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水賊

炎熱的夏季,對於王公貴族而言,不過是煩熱罷了,但對於日夜辛勞的百姓而言,卻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分。

農夫們忙活着進行秋稻的種植,一刻也不得閒,尤其是對於澧州、朗州的百姓而言,兵災結束雖然快,但到底還是有所損傷的。

朗州,武陵縣,山陽鄉,鄭家村。

日中時分,田埂上的樹影下,零零散散坐了不小短衣的漢子和婦女,他們一家人團坐着,吃着婆娘送來的飯菜,飲着冰涼的井水,不知何時,就聊了起來。

“聽聞咱們以後不是湖南人咯!”

一個黑瘦的漢子說道。

“咱們幾代人都是湖南人,國主還是咱們朗州的,怎麼不是湖南了?”幾米外的樹下,吃着飯糰的男人說道。

“咱們現在是大唐人了,又被劃入了啥荊南府,前一陣子收糧食時,你又不是沒聽見,荊南府的朗州!”

“管他哪個,反正我只曉得,今年的糧食少繳了一些,我婆娘再織幾匹布,積攢些錢糧,明年就讓我家大郎娶個婆姨!”

“不過,官鹽便宜了許多!”

“官鹽吃不起,私鹽便宜!”

“嘿,日子不也是這樣過咧!”瘦個子嘆了口氣,說道:“湖裡的張大個讓咱們多繳糧,每家二十斤!”

“去年不還是十五斤嗎?”

“聽說咱們少繳了糧,他們就想多弄些!”

“該死的水賊!”

幾戶人家,沒有不罵的,每斤糧食,就能讓肚皮多飽一分,在這春黃不接的時候,可是能救人命的。

嘩啦啦啦——

村裡的一條泥路上,突然出現了一隊兵卒,領頭的是一個年輕的漢子,穿着薄衣,汗流不止。

“軍爺,咱們早就繳了稅,而且,轉運使說只由他們收,其他人不讓收!”村長連忙從田埂上爬將起來,將腳上的污泥在草上蹭了蹭,不顧地面燙腳,直接跑過來。

“咱們不是收稅的!”領頭的軍爺發聲說道:“咱們是武陵縣的巡檢營,這次有事找你們!”

“軍爺您說,能辦到的一定去辦!”村長點頭哈腰地說道。

“你們這有沒有水賊?有沒有去當江賊的後生?”

“咱們都是良民,不會當水賊的,哪個去了,我打斷他的腿!”村長連比帶劃地說道。

“這就好!”領頭軍爺點頭道:“你們傳一下,到七月底,還有當水賊的,咱們大軍清剿下,可活不了!”

“還有,你們不許去給水賊銷贓!”

“軍爺,啥是銷贓?”

“就是不許賣給他們糧食,鹽,還有布啥的,哪怕給現錢,也不許賣給他們!”

“知曉了,知曉了,軍爺放心,我一定給傳到!”

“恩,若是有水賊的消息,就到縣裡傳話,有賞錢,一個水賊,一貫錢哩,是神武通寶,銅錢。”

“好嘞,咱一定說到!”

待這夥兵走後,村長才緩了口氣,直起了腰。

“村長,這羣軍爺幹啥?”有人湊上前,問道。

“沒啥,就是說要清剿湖裡的水賊,抓了一個水賊,有一貫錢拿,而且,說不許咱們賣東西給水賊!”

村長沉聲說道。

“過幾日,湖裡的張大個不是要派人來收糧嗎?一個人可是一貫錢咧!”

“呸,這錢能要?張大個要是知曉,肯定屠了咱們村!”村長連忙呵斥道。

“看樣子,朝廷要動真格了!”

朗州城,原武陵縣令,新任朗州刺史李春鬆,嘆了口氣,說道:“朝廷看來要動真格了?”

他是個讀書人,對於水賊厭惡的很,但若是起了衝突,一個不好,損兵折將的,就會毀了前途,所以心中一直猶豫。

“明府,府裡發來明令,朝廷也下了旨意,須將八百里洞庭清理的一乾二淨,不能有一個水賊,嶽州那邊是如此,長沙府也在清剿!”

巡檢王正遠解釋道:“如今這時,已經不繳不行了!”

“朗州城,兩縣之地,巡檢兵加在一起,近千人,對於水賊,想必是輕而易舉,耽誤不了耕種!”

李春鬆安慰自己說道。

“明府放心,水賊定不能長久!”王正遠頗爲興奮,剿滅匪徒本就是他的職責,這可是立功的好機會。

“洞庭水師如今在洞庭湖中,不斷地橫掃水賊,已然是打草驚蛇,咱們朗州須把守湖邊各村寨,以及要緊處,使得其坐困洞庭湖!”

“八百里洞庭廣大無邊,魚肉不缺,但卻沒有鹽,糧,我就不信,他們能堅持多久!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讓其潰敗!”

“此策倒是極妙,但若是逼迫過甚,狗急跳牆呢?”李刺史連忙問道。

“明府放心,咱們巡檢營,可不是吃素的!”王正遠巴不得如此,水賊在洞庭湖囂張的很,但到了陸地,可就是痛打落水狗了。

“如此,就拜託巡檢了!”李刺史沉聲說道。

這場清剿洞庭湖水賊的行動,初始於商家告狀,然後又莫名的傳到皇帝的耳中,一場名清剿水賊,實際上保障長沙府安全的行動,就轟轟烈烈的展開。

洞庭湖中,以水賊清剿,陸地上,則斷絕水賊糧倉,嚴加駐守,逼迫其投降。

隨後,洞庭湖又進行時間不等的封禁,嚴禁商船出沒。

這下子,直接拿捏住水賊的命脈,天天吃魚,誰也堅持不住,不到半個月,陸陸續續就有上千水賊放下武器,投降地方。

於是,這些人就被分撥土地,推行保甲,編戶齊民,而且實行連坐制,若是還想爲賊,不僅闔家屠戮,還要連累鄰居鄉里。

而且,除了這些慣匪外,其實許多漁民半匪半民,到了湖中,有便宜自然就上,而且是整村整落的上,清剿時又變成良民。

官府則直接將個各漁戶村落強行合併,從而推行保甲和連坐制,還設立舉報獎勵,最低一貫,最高十貫,比劫掠還賺,風險也低。

如此一來,在唐末時,洞庭湖活躍良久的水賊,就消散了大半,剩下的,都是一些頑固的水賊。

他們已經過慣了簡單的掠奪方式,不再是之前面朝黃土背朝天,守着土地過活的良民。

他們纔是最頑固的。

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1398章喜憂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六百五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番外3——震雷第1375章傳響第1360章談話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番外3世系變更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1359章後勤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1286章分封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1192章嚴家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1312章餘熱第1398章喜憂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1126章刑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1355章山民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239章佛難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1343章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225章隱情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一千一百章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九十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1127章八議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123章胡姬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
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六百二十一章第七百三十章弊端第六百二十六章兩千萬貫第1398章喜憂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九百二十六章命門第六百五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八百三十二章恩賞第兩百三十三章中原佈局(1)第1396章神武三十年第五百四十一章安民番外3——震雷第1375章傳響第1360章談話第一千零一十七章關中藩鎮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番外3世系變更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五百六十一章流傳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六十七章人力缺乏第三百二十七章整編、整訓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1359章後勤第一百五十四章信仰整合(上)第十八章建武監軍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三百三十六章幸甚第七百一十七章微服第七百六十一章反應第1286章分封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二十二章隨軍學堂第1192章嚴家第九百四十六章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1312章餘熱第1398章喜憂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1126章刑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巡鹽御史第1355章山民第五百九十九章借錢第七十六章稱霸海峽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1239章佛難第兩百五十七章情況不明第六百五十二章林小娘子第1343章第八百七十一章村上天皇第1225章隱情第三百二十二章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四百四十五章頭重腳輕第九百六十三章民心第1264章男當戰,女當運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六百四十二章新戶(上)第一千一百章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六百九十章第1379章謀劃高麗第三百九十一章新奇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1113章藏污納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三章雄心壯志第九百六十六章親征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九百一十八章攻心第五百二十八章潰敗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1127章八議第七百九十五章南下(上)第八百四十六章文會(下)第七百七十二章都司第1123章胡姬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