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宋少齊對婚事的想法

安王爺聽罷,點點頭。97小說網 安王爺心裡想着,這顧氏即便有着什麼小心思,但是這話倒是有幾分道理。少齊都是二十好幾的人了,到如今也沒個兒子,這麼下去了是不行。總歸是要給他娶一個媳婦回來纔是正經。只是一般人家的姑娘只怕還真是近不得少齊的身,說不定娶進門要不了多久就被少齊的煞氣給剋死了。但是伯爵府的姑娘,如今看來定也是個命硬的人。說不定還真是適合少齊。安王爺心裡已經差不多算是認可了此事,不過安王爺打算先緩緩,先找個機會和少齊說一聲,探探他的意思再說。於是安王爺便對顧氏說道:“此事怕是不合適。那姑娘是個掃把星,若是娶進門,禍害了咱們一家人,到時候可沒後悔的餘地。”

“王爺,白雲庵的靜虛師太親口說了,那姑娘如今是沒事了。伯爵府如今上上下下都很好,此事便是明證。”顧氏心裡發急,急忙說道。

安王爺擺手示意顧氏不用再說了,“此事以後再議,現在先不說了。”

顧氏見安王爺態度如此堅決,也知道此時不便再說下去。但是這並沒有打消顧氏的想法,顧氏打算着找個機會進宮,和宮裡的娘娘好生說道說道,說不定到時候便能將此事做成。

這一日,安王爺進宮見皇上。說過正事後,開成皇帝便很隨意的說起一些別的事情,“老二,聽說你家媳婦最近正張羅着少齊的婚事?”

安王爺心裡頭一抖,不知皇上問起此話是福是禍,安王爺有點戰戰兢兢的說道:“回父皇,此事兒臣媳婦顧氏倒是和兒臣說起過此事。不過兒臣覺着不太妥當,便沒有應下此事。兒臣不知此事竟然會傳到父皇這裡,讓父皇操心,兒臣罪過。”

開成帝擺手示意安王爺不必如此戰戰兢兢的,只是如此一來,安王爺卻是更爲緊張了。自從太子過世,皇上的身子骨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以前從龍的老臣也是一個接着一個沒了,開成帝的精神頭便是漸漸不好,脾氣也是越發的怪異。時常發作下面的人,就是安王他們這些做兒子的人,見了開成皇帝也是緊張得不行。就怕皇帝一怒,血流成河。

開成帝見安王緊張成這個樣子,頓時覺着很是無趣。原本還想和兒子聊聊家常,如今瞧着怕是不行了。因此開成皇帝頓時嚴肅起來,面無表情的說道:“少齊這孩子年歲大了,到如今還沒一個兒子,此事你做爲父王,須得好生想想。”

“是,兒臣知錯,兒臣回去後,便會抓緊此事。”安王立即說道。

開成帝有點不滿的看着安王,只是安王低着頭,並不知道開成帝對他不滿。開成帝說道:“我聽說你媳婦張羅的人是武昌伯府的姑娘,還揹着個晦氣的名聲。”

“這,兒臣有罪。這兒臣沒能管教好顧氏,讓父皇操心,兒臣有罪。”安王先不管皇上說了什麼,先請罪纔是要緊的。

開成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安王,不知爲何,心生怒氣。只是開成帝又將這怒氣壓了下去。“聽說武昌伯府的姑娘,曾經在白雲庵住過,還是師從靜虛師太,此事可是真的?”

一聽皇帝說起靜虛師太,安王爺心裡頓時一動,當即便說道:“回父皇,此事確實是真的。兒臣聽顧氏說起過此事,說是武昌伯府的那位姑娘原本有個晦氣的名聲,後來被送到白雲庵,師從靜虛師太。也就是去年,靜虛師太說那姑娘孽障已經消除,已經和一般的姑娘沒有區別,武昌伯府這纔將人接了回去。後來武昌波府和定國公府結親,定的便是這個姑娘。只是可惜,定國公府的小子離着成親不過三日,便被……後來便又傳出有關於武昌伯府那位姑娘的流言。都說那個姑娘命硬,怕是一般人降不住。兒臣媳婦顧氏擔心少齊,只是少齊也是個命硬的,一般人家的姑娘怕是近不得身。也因此顧氏這才和兒臣提起,說是這姑娘命硬,或許適合少齊。只是那姑娘的名聲太過晦氣,之前又定過親的,兒臣便沒有答應。卻不想顧氏竟然會瞞着兒臣去張羅此事。父皇,兒臣持家不嚴,還請父皇責罰。”

“哦,果真是師從靜虛師太。這麼說於佛法上倒是有所體會了。”開成帝似是自言自語。這下卻讓安王緊張的滿頭是汗,不知道該不該應答。不過開成帝很快便解了安王爺的圍,開成帝說道:“定國公府的小子沒了,分明就是少越那小子校囂張跋扈惹下的禍事。最終卻怪罪到一個姑娘家頭上,哼,定國公府當真是好主意。”

安王爺的汗水又下來了,他根本捉摸不透開成帝的心意,這讓安王爺無比的緊張和不安。

開成帝隨口問道:“老二,少齊的婚事你是怎麼打算的?”

安王爺斟酌着說道:“回父皇,兒臣想着該是給少齊說門媳婦了,總不能讓他整日裡一個人,身邊連個正經的女人也沒,這實在是不像話。而且少齊年歲不小了,卻還沒有一個兒子,兒臣這心裡也是替他着急,此事不能再耽誤下去。”

“嗯,你是做父親的人,你好生斟酌。”

“是,父皇。”

開成帝沉默了一會,又說道:“不知靜虛師太教導出來的姑娘是個什麼樣子,不知能夠學到靜虛的幾成!”開成帝似是在自言自語。

安王爺的汗水已經溼透衣衫,皇帝說靜虛師太,安王爺根本就沒那膽子接話。雖然當年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年歲還小,但是也是依稀記得此事鬧得很大,死了不少人。若非如此,只怕已故太子還坐不上太子的位置。可惜已故太子是個沒福氣的。如今皇帝的心意不明,朝中爭鬥的厲害,安王爺實在是沒那心思,也沒那本事去爭,只好安安靜靜的,老老實實的,讓那些有本事的兄弟去爭吧。到時候無論是誰坐上了那個位置,對他都會客客氣氣的。畢竟如今在衆位皇子中,當屬他最大。

安王見開成帝沉默下來,安王爺越發的緊張。想到當時顧氏說過四弟妹曾經見過武昌伯府的姑娘,便大着膽子說道:“回父皇的話,兒臣聽說四弟媳婦薛氏曾經見過武昌伯府的那位姑娘。說是容貌氣度都是不俗,是個很好的姑娘。只是可惜生來不祥。若非如此,也不會和定國公府的那位小子定親。”

開成帝目光銳利的盯着安王,安王直覺的渾身發抖。最後開成帝說道:“哦,老四媳婦見過,倒是稀奇。”過了會,開成帝又對安王爺說道:“少齊的婚事你好生斟酌,若是有合適的,你就到宮裡來請旨,你可明白?”

“兒臣明白。兒臣回去後,便會抓緊辦理此事,定不能讓少齊再耽誤下去了。”

“嗯,去吧。”

安王爺出了偏殿,這才感覺到汗溼衣衫,渾身難受。被風一吹,渾身哆嗦。這個季節若是不注意,只怕明兒就該告病了。安王爺此時沒心裡關注自己的身體,而是滿腦子都是開成帝說的話。一句一字,揉碎了掰爛了,去琢磨皇帝的意思。可是安王爺依舊是拿不準主意。皇帝要他抓緊將少齊的婚事辦下來,這是確定無疑的。可是這人選上,皇帝卻沒點暗示,也沒說讓宮裡的娘娘幫着選選。安王爺的親孃早在他年輕的時候就過世了,這會安王爺進了宮,除了來見皇上,後宮那裡他是根本不用去的。自然也沒個請示的地方。安王爺嘆氣,哎,要是皇后還在的話,他也能請教皇后,讓皇后出面張羅一下。可惜在太子過世前,皇后就已經沒了。

安王爺愁啊,少齊命硬,一般女的還真是不行,說不定娶回來就跟之前潘氏那般,沒多久就一屍兩命的去了。至於武昌伯府的姑娘,安王爺也是覺着晦氣,雖然當初顧氏說的時候,安王爺也是有點心動,但是這會卻是半點想法也沒有。只是皇帝要求,又連着三次說起靜虛師太,安王爺心頭一動,莫非皇上真的是這個意思?皇上幾次說起靜虛師太,只說是靜虛師太的徒弟,不說是伯爵府的姑娘,這裡面的意思倒是值得讓人玩味。若是皇帝果真是這個意思,看來此事由不得他不同意了。

以爲想通的安王,一回到王府後,便將王府總管叫了過來。王府總管姓周,叫周長福。周長福到了後,先是給安王爺請安,“王爺叫奴才過來,不知何事吩咐。”

安王爺沉吟片刻,這才說道:“你讓人去將武昌伯府的那個晦氣的姑娘打聽一下,越詳細越好。”

周長福問道:“王爺說的可是武昌伯府長房,那個自小就不祥的,被送到白雲庵,後來又被接回伯爵府的那個姑娘?”

“正是!你讓人好生打聽一番,仔細了,不可馬虎。這事要緊,你需得抓緊。”安王爺吩咐道。

周長福心裡有疑惑,不過他是下人,自然是主子怎麼吩咐,他就怎麼做。/中 文/因此周長福便說道:“王爺放心,奴才這就安排下去。不知王爺是否還有別的吩咐?”

安王爺搖頭,“沒了,你去吧。”

“遵命。”

周長福下去後,安王爺又問身邊伺候的人,“王妃這會在哪裡?”

“回王爺的話,王妃這會正在上房。王爺可是要過去?那小的這就去讓人備轎。”

安王爺擺手,“不用,本王走過去便是。”

安王爺到了上房,顧氏得了消息,趕緊迎了出來,“王爺今兒回來的好早,妾身以爲王爺還要晚個時辰纔回來了。”

安王爺沉着臉,顯得不怒自威,對顧氏說道:“將伺候的人都打發出去,本王有話說。”

顧氏愣了下,小心的觀察着安王爺的面色,同時也揮手讓下人都退下去。顧氏親自伺候安王,小心的問道:“王爺這是怎麼呢?可是有誰惹了王爺不快?”

安王爺沒好氣的看着顧氏,“王妃,我且問你,你是不是到宮裡去呢?”

顧氏有點不安,笑道:“王爺是知道的,妾身以往也時常到宮裡請個安,這難道出了什麼錯?”

“你可是和宮裡娘娘提起過少齊的婚事,還特意提起那武昌伯府的姑娘?”安王爺的語氣越來越嚴厲。

顧氏很是忐忑,小心的說道:“王爺,此事妾身確實有。妾身也是爲少齊着想。王爺,莫非此事妾身做錯了?王爺,你是知道妾身的,妾身膽子小,懂得東西也不多。若是做錯了,你和妾身好生說,可好?王爺這樣子,妾身實在是害怕。”

顧氏這一番說辭,加之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倒是將安王爺心裡的火氣給澆滅了大半。安王爺嘆了口氣,“你啊你,你怎麼如此糊塗。”

124章宋少齊對婚事的想法

“妾身不明白究竟是哪裡做錯了,還請王爺明示。”顧氏見安王爺火氣小了點,心裡也是鬆了口氣。顧氏還真是怕安王爺生氣。畢竟她的一切都是來自於安王,顧氏因爲是填房,孃家又很是一般,即便她做了王妃這麼多年,顧家人也多是在銀錢上得了點照顧。於仕途上面,安王並不曾出面照顧。也因此顧家的身份地位到如今,在京城裡也是排不上號的。這也是顧氏明明是二王爺媳婦,是所有王妃的嫂嫂,卻還有反過來討好其他妯娌,說話也是客客氣氣的緣故。實在是底氣不足,加之安王手中無權,她和其他王府的王妃比起來,除了排行大一點外,真的是什麼都比不過。

“本王問你,你爲何不和本王商量一下,就私自進宮,將此事告訴了宮裡的娘娘?”安王爺的火氣雖然是被澆滅了大半,但是安王爺心裡對於顧氏的所作所爲,還是有很大的意見。顧氏的那點心思,安王爺心裡門清。只是考慮到顧氏說的有理,他也就隨了顧氏。但是並不等同於安王爺就能容忍顧氏揹着他搞這些動作。尤其是連皇帝都驚動了。

顧氏緊張,忐忑,好一會才說道:“王爺,妾身也是着急少齊的婚事。您看少鋒馬上都要成親了,少齊的事情還沒點眉目。妾身就想着要不去宮裡面請示一下娘娘,讓娘娘幫着參謀參謀。妾身真的沒別的意思,王爺,你要相信妾身啊!”

安王爺皺眉,說道:“哼,你糊塗。你知道不知道,此事已經驚動了父皇,今日本王進宮,父皇便問起此事。還問是不是打算將伯爵府的那個晦氣丫頭說給少齊。你說說看,我能怎麼應對?你實在是糊塗。”

“啊!”顧氏也沒想到事情會驚動開成帝,當即就着急的問道:“王爺,那父皇說了什麼?是不是不同意這門婚事?”

安王爺沉默,沒有立即回答顧氏的問題。顧氏頓時心就涼了,心想要是皇帝不同意,那此事就絕無可能辦成。那她的計劃豈不是就要夭折了。那少鋒豈不是沒機會被立爲世子。顧氏實在是不甘心,她謀劃了這麼多年,如今這個辦法是她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可以讓宋少齊死於無聲無息之中,別人只會說他是被伯爵府那丫頭剋死的,而不會想到自己頭上。只要宋少齊一死,少鋒就是世子,無可爭議的世子。顧氏咬着牙,此事只要還有一二分的希望,她就一定要爭取。於是顧氏過了會就問道:“王爺,父皇究竟說了什麼,王爺不能和妾身說說嗎?也好讓妾身心裡踏實一點。”

“哼,此事你無需理會,少齊的婚事本王自有主張。”

“那,王爺,要不要妾身再去別家看看,有什麼合適的姑娘?”顧氏試探的問道。

安王爺不滿的看着顧氏,“此事不用。總之你管好內院便是,少齊的事情你無需操心。以後不要再隨意去宮中,尤其是說起少齊的事情。聽到了嗎?”安王爺很是嚴厲的說道。

顧氏渾身哆嗦了一下,有點害怕的點點頭,“王爺教訓的是,妾身以後都會安分守己的。”

“那便好。”安王爺起身離去。

顧氏看着安王爺遠去的背影,心裡發狠。她就不信,她就搞不定宋少齊這小子。女人不行,那她就想別的辦法。總之她絕不能讓宋少齊坐上世子之位。

安王爺出了內院,便問身邊伺候的人,“大少爺呢?可在府裡?”

“回王爺的話,大少爺還沒回來,想來這會還在兵營裡。不過小的聽說大少爺今日定是會回來的。”

“哦?大少爺回來後,你讓他來見本王。”

“是。”

到了晚上,宋少齊終於回到王府。回來後得知下人的稟報,知道安王要見他,便問道:“王爺可有說爲了什麼事?”

下人猶豫了一下,說道:“回大少爺的話,聽說王妃在張羅着大少爺的婚事。小的想着可能是和此事有關。”

宋少齊聽罷,暗皺了下眉頭。心想顧氏又想出什麼幺蛾子。宋少齊有點不想去見安王,不過想了下,最終還是過去見一見。到時候若是問起此事,便說不着急,緩一緩就是。以往他也都是這麼推脫的。

外書房,安王見到宋少齊,指了下旁邊的椅子,說道:“坐吧。最近看你很忙,在府中少有機會能看到你。”

“兒子罪過。”宋少齊當即請罪。

安王擺手,“無事。你是忙着差事,是爲朝廷盡忠,這是本分。只是如此一來,咱們父子可是很少有機會坐在一起說話。”

宋少齊沉默,等着安王爺的下文。

安王爺見宋少齊這麼一個態度,心裡不喜,有心想要教訓幾句,但是想到這幾年的事情,安王爺最終是嘆了口氣,什麼指責的話也沒說。安王爺最終覺着很是無趣,揮揮手,說道:“今日叫你過來,是有事情想和你說。”

“請父王賜教。”宋少齊一板一眼的說道。

安王爺也不在意,這麼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要生氣的話早幾年便生氣完了。安王爺說道:“今日去宮裡見了皇上,皇上提起了你的婚事。說是你年歲這麼大了,除了一個閨女外,還沒個兒子。讓本王抓緊給你張羅婚事。你自個是怎麼想的?”

宋少齊皺眉,沒想到此事還牽連到皇上。若只是顧氏在這裡面攙和,倒也罷了,直接拒絕便是。但是皇上發了話,事情又不同。於是宋少齊便說道:“但憑父王吩咐。”

安王爺面色有點凝重,過了會才說道:“今日皇上不光是提起你的婚事,還說了另外一件事情。”頓了頓,又繼續說道:“你可知道武昌伯府長房有個姑娘,自小便是不祥,後來被送到白雲庵,師從靜虛師太。就是前段時間和定國公府定親的那位。大家都說那姑娘名聲晦氣,此事你怎麼看?”

宋少齊皺眉,皇上會提起此事?宋少齊甚是好奇和意外。說起武昌伯府的姑娘,宋少齊腦子裡便出現了一個高挑的身影,絲毫不懼的眼神。過了會,宋少齊便對安王爺說道:“不過是京城裡的人閒着沒事,背後亂議論人的是非。兒子對此並無看法。”

“那你覺着伯爵府的那姑娘如何?都說是個命硬的,連着剋死了兩個人,這可是不得了。”安王爺試探的問道。

宋少齊皺眉,這算什麼意思?莫非是有意要讓他和那個姑娘做親?宋少齊皺眉說道:“命硬便命硬,沒什麼好說的。只能說死的那兩位都是沒福氣的。”

“少齊,你看大傢伙也都說你也是命硬的,一般姑娘都近不得你的身。伯爵府那姑娘也是命硬的。若是將那姑娘許配給你,你覺着如何?”安王爺很是不安的問出此話,實在是伯爵府那姑娘太過晦氣,安王爺就怕宋少齊發起怒來,到時候麻煩。

可是出乎安王爺的預料,宋少齊僅僅只是皺了下眉頭,然後說道:“此事是父王的意思還是王妃的意思?”

安王爺尷尬,說道:“此事原本我是沒答應的。可沒想到驚動了皇上。皇上問起來,又特意說起伯爵府那個姑娘,說她是師從靜虛師太,定是個好的。父王也是無法,想着皇上的意思是想將此事做成。不過父王也是想者你的感受,故此叫你來問一聲。”

宋少齊暗自冷哼一聲,此事會傳到皇上那裡,定是顧氏的緣故。只是爲何皇上會有意做成這門婚事?宋少齊很是疑惑。至於宋少齊對永芳本人,倒是沒什麼特別的想法。對永芳晦氣的名聲,也沒放在心上。但是宋少齊厭煩的是顧氏在其中的動作,是顧氏挑起了此事。單是這點就讓宋少齊對這門親事本能的懷有一定的牴觸心理。

宋少齊冷着臉說道:“父王,兒子覺着此事怕是不妥。兒子聽說定國公府的少爺離着成婚不過三便是沒了。如今算起來,也不過才一個多月的時間。這會要和伯爵府做親,怕是不妥當。”

“這沒什麼。我已經讓人打聽清楚了,聽說伯爵府已經和國公府解除了婚約,兩家爲此好鬧了不愉快。”安王爺說起黑前纔剛剛得到的消息。

宋少齊皺眉,說道:“若是父王覺着此事可以,那兒子便聽父王的。”宋少齊的意思很明顯了,他是不願意結這門親事的。

安王爺皺眉,這下子麻煩了。少齊不願意,難免以後生出什麼事情來。安王爺對宋少齊的心思還是知道一點的。定是因爲顧氏的緣故,少齊纔會如此。於是安王爺說道:“此事不急。我看還是先好生斟酌斟酌,到時候和皇上說一聲。看皇上是個什麼意思。”

“是,兒子聽父王的。”宋少齊一板一眼的說道。

安王爺覺着無趣,便說道:“好了,你先下去吧。”

“是,那兒子先告辭了。父王也早點歇息。”

宋少齊退出外書房,回到自己的院落後,便叫來心腹手下,“你去打聽一下武昌伯府長房嫡出姑娘的情況,越詳細越好。”

“大少爺,您說的可是那個有掃把星名聲的姑娘?”心腹手下很是直接的問道。

不知爲何,宋少齊並不願意聽到有人說那姑娘是掃把星,不過宋少齊並沒有說什麼。只是點點頭,說道:“對,就是那人。你好生打聽一番,事無鉅細,能夠打聽到了都打聽。”

心腹手下很是疑惑宋少齊的這個決定,去打聽一個姑娘家,還是個有着晦氣名聲的,心腹手下忍不住問道:“莫非大少爺,您是想娶那位姑娘?”

“滾,你這臭小子,讓你去做事,你問那麼多做什麼?”宋少齊毫不客氣的一腳踢出去。

心腹手下嘻嘻哈哈的,一點也不在意,“大少爺吩咐了,小的這就去辦。要是大少爺想要娶那個姑娘,那小的就打聽的仔細點。要不小的給畫一幅像回來,大少爺也能看的明白點。”

“滾蛋,趕緊去做事。別自作聰明,小心罰你一個月不得喝酒。”宋少齊罵道。

那心腹手下頓時苦着一張臉,說道:“大少爺好心,就不要罰小的不能喝酒了。小的保準完成差事,也不會自作自張。”

“那你還不快去。”

“是,小的這就去。”說完,那心腹手下幾個起落,便消失在夜色中。

永芳,包括伯爵府所有人,自然都不知道王府有意要和伯爵府做親,有意要娶永芳。夜深了,永芳依舊還坐在書房看書。青瓶進來,用繡花針挑了下燈芯,燈火果然亮堂了不少。青瓶說道:“小姐,這會夜深了,小姐還是早點歇息吧。”

永芳搖頭,“不要緊,還有幾頁便看完了。等看完這幾頁再去歇息也不遲。”

“小姐,明兒看也是一樣的。這燈下看書,太過傷眼睛了。”青瓶勸解道。

永芳只是搖頭,不肯丟下書本去歇息。這本書是永文給永芳買回來的,是一本話本傳奇,永芳看着挺樂呵的。通過這本書,永芳也對這個時代,對伯爵府以外的世界有了個瞭解,不會兩眼一抹黑。這會永芳看得正是入迷的時候,自然不肯去歇息。

青瓶無法只好陪着永芳。永芳看完了一小節,回過頭去看青瓶,就發現青瓶已經在打瞌睡了。再看看沙漏,時間可不早了,都快三更了。永芳吃了一驚,沒想到已經這麼晚了。難怪青瓶瞌睡得不得了。永芳只好不捨的將書放起來,打算明日再看。

永芳走上前,準備叫醒青瓶,讓她回房裡睡覺。只是看青瓶睡的如此香甜,永芳也就不忍心叫醒青瓶。找人拿來被子,給青瓶蓋上,讓一個小丫頭陪着,便回屋歇息了。只是永芳剛躺在牀上,便聽到屋頂一聲響動。永芳凝神細聽,的確是有聲響。

永芳便對小丫頭說道:“你去外面看看,是不是有什麼耗子之類的在房頂上爬?”

小丫頭一聽,嚇了一跳,“小姐,咱們這院子裡怎麼會有耗子?”

永芳笑道:“沒關係,你拿一根竹竿在房頂上敲幾下,想來即便真的有耗子,也該嚇走了。要是沒有,也是不打緊的。”

小丫頭這會瞌睡的不行,不過永芳吩咐,小丫頭不敢不從。小丫頭一出去,永芳便穿上衣服起身。永芳沒有檐走壁的本事,不過永芳當初和那個掛單的師太學的時候,除了學會了金針刺穴,也學會了一門練氣打坐的心法。這幾年下來,永芳從來沒懈怠過,倒是讓永芳長進了一點本事。比如這耳力,比如這眼力,還比如這手勁,這準頭和力道,已非一般人可比。不過這是永芳第二大的秘密,永芳從來沒打算告訴過任何人。至於第一大的秘密,自然就是永芳是個穿越來的人,並非原裝貨。

永芳手拿繡花針,察覺到對方的位置,永芳猶豫着要不要好好教訓一下這半夜爬高偷窺的賊子。又擔心會因此暴露自己,便猶豫着沒出手。永芳想了想,也走了出去。小丫頭這會正拿着竹竿往屋頂上捅。只是竹竿有限,自然不會捅到人。永芳笑了起來,對小丫頭說道:“來,把竹竿給我。”

說罷,永芳從小丫頭手裡拿過竹竿,順勢便將手中的繡花針往屋頂上扔去。永芳不確定自己的準頭,畢竟有屋頂這個障礙物,但是聽動靜,永芳知道自己得手了。永芳心裡好笑,不過還是裝模作樣的拿着竹竿在屋頂上倒騰了一下。院子裡這麼大的響動,自然是驚動了守夜的丫頭和婆子。大家紛紛起身來問永芳。

永芳笑道:“沒什麼,聽到屋頂有響動,想來是哪裡來的耗子,這才讓丫頭用竹竿嚇唬一下。這會沒事了,大家歇息吧。”

“啊,咱們院子裡有耗子?明日定是要讓人好生打掃一番纔是。”

因爲永芳的一番話,秋實居着實折騰了兩,此是後話,暫且不說。

李萬三此時很不好受。他不過是奉命來探探情況,好讓大少爺瞭解的更爲清楚一點,這才半夜三更冒充了一下樑上君子。當然最根本的目的其實只是爲了滿足好奇心罷了。卻沒想到竟然被一個姑娘暗算了。

李萬三覺着自己明明就很小心的,應該沒發出聲響來的,爲何伯爵府那姑娘會知道房頂上有人。還說什麼耗子,難不成他是耗子?最可惡的是,他什麼都沒看到,即便看到了也是沒看清楚,竟然還着了道。被幾根繡花針給暗算了。

李萬三封住血脈,就是怕那小小的繡花針進入到血管中,到時候他可是沒命混了。找了個熟悉的大夫,用磁石將繡花針拔了出來。李萬三這才放下心來。

大夫是熟悉的人,因此說話也沒顧忌,便問李萬三,“你家少爺又讓你做什麼去了?竟然被繡花針給算計了。如今江湖上什麼時候出來了一個用繡花針的人,我怎麼一點消息也沒聽到。”

李萬三老臉很紅,幸好是夜裡,別人也看不清楚。李萬三自然不敢說是被一個弱不禁風的小姑娘暗算了。只說道:“沒你說的那回事。”

“呵呵,這一隻手差點都快保不住了,還敢說沒這回事。行了,你家少爺吩咐你的事情,我也不問。你只要告訴我是誰傷了你便是。”大夫不依不饒的問道。

李萬三老臉越發的紅了,實在是沒臉說啊!怎麼說,難不成實話實說,說自己是被一個閨閣小姐給算計了。這要是傳出去,以後他還怎麼混啊!因此李萬三是打死也不肯說的。大夫見他不肯說,自然也就沒在問下去。在江湖上混日子的人,自有其生存的規矩和守則。大夫說道:“行了,你這手沒問題了。那人幸好沒在繡花針上淬毒,否則你這手定是保不住的。”

李萬三也是一陣後怕,幸好幸好。實在是走眼了,伯爵府那姑娘白日裡瞧着沒什麼特別之處,和一般的閨閣千金一般。卻沒想到手上卻是如此之硬,真是看走眼了。自己明明很小心了,儘量不發出一點聲音來,卻還是被人一下子就發覺了。大意,太大意了。

李萬三覺着自己沒臉去見宋少齊,這事情說出去,只怕都要被人笑話。不過李萬三之所以能夠成爲宋少齊的心腹,自然是有其獨到的本事,這忠心就是其中最基本的和最爲關鍵的。因此李萬三雖然老臉很紅,很是沒面子,但是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將事情的前因後果一一告訴了宋少齊。

宋少齊把玩着李萬三交來的幾根繡花針,過了會問道:“你半夜三更的去爬人家姑娘家的屋頂,你倒是真出息了。”

“請少爺責罰,小的也是得了失心瘋了,這纔會糊塗行事。”李萬三單膝跪在地上,一副認打認罰的樣子。

宋少齊冷哼一聲,說道:“起來說話吧。這次你竟然會栽在一個姑娘家手中,有何感想?”

李萬三低着頭,好一會才說道:“小的沒臉見人,小的有負少爺所託。”

“別說這些虛的。你確定當時是那位姑娘衝你扔的繡花針?”宋少齊到此刻依舊不敢相信這件事情。伯爵府的姑娘,若是他沒記錯的話,他該是見過三次的。最後一次是去年在定國公府的時候,還說了幾句話。他還提醒了她一句,沒想到那姑娘也是個聰慧的。果真武昌伯府很快便行動起來,等到臘月朝中大亂的時候,伯爵府安然無恙,順利度過一劫。宋少齊把玩着繡花針,沒想到那個姑娘不光是有膽子,腦子不算愚笨,這手上的功夫也是這麼好。自己最爲心腹的手下,第一回照面,便被她給算計了。

宋少齊嘴角微翹,露出一個笑容來,有趣,實在是有趣。看來那姑娘也是個深藏不露的。

“大少爺,如今小的該如何做?是否還要繼續打聽?”李萬三小心的問道。

宋少齊點頭,“自然要打聽。打聽仔細了。不過像是半夜爬上姑娘家的房頂這樣的事情,以後不可在做。”

“少爺教訓的是,小的以後都不會再做這樣糊塗的事情。”李萬三羞愧啊,第一次照面,就被人打的沒半點還手之力,實在是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

“沒人認出你來吧?”宋少齊問道。

李萬三趕緊搖頭,“大少爺放心,當時小的是蒙着臉,沒人會認識。”

“那就好。你先歇息兩日再去不遲。”

“多謝大少爺。”

對於這麼一個插曲,永芳並沒有太過在意,自然也不想到會有人來特意打聽有關她的事情。永芳只當那人是個樑上君子,因此小懲大誡,提醒那人小心點,想要偷東西,找錯了地方。事後永芳很快便將此事給忘在了腦後。

雖然發生了許多事情,但是永芳還能夠平靜的生活,並沒有什麼人到她面前來說三道四的,這讓永芳覺着還算不錯。至於將來,至於婚事,永芳已經不做念想。依着她的晦氣名聲,永芳已經肯定沒有人會上門求娶。就算是小門小戶的人家,只怕也是不願意的。

永芳卻不知道,這會宮裡面就正在議論着她的婚事。

宋少齊跪在地上,開成帝看着自己這個孫子,心裡也是一陣感慨,“朕聽你父親說,你對那門婚事不是太願意。”

宋少齊冷靜的回答道:“回皇爺爺的話,孫兒心裡如今只想着軍中的事情,別的孫兒都沒去想。”

“心裡裝着差事,這很不錯。不過你老大不小了,你看看你那些弟弟,個個都成親生子了,就你如今還一個人,連個兒子都沒有。這怎麼行。”開成帝很是不贊同的說道。

宋少齊依舊是很冷靜的說道:“回皇爺爺的話,孫兒前些年便成親了,只是孫兒媳婦是個沒福氣的,早早的便沒了。孫兒命硬,都說克妻,孫兒不想再禍害別人家的姑娘。”

“哼,朕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武昌伯府長房的姑娘如何?同樣命硬,同樣是個剋夫的,又是師從靜虛師太,依着朕看,這姑娘倒是合適。”開車帝說罷,便甩了一份資料給宋少齊。

宋少齊拿起來看了看,原來都是有關於伯爵府還有孫永芳的資料。其中還有一副畫像,竟然是永芳的。宋少齊心中驚疑,不知這畫像究竟是怎麼來的。宋少齊低着頭,沒說話。

開成帝盯着宋少齊,問道:“你如今還有什麼想說的?”

宋少齊突然擡起頭來,看着開成帝,大着膽子問道:“皇爺爺,伯爵府那姑娘命硬,都說剋夫。皇爺爺就不擔心孫兒的命被克嗎?”

開成帝似是聽到什麼好笑的話一般,大聲笑了起來,“少齊,你也相信這樣的話?即便那姑娘真的剋夫,但是你也克妻,依着朕看,還是你略勝一籌。說不定最後那姑娘反倒是被你克了。”

宋少齊聽罷,笑了笑。其實宋少齊這會已經沒一開始那麼牴觸這門婚事了。但是他很好奇,爲何皇上一定要做成這門婚事,一定要他和伯爵府的姑娘成親?宋少齊想了許久,也沒想明白這裡面緣故。總覺着這裡面有着他沒看明白的因素。

“皇爺爺,孫兒全聽皇爺爺吩咐。”

開成帝看着宋少齊,“哦,怎麼突然想通呢?說來聽聽。”

宋少齊斟酌着說道:“其實也不算是想通。孫兒只是想着遲早是要成親,孫兒身邊也需得一個女人打理,生個兒子。既然伯爵府那姑娘命硬,孫兒也不用擔心哪一那姑娘便沒。既然如此,那孫兒就依着皇爺爺的意思,將那姑娘娶回來吧。”

“瞧你說的話,分明就是心裡還是不願意的。罷了,朕已經讓人去傳旨,宣幾家勳貴的姑娘進宮來。到時候你都看看,若是有中意的,就和朕說,朕給你指婚。”開成帝很是乾脆的說道。

宋少齊驚了一跳,這究竟是怎麼呢?皇上什麼時候熱衷起做媒來了。這簡直就是破荒的頭一次啊!宋少齊磕着頭,恭敬的說道:“孫兒多謝皇爺爺。孫兒有愧,讓皇爺爺如此爲孫兒的事情操心。”

“罷了,你先下去吧。等人到了後,你再過來。”

“是,孫兒遵命。”

有一瞬間,永芳的腦子裡是空白一片。她有點傻愣愣的,問傳話的丫頭,“你說宮裡面來了人,讓我進宮?”

傳話的丫頭點點頭,“四小姐,宮裡面來了人。如今老太太和大太太都在前面招呼着。太太讓奴婢來和四小姐說一聲,趕緊預備着,免得讓宮裡的人等久了不好。”

永芳腦子是糊塗的,宮裡怎麼會來人?還點名指姓的讓她進宮?這之前可是什麼預兆也沒有。而且永芳也想不明白叫她進宮能夠做什麼?她除了一個晦氣的名聲外,真的沒什麼值得讓人說的。永芳實在是糊塗。糊塗過後,就有點發慌,要進宮見皇上,該如何做?要注意什麼事情?該如何應對?規矩上頭有什麼講究?一時間永芳腦子裡全是漿糊,想不明白。主要還是對未知的恐懼,不知這次被叫到宮中是禍是福,這讓永芳很是不安。人一不安,便沒辦法驚下心思來想別的事情。

“怎麼都還傻愣着。宮裡的人可都在前面等着。”錢氏及時出現。原來黃夫人不太放心,便讓錢氏過來催促,也順便多叮囑永芳幾句。叮囑永芳哪方面是要注意的,回話的時候又該如何。不知道或是不明白,或是拿不準的,千萬別胡說,免得給家族惹禍。

永芳見到了錢氏,這心裡面一定,似乎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大嫂來了。大嫂,妹妹這心裡發慌。不知大嫂能否爲妹妹解惑,爲何宮裡面會突然來人叫妹妹進宮?”

“四妹妹,這個問題嫂嫂還真沒辦法幫你解惑。此事嫂嫂也是一頭霧水,什麼都不知道。事先也是一點風聲都沒聽到。不過四妹妹也別太過擔心,想來該是沒什麼大事的。四妹妹畢竟是姑娘家,這朝中的事情和四妹妹也沒關係,這個時候叫四妹妹進宮,怕是別的事情纔是。”

第85章 危機(5)第133章 大婚第126章 拯救未來娘子第191章 少齊回京第131章 宋少齊拜見老太太第205章 出月子第63章 定親(5)第129章 合八字184章 就是皇上也要給錢第33章 錢氏相送第54章 挑撥離間第74章 說親還是找茬第102章 王府逼迫,鬧場第12章 宅鬥經驗豐富第174章 再遇丁晚晴第143—144章 坦白第25章 給你一條生路第6章 姐妹鬥法(1)第218章 成功謀算顧氏第108章 丁家少爺第51章 打發出去第23章 給我掌嘴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3頁第8章 厭惡的依舊厭惡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5頁第180章 真的有孩子了第227章 被困皇宮第215章 風雨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4頁第8章 厭惡的依舊厭惡第73章 當局者迷第109章 黃夫人爲難第54章 挑撥離間第199章 洗三第9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9章 解除軟禁第225章 善後第6章 姐妹鬥法(1)第158章 巡視鋪子第225章 善後第158章 巡視鋪子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3頁第66章 見到父親第44章 出佛堂,姨娘鬧第73章 當局者迷第214章 夫妻生嫌隙第225章 善後第201章 孽子第135章 新媳婦敬茶第199章 洗三第74章 說親還是找茬第71章 風波來襲第186章 收拾不安分的女人第180章 真的有孩子了第150章 後患第69章 爲難永芳第170章鬧場子第208章 查賬鬧虧空第62章 定親(4)第44章 出佛堂,姨娘鬧第42章 神秘的遊嬤嬤第124章 宋少齊對婚事的想法第92章 永婉失蹤第138章 三朝回門第139章 少齊爲永芳出頭第60章 定親(2)第126章 拯救未來娘子第9章 輪不到你來說三道四第114—115章 定親第56章 聽稀奇第219章 平安出宮第9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8章 失望第22章 步步緊逼第189章 難產第13章 軟禁東跨院第57章 提親的來了第30章 費婆子討打第103章 狠狠教訓第90章第143—144章 坦白第49章 解除軟禁第160章 討藥第57章 提親的來了第67章 權衡利弊第73章 當局者迷第63章 定親(5)第228章 有喜第219章 平安出宮第228章 有喜第209章 禍水東引第182章 看顧氏笑話第16章 得一人心第10章 終於留了下來第207章 交權第32章 奚落永婉第45章 好消息第50章 老太太問話
第85章 危機(5)第133章 大婚第126章 拯救未來娘子第191章 少齊回京第131章 宋少齊拜見老太太第205章 出月子第63章 定親(5)第129章 合八字184章 就是皇上也要給錢第33章 錢氏相送第54章 挑撥離間第74章 說親還是找茬第102章 王府逼迫,鬧場第12章 宅鬥經驗豐富第174章 再遇丁晚晴第143—144章 坦白第25章 給你一條生路第6章 姐妹鬥法(1)第218章 成功謀算顧氏第108章 丁家少爺第51章 打發出去第23章 給我掌嘴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3頁第8章 厭惡的依舊厭惡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5頁第180章 真的有孩子了第227章 被困皇宮第215章 風雨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4頁第8章 厭惡的依舊厭惡第73章 當局者迷第109章 黃夫人爲難第54章 挑撥離間第199章 洗三第9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49章 解除軟禁第225章 善後第6章 姐妹鬥法(1)第158章 巡視鋪子第225章 善後第158章 巡視鋪子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第95章豁出去了,第3頁第66章 見到父親第44章 出佛堂,姨娘鬧第73章 當局者迷第214章 夫妻生嫌隙第225章 善後第201章 孽子第135章 新媳婦敬茶第199章 洗三第74章 說親還是找茬第71章 風波來襲第186章 收拾不安分的女人第180章 真的有孩子了第150章 後患第69章 爲難永芳第170章鬧場子第208章 查賬鬧虧空第62章 定親(4)第44章 出佛堂,姨娘鬧第42章 神秘的遊嬤嬤第124章 宋少齊對婚事的想法第92章 永婉失蹤第138章 三朝回門第139章 少齊爲永芳出頭第60章 定親(2)第126章 拯救未來娘子第9章 輪不到你來說三道四第114—115章 定親第56章 聽稀奇第219章 平安出宮第9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8章 失望第22章 步步緊逼第189章 難產第13章 軟禁東跨院第57章 提親的來了第30章 費婆子討打第103章 狠狠教訓第90章第143—144章 坦白第49章 解除軟禁第160章 討藥第57章 提親的來了第67章 權衡利弊第73章 當局者迷第63章 定親(5)第228章 有喜第219章 平安出宮第228章 有喜第209章 禍水東引第182章 看顧氏笑話第16章 得一人心第10章 終於留了下來第207章 交權第32章 奚落永婉第45章 好消息第50章 老太太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