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兩軍備戰

最終,繼馬奢的後,釐侯韓武、康公韓虎與莊公韓庚在考慮到種種因素後,決定再召兩支邊防駐軍,即與二人的軍隊。

在決定了此事之後,與當日返回各自的駐縣——畢竟在上谷軍與漁陽軍皆被調到邯鄲的情況下,韓國在北疆的防務將全部落到他倆的頭上,也就是說,這兩位北原十豪得肩負起、、、四郡的聯防,時刻警惕樓煩與東胡趁虛而入。

而話說回來,雖然以外寇作爲藉口拒絕了釐侯韓武請調雁門軍一事,但雁門守李睦卻留了下來,希望以之職,以個人的方式參與這場戰事。

看得出來,雁門守李睦其實亦心憂被魏軍所奪的邯鄲,但是,爲了維持正統,防止韓王然的王權被釐侯韓武、康公韓虎以及莊公韓庚三人竊取,他只能在上谷軍已出戰的情況下,昧心地以種種藉口保全雁門軍的實力,讓釐侯韓武等人不敢竊取王權。

而對於李睦提出的懇求,釐侯韓武頗爲大度地同意了。

不得不說,這位韓王然的堂兄或者義兄,他本心並不壞,同樣也是希望韓國能日益強盛。

只不過,明明本應該屬於他的王位,他的叔父或從父韓王起最後並沒有按照其當初的承諾那樣,將王位,這讓釐侯韓武有些難以接受而已——本可成爲韓王,如今卻要屈居韓王之下,他自然難以接受。

在釐侯韓武的授意下,雁門守李睦被臨時封爲,協助準備親自擔任主帥與魏軍交戰的釐侯韓武本人——釐侯韓武雖然也曾有過諸多征戰經驗,但此番碰到先後挫敗楚、秦、韓三方軍隊的魏公子潤,他心底多少還是有些忐忑的,因此當李睦提出隨軍的懇請後,釐侯韓武毫不猶豫地接受了。

此後,釐侯韓武一邊命上谷守馬奢隨時監控着邯鄲魏軍的一舉一動,一邊靜等援軍。

而期間,李睦開始履行他作爲的職責,通過暴鳶、馮頲、靳黈、馬奢、蕩陰侯韓陽等人對肅王軍所使用戰術的描述,開始制定戰術。

李睦認爲,應當儘快終止對齊地鉅鹿武城的進攻,因爲麾下的軍隊,是韓國唯一一支配備有戰船、專門負責與齊軍交火的軍隊。

在李睦看來,在魏公子潤用戰術侵佔了邯鄲的戰術中,魏國那些運輸物料的船隻,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無論是魏兵在邯鄲城西北築造高牆的磚石、泥沙,還是魏軍用來抵禦他們韓國騎兵的武罡車,都是通過那些魏國船隻走水路輸運而來。

因此,讓儘快結束與齊國的戰爭,率領水軍扼守大河、衛河、漳河,這能夠有效地延緩魏國將種種戰略物資運至邯鄲的時間,變相地拖延魏公子潤的備戰,而接下來的大戰做好準備。

聽了李睦的建議,釐侯韓武深以爲然,但讓他下令使終止對齊國的進攻,他又感覺甚是可惜。

畢竟在齊王呂僖尚且在世的時候,韓國的人強馬壯並不敵齊國的船堅弩利,以至於韓國唯有通過放棄沿河城縣的措施,儘可能地減少齊國水軍給他們帶來的損失。

而如今齊王呂僖過世,齊國因爲王位之爭發生諸公子的內亂,這在釐侯韓武看來,正是報復齊國的最佳時機。

甚至於,他韓國很有可能在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中,打下整個鉅鹿,使他韓國國土擴展到大河以南,控制山東的富饒土地,完成窮盡一生都沒能達成的夙願。

見此,李睦勸釐侯韓武道:“齊國此番因其諸公子內爭王位而亂,國力必定嚴重受損,不復齊王呂僖在世時的強盛。齊國愈弱、而我大韓愈強,日後哪怕沒有機會奪取齊地麼?……相比之下,魏國近年來愈發強盛,隱隱有崛起之勢,若不能扼殺於襁褓,日後我大韓恐被其所制。……因此,我建議釐侯終止對齊國的進攻,撤掉兩國之間的駐紮軍隊。齊國見我國撤走兵馬,或會將鉅鹿軍召到臨淄,參與齊諸公子爭位之戰,如此,我國不費一兵一卒,卻消耗了齊國鉅鹿水軍,何樂而不爲?”

wωω_тt kдn_¢○

他這一番條理分明的論據,聽得釐侯韓武暗暗點頭,遂當即派人傳令,命其終止對齊國的進攻,率領戰船扼守大河、衛河與漳河,切斷魏軍的水路運輸。

五月二十四日,剛剛回到的鉅鹿守燕縐,在即將準備趕赴前線,繼續進攻齊城時,收到了釐侯韓武派遣前來傳達的命令。

雖然很可惜不能攻克,但燕縐很認可李睦的判斷,當即下令從武城一帶撤兵,率領麾下船隊,沿大河西支流逆流而上,隨即經衛河、漳河,準備進攻漳河與衛河交匯之處——即。

因爲在臨漳縣,數路魏軍當中的山陽軍,在攻克此地後修建了臨時河港——姑且稱之爲,肅王軍在邯鄲城西北建築高牆的一切所需物料,皆由魏國船隊運輸至此,再由山陽軍或肅王軍運送至邯鄲。

五月二十六日,天矇矇亮,鉅鹿守燕縐率領戰船沿水路抵達臨漳縣,趁天色尚未大亮,趁機進攻,駐守在此的山陽軍措不及防,被鉅鹿韓軍殺了一陣,燒掉港口。

這個驚變,第一時間傳到了山陽軍軍主、燕王趙弘疆的耳中。

此時,燕王趙弘疆正揮軍攻打邯鄲東邊的城池,忽然聽說己方軍隊把守的遭到韓軍的偷襲,大驚失色,慌忙帶着五百山陽兵返回臨漳縣。

到了臨漳河港一瞧,燕王趙弘疆這才發現河港早已被毀之一炬,這讓他心中暗恨。

畢竟正如韓將雁門守李睦所判斷的那樣,肅王趙弘潤的戰略意圖中,包括臨漳河港在內的水路運輸路線,乃是魏軍非常緊要的一環——唯有在確保水路暢通的情況下,前線的肅王軍纔有充足的資源建築高牆,積極備戰。

無奈之下,燕王趙弘疆只好作罷進攻肥鄉的打算,一邊派人將這件事告知身在邯鄲的王弟趙弘潤,一邊命令山陽軍重新修建臨漳河港。

而此時,鉅鹿守燕縐的船隊,已順着衛河逆流而上,進攻衛河與大河的交匯——。

在這塊縣地,有魏軍的另外一座河港——姑且稱之爲。

駐守在此的,乃是趙弘潤的弟弟桓王趙弘宣麾下北一軍的士卒,駐守將軍則是趙弘宣的宗衛。

很幸運地,當日上午方朔出於近段時間的習慣,帶着幾名護衛來到大河西岸,眺望河對岸。

因爲在河對岸,也就是大河的東岸,桓王趙弘宣正在軍師參將周昪的輔佐下,率領北一軍攻打,方朔心憂自家殿下的安危,因此每日得空時就到河邊眺望對岸,沒想到突然發現了從下游逆流而上的燕縐軍。

在一番惡戰後,方朔拼死保全了黃城河港,逼退了燕縐軍,但這座河港,也因爲戰火而遭到不輕的損毀。

而在此之後,燕縐軍便驅戰船抵達大河一分爲二的地點,以戰船封鎖了河面。

期間,有一支大概由二十幾艘運輸戰船組成的魏國運輸船隊來到了這裡,碰到了封鎖河面的燕縐軍,在一番拼殺之後,兩艘魏船當場被燕縐軍擊沉,其餘魏船則退回,迅速向距離最近的南燕魏軍求援。

南燕魏軍的大將軍衛穆在聽聞此事後,一邊派人將此事通稟身在邯鄲的肅王趙弘潤,一邊立刻率兵趕到,在河畔攻擊燕縐軍。

但因爲衛穆麾下的南燕魏軍並沒有戰船,因此無法真正對燕縐軍造成威脅,哪怕使用火矢,也只是暫時將燕縐軍逼退而已。

在五月二十七日到五月二十八日之間,,趙弘潤先後收到燕王趙弘疆、桓王趙弘宣以及南燕大將軍衛穆三方派人送來的消息,得知一事,當即皺起了眉頭。

要知道在他制定的戰略中,這條水路運輸路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堪稱舉足輕重,若是這條水運路線被韓軍切斷,這對於魏軍而言,那是極其不利的。

然而,就在趙弘潤尚尋思着用什麼辦法來驅逐韓將燕縐的水軍時,魏國大梁的冶造局,已想出了相應的對策。

冶造局先是將於祥符港新造的二十艘大船做了一番改造,效仿齊國鉅鹿水軍的,將連弩搬上那二十艘船隻,將其改造爲。

隨後,冶造總署署長王甫上奏垂拱殿,請此時閒在大梁的臨洮君魏忌率領這支護衛船隊前往汲縣河港,擊退燕縐軍,疏通這條水運路線。

當日,魏天子便同意了此事,拜臨洮君魏忌爲主將,又調浚水軍的弓將宮淵爲副將,率領一千名操船水手,兩千餘名弓弩手,驅二十艘護衛船前往汲縣。。

a

第1151章:示好第一百三十七章:最後一張拼圖第一百零五章:陽城君熊拓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554章:意外 二第309章:撫卹與犒賞 二合一第一百零二章:定計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1191章:特別的說客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預測的亂『8/14』第1320章:宋郡泥潭 二第48章:懷疑 三第462章:十月第374章:入營第990章:戰前準備第783章:疑點重重 四第477章:不!第523章:陽夏見聞第782章:疑點重重 三第788章:線索 三第六十九章:聖意第1089章:二月第983章:出兵汲縣第957章:援軍 四第三百二十五章:兄與弟 三第337章:平輿之戰 二第1383章:軟禁 二合一第239章:大梁戰役第兩百二十章:肅王的手段 四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714章:震撼!陣前誘降! 二第806章:驚聞第二百六十二章:難題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151章:五月 二 二合一第111章:技擊之士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四章:初接觸第一百三十五章:遠見第1372章:萬事俱備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1017章:兩軍備戰第21章:必勝的預兆 二合一第一百六十四章:司空見慣『打賞加更4/19』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287章:窺視 二合一第575章:安陵趙氏 二第666章:西路軍與東路軍爭功之始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815章:畫像第三章:放風箏第908章:第二次北疆戰役第二百三十四章:撲朔迷離『加更6/14』第985章:從容不迫第230章:田耽的驚畏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鑄鐵劍第211章:魏楚交鋒首戰: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九章:戳心戳肺的勝者第694章:田広的責難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386章:驕兵之計第七章:父子戰爭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157章:梟雄末路 二合一第528章:刀劍禁令第13章:睢陽之戰 二合一第523章:陽夏見聞第877章:“一日”戰役 二第1026章:變故 二第128章:駕崩 二合一第1051章:駱璸與張啓功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380章:說服第七章:父子戰爭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321章:楚水君與相氏一族第138章:對飲 二合一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三百二十三章:兄與弟第五十一章:感觸第1046章:君子欺之以方第1360章:驚變第557章:對宗衛們安排第1008章:陷城第1295章:宋雲與桓虎 二第1175章:各有行動 三 二合一第576章:明哲保身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427章:內賊第781章:疑點重重 二第1328章:雍王府的宴席第一百二十七章:祀天 二第1071章:打壓之始第263章:轉折點 二合一第一百八十章:再敲一筆第九十三章:鄢水之戰 二第230章:田耽的驚畏第1361章:驚變 二第356章:秦國覆亡
第1151章:示好第一百三十七章:最後一張拼圖第一百零五章:陽城君熊拓第237章:朝議親征 二合一第554章:意外 二第309章:撫卹與犒賞 二合一第一百零二章:定計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1191章:特別的說客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預測的亂『8/14』第1320章:宋郡泥潭 二第48章:懷疑 三第462章:十月第374章:入營第990章:戰前準備第783章:疑點重重 四第477章:不!第523章:陽夏見聞第782章:疑點重重 三第788章:線索 三第六十九章:聖意第1089章:二月第983章:出兵汲縣第957章:援軍 四第三百二十五章:兄與弟 三第337章:平輿之戰 二第1383章:軟禁 二合一第239章:大梁戰役第兩百二十章:肅王的手段 四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714章:震撼!陣前誘降! 二第806章:驚聞第二百六十二章:難題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1149章:川雒的分歧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151章:五月 二 二合一第111章:技擊之士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四章:初接觸第一百三十五章:遠見第1372章:萬事俱備第1129章:塵封的故事第1017章:兩軍備戰第21章:必勝的預兆 二合一第一百六十四章:司空見慣『打賞加更4/19』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287章:窺視 二合一第575章:安陵趙氏 二第666章:西路軍與東路軍爭功之始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815章:畫像第三章:放風箏第908章:第二次北疆戰役第二百三十四章:撲朔迷離『加更6/14』第985章:從容不迫第230章:田耽的驚畏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鑄鐵劍第211章:魏楚交鋒首戰: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九章:戳心戳肺的勝者第694章:田広的責難第三百四十九章:調虎離山第386章:驕兵之計第七章:父子戰爭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157章:梟雄末路 二合一第528章:刀劍禁令第13章:睢陽之戰 二合一第523章:陽夏見聞第877章:“一日”戰役 二第1026章:變故 二第128章:駕崩 二合一第1051章:駱璸與張啓功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380章:說服第七章:父子戰爭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321章:楚水君與相氏一族第138章:對飲 二合一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三百二十三章:兄與弟第五十一章:感觸第1046章:君子欺之以方第1360章:驚變第557章:對宗衛們安排第1008章:陷城第1295章:宋雲與桓虎 二第1175章:各有行動 三 二合一第576章:明哲保身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427章:內賊第781章:疑點重重 二第1328章:雍王府的宴席第一百二十七章:祀天 二第1071章:打壓之始第263章:轉折點 二合一第一百八十章:再敲一筆第九十三章:鄢水之戰 二第230章:田耽的驚畏第1361章:驚變 二第356章:秦國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