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姓秦,現隸屬於大荒集團,從事的是文物工作,受調查總局的要求,這次來是奉命譯出太平教堂上的經文。”
秦教授再次擡了擡眼鏡,給底下的衆人說明了一下自己來的目的,隨後手指點了一下手中的按鍵,屏幕再次擴大化地顯現出了之前太平教堂牆壁上寫的經文。
“根據文字形狀來看,這經文應該是《太平本生經》上的文字。”
外人可能看不懂,不過作爲集團的業內人士,秦教授一眼就看出其中蘊含的奧秘。
《太平本生經》作爲太平教在歷史上的自我記錄過程,其中用利巴語寫成,主要記述了各個時代的太平上仙的生前經歷,作爲傳道書籍來獲取人民信仰所得。
簡而言之,說白了就是一個自傳或者他傳。
目前官方確實是如此定義的,一個邪教的自傳或者他傳。
所以大部分經文看上去像是一個流水賬,但其中蘊含的價值不同於文字,卻有很大的歷史價值。
在修仙界的外人聽上去可能會有些諷刺,一個邪教的自傳卻有很大的歷史價值,但介於太平軍的特殊性,內行人沒有人會否定這個價值。
不過這一部分,趙四沒什麼瞭解,僅僅只是有所耳聞。
“那這個教堂是屬於誰的。”
蕭寧籠向臺上的秦教授提問,畢竟如果是經文自傳或者他傳的話,那必定會有主人。
這一點在場所有人都很好奇,都伸長脖子,看着臺上的秦教授,等待他的解答。
秦教授神情有些複雜,他沒有正面回答蕭寧籠的問題,說道:“經文目前我和團隊只譯了一部分,大家可以先看看。”
算是變相地回答不得而知?蕭寧籠倒是沒有在意。
畢竟經文的數量龐大,這幾天的時間只譯了個開頭,以目前的資料應該還不能確定是哪位太平上仙。
趙四擡頭看了看已譯的部分經文。
【正月甘九,誕於翠園,生於農耕之家】
【四歲耍牛放羊,五歲下地農耕】
....
有人感嘆道:“前面的信息倒是稀疏平常。”
這確實有些出乎在場人的所有預料,不少人可以說是第一次接觸《太平本生經》上的內容,對於大部分太平上仙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宗教魔頭的形象上。
按照正常的邏輯推理,這種妖道一開始的經歷不應該如此平淡纔對。
出身於農耕之家,照這樣的走向下去,踏入修仙的年紀比上現在的正常修仙者應該還略遜之。
“這也正常,沒有一個妖道生來就是妖道。”
這一點蕭寧籠倒是可以接受,他身居調查局高位,每日接觸的檔案沒有數百也有五十,處理的危險人物多數都可以稱作妖道。
這些人和大部分人相同,大部分製造危險的人從一出生並不是如此的人,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走歪,或者說遇到了某些事件致使他們走歪了。
衆人點了點頭,沒什麼異議。
連續看了數條,倒也沒什麼異常。
【錦歷五九年,七歲,連續數月無雨,農地乾涸】
直到看到了這一段,有幾人的表情開始不淡定了。
“錦歷五九年?”
這是這段《太平本生經》中第一次出現時間詞,蕭寧籠就顯得有些坐不住了。
秦教授神情依舊,回答道:“是的,可以確定的是正是朝周國錦王統治時期出現的上仙。”
一羣人默契地陷入沉默。
本國曆史上出現的太平上仙。
其實這一點趙四自己早就差不多猜到了,這棟太平教堂既然是出現在崑山,也就是本國地界,從地點來分析,這位太平仙人是朝周國本國人這個事實,並沒有什麼好稀奇的。
在場的所有人其實都心知肚明,只不過此前還沒有徹底實錘。
但現在實錘了,順帶還牽涉到了朝周國上比較隱晦的歷史。
錦王統治時期。
這一點纔是在場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實。
“菩提女?”
趙四在腦中閃過一個可能性,不過他沒有出聲,縱觀錦王統治時期的朝周國曆史,除了菩提女之外,他找不出任何一位能夠匹配上的太平上仙。
這很好定位。
他相信在場的其他人也都想到了。
不然不會都沉默至今。
在朝周國的歷史教科書上,錦王統治時期的歷史向來都是一筆帶過的。
倒不是因爲這個時期沒有什麼劃時代的事情發生,事實恰恰相反。
在錦王統治時期,也就是九州大戰的前三百年,菩提女率領的太平軍在朝周國北方異軍突起,曾連挫朝週三軍, 斬遍朝周國各將,直到直入帝京。
最終在帝府中,錦王死在了菩提女的劍下。
雖未立國登基,後人並不承認,但一定程度上來說,菩提女成了那段時期朝周國真正的王。
經歷史記載,便是這一事件導致朝周國陷入九州大戰的戰局,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陳翔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率先打破沉默。
“你確定嗎?”
秦教授擡了擡眼鏡,他倒也不介意陳翔質疑自己的專業性,說道:“根據經文上的記載,翻譯出的意思便是如此。”
衆人譁然。
秦教授也沒有做過多解釋,他這次奉命接受的任務裡只是解析經文,擺出事實。
尊重歷史,尊重自己看到的,這是他唯一要做的。
沒有過多理會衆人的情緒,秦教授繼續點了點手中的遙控器。
【錦歷六零年,八歲,依舊無雨,大亂,黎民深知天道已亡】
【錦歷六二年,十歲,乾旱終結,天地遭逢大雨,於一方凡俗之村遇之施雨仙人,我於村民納頭便拜。】
施雨仙人?
見到這四字時,在場的陸漢楚像是觸了電似的,神色變得異常古怪....
他回想起自己在教堂時與謝乘南一起見到的那方幻境,現在他還歷歷在目。
在幻境中,他與謝乘南,在場的衆人見的便是那個施雨仙人。
然而,那施雨仙人便是在探魂中重傷他的姜和。
“兜兜轉轉,難道姜和還是與太平軍有關嗎?”
陸漢楚有些拿不準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