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

當天晚上,殷去寒不顧春寒,在閣樓頂撫琴,晚晴在一旁侍奉。

胡梯響動,高俊身着白綴黑長衫,從樓下走了上來,風吹動他寬大的袖子,彷彿是一面旗幟一樣。

晚晴緊張地回望了一眼,高俊卻沒有說話,靜靜立在殷去寒背後,三人寂靜,唯有鏗鏘的樂聲飄散,就這樣過了小半個時辰。

終於,一曲終了,殷去寒不再作樂,打開香爐,分捻碎香。

“用絲竹做成的琴,是奏不出金石的征戰殺伐之聲的。”高俊終於說話了。

“絲竹也能殺人,不比用金石殺人難。”

“既然如此,兵家爲何以金爲兵,摒棄了絲竹之屬呢?”

“因爲蠶絲、修竹都是活物,比你的金石多了一副心腸!”殷去寒聲音陡然提了起來,回頭看着高俊:“高郎君,我可不是鐵石心腸的人!我不能眼看着岐國公主去受苦!”

高俊沉默了片刻:“殷姑娘,誰又能真的全無心肝呢?但是我們辦不了什麼。”

“能,我們能救!”

高俊驚訝的擡起頭,看着殷去寒,後者也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

“高郎君,我已經打探清楚了,公主出嫁的車隊將有五百名侍衛護送,武衛軍不堪其事、拱衛直名存實亡、殿前司不合爲此,所以這五百名侍衛必然是侍衛親軍司的親軍,高郎君,你現在不就是道家的親軍嗎?”

高俊小吃了一驚:“你的意思是說……”

“眼下中都城內,還有哪個武將能比你更受寵信?道家十有七八要派你去護送岐國公主。”

“那又能怎樣?半路隱逸嗎?”

“不,是移花接木,用一個假公主去換真公主,嫁給蒙古大汗這等事,總會有人願意的吧?”

“蒙古使者已經看過了公主的畫像!”

“畫工也可以畫的不準!”

“如果蒙古人興兵討說法怎麼辦?”

“哦~”殷去寒掛着譏諷的笑:“我徹徹底底明白了,男人們沒有辦法抵擋了,於是合計推出去一個女人。高俊,我曾經以爲你是個不錯的軍官,響噹噹的男兒漢,現在看來,你也就是個窩囊廢!”

“殷姑娘,咱們就要一直這麼吵架嗎?”

殷去寒搖搖頭,從懷中掏出來一塊鐵牌,扔到高俊的腳邊:“你自己看着辦吧,晚晴,我們走。”

高俊一個人站在閣樓上,拾起了這塊鐵牌,若有所思。

烏林答與來到了中都,收到了高規格的歡迎,尚書右丞胥鼎親自到堂問候,讓烏林答與受寵若驚。

“司馬在山東戰功卓著,尤其是東平府三家寨之戰破紅襖軍李全等四路賊人,保全一方平安,功莫大焉。”

“三家寨之戰是我指揮的。”烏林答與點點頭:“小功不足掛齒。”

“現在國家多難,尚需諸位分憂。”胥鼎長嘆一聲:“多有重臣意圖南遷,南遷乃是自絕根基,此事萬萬不可行啊。”

烏林答與並沒有即刻表態,只是含糊不清的說了一句:“此事事關重大,萬萬不可操之過急。”

胥鼎暗自嘆氣,最近一段時間,和親工作已經基本定局,有關南遷的討論開始熱烈起來,此事雖然沒有被公佈在朝堂之上,但是秘密的討論已經不知道有多少次,幾位宰執都曾因此事被召對。

總體而言,完顏承暉、胥鼎反對南遷,術虎高琪、耿端義、張行簡、趙秉文支持南遷,高汝礪首鼠兩端,並不明確表態。很明顯,南遷派遠遠佔了上風,相比而言,完顏承暉和胥鼎多少有點底氣不足,只能在尚書、侍郎、御史、翰林學士這一級別的人當中尋找支持者。

這點烏林答與多少也有所耳聞,他其實心裡選擇站在老搭檔耿端義這一邊,只是不好當面對胥鼎說。

朝堂之上暗流涌動,但是中都城渾然不覺,在完顏承暉的努力之下,這座城市已經基本恢復了生機,轉眼間,已是三月。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率領鐵騎數萬,匯合了其他三路蒙軍,齊聚中都城外。

儘管雙方已經開始議和,蒙古人在歸途上還是攻破了懷州等城,懷州節度使宋扆殉節。此時,他們滿載戰利品,齊唱凱歌還,各路軍馬全都損失輕微,相聚的時候人人眉開眼笑,士氣大振。

鐵木真騎着一匹黃驃馬,在十幾名侍衛的跟隨下巡視蒙古軍的營寨,興高采烈的蒙古士兵們紛紛向大汗叩拜,從心底崇拜這位爲他們帶來無數勝利、財富、奴隸和榮耀的長生天之子,偉大的成吉思汗。

“明安,我可是老老實實的、像犏牛一樣按照你的指示做了,但願阿勒坦汗不會讓咱們失望。”看到石抹明安的時候,鐵木真心情非常好的對他打趣。

“明安誠惶誠恐。”石抹明安趕緊向可汗行禮,但是內心還是非常激動的——這些話說明成吉思汗非常看重自己的價值。

“啊,是那隻驕傲的小鷹,我的也古侄子嗎?”鐵木真眯着眼睛,看上去就像是個慈祥的老人。

“大汗,是我,爲您飛的鷹。”也古恭敬的行禮。

“聽說你在攻打涿州的時候受傷了?”

“沒關係,我已經用全城人的性命補償了這些。”

“他們的血補償不了,你應該找個醫生。”

“大汗,漢人的郎中很神奇,您瞧,我的臂膀活動自如。”

“很好,果真如此的話,我會要求女真人的新皇帝再送五十個郎中來。”

正當幾個人說話的時候,鐵木真的三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並排騎馬而來,看到他們三個,鐵木真的臉色陡然變了,半晌不說話,最後哼了一聲,撥馬走了。

朮赤面色陰鬱,察合臺渾身發抖,窩闊臺慚愧不已。他們統帥西路軍進攻河東,可是三個人又一次鬧了內訌,攻打嵐州的時候有所損失,而且沒能拿下西京。

“不,我沒能成爲父親那樣的一位好父親,我的四個兒子像是怕狼一樣怕我,說來奇怪,父親的所有教導我都歷歷在目,可是當我想這樣教育朮赤他們的時候,卻每次都會弄巧成拙。”鐵木真嘆了口氣:“父親去世的太早了,來不及教導我一切。”

“全體蒙古人都是大汗的兒女,所以大汗無法盡心盡力的教導朮赤他們,儘管如此,這些孩子也成爲了堅韌不屈的戰士,大蒙古國的未來。”

在鐵木真憂愁的時候,完顏珣已經下令由侍衛親軍司來負責護送公主。

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尾聲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章 掙扎(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尾聲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七章 願(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
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尾聲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七章 中軍帳(上)第四章 判?決?待第十章 掙扎(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二章 糧食法令(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五章 溫迪罕僧虔(上)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一章 自願的陷阱(上)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七章 狼煙茫茫(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六章 東頭村(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二十章 涇渭難分意難捨(下)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十六章 蔓纏藤絆(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七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上)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十一章 閒棋冷竈(上)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尾聲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四章 小鷹原(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七章 願(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八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下)第九章 牛馬(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