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

他們的歸途路經滄州,這裡離李光的老家不遠,已經是深秋時節,蘆花已經落盡,遠處傳來一陣陣的行軍號聲,各支軍馬正在趕赴滄州,準備攻陷這座極少數還在抵抗的城市。

在這條戰線上,光軍人力不足,主力部隊都被高俊帶到河北西部與蒙古主力對線去了,在滄州方面,只有數百名鎮防軍和數量與之相當的民兵,再就是在當地募集的義勇,總人數不過三四千人而已,圍住城池尚且困難,攻打甚至直接攻克城池就更是癡人說夢了。

但是情形正在一天天的變好,得知光軍要來收復城池,趕跑蒙古走狗,滄州的居民紛紛趕來助陣,被解放的各路義軍更是一馬當先。不過是十天的時間內,李光從獻州趕到滄州的時候,城外已經聚集了近萬人的隊伍,大多數都是曾經反抗過蒙古暴政的義軍,再就是已經被廣泛動員起來的當地居民。

這段時間,李光一直不聲不響的,讓他的老部下們非常擔心,他們知道頭兒被文月兒騙了,心情非常抑鬱,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李光已經不再回想這件事,他正在思考自己以往的行爲是不是真正的秉持守正,爲什麼現在他卻有一種窮途而悲。

秘密就隱藏在蘆葦蕩中,隱藏在李光的過去當中,即便是在泥沼中摸爬滾打,即便是在朱家父子的皮鞭之下,李光也不願意就這麼認命,他希望自己身爲七尺丈夫,可以有所作爲。

貧困的農民們接觸不到什麼精神上的慰藉,但是從偶爾來到村莊的戲班子的散樂,李光還是挖掘出了人活着不應該營營碌碌的理想。

這種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讓他一直執拗,但也激勵了他,終於成爲了河北有名的一方領袖,是的,他讀書最少,但是這不代表他在人格上低於高俊等人,他的心不是沒有受過啓蒙的,不是可以被隨意使喚的工具,是大寫的人。

現如今,他卻又要正視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這種強烈的失落,逼迫着他繼續去戰鬥,而現如今機會就在眼前。

當李光告訴大家要留在滄州,參與對滄州的進攻時,所有人都沒有異議,他們以爲這是李光向高俊所納的投名狀。但對於李光來說,這只是他自己的選擇而已,他選擇繼續戰鬥。

生活立刻獎勵了他的選擇,唯一一門火炮打了四發炮彈之後,將士們吶喊着推着雲梯撞車前進,李光帶着手下在第一道壕溝架設了木板,隨即跟着其他人一起向城池方向衝了過去,剛剛跑到城下,尚未及登上雲梯,李光突然覺得眼前黑影一閃,一個巨大的重物猛然砸中了自己的右腿,在撕心裂肺的巨大疼痛、似乎五臟六腑都已經移位後,李光陷入了昏迷。

當天上午的進攻並不成功,中午的時候,李奇龍下令收兵,並且拖回了負傷人員,送到郊外的村莊去調養。

但是李光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有經驗的人告訴李奇龍,這是右腹側受了重傷,內臟應該已經擠壓出血,沒救了。

但是還是應該儘量的把人送到後方去,哪怕死也可以舒服一些。

李光在這裡昏迷了大概四五天,就在這段時間,又有不少軍隊趕到滄州,參與對這座城池的圍攻,李全少部分忠心耿耿的部下依舊護衛着城池,也絕望的迷信李全臨走時的承諾:會帶領蒙古軍隊殺回來。

大量各地百姓組成的義勇依舊活躍在第一線,這些飽受欺壓的民衆如今要拿起武器奪回曾經屬於自己的一切,尤其是要保衛來之不易的自由。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在城下傷亡,但依舊前赴後繼。

李光已經醒了,在粗糙的野戰醫院裡,周圍充斥着傷員慘烈的喊叫聲,醫生和繡工們死死按着傷兵的雙手雙腳,快速的進行外科手術,並用烈酒進行消毒。

此時,躺在李光旁邊的那個人就接受了這樣的處理,他的一條腿像是被壓碎的茄子皮一樣掛在軀幹下面,整條腿的骨頭沒有一處是連着的,醫生本來想截肢,但是檢查之後又放棄了,這個人沒有太多希望了,還是讓他最後的時刻能夠稍微好過一點,滿頭大汗的軍醫們還要去處理其他有希望的生命。

這個人就被安置在李光旁邊,他們這些人都是已經沒有任何希望的人,繡工強迫給他灌了幾口,摻了從廣西販運來的曼陀羅草業的烈酒,這東西能略微麻痹人的神經系統,讓痛楚的感覺來的不是那麼猛烈。

那個人努力的呼吸着,滿頭大汗,側過臉來,看到了李光,他向李光伸出手,是想請求李光把放在對面那張小桌上的水杯拿來,臨死的人都會口渴。

李光既不喜悅,也不悲傷,此時除了冷漠之外,已經失去了一切情緒。但他最終還是打算幫這個可憐的人,他勉強支起身,下腹又發出了強烈的疼痛,讓他倒抽冷氣,但他還是面無表情的拿過了杯子,準備遞給,隔壁牀的這個人,但是四目相對的時候,他猛的一震。

“朱傳忠?”他脫口而出。

此時昔日爲非作歹,耀武揚威的朱傳忠卻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力氣,只剩下瀕死之人痛苦的模樣,很明顯他也參與了對滄州的進攻,並且打得很勇敢,出力很大,但也倒在了城下。

看得出來,他很想喝這杯水,伸出手來努力的想要接過遞來的杯子,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地面傳來一陣輕輕的震動,對於常人來說無所謂,但對於,這些重傷員來說就是一場酷刑,很快就是一片呻吟聲,朱傳忠的手在碰到的前一刻軟軟無力的垂了下去,眼睛開始失神。

但他沒有停留,還在繼續前進,直到又高又遠的蒼穹之上,湛藍的天空逐漸變得黯淡下來,平流層強勁的風,讓他感到心曠神怡,千萬朵雲彩也都在自己的腳下,看似清冷的藍天逐漸凝聚,慢慢變成一團濃白的霧,,這是這片巨大的濃霧包裹着土地啊,當他再次仰頭的時候,幽暗的天空掛滿大大小小的星辰,彷彿是一團火炬般的太陽,正在逐漸靠近。

在這一片無限永恆與偉大之中,過往的一切終於放下。人啊,多麼美好。

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一章 糧(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一章 糧(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七章 牛(上)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五章 貓(上)尾聲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
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二十二章 夜深深(下)第十二章 雪之進軍(下)第十六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下)第一章 糧(上)第十八章 教育法令(下)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十章 賀?祝?傲(下)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二十二章 陳郎中的計策(下)第二十四章 東遼的終結(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二十一章 出擊擾亂敵軍(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九章 進退兩難的處境(上)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十五章 勝利與復仇(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一章 糧(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十三章 血染石牆(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四章 狂夫瞿瞿(下)第七章 牛(上)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義(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五章 貓(上)尾聲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四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下)第四章 厲兵秣馬(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軍南線大戰,盧鼓椎語涉謗譏諷(上)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四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二十章 俘虜法令(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對正義沒有憐憫!(下)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二十二章 龍吟虎嘯一時發(下)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擊(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章 沃州的援軍(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