鬱悶。

如此一來,洛陽的暑熱,就降低了到了極致,李嘉頗有些樂不思蜀,把發漢的任務都有些忘懷了。

直到射聲司來報,北方的軍使,洺州防禦使、西山巡檢郭進,相州防禦使党進,棣州防禦使何繼筠、懷州防禦使康延昭,以及昭潞軍節度使李繼勳,皆秘密來到了洛陽。

見此,李嘉哪怕再捨不得溫柔鄉,也得出來見面。

對於這一衆將領中,李繼勳的身份最高,他是北方少許的幾個節度使,也是爲了對付北漢,不得不保存下來。

李嘉首先接見的就是李繼勳了。

這位前朝留下來的大將,一向是沉穩有力,服從的也很快,值得讚賞。

“北漢的情況如何?”

李嘉看着其一身的汗水,遞上一杯冰鎮酸梅湯,輕聲問道。

“謝陛下——”端起杯子一飲而盡,李繼勳痛快地謝道,然後擦了擦汗,這才說道:“北漢雖然國小,但此次其國主已經病的不輕,朝野矚目,就連末將也聽了些許風聲,此時正該是北伐之時。”

“你說的對。”

李嘉點點頭,站起身,擲地有聲地說道:“不能再拖下去了,機不再失,時不再來,難得有這樣的好機會。”

“此次,爲了對付北漢,我已經調派五百萬貫,作爲特別軍費,除了御營外,爾等也需要齊心協力,一舉覆滅其國。”

“陛下,末將之見,北漢攻伐易也,唯獨有兩難——”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李繼勳感覺,這是難得的機會,這是一個洗清自己前朝遺臣的好機會,只要獲得皇帝的信任,立下大功,那麼,在新朝,他將依舊站穩腳跟。

況且,他對於自己子爵的勳爵,有些不滿,上面還有伯爵、侯爵,公爵,實在是令人眼饞。

“哦?你說說——”

李嘉倒是,想聽一聽他的意見,畢竟人家經驗豐富。

“末將獻醜了——”李繼勳行了一禮,這才謹慎地說道:“北漢之難,一者在於太原城,其數百年的經營,已經堅不可摧,長久僵持,後勤反而不繼,這也是前代數次無奈而走的原因。”

“其二,就是契丹之援軍!”

李繼勳擡起頭,一臉凝重地說道:“幽州契丹人十萬大軍,長途奔襲,數日即可達到,到時候不僅要面臨漢軍的反擊,還得被契丹人襲擊,大軍有潰敗之險。”

“所以,在北伐之前,必須將契丹人阻攔,令大將,駐守石嶺關,阻擊契丹人南下,而後才能從容攻克太原。”

“石嶺關?”李嘉思量着,這與他的想法倒是很相似。

“拿地圖出來——”李嘉喊一聲,隨即幾張桌子就被擡進來,一張詳細的地圖就出現了。

李嘉埋首其上,一路向上,終於在忻州與太原的分界點,找到了它。

它東靠小五臺,西連官帽山。山勢峻險,關隘雄壯,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是太原通往代、雲、寧、朔的交通要衝,素稱太原忻定出入之門戶。

由於契丹人不可能從河北掠過,所以,只能從北面的雁門關進行援救,只要把這座關卡守住,契丹人就再難行進。

畢竟契丹人多爲騎兵,不善於攻城,這是衆所周知的。

“契丹的援軍,一般是在大同而來,只是大同不過萬人,還須從幽州而來,所以,契丹人會首發拿下,奪取石嶺關,然後再坐山觀虎鬥,待咱們筋疲力竭時,一舉用騎兵突破——”

李繼勳第一次看到如此詳細的地圖,其上甚至還標註了石嶺關附近的小路,山路,甚至,各地駐軍都有詳細的數據,這讓他極爲震驚。

或許,這就是大唐之所以百戰百勝的原因所在霸!

“大同啊——”李嘉看了其一眼,那裡之前隸屬於雲州,被石敬瑭送給了契丹人,乃是山西的屏障,後來成爲契丹人的西京。

不過,他的目光又繼續向西,看到了豐州,這裡是契丹人的西南面都討司所在,也是駐軍數萬人。

“此地聽聞也有數萬兵馬,若是急來,也是難題。”

李嘉感慨道。

“陛下有所不知——”李繼勳看到這,隨即說道:“豐州之地,乃是契丹人維持北方草原的統治要點,其甚至有祖制,即使亡國也不能調動其兵馬。”

“是嗎?”李嘉這纔想起,射聲司情報上的確有,然後他又想起,日後的耶律大石,逃到草原,不就是在這裡聚攏起了兵馬,從而建立了西遼嗎?

所以,這裡乃是掌控草原的關鍵地帶啊!

“朕有意,兵馬分四路——”

李嘉雙手靠後,眼睛一眯,自信滿滿地說道:

“一路兵馬,從鎮州西進,奪取石嶺關,阻契丹援兵——”

“另一路,從隰(xi)州出發,攻伐汾州,至太原會合。”

“還有一路,從讓折氏,從府州出發,攻略嵐州。”

“另外一路,也就是主力,由你帶領,從潞州出發,北上太原,攻佔柏團谷,兵臨太原。”

“而朕,則率領大軍在其後,在太原與你們會合。”

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1142章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1265章死戰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七百六十五章第1278章拉薩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1167章驚喜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1111章三門峽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346章教子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1384章呂端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1298章規格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1407章禪讓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386章就藩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1207章獻土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288章父子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四章野外啼哭第1345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七百章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336章鼓動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221章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377章使臣
第一百八十七章郭榮之死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1142章第五百七十六章交戰(求票,求訂閱)第八百七十二章御前會議第三十五章道路重重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八十七章大收人心第七百九十三章參謀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四百七十七章政事堂第兩百七十三章諸國震動第1265章死戰第1387章最後的抉擇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第七百四十三章海外熱捧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五十九章歸來安排第六百一十七章大勢已定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七百六十五章第1278章拉薩第九百六十五章支援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1167章驚喜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1205章首相之缺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七百六十五章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一千零八十九章拋石第六百八十三章張天師府第五百八十三章成氣候第1111章三門峽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水淹第一百七十四章徵收夏稅第九百七十六章口號第1346章教子第兩百六十章湘江洶涌(中)第1384章呂端第一百七十一章行動起來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一百三十三章隨手安排第1298章規格第三百一十八章宋軍兇猛第1407章禪讓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北巡第一百一十九章暗流不止(下)第二更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五百八十章荊國公薨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第五百七十八章大破其兵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六百四十九章修史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八百四十八章第1386章就藩第一百零六章儋州上下第1207章獻土第三百五十四章誘惑第五十二章別樣占城第1288章父子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七百四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皇城司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四百四十一章熱潮第兩百八十八章人心晃動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1372章重甲步兵第四百二十一章治吏第四章野外啼哭第1345章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九百五十二章大敗第七百章第一千零五十三章第1336章鼓動第八百二十五章第四百零九章風波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221章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1377章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