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攻守易勢

在一九四二年下半年,中國海軍進軍中太平洋,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就是兵力緊缺。

雖然在太平洋戰場上,中國海軍的兵力優勢極爲明顯,特別是在西南太平洋上,在新喀里多尼亞海戰之後,中國海軍已經掌握了絕對制海權,爲攻打新喀里多尼亞鋪平了道路,也爲隨後攻打澳洲大陸創造了條件。但是中國海軍的兵力顯得非常尷尬,即在現有戰場上取勝沒有什麼難度,要想開闢新的戰場卻嚴重不足,在中太平洋這種島嶼分佈稀疏的戰場上更是如此。

在進軍印度洋之後,這個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了。

當時,在太平洋戰場上,中國海軍總共只有五艘艦隊航母。即便在美軍把第31艦隊的剩餘戰艦撤回去之後,已經沒有必要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保留艦隊航母了,特別是在地面部隊登上了新喀里多尼亞,奪取了灘頭陣地,建立了野戰機場之後,就更沒這個必要了。但是就算把這五艘艦隊航母全部派給第三艦隊,用在中太平洋戰場上,也未必能夠順利拿下中太平洋的制海權,特別是夏威夷羣島附近的制海權。更何況,在這五艘航母中,至少有兩艘需要進行大修。

這樣一來,到一九四三年初,中國海軍實際上只有三艘艦隊航母可用。

果真如此的話,還算不錯,即便不能發動大規模進攻,打幾場小規模海戰。積小勝爲大勝也不錯。

問題是,這三艘航母也未必用得上。

這就是,在使用了數個月之後,三艘“唐太宗”級艦隊航母都或多或少的暴露出了一些設計上的問題。都需要返回造船廠進行必要改造。比如九月初,第21艦隊的“唐高宗”號就在遇到暴風后,被刮掉了艦首的飛行甲板,導致該航母返回新加坡修理了半個月。結果就是,這三艘艦隊航母都得輪換。

顯然,就算只在印度洋上保留兩艘艦隊航母,而且第21艦隊的兩艘航母輪換改造,也至少需要向第二艦隊增派一艘艦隊航母。能夠留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也就只有兩艘艦隊航母了。

兩艘艦隊航母能幹什麼?

如果對手是英國皇家海軍第二印度洋艦隊,問題還不是很大。問題是,對手不是印度洋第二艦隊。此外美軍在夏威夷羣島部署的軍事力量遠強於印度的英軍,特別是擁有極爲強大的岸基航空兵。

兩艘艦隊航母,用來攻打孤立的小型島嶼沒有什麼難度,可是要想進攻夏威夷羣島,那就遠遠不足了。

要命的是。這種情況在一九四三年初之前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

如果考慮到航母維護、輪換改造等等,就算到了一九四三年中期,也不見得會有實質性的好轉。

問題是,美軍會在一九四三年中期之前干預寂寞嗎?

雖然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美軍到一九四四年底,纔有希望獲得反擊能力。主要就是美軍已經沒有艦隊航母了,但是美軍並不是沒有航空作戰能力。大量小型航母將在一九四四年之前建成,到一九四三年初,美軍至少還能獲得四艘小型航母,其小型航母的數量將增加到十二艘。

如果以載機量爲準,十二艘小型航母至少相當於四艘艦隊航母。

可以說,只要美軍懂得如何使用這些小型航母,就有可能壓制住中國海軍,在中太平洋上發起反擊。

當然,美軍不會指望在西南太平洋上反敗爲勝。

原因很簡單,西南太平洋上的島嶼太密集了,而且中國軍隊已經在所羅門羣島上站穩了腳跟,而且很有可能在年底之前攻佔新喀里多尼亞,因此就算美軍把十二艘小型航母全部投入進去,也未必能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反敗爲勝,反而有可能在這裡賠光老本,徹底喪失反擊能力。

能用得上這十二艘小型航母的地方,正是廣袤的中太平洋。

說得直接一些,中太平洋上沒有太多的島嶼,爲數更少的大型島嶼的間隔距離多在數百公里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上千公里。即便中國軍隊控制了大部分島嶼,而且在大型島嶼上修建了機場,也很難用岸基航空兵封鎖所有海域,艦隊依然有很大的作戰空間。更何況,艦隊掌握着主動權,有更大的靈活性,突擊某座島嶼的難度並不大,因此就有把握挫敗岸基航空兵。

可以說,只要美軍把這十二艘小型航母用在中太平洋上,而且採取適當的戰術,就有很大的可能挫敗中國海軍。

到十月份,美軍發起反擊的跡象已經非常明顯了。

這就是,美軍把六艘小型航母撤了回去,而且新增了兩艘小型航母,其第五艦隊變得更加活躍了。

要知道,這個時候,中國海軍的第三艦隊沒有一艘艦隊航母!

雖然地面部隊已經在九月登上了新喀里多尼亞,而且地面戰鬥打得非常順利,但是離攻佔努美阿還有一段距離,而且在奪取港口之前,登陸部隊無法獲得足夠的物資供應,也就不可能在新喀里多尼亞修建大型機場,而小型野戰機場的容納能力極爲有限,岸基航空兵根本無法頂替艦載航空兵。

也就是說,第51艦隊還得在西南太平洋上戰鬥一段時間。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要到十月底,第51艦隊纔有望抽身。

問題是,就算第51艦隊離開了西南太平洋戰場,在回到國內之後,兩艘“秦始皇”級艦隊航母,即“漢高祖”號與“唐高祖”號都得返回造船廠進行大修,且大修週期不會低於四個月。也就說,在一九四三年三月之前,這兩艘航母都別想出海,根本不可能留在海軍的戰鬥序列中。

這樣一來,第51艦隊就只剩下了“秦始皇”號、“漢武帝”號與“唐玄宗”號。

只是,到年底,“唐玄宗”號將首先進行改造,而且在改造完成之後,肯定會編入第21艦隊,替換掉其中的一艘艦隊航母。

當然,也不是沒有好消息。

這就是,“魏武帝”號將在十月底修復,預計在十一月初返回海軍的戰鬥序列,因此到年底的時候,太平洋方向上還能用的艦隊航母至少有三艘。如果適當延遲第21艦隊的替換時間,那麼就有四艘艦隊航母可用。

只是,在十一月,只有三艘艦隊航母可用。

馮承乾交給顧祝同的資本,也就只有這三艘艦隊航母了。

所幸的是,馮承乾沒有提出太高的要求,即沒有讓顧祝同率領這三艘艦隊航母去攻打夏威夷羣島,只要他維持中太平洋上的現有局面,在美軍發起反擊之後,用最小的代價挫敗美軍的反擊行動。

當然,馮承乾不是不想攻打夏威夷羣島,而是沒到時候。

按照海軍與陸軍達成的協議,進軍夏威夷羣島的行動必須安排在陸軍主力部隊登上澳洲大陸之後。按照當時的戰局,進攻澳洲大陸的作戰行動最快能在一九四三年初發起,即便作戰行動十分順利,最快要到一九四三年的第二個季度,陸軍的主力部隊才能上岸,也才能在澳洲大陸上站穩腳跟。

也就是說,在一九四三年四月之前,不用考慮進攻夏威夷羣島的作戰問題。

顯然,在一九四二年十月到一九四三年四月之間,存在五到六個月的空缺,而美軍很有可能在此期間發動反擊。

只是,在美軍的反擊規模上,並非所有人的觀點都一致。

當時,馮承乾認爲,美軍將把反擊時間推遲到一九四三年初,在獲得了十二艘小型航母之後再展開行動,力求通過反擊奪回馬里亞納羣島,至少也要奪回密克羅尼西亞東部的幾座羣島,把戰線向西推進數千公里,從而在夏威夷羣島西面建立起一道防線,讓中國海軍無法直接攻打夏威夷羣島。

顧祝同卻不這麼看,在他看來,美軍將在一九四二年就展開反擊行動。

爲此,顧祝同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這就是,到了一九四三年,美軍不但不可能獲得足夠的優勢,反而有可能喪失僅有的優勢。這就是,第二批“唐太宗”級艦隊航母將在一九四三年陸續服役,就算美軍在此之前發起反擊,只要沒能迅速拿下攻擊目標,就很有可能喪失靈活性,反而被牽制在了反擊戰場上,讓中國海軍獲得了在中太平洋戰場上一舉殲滅美軍艦隊的機會。

在一九四二年發起反擊的話,美軍就算無法達到最主要的反擊目的,也能夠獲得削弱中國海軍的機會。

事實上,兩人的推測都沒有錯。

主要就是,顧祝同主要着眼於戰術層面,而且他也認爲,美軍即便在一九四二年發起反擊,也是戰術性質的反擊行動,不會有太高的戰役目的,更不會有戰略上的企圖。馮承乾的推測則基於戰略層面,即美軍在一九四三年發起反擊,肯定有很高的戰略目的,絕不僅僅是戰術行動。

當然,這樣一來,顧祝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雖然馮承乾沒有立即讓他出任第三艦隊司令官,但是這個位置非他莫屬,而且等到他前往關島的時候,局勢已經相當緊迫了。(未完待續……)

第182章 最大化第45章 特立獨行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431章 冒險第71章 恐慌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31章 外交家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198章 回家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137章 受夠了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68章 不放棄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156章 撤退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206章 閃擊戰第512章 強攻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199章 改造第377章 好與壞第85章 陣營第601章 威脅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116章 追擊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7章 矛盾根源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10章 海軍起航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459章 強攻第90章 力挽狂瀾第171章 遠去第562章 頑抗第613章 反差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420章 新挑戰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612章 決裂第609章 國防部第71章 恐慌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99章 犧牲第66章 走向戰爭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82章 預料之外第39章 朽木難雕第159章 復仇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42章 自以爲是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26章 熱身活動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75章 臨時搭檔第454章 南下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80章 多此一舉第5章 明爭暗鬥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
第182章 最大化第45章 特立獨行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431章 冒險第71章 恐慌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31章 外交家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198章 回家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137章 受夠了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68章 不放棄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156章 撤退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206章 閃擊戰第512章 強攻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199章 改造第377章 好與壞第85章 陣營第601章 威脅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116章 追擊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7章 矛盾根源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10章 海軍起航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459章 強攻第90章 力挽狂瀾第171章 遠去第562章 頑抗第613章 反差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420章 新挑戰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612章 決裂第609章 國防部第71章 恐慌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99章 犧牲第66章 走向戰爭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82章 預料之外第39章 朽木難雕第159章 復仇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42章 自以爲是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26章 熱身活動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75章 臨時搭檔第454章 南下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80章 多此一舉第5章 明爭暗鬥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