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

與中原的殘破相比,金陵的皇宮顯得格外的氣派,宏偉的宮殿,雕欄玉砌的精巧,至今還散着南唐國大國的氣度。

雖然淮南之戰連敗三年,死傷十幾萬兵卒,但這個國家已經建立二十多年,若加上徐溫、徐知誥兩代人的幾十米年,實際上,南唐控制江南的時間,差不多有五十年之久。

這是個了不起的數字,中原已經因此經歷了五個朝代。

所以,南唐很驕傲,甚至認爲中原是短生種,都在猜測,如今這個趙宋,能堅持多少年。

自詡爲南國霸主多年,些許的驕傲還是難以避免的。

除此之外,大部分的目光,都聚集在閩南,這裡有着五萬大軍,幾乎是一半的精華,時間已經耗了一個半月,依舊沒有氣色。

本來得知中原南下巴蜀,預想其實力大增,部分朝臣們希望藉此機會,能夠北上,奪回江北十四州。

沒有人是傻子,守江必守淮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

於是,對於林仁肇的不滿,就被宣泄出來。

“陛下,林仁肇困於汀州已經月餘,耗費的錢糧不可計數,以至於大內用度不足,請陛下召回林仁肇,派遣更得力的干將去往閩南。”

這時,將門的朱令贇連忙拜下,大聲地說道。

高坐在皇位上的李煜,頗有些尷尬,因爲執意用林仁肇,乃是他的舉措,畢竟將門實力雄厚,勾連極深,若不是迫於無奈,他目前是不想用將門的人。

“將軍所言極是荒謬!”一旁,作爲皇帝貼切的文臣,一向以皇帝狗腿子自居的徐遊,不由得反駁道:

“林留守首戰即解了虔州之圍,廝殺數千人,如今,剛有所動作,就不滿意,執意調換,須知臨陣換將,乃是軍中的大忌。”

“汀州城高而險要,着實不好攻取。”這時,韓熙載出列,目光如炬,發言道:

“這天下,本來就是一家獨大的,中原勢力雄厚,且殘暴而貪婪,對於天下列國而言,不亞於戰國時的暴秦,安定不久的天下,因此又動盪起來。”

“所以,請陛下暫且停歇在汀州的軍事,將所有的兵力集中到江北,這裡纔是我們大唐的關鍵所在,閩地本就不好統治,肥沃之地只有漳泉數州,如今,讓與僞國有何妨?”

“只要能得江北,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此言一出,甚得文臣之心。

對於他們而言,閩地就是偏僻的地界,若不是王氏爭國,被南唐鑽了空子,他們是絕對不會關注到這個小地方的人。

由於對於閩地瞭解不深,而且在固有的印象之下,文臣們紛紛表示放棄閩南而掠奪江北之地,是極其合適的選擇。

一時間,連李煜也被說的心思晃動,十分的意動。

大臣們聽罷紛紛側目小聲議論了一會兒,大多都覺得韓熙載言之有理。

朝堂上的話題,立馬就扭轉到了攻略目標上,要麼是閩地,要麼江北。

一直充當老好人的嚴續嚴相公,忍不住發言道:

“這中原南下徵蜀,若果真讓他們得逞,中原就如虎添翼了,所以,對於此事,是需要關切的。”

看到所有人的目光逗聚集過來,嚴相公似乎找到了一絲重視的感覺,繼續說道:

“但,諸位是否忘卻了,咱們側背,可有一個吳越國,咱們此次收復閩南,他們倒是無動於衷,甚至還給予咱們些許錢糧,這可是中原的手筆,萬萬不可忘卻。”

“只要咱們有些許北上的意思,老臣敢肯定,吳越定會出兵潤州,拖延咱們。”

“所以,嚴相公的意思?”李煜輕聲問道。

“靜觀其變——”

所有人臉色又變了,這是多年來,南唐一直堅持的策略,但當時擁有江北十四州,國強而民富。

如今呢?因爲戰爭,徵稅與兵役,民間殘破凋零,怎能再觀望?這與等死無異。

“中原膨脹,這是衆所周知的,所以,微臣建議,朝廷修書吳越,陳明脣亡齒寒的道理,言及中原虎吞天下的之心,不求能同盟,只求能中立不倚,就足夠了。”

這邊,韓熙載站直了身子,沒有了往日嬉戲玩樂的氣質,他彷彿是一個國家幹臣,目光炯炯有神。

“其次,咱們可派人去往契丹,與其聯絡,一則購買戰馬,二則鼓動其南下,如此一來,若是契丹兵馬南下,趙氏定然全力防備北方,攻蜀自然虎頭蛇尾,草草了事。”

“若是這次攻蜀不成,再加上防備契丹,中原必定元氣大傷,沒有三五年是緩不過來的,咱們大唐可藉此機會休養生息,養精蓄銳,伺機北上,奪回東都(揚州)”

這話說的是極爲漂亮,也甚得百官的心思,惠而不費的事情,總是讓人心生愉快的。

說白了,只需要動動嘴,就可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這是文人的暢想,而這番,就是極得他們心思的。

李煜坐在皇位上,也被說動了。

他本來就是一個耳朵軟的人,容易被說動,他心裡明白,韓熙載與嚴續某種情況下是一般無二的,都是觀望派。

只是,韓熙載是主動觀望,伺機而動,本質上想北伐,只是鑑於如今軍隊損耗殆盡,只能這般行事。

“如今朝廷大軍被糾纏在閩地,這林仁肇一直不見有所收穫,怎能休養生息?朝廷的賦稅全部都去了汀州,朝廷與大內支用不足,何來養兵?”

朱令贇憤憤不平地說道:“陛下,林仁肇本就是降將,才能未顯,就得此大任,纔不配位,怎能領兵?”

這話說的李煜有些火大,這林仁肇本就是他親信的人,這番話不就是說自己用人不當嗎?

“荒謬,這才一個月,能有甚的結果。”徐遊看出來皇帝的心思,不由得駁斥道:“林將軍不過困於地利罷了,誰去都一樣。”

“韓尚書,大軍困於汀州,怎能休養生息?”朱令贇扭頭,問向成竹在胸的韓熙載。

“臣請陛下,因勢而變,舍小利而得大利,拋棄偏遠荒蕪的閩南,而去奪取富饒的江淮。”

韓熙載沉聲說道。

朝臣們陡然一驚,炸開了鍋。

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1188章空獄第1321章皇事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1403章教子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1153章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感言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1181章天可汗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八百八十五章第1225章隱情第1407章禪讓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1208章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1370章煽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1409章崩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1120章哭泣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1128章中秋宴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
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九百六十七章安排第兩百五十三章佛儒遠揚第1188章空獄第1321章皇事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三百七十七章後宮第六百四十章剎住妖風第1403章教子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1153章第三十八章突兀想法感言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四十二章不過如此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兩百一十三章勉強受禪第1181章天可汗第六百八十九章鎮壓第四百九十七章焦慮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七百九十一章缺漏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三百七十五章南下第四百五十二章大動作第八百八十五章第1225章隱情第1407章禪讓第三十六章欽州張府第九百零五章郭守文(月末,求票求訂閱)第五百零六章初戰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五十五章陣法與邕布第九百五十章牙兵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1208章第六百九十七章大象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五百二十七章驚雷第兩百七十二章爲之奈何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四百一十八章折騰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六百零九章三下五除二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七十二章海上意外第八百七十章藤原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七百六十七章誕辰第1370章煽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第七百一十八章農田第六百一十章致仕第1409章崩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九百七十二章棺材(下)第四百九十六章餘暉第1120章哭泣第六百七十六章令人生畏第兩百四十八章利益動人第兩百五十五章另有用處第兩百九十四章商賈而至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三百三十四章軍心第六百六十六章渤海國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一百六十六章一石二鳥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1251章心思莫名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1128章中秋宴第九百八十一章會面第1240章興復隴右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兩百九十八章戰事不休第四十八章市舶司競價第六百零四章行動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五百二十二章大小周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八百八十九章圖謀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四百二十七章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