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趕赴戰場

攻打所羅門羣島的關鍵是制海權,即阻止美軍進入所羅門海。

爲此,艦隊就得前出到珊瑚海。

中國海軍的作戰計劃,正是把艦隊派入珊瑚海,在這裡尋找趕來的美國艦隊決戰,然後掩護陸戰隊與陸軍攻打所羅門羣島。

顯然,這是一套極爲簡單的作戰計劃。

十月十一日,李向龍收到了戰區司令部發來的電報,得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已經離開了珍珠港。

雖然在此之前,太平洋艦隊一直在夏威夷羣島活動,還兩次返回珍珠港,但是這次肯定不同,除非美軍打算把所羅門羣島拱手讓出來,不然就會把艦隊派往西南太平洋,尋找中國艦隊決戰。

道理也很簡單,美軍守住所羅門羣島的唯一希望就是奪得制海權。

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在澳大利亞沒有駐軍。雖然從九月開始,美國就在向澳大利亞運送作戰部隊,但是到十月初,部署到澳大利亞的美軍還不到十萬,即便把從菲律賓撤下來的部隊算上,也不到二十萬。

這些美軍,大多部署在澳洲本土。

此外,從菲律賓撤下來的美軍士氣低落,嚴重缺乏重裝備,根本不可能重返戰場,至少短期內辦不到。

也就是說,美軍根本沒有可以用來守衛所羅門羣島的兵力。

當時,部署在所羅門羣島的美軍只有不到一萬,而且大多數都是在九月份派過去的,且基礎設施極爲落後。

要知道,在此之前,所羅門羣島由日本控制,而日本根本沒有營建這座羣島。

依靠這點兵力,以及不完備的防禦設施,美軍根本守不住所羅門羣島。可以說,只要中國軍隊登陸成功,就能佔領所羅門羣島。

美軍要想守住所羅門羣島,就得把中國軍隊擋在羣島之外,也就需要制海權。

十月十三日,西南太平洋艦隊到達所羅門羣島以北大約五百公里處,李向龍沒有急着率領艦隊前往所羅門海。

至少,他還不知道美軍艦隊是否正在趕來。

兩天之後,李向龍收到情報,一艘在夏威夷羣島西南活動的遠洋潛艇發現了正在高速向澳大利亞航行的艦隊,而且觀察到了兩艘體型巨大的艦隊航母與十多艘大型戰艦,初步斷定爲美軍太平洋艦隊。

次日,李向龍又收到了一份情報。

收到消息後趕去的兩艘遠洋潛艇都發現了美軍太平洋艦隊,而且都判明其中有兩艘大型艦隊航母,其中一艘潛艇還逼近到離美艦不到十公里的地方,通過潛望鏡拍下了美軍航母的照片,斷明是“列剋星敦”號與“薩拉託加”號航母。

也就是說,發現的是美軍的第一航母大隊。

那麼,另外兩支航母大隊呢?

要知道,第二航母大隊,即轄“約克城”號與“大黃蜂”號航母戰鬥羣、由斯普魯恩斯直接指揮的第二航母大隊與弗萊徹指揮的第一航母大隊同時離開了珍珠港,因此應該也在附近。

問題是,執行偵察任務的遠洋潛艇並沒發現第二航母大隊。

此外,還有第三航母大隊。

美國參戰的時候,第三航母大隊駐紮在聖迭戈海軍基地,轄“企業”號與“突擊者”號航母戰鬥羣。九月底,第三航母大隊就離開了聖迭戈,但是並沒前往珍珠港,或者說沒有進入珍珠港。

李向龍有理由相信,第三航母大隊也正在趕往西南太平洋。

這下,李向龍有點奇怪了。

美軍的三支航母大隊並沒有編在一起,而是分散行動的。難道美軍只派了一支航母大隊前往西南太平洋,另外兩支航母大隊都留在夏威夷羣島?

顯然,可能性不是很大。

馮承乾在那霸的時候,就與李向龍討論了各種可能性,而當時李向龍認爲,就算美軍會加強澳洲的防禦,也會優先照顧夏威夷羣島,也就不會把所有航母派往澳大利亞,但是馮承乾並不這麼認爲。按照馮承乾的判斷,如果美軍向澳洲增兵,而且打算守衛澳洲,那麼就會把所有航母都派過去,特別是在中國海軍的戰略進攻方向明確之後,美軍絕對不會只派部分航母過去。

道理很簡單,如果只派兩艘、或者四艘航母過去,那比什麼都不派還要糟糕。

別忘了,中國海軍的六艘艦隊航母都處於可用狀態,而且編在一起,也肯定會同時開赴西南太平洋。

對初戰的美軍來說,派部分艦隊去西南太平洋,與送死沒有任何區別。

顯然,美軍肯定知道中國海軍的行動,也就知道六艘艦隊航母都離了那霸港,也就不可能只派兩艘、或者四艘航母去西南太平洋。

關鍵是,那四艘航母在哪?

李向龍有點猶豫,但是在當天晚上,他就下達了轉向命令。不管來的是兩艘、還是六艘航母,這場戰鬥都無法避免。如果美軍真的犯了低級錯誤,只派兩艘航母過來,這將是挫敗美軍的大好機會。

顯然,李向龍不想錯過這樣的機會。

事實上,李向龍的猜疑是有道理的。

美軍出動的確實是六艘艦隊航母,而不僅僅是第一航母大隊。

從珍珠港出發後,第一航母大隊與第二航母大隊分道揚鑣。因爲“列剋星敦”號與“薩拉託加”號的續航力比“約克城”級高得多,自持力也強得多,所以第一航母大隊奉命率先趕往澳大利亞。

按照太平洋艦隊司令部的安排,第一航母大隊到達澳大利亞之後,將在塔斯曼海活動。

說白了,第一航母大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去穩住軍心,讓駐守澳洲的美軍、以及澳大利亞當局知道美國海軍正在採取行動。

第二航母大隊沒有直接開往澳洲,而是先去跟第三航母大隊會合。

當然,與第三航母大隊會合,並不是其主要任務。按照尼米茲的安排,美軍還將利用這個機會,向澳洲運送一批物資。

也就是說,第二航母大隊與第三航母大隊會合後,將與運輸船隊一同前往澳洲。

當時,也正是在這一點上出了問題。

第三航母大隊離開聖迭戈軍港後,並沒有前往夏威夷羣島,而是一直在美國西海岸附近活動。因爲中國海軍的遠洋潛艇從硫黃島出發,而硫黃島離美國西海岸有一萬多公里,超過了遠洋潛艇的最大作戰半徑,所以當時在美國西海岸附近,並沒有中國潛艇,中國海軍也就無法知道第三航母大隊的確切行蹤。

第三航母大隊留下來的主要任務是培訓艦載機飛行員。

事實上,這也一直是第三航母大隊的主要使命。

原因很簡單,第三航母大隊裡面,有美國海軍中噸位最小的艦隊航母,即比“約克城”級小得多的“突擊者”號。

嚴格說來,“突擊者”號算不上艦隊航母,至少其載機能力比艦隊航母差了許多。

在“蘭利”號因爲無法安裝彈射器,即無法搭載新式艦載機之後,“突擊者”號就成爲了美國海軍的訓練航母。

按照計劃,運送軍事物資的船隊應該在十月十一日離開舊金山。

結果,因爲在裝載貨物的時候出了問題,運輸船隊的出發時間推遲了兩天,即到十月十三日才離開聖弗朗西斯科灣。

受此影響,直到十月十五日,第二航母大隊才與第三航母大隊會合。

也就是說,第二航母大隊到達澳大利亞的時間要比第一航母大隊晚五天以上,而且第三航母大隊也受到了拖累。

十月十三日的時候,第二航母大隊還在夏威夷羣島東南海域待命呢。

因爲沒有考慮到第二航母大隊會與第三航母大隊會合,更沒有想到美軍會用航母戰鬥羣去掩護運輸船隊,所以中國海軍沒有做相應的部署,即沒有在夏威夷羣島東南方向上安排執行偵察任務的遠洋潛艇。

事實上,這個時候,局勢對中國海軍極爲有利。

只要李向龍打得積極一些,就有機會幹掉提前到達澳洲的第一航母大隊,再去對付遠道而來的第二航母大隊。

問題是,李向龍並不知道,美軍的兩支航母艦隊有五天的航程差距。

十月十四日夜間,李向龍率領西南太平洋艦隊穿過所羅門羣島,進入所羅門海,並且在次日上午,首次轟炸了所羅門羣島。

因爲島上確實沒有多少值得轟炸的目標,即便在布甘維爾島與瓜達爾卡納爾島上,也沒有多少高價值目標,所以轟炸強度並不高,沒有對艦隊的作戰行動產生影響,艦隊甚至沒有爲轟炸行動而調整航線。

十月十六日清晨,在進入所羅門海之後,李向龍開始安排偵察機搜索周圍海域。

當然,前幾天的搜索行動不會有多少收穫,最多也就是找到一些向所羅門羣島運送物資的小型船隻。

李向龍也沒有指望能夠這麼快找到美軍艦隊。

說白了,要到十月二十二日,第一航母大隊才能到達所羅門海附近,而且前提是從直接前往澳洲,沒有在半途轉向。

李向龍提前趕到戰場,只有一個目的:讓官兵適應新的環境。

要知道,所羅門海與珊瑚海都在南半球,而且處在熱帶與亞熱帶,而中國海軍很少到南半球活動,在熱帶與亞熱帶海域的訓練時間也不多,也就需要花一些時間,讓官兵去適應新的氣候環境。

……

第61章 中興干將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7章 軍事行動第95章 參戰陰謀第36章 狼子野心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63章 火藥桶第65章 攻擊開始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586章 服軟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184章 大選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1章 越境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94章 航空力量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377章 好與壞第34章 戰爭之門第81章 遭遇戰第89章 借刀殺人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211章 火藥桶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43章 大裁軍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126章 變局第416章 解脫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34章 戰爭之門第17章 戰略大師第458章 激戰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451章 登陸前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136章 守財奴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26章 只進不退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7章 開戰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2章 重新開始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95章 參戰陰謀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0章 下坡路第2章 重新開始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58章 急流勇退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37章 出發第112章 找事做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501章 不堪用第157章 僱傭兵第126章 夾擊第505章 代價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102章 覆滅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533章 陷阱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17章 戰略大師第95章 參戰陰謀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82章 親自上陣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77章 創造機會第88章 同胞兄弟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3章 鐵打的軍營
第61章 中興干將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7章 軍事行動第95章 參戰陰謀第36章 狼子野心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63章 火藥桶第65章 攻擊開始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586章 服軟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184章 大選第472章 海上鷹眼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1章 越境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94章 航空力量第246章 交戰前夜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377章 好與壞第34章 戰爭之門第81章 遭遇戰第89章 借刀殺人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211章 火藥桶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43章 大裁軍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126章 變局第416章 解脫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34章 戰爭之門第17章 戰略大師第458章 激戰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451章 登陸前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136章 守財奴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26章 只進不退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7章 開戰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2章 重新開始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95章 參戰陰謀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0章 下坡路第2章 重新開始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58章 急流勇退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37章 出發第112章 找事做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501章 不堪用第157章 僱傭兵第126章 夾擊第505章 代價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102章 覆滅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533章 陷阱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17章 戰略大師第95章 參戰陰謀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82章 親自上陣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77章 創造機會第88章 同胞兄弟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3章 鐵打的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