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不曾想,宗訓竟然這般大了。”

到底是後周滅亡了七年多,楊廷璋很快就轉變了心態,望向郭宗訓的目光,多了幾分慈愛。

他也感同身受。

回想起後周滅亡時的憤怒,以及趙匡胤奪位後的惶恐,以及時刻面臨的猜忌,死亡的威脅,都讓他膽顫心驚。

東京的威脅,讓他不敢多動,多言,如同囚犯一般,生怕皇帝一則諭令,全家系首而去。

所以,只要宋國還在,他這個前朝的皇親國戚,就不會有安生日子可言,猜忌伴身,除非他死了。

而如今,有了另外一個選擇,雖然不會讓他重返高峰,卻能讓他杜絕猜忌,沒有性命之憂,他自然知曉如何選擇。

“宗訓已經與宗室訂了婚約,明年差不多就能成婚了。”

小符後輕聲說道,讓楊廷璋面容又緩了一分。

“不知是哪位宗室之女?”

“是陛下的叔父,宣王的七女,年紀與宗訓相仿,活潑孝順,女紅也極爲不錯,宗訓也歡喜!”

聽到母親這般言語,郭宗訓臉色瞬間就紅了,頗爲扭捏,對於婚姻大事,他還是有些羞怯。

“那就好!”聽聞是與皇帝唯一的叔父聯姻,楊廷璋瞬間就放下了心,這可是真正的皇親國戚,僅次於皇家的近支,郭宗訓定然安然無恙。

“與天家聯姻,可不能怠慢了。”

楊廷璋輕聲道:“作爲舅公,我得添上些許,不能讓他們小夫妻過的不舒服。”

小符後並沒有拒絕,她知曉,這是楊廷璋這些年來的歉意,不拿,他心裡不舒暢。

“只是可惜,熙讓,熙謹,熙誨,自那次兵變,就不知去向,當時我方寸大亂,也找尋不及……”

雖說只是幾個庶子,不及郭宗訓半根毫毛重要,但到底是郭家的子孫,她作爲嫡母,着實有本份看顧好。

郭宗訓當時還記事,記得這幾個平常見面玩耍的弟弟,此時想起他們不知所蹤,着實心裡悲切,除了母親,他真的孤家寡人了。

楊廷璋不以爲意,只是庶子罷了,只要郭宗訓還在,郭家的香火就保全了,多幾個也無用。

又聊了幾句閒話,互相問候了一番,楊廷璋隨即退去。

小符後待其走後,就陷入了沉思。

今日這般的會見,怕是日後免不了了,日趨多許多,自己得謹慎行事,說話也得握有分寸,即使是親戚,恐怕也無有多少真心。

至於埋怨他們當時束手旁觀,這樣的怨氣早就消散了,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糊塗,讓人竊取,他們當時起事,也不過是李重進罷了。

“宗訓,這些時日,可能要見許多人,到時候你就看着,莫要多言語,多聽多看,知道嗎?”小符後一臉嚴肅道。

“兒子知道了。”郭宗訓認真地應下,多年來,他一直那麼聽話。

楊廷璋離開了郭宗訓的住處,回到了自己如今暫時居住的院落,這裡此時聚集了不少人,有王彥超,趙讚的信使,董遵誨的信使,甚至西京留守向拱的信使。

見到他回來,連忙湊進,王彥超直接言語道:“溫玉,可真是太后?”

所謂的太后,自然指的是小符後,而之所以未言明郭宗訓,無外乎謹小慎微罷了,反正兩人一體,作爲代指,也沒關係。

“沒錯!”楊廷璋點點頭,坐下說道:“嗣周王也在,我看了看,長的不錯,性格也很好,顯然並未收到些許爲難。”

“而且,皇帝還讓他與宣王女兒聯姻,日後絕對安穩。”

“這般便好!”王彥超點頭,隨即對着一旁某個信使說道:“你先把我們剛纔說的話言語給向太師,時勢就在眼前,莫要執迷不悟。”

“是!”信使應下。

其他人也鬆了口氣。

既然郭宗訓與符太后都是真的,那麼他們就不算是背叛,頂多算是忍辱負重,再次顧念恩主。

當然,背叛總是要找個說服自己的理由,說服自己的良心,不然思想與行爲不統一,就會出錯漏。

關中諸多藩鎮就是爲了說服自己,或者說是給天下人一個說的過去的背叛藉口,從而體面的歸降唐軍。

尤其是瞭解其北上洛陽,準備一舉拿下東京時,藩鎮們瞬間就激動了。

反正和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來了。

而對於楊廷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西京留守向拱的主意了。

向拱,也叫向訓,爲了避諱郭宗訓的訓字,就改成了向拱。

他此時,乃是西京洛陽留守,河南尹,當時陳橋兵變前,趙匡胤守東京城東,韓通守城北,向拱守洛陽,也就是開封府西面。

換句話來說,他當時的地位,與趙匡胤相差無幾,所以趙匡胤妥協了,讓其繼續管理洛陽。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爲什麼向拱地位那麼高?

因爲他是周太祖郭威的元從親信,一開始就擔任其牙將,之後郭威黃袍加身,他擔任的是武德使,射聲司的角色,心腹大將。

後來收復秦鳳四州,又參與淮南之戰,戰功卓著,趙匡胤只能算是他的後備,如果他有心,隨時可以起兵,哪有趙匡胤什麼事。

如此,趙匡胤既不敢把它放到京城,又不敢把他派往藩鎮,索性就在洛陽帶着,就近看顧。

地位可見一斑。

信使快速地回到的洛陽,進入了譙國公府。

向拱自北宋建立後,就不再署理政事,一律交給了下吏,自己只顧得大買園宅,縱情酒色。

但,洛陽根本就沒有敢小覷向府的存在,洛陽城外的近萬大軍,可是牢牢在其手中,不曾動搖。

信使入了內府,見到了一臉凝重,心寬體胖的向留守,不由得跪下說道:“潼關內,南國皇帝,並嗣周王,符太后,都已經到了,城外數萬兵馬齊聚。”

“下去吧!”向拱閉上眼睛,擺擺手,呢喃道:“趙官家不派兵馬與我,反而讓我死守洛陽城,這又該如何?”

“皇帝不差餓死兵,我的這些兵馬拼完了,怕是兩面不討好。”

“城內的那些遺老遺少知曉了郭宗訓的消息,怕是暗流涌動,心懷不軌者數不勝數啊!”

第七百五十章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1317章島嶼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1402章宗藩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1269章漠北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氣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1159章第九百三十六章第1105章安頓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114章利刃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1315章水師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353章民艱第六百五十三章第1384章呂端第1409章崩第七百四十四章高麗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1158章仇恨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1283章談心第1378章和談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1169章第1165章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1276章實踐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七百二十五章第1216章忌憚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1361章東去第1273章條法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三章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1353章民艱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1189章拿人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259章改任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123章胡姬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1290章軟肋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
第七百五十章第九百八十八章政治第1317章島嶼第四百零八章主菜第九百三十三章仇恨第四百九十五章驕兵第1402章宗藩第九百五十一章勉強第1269章漠北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氣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功利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一百五十章久別重逢第三百四十八章遮掩第三百六十三章長沙第1159章第九百三十六章第1105章安頓第五百三十五章雨花臺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1256章罷都護、設新府第六百七十章敘職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七百二十三章第五十章難以形容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114章利刃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南之歸第八百六十三章都督第1315章水師第六百零五章憤怒第六百九十四章議論第三百四十四章江陵第1353章民艱第六百五十三章第1384章呂端第1409章崩第七百四十四章高麗第十九章另尋他處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1158章仇恨第九十一章思維飛躍第1283章談心第1378章和談第八百五十一章人心第1107章人口(加更,求票、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九章知貢舉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五百六十六章國土人口統計第八百五十四章殿試第兩百八十二章寬慰驚喜第1169章第1165章第兩百八十九章前途似錦第1276章實踐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六十一章各色宴席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九百八十五章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一千零七十章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七百二十五章第1216章忌憚第九百一十四章對轟第七百五十四章複雜第二十六章墟市之行第1361章東去第1273章條法第四百一十章軍械第六章邕州衙內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十四章未雨綢繆第八百八十三章第七百七十一章不得不打第1353章民艱第八百二十三章石嶺關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1189章拿人第一百一十四章番禺李氏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259章改任第兩百六十六章初掌蠻軍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八百五十九章拮据第七百零六章惡月第1123章胡姬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1290章軟肋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六百五十九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