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三章 漸入佳境

大周京城之中,起初百姓們除了日常的生計之外,最爲關心的事情便是在東營之中發生的事情了。這是他們茶餘飯後,勞作間隙之中最愛議論的事情。每天清晨,從京城各大客棧中發出的黑色大車和高頭大馬的隊伍將那些外地官員送往東營之中,這一切總是能引起百姓們濃厚的探求慾望,總是有很多人要跟着這些車馬將他們送出老遠方肯罷休。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日復一日都是如此,百姓們逐漸變得習以爲常起來。東營之中發生的事情似乎沒有什麼進展,而那些官員天天從客棧到東營之中,長相身材官職都知道的差不多了,卻也沒什麼特別的。他們也不苟言笑,不透露任何的消息,這一切顯得枯燥而無趣。唯一變化的是,這些官員似乎一個個從衣衫整潔變得不修邊幅,變得蓬頭垢面,甚至有些神神叨叨起來。

比如他們在半路上相互之間會突然的探討起一些事情來。馬車裡的探出亂蓬蓬的頭跟坐在馬上的說什麼‘那一條不成,絕對不成。那一條太嚴苛。’。馬上的那位也會毫不客氣的道‘怎麼不成?律法是對每個人的,林相說了,這一類情形從嚴從重,莫非你還想着鑽空子?’。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說話的人會很快意識到這是在大街上,會立刻結束爭執。聽到的百姓們更是滿頭霧水,不知所云,都納悶這幫子官員是不是魔怔了。

確實,對於兩千多名京城和地方的官員而言,他們確實陷入了一種不可名狀的着了魔的狀況之中。就連林覺都沒有預料到他們竟然會有如此大的激情,如此投入在這場大變革之中。林覺起初心裡還抱着一種戒備心理,他認爲這幫人應該是陽奉陰違,表面上服從,內心裡卻並不以爲然。他們會出工不出力。可是,僅僅數日之後,林覺便發現有些不對勁,這些官員們明顯比自己預想的要投入許多,確實有不少人一開始是冷漠的,但隨着對各項架構的日復一日的大討論的進行,他們也逐漸剝開了冷漠的外殼投入其中。甚至比一開始的那些官員更加的投入。

林覺細細的想了這件事,最後他認爲這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爲,是一種自我的覺醒。畢竟誰從內心裡而言也不願當奴才,都希望自己能夠當主人。而之前,官員們的主子是皇上,他們不過是皇上的奴婢,替皇上治理國家罷了。現如今,他們忽然發現自己的參與居然可以左右大周的命運,這是在之前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壓在頭上的皇上忽然沒了,天大的舞臺擺在他們面前,這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這種壓抑的自我的覺醒是讓人興奮而着迷的。一開始是出於矜持和懷疑而不能投入其中,但隨着整體氛圍的薰陶以及內心之中的渴望加劇,再加上林覺自己不斷的每天的灌輸給衆人,要他們有一種主人翁的治國的態度,給他們戴上天下億萬百姓的命運掌握在他們手裡的使命感的高帽子之後,這一切便不可收拾了。

官員們爆發出了極大的熱情,林覺所提出的基本架構的搭建草案在短短五六天時間裡邊基本上確立了下來。不僅如此,官員們一旦投入進來,爆發出的激情和智慧也超出預期,他們甚至在討論之中完善了不少林覺的草案所沒有提及的部分。對於整體架構,衆人也達成了一種更爲完善的方案。當然,總體而言,按照林覺提供的藍本,以內閣、議政會以及監察院三大機構,形成政務和監察兩大體系的總體架構沒有變化。只完善了一些細節方面的東西。

基本架構便是,以內閣爲政務處置的中樞機構,轄下吏、刑、工、商、禮、財、兵、外務等八房。統管大周方方面面的基本事務。以議政會爲最高權力機構,統一制定發佈大周法令制度以及內閣首席大臣和內閣輔臣監察院首臣和副手一級的任命人選。各房官長各地路府一級官員的任免由內閣提出人選,經由議政會批准任命。監察院獨立於內閣和議政會之外,對於大週上下所有官員具有監察甚至部分處置之權。但其依舊需要向議政會負責。議政會制定律法對監察院的行爲加以約束,保證監察院在律法規定範圍之內行使權力。

對於林覺而言,這個基本的架構已經足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雖然名義上議政會和內閣的所有重大政令和人事任免都要請皇上聖旨最終決定,但這已經是一種形式,一個過場。在接下來要制定的《大周總律》之中,林覺將會開宗明義的註明這一點。即皇帝將不再幹涉政務,以皇帝之名下達政令無需經過皇帝本人的同意,而是皇上身爲大周萬民之主應盡的義務。

架構初步設立之後,接下來纔是最爲艱苦的過程,便是制定《大周總律》和在總律之下的各種實用律法。而在此之前,需要做的一件事是組建議政會以及內閣和所轄各房,建立起監察院的架構來。首要之務便是要確定議政會的組成人員。毫無疑問,來到京城的所有官員都自動成爲議政會的議政官,但議政會還需吸收方方面面之人加入,才能體現出林覺所言的代表大周各方利益的權力架構。這當然不能搞什麼民主選舉,搞什麼競選拉票。林覺給出的辦法是推薦制度。按照林覺和衆官商定的比例,擬增加士農工商之中除了士人之外的各二百人進入首屆議政會中參與議政。這二百人當然是他們中的翹楚方可。爲了不拖延太久,這些人選便在京畿以及周邊的路府進行推薦。這些地方的官員們很快便擬定了名單,無需太多的討論,林覺當即派出禁軍去接人。兩天之內,六百名暈頭暈腦不知道發生何種情形的商賈作坊主以及地主被接來京城,被授予議政官的身份加入議政會。其實倒也不是非要他們加入不可,對林覺而言,這不過是一種形式。必須要形成這種認知上的改變。倘若此刻不這麼做,那麼今後便無先例,更是沒有可能了。當然,這些人的到來也不是毫無作用,起碼在制定具體的律法上是可以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專業意見的。

議政會人員搭建完畢之後,八月二十八,由林覺暫代議長之職舉行了第一次正式的議政大會。當日,自然是隆重無比。號炮一百五十六響,震動全城。一百五十六是大周立國的日子,而八月二十八這天也正是郭威建立大周定都汴梁登基的日子。林覺特意選定了這個日子,既是紀念和致敬,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終結。

當日議政會的主要議題便是確定內閣首席大臣和幾名輔臣的人選,確定議政會正式議長和副議長,以及常務執行官的人選。確定監察院首席監察大臣的人選。會議一開始,便出現了意外,內閣首席的人選幾乎沒有懸念,絕大部分官員一致推選林覺擔任此職。因爲這個職務是實際上的大周政務掌權之人,是最爲重要的官職,掌管了大周幾乎全部政務。

然而,林覺卻當場宣佈自己拒絕擔任此職,不僅如此,自己也不會在議政會和監察院擔任任何職務。林覺給出的理由很簡單,此次大變革是由他發起,很多人都說他要篡權奪位,獨霸朝綱,他便以實際行動證明他的清白。所以,內閣首席,議政會議長以及監察院首席大臣他都不會去做,他將不擔任任何官職,不摻和任何朝廷事務,功成身退。

林覺的這個決定讓所有人都驚愕不已,本來所有人都認爲林覺是內閣首席的不二人選,職務高顯。除了林覺誰也無法勝任此職。但林覺爲了表明清白居然要放棄任何職務,這讓衆人不知如何是好。他們遍搜腦海中的人選,忽然發現除了林覺沒有任何人能夠勝任此職,不管對林覺得看法如何,卻不得不承認,除了他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和能力擔任此職。

一開始,很多人還以爲是林覺的矯情,故意做出這樣的姿態來。但衆多人勸進之下,林覺態度堅決,執意不肯,衆人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衆官員紛紛求肯,痛陳厲害,希望林相收回成命。說什麼無人能夠服衆,無人可鎮住當前局面,林相這麼做會導致朝政混亂云云。態度甚是激烈誠懇。

林覺可不是完全的矯情,雖然確實有一部分是惺惺作態,但他的內心裡是真的不想擔任這些官職,那實在太操心勞神了。林覺並不想將大好人生全部耗費在這些事方面,天下大定,萬民安定之後,他的理想只是每天遊山玩水攜妻將雛過快活的日子。至於那些勞神煩心之事,讓別人去做便好。自己只需在他們跑偏的時候出來糾正他們便可。

但是,在目前這種情形之下,林覺也知道確實很難有一個人能夠比得上自己,能夠穩定住局面和人心。證局大改之下,恐怕要經歷一段極爲混亂和適應的過程,這時候自己恐怕很難置身事外。楊秀的聲望還不夠,一些重臣還不足以讓林覺完全信任,他們也未必能堅定的支持新政,很多事交到他們手裡或許要出漏子。林覺知道自己責無旁貸。他這麼做其實也是讓這些人以後沒有嚼舌跟的理由,也是一種故作姿態的拿捏派頭。

數千人苦苦相勸,有的人甚至都要跪下磕頭,痛哭流涕了,最後還是楊秀出面說了一番話來,讓林覺無從反駁。

“朝政大改是林相設計的方案,林相目前還是議政會的一員,議政會的原則便是少數服從多數,這也是林相規定的以後大周政務的基本行事的標準。現如今林相自己卻不同意議政會的決定,這既不符合這一行事原則,也讓議政會的權威受到質疑。清者自清,林相爲國爲民之心天日可鑑,人所共知,卻也不必以這種方式來證明清白。當以天下萬民之所望,萬民之福祉爲念,不可推辭纔是。”

這番話毫無.毛病,既是最好的相勸也是最好的臺階,更是對議政會運作的最好的宣傳。林覺大笑點頭,終於同意擔任內閣首席大臣之職。衆官員這才長吁一口氣,心中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第四百章 全民行動第一一七九章 震怒第四十三章 知府大人第十七章 早茶時刻第六九四章 備用計劃第一二六三章 死地第一三六十四章 奇葩計劃第一二九一章 遭遇第一四七二章 及時止損第一四三八章 混亂第一零六零章 破解(續)第六六三章 反覆第五二九章 晨拜第一五九四章 爭渡第九八零章 實錘第一五七八章 孤家寡人第九四五章 羣起而攻第九三九章 完美之法第三三三章 千里之外第三五八章 落花有意水無情第六一四章 亂紛紛第一二四二章 意決第八一四章 老驥伏櫪第六六三章 反覆第一五三五章 攔截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十二章 今非昔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一五七二章 勢不可擋第一一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一三章 前度恩師第一二九八章 現實第一零一三章 大早朝(四)第七四二章 順藤摸瓜第一四七零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六六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四零二章 初見成效第一二六五章 浴血第二三九章 進退兩難第一二九六章 問計第五一一章 迂迴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一零二九章 探視第一三二五章 和議第四七五章 人言可畏第九五三章 你也配稱英雄第一四七四章 過失第六百四十三章 師傅駕到第五四六章 造化弄人第三五四章 疑惑第六七四章 虎落平陽第三一五章 先聲奪人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譁然第三二零章 如火如荼第二五九章 夜會第二七一章 林家別苑第三章 豪族嚴規第一五一章 夜遇第一三九六章 合作第一三八章 宴席第一三二零章 相逼第四二三章 久病成醫第八六三章 殺出血路第七八八章 闖衙第四六七章 一羣神秘客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一二五一章 攻克第一二七零章 道理(續)第一一零六章 見駕第八九五章 局勢微妙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八二零章 護院第一二四三章 不惜一切第六九二章 戰書第四五一章 土地的秘密第一二一七章 救命稻草第九四三章 密會第一八一章 嚴知府第九一四章 掃清障礙第一三五章 別種滋味第五一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一二九七章 演示第四一一章 極大誘惑第一五零四章 釋懷第七六三章 騰籠換鳥第二五二章 見師第一五零章 曇花如夢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一零七五章 東窗有事第一陸四五章 大決戰(六)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四零二章 初見成效第一一二七章 驚惶之夜(五)第一一零章 暗中觀察第一五一四章 他鄉即故鄉第一一九三章 天崩地裂第一二四七章 驚歎
第四百章 全民行動第一一七九章 震怒第四十三章 知府大人第十七章 早茶時刻第六九四章 備用計劃第一二六三章 死地第一三六十四章 奇葩計劃第一二九一章 遭遇第一四七二章 及時止損第一四三八章 混亂第一零六零章 破解(續)第六六三章 反覆第五二九章 晨拜第一五九四章 爭渡第九八零章 實錘第一五七八章 孤家寡人第九四五章 羣起而攻第九三九章 完美之法第三三三章 千里之外第三五八章 落花有意水無情第六一四章 亂紛紛第一二四二章 意決第八一四章 老驥伏櫪第六六三章 反覆第一五三五章 攔截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十二章 今非昔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一五七二章 勢不可擋第一一零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一三章 前度恩師第一二九八章 現實第一零一三章 大早朝(四)第七四二章 順藤摸瓜第一四七零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第一六六章 該來的終究要來第四零二章 初見成效第一二六五章 浴血第二三九章 進退兩難第一二九六章 問計第五一一章 迂迴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一零二九章 探視第一三二五章 和議第四七五章 人言可畏第九五三章 你也配稱英雄第一四七四章 過失第六百四十三章 師傅駕到第五四六章 造化弄人第三五四章 疑惑第六七四章 虎落平陽第三一五章 先聲奪人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譁然第三二零章 如火如荼第二五九章 夜會第二七一章 林家別苑第三章 豪族嚴規第一五一章 夜遇第一三九六章 合作第一三八章 宴席第一三二零章 相逼第四二三章 久病成醫第八六三章 殺出血路第七八八章 闖衙第四六七章 一羣神秘客第一二一三章 舊日同僚第一二五一章 攻克第一二七零章 道理(續)第一一零六章 見駕第八九五章 局勢微妙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八二零章 護院第一二四三章 不惜一切第六九二章 戰書第四五一章 土地的秘密第一二一七章 救命稻草第九四三章 密會第一八一章 嚴知府第九一四章 掃清障礙第一三五章 別種滋味第五一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第一五八六章 會議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一二九七章 演示第四一一章 極大誘惑第一五零四章 釋懷第七六三章 騰籠換鳥第二五二章 見師第一五零章 曇花如夢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一零七五章 東窗有事第一陸四五章 大決戰(六)第一三五三章 主動出擊第四零二章 初見成效第一一二七章 驚惶之夜(五)第一一零章 暗中觀察第一五一四章 他鄉即故鄉第一一九三章 天崩地裂第一二四七章 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