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另尋他處

眼瞅着一旁的劉文眼觀鼻,鼻觀心,不動如山,李嘉也無可奈何,心中思量起來,這個時候提起番禺,這個老宦官又打着什麼念頭。

番禺,皇帝,官位……

一瞬間,他心思百轉,終於明白過來。

這個老傢伙,原來是想挪位置,離開邕州,回到番禺去。而近日皇帝體弱,的確是個好機會,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就需要大量的錢財。

而能夠提供大量錢財的,唯有邕州李府。

但,李家的錢也不是白水流淌而來的,憑什麼要資助他?就憑剛纔那點誣告,對於盤踞邕州數十年的李家而言,不過是疥廯之疾罷了,動動手就能解決。

“邕州的確不如番禺太多,何止是監軍,就連我,也想長留番禺,盡享奢華呢!”李嘉裝作聽不懂的樣子,緊隨話語,討論起番禺城的繁華起來,說着,他一臉的渴求之色。

“李郎君此言甚是,番禺城確是繁華熱鬧,但,邕州卻也不差多少!”劉文此時則擡起頭,隨聲附和道,只不過方向卻歪了。

“而,關鍵在於,阿爺他老人家身體有恙,且家人久在番禺,所以思慕番禺,至於貪戀番禺的繁華,卻非他所想!”

一旁,劉監軍也點了點頭,很是認可的。

話到這份上了,李嘉也不能再裝糊塗,不然還真的成傻子了。

“如此,李家數載受監軍恩惠,爲全監軍之願,哪怕傾盡家財,也要涌泉相報!”李嘉拱了拱手,一臉激動地說道,好似肺腑之言。

“郎君哪裡的話,過了,過了。灑家到建武鎮不過數載,多虧了李家的幫襯,不然哪有今日的舒坦。”這時,躺在躺椅之上的劉監軍,在侍女的攙扶下坐起了身,瞧着李嘉的目光中,滿是興奮之色。

“世侄也不是外人,我也打開天窗說亮話!”到這時,對李嘉,劉監軍口中的稱呼再變,愈發的親熱起來。

“前兩天,宮中傳來消息,林內相身體不行,聽說連路也走不了,已經有退隱的心思,此時啊,宮裡肯定會亂上一番,這時,就是灑家的機會。”

“建武軍監軍雖然權重,但哪裡及上宮廷萬一,光憑灑家一人走動,自然吃力,但若是有你們李家支持,一個宮使還是可行的!”

說到這裡,劉監軍雙目放光,一臉渴求地看着李郎君,迫切的需要他的應允。

聽到這,李嘉心裡也是不斷的思量。

南漢重用宦官,權勢大的宦官,基本上都是擔任宮使的職位,如權宦林延遇,擔任的就是甘泉宮使,內侍省的職位,與跑腿無異。

而若是這位劉監軍到了宮使的位置,哪怕是座小殿的宮使,對於李家的發展,也是極爲有利的。

“監軍過譽了,李家不過是在邕州地面有些面子!”李嘉按照慣例,謙虛地說道。

“若是李家能幫得上忙的,肯定會盡力而爲的。”

“世侄說的在理,在理,如此,灑家就厚顏拜託了!”劉監軍臉上笑成了一朵菊花。

“若事成,你我兩家總是兩利的!”

如此,在這一番賓主盡歡之後,李嘉帶着承諾,回到了同樣奢華的李府。

回到府中,李嘉來不及歇息片刻,就來到書房,與父親李維商議起來。

“此話當真?”李維身體乏重,堆坐在椅子上,皺着眉頭問道,額頭上滿是思索之意。

“那老閹貨自來到邕州之後,建武鎮數軍,裝模作樣地巡查了一遍,就待在府邸享受,平日裡只知搜刮錢財,想不到還有上進心!”

“的確如此,番禺易位,牽扯極大,他沒理由不動心!”李嘉輕聲說道。

“他有這個心思,我也不甚奇怪,不過,前番去了番禺,上貢了近萬貫,咱李家雖說家大業大,但若再來一次,傷筋動骨總是難免的,建武鎮可不止一個李家。”

李老爺嘆了口氣,話語中似有不願,捨不得再花錢。

對此,李嘉還是能理解的,人老了,自然就保守了,家族安穩長久纔是他的追求,等他自己老了,恐怕也是會這樣。

但,他還年輕,不甘於維持現狀。李家必須上升,些許錢財並不算什麼。

“阿耶,些許金錢並不算什麼,不到幾個月,就會回來了,您可不要忘了,咱家是有礦的!”

“能用金錢走動的事情,往往是最方便的。哪怕,最後無用功,但那劉監軍在邕州一日,咱李家也穩上一分。”

聽到自己兒子這樣說,李老爺這纔想起來,自己家是有礦的,不能再按往日的方式來思慮了,他不由得笑了笑:

“大哥說的極是,些許銅錢算得甚麼?”

“我也是老了,口中還是陳詞濫調,李家也不再是以前的李家了!”

“不過,若是扶持其上去,如何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這纔是咱們思慮的問題!”李嘉笑了笑,故作疑惑。

“這倒也是,你又不想尋個官身,此次的話,你舅家的伯英,二叔家的皓哥兒,倒是可以升遷一二!”

李嘉舅家姓張,也是邕州大戶人家,比李家早個十來年遷徙過來,目前的話,在邕州只能算二流門第,日漸敗落。

而他的二叔,則是庶子出身,由於李維這一輩子嗣單薄,不過一嫡一庶,兩子而已,所以關係也算是親近。

如今在武緣縣,分家的時候,李維待他甚爲厚重,特地安排了幾個肥沃的大莊子,也算是開枝散葉吧!

“郜哥如今已然加冠,去年就參加了尚書省舉報的省試,今年正好參與選試,可以安排一二。”

對於舅舅家的大表哥,自小母親就去世,與張家來往不多,李嘉其實並不怎麼熟絡,而武緣李家則不同,小宗親近大宗,來往甚密。

李郜比李嘉,也才大兩三歲,自小一起長大。

而這時,他將目光對準了地方偏僻的海南島。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七百零二章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1108上京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259章改任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169章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1239章佛難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第1364章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1196章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1316章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255章驚詫第八百二十九章第1323章胡昌翼第1401章入祀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1278章拉薩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1159章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離京第六十二章錦衣歸鄉第七百零二章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一百七十六章悠哉悠哉第四百四十四章無題第一百六十一章衣帶詔(下)第1108上京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三百七十一章拜會第九十二章阿卜杜勒第1259章改任第一千零零章東進第十一章雜事繁多(上)第三百六十二章歸程第四百一十一章權力第六百七十三章認爹第1169章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一百六十四章牽扯不清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一章漳泉(1)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1239章佛難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兩百二十六章戰爭隨起第兩百三十四章中原佈局(2)第一千零一十一章姐妹第八百五十五章影響第1364章第七百四十九章逃離第兩百四十三章收穫不定第1196章第七百八十一章歪主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府州折氏第五百一十章西行第七十八章喪盡天良。第1316章第兩百三十九章放榜第一千零一十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第五百五十九章反殺第三百六十七章見識第六百零六章吏治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兩百零八章陳橋兵變(上)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一百一十五章風波不平(下)第兩百六十三章神武通寶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三百八十一章貪污第一千零一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獎賞之制(下)第六百五十九章避諱陋習第四百三十四章禁軍第三百二十章艱難任務第六十章新舊交替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科舉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一百一十七章暗流不止(中)第七百零八章方略第三百三十八章期待第六百九十九章復立第四百七十一章錦帆軍第三百二十六章五代好人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1255章驚詫第八百二十九章第1323章胡昌翼第1401章入祀第六百二十八章夏稅總數第六百三十五章官缺第1281章當家做主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八百五十七章六經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地一百四十章諸事太難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九百六十二章對招第1125章唐末六朝傳第1278章拉薩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章我有嘉賓第七百八十九章威逼第1159章第七百五十六章戰起(上)第七百七十章謀算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解池第六百八十四章出城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