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心神不定

公元962年,唐神武三年,七月二十二日,長沙府,皇宮。

算計着日子,李嘉心神頗爲不定,心中隱隱約約有着些許興奮,又有些慌亂。

釣魚,突然就沒有了耐心。

看書,依舊急躁難安,燥熱的很。

美人,他麼的大熱天的,再好的興致,也被消磨去了。

這幾個月,李嘉臨幸後宮的次數,都少了些許,三五日纔有一次,比春天時一兩日一次少了許多,偶爾的三人大被同眠遊戲,入夏後,就再也沒玩過了。

不過,人就是這樣,嶺南的夏日比長沙還要熱,明顯減緩了熱度,但李嘉還是熱。

百般無奈,他就來到了立政殿,看望自己的兒子和女兒。

去年的十二月初,皇后周穎兒誕下了一位公主,而在月末,與她親密的寶嬪,則誕下了一位皇子。

這是皇室的第一位公主,以及第四位皇子,李嘉倒是有些失望,但還是比較欣喜的。

失望則在於嫡長子並未誕生,高興在於終於有了女兒了,天憐可見,終於有了一個女兒。

由於是長女,漢家習慣,長公主的地位一向很高,所以封號也一向需要慎重。

與皇子成年後再封王不同,公主的稱號一般也是地名,越早越好,凸顯其地位,以及特權。

有鑑於唐朝的公主的彪悍歷史,李嘉對於封號很是費了不少的腦筋,太平、平陽肯定不能用了,也就是帶平、陽二字的,肯定不能用。

所以,爲了突顯對於嫡長公主的喜愛,李嘉封其爲薛國長公主,薛乃是李嘉登基之前的王號,如此名號,不可爲不恩寵。

至於名字,則是李幼仙,仙氣滿滿的名字,小名就是仙兒。

對於第四子,李嘉倒是很隨便,兒子太多了,自然沒了激動,寶嬪提升爲寶妃,陪伴皇后,兒子取名勝哥兒,其中的寓意不言而喻。

“呀呀呀——”長公主已經半歲多了,躺在搖籃裡,小胳膊小腿耐不住,不斷地張揚着,小臉圓滾滾的,粉嫩可人,小眼珠轉悠地很快,一看就是個活潑的主。

似乎看到自己父親來了,小胳膊揮舞地更加快了。

心中猜想其活潑的性格,李嘉不由得有些頭疼,看來這是基因的緣故,難改,女孩子不應該多安靜賢淑嗎?怎麼皇室都是閒不住的?

李嘉一把將長公主抱起來,拍了拍她的小背,感受到一股細汗,不由得笑道:“躺在搖籃裡也不老實,這天氣,還亂動,熱的很呢!”

“呀呀!”長公主不老實地扭了扭,將自己父親的長髮,抓到了嘴裡。

小孩子年紀小,冰塊太涼,所以房間裡安放的並不多,基本上靠的是人工風。

“長公主活潑的很,能吃能睡,今個兒又重了些!”一旁的嬤嬤笑着說道。

“你們也是有功的,每個賞五匹蜀錦。”李嘉將女兒嘴邊的長髮扯下,笑着說道。

“多謝陛下!”幾個奶媽嬤嬤一臉喜色,連忙跪下,磕頭謝恩。

話說,能對皇帝磕頭的,只有這些皇宮的人,以及普通的百姓了,這意味着皇帝一言能決定其生死。

對於官吏來說,普通時日見到皇帝自然不會下跪,彎下腰就夠了,所以皇帝的權力並不能一手遮天,需要與宦官或者是勳貴聯合,共同抵禦文人對權力的侵蝕。

“走,去看你的娘娘在做什麼!”

看着女兒機靈的小眼睛,李嘉甚是開心,抱着其小身體,來到了偏殿,皇后正蝸居在這裡,享受着一人世界。

至於女兒,則大半交給嬤嬤奶媽了,麻煩沒有,但卻能享受爲母的快樂,舒服的很。

至於爲啥用奶媽,一個是奶水的質量問題,富家人家的女子,身體嬌弱的多,生完孩子就要了半條命,再親自餵養,身體絕對吃不消。

二來,乳母挑選壯健女子餵養,更能讓子女瞬間長成,母親也得時日進補,好好坐月子。

李嘉抱着孩子,在乳孃的擔憂下,一路而來,見到了躺椅椅子上,看着書,一臉舒適的皇后。

說到底,她也不過十八歲的年紀,就已經生育,身體已經不再臃腫,比以前的單薄來說,顯得更豐潤一些,更好看了。

“陛下?”或許是近了母親,嗅到了味道,長公主呀呀叫喚起來,而皇后擡眼一瞧,看到了近在眼前的父女兩人,三雙眼睛互相對視,皇后的眼神中,盡是懵逼。

“朕過來看看長公主!”李嘉笑着說道:“這夏日,可難受的很。”

“長公主剛睡不久,怎麼又醒了!”周穎兒看了女兒一眼,隨口問道。

“回稟皇后,天氣太熱,長公主睡了半個時辰就醒了!”一旁的嬤嬤輕聲說道。

“這長沙皇宮,甚少有湖泊,還是不夠涼爽!”李嘉搖搖頭,逗弄着女兒,隨口說道:“看來,爲了咱們的長公主,也得換一個地界了!”

“陛下——”周穎兒有些不可置信,哪怕她再悶,也知曉如今朝廷正在戰江南,此話的寓意,極其豐富。

“沒錯,就是你所想的那般!”李嘉笑道:“結果,就在這幾日了!”

“結果,看來就在這幾日了!”

東京,大內,趙匡胤得知金陵的戰況後,頓時驚醒幾分,睡意消減。

他着實沒有想到,也實在想不到,區區幾萬兵馬,就敢圍攻金陵城。

要知道,當初郭榮預想中的南下金陵城,就是三面出擊,至少二十萬兵馬,才能攻下金陵城。

這是攻城戰,而不是面對面的拼殺,尤其是面對一座天下有數的高城,城內數十萬百姓,守城軍隊數量不亞於城外的軍隊,此時的攻城,不亞於自討苦吃。

但,僞唐的戰績,又讓人不得不猜想,其中是否還有其他的隱情,或者是說,有別的秘密武器,或者說有內應?

“難道是那些拋石車?”趙匡胤突然想起在揚州城時,面對的數十門拋石車,這讓禁軍苦不堪言。

“但也不至於!”他搖了搖頭:“哪怕破了城牆,依靠着人數,也能一邊修一邊抵抗,這到底爲何有自信能拿下金陵城呢?”

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1316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1248章暫住證第1174章消磨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1108上京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1232章喜事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340章落下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1361章東去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九百九十一章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149章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378章和談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七百七十七章第1268章總兵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232章喜事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1274章伴當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1145章建議第1336章鼓動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199章立足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
第四百五十六章探望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1202章錢糧耗費第三百零一章盡皆歡喜第四百七十三章留從效(求票,求訂閱)第1316章第三百九十三章皇子第三百三十九章快活第三百八十五章生計(上)第1248章暫住證第1174章消磨第六百二十章蜀國除、一分二第八百四十章軍制(下)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1108上京第一千零三十章無題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軍銜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七百一十二章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兩百四十九章金山之城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六百九十一章符太后第八百一十六章決定第1232章喜事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第1340章落下第七百九十九章切韻第八百一十三章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五百二十六章來也匆匆,去也……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八百一十七章飛鴿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1361章東去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一百九十一章平安京第十三章江南國主第一百零八章地動山搖(下)第四百四十九章離別第三百七十二章思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1310章甘州回鶻第一千零八十七章太原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六十四章新奇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九百九十一章第六百二十四章煩勞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六百六十三章閬州城下第1149章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三百五十二章慌亂第八百一十章大朝會第1378章和談第六百二十九章衣錦還鄉(上)第四百五十四章受爵第九百二十二章氛圍第九十六章國之幹臣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四百一十四章價值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八百零七章宗法第七百二十一章悚然第七百七十七章第1268章總兵第八百五十六章第四百五十一章長沙府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五百五十七章安撫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232章喜事第七百一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九章薨去第1274章伴當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兩百六十五章不見歡喜第兩百二十一章潛邸搬遷第1145章建議第1336章鼓動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一百六十七章天命在我第九百一十六章第三百五十六章處理第1199章立足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九百三十九章所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