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雪中送炭

艦隊沒有去寧波,在臺灣海峽的金門島附近加煤後,直接駛往膠州灣。

因爲沒有事先通報,艦隊進入膠州灣時遭到北洋水師攔截,差點引發一場風波,幸虧里希特霍芬男爵反應及時、處理果斷,纔沒有釀成災難。李鴻章知道此事之後,嚴懲了駐守膠州灣的水師總督。

隨着遠東艦隊進駐,帝國海軍控制膠州灣成爲既成事實。

讓馮承乾沒有想到的是,提出租借膠州灣的不是專門負責此事的里希特霍芬,而是大清首輔李鴻章。

四月底,馮承乾應邀李鴻章邀請,前往大清帝都。

此時,朝鮮半島上已是風雲際會,大清與日本的戰爭迫在眉睫。

二月底爆發的農民起義在三月初就已結束,只是僅僅過了一個多月,忍受不了苛政的農民再度揭竿而起。馮承乾前往大清帝都的時候,朝鮮農民起義軍已經攻佔白山,打出了進軍京師的旗號。

在馮承乾熟知的歷史中,農民起義軍很快就會兵進全州。

如果歷史沒有發生重大變化,那麼朝鮮當局已經向大清求援,請求大清出兵幫助平定農民起義。

李鴻章在這個時候請馮承乾過去,顯然事關重大。

馮承乾沒有空手前去赴會,而是讓里希特霍芬男爵提前一天出發,快馬加鞭趕往北京蒐集消息。

因爲在大清的“勘測工作”有功,所以在去年裡希特霍芬被德皇封爲帝國男爵。

馮承乾趕到大清帝都當晚,里希特霍芬就趕了過來。

“有什麼收穫?”

“首輔請伯爵前來,確實與朝鮮的事情有關。”

馮承乾點了點頭,請男爵坐了下來。雖然在晉封裡希特霍芬爲男爵這件事上,並非由馮承乾提起,但是里希特霍芬非常清楚,沒有馮承乾,德皇根本不可能知道還有他這個遠東事務官員。

現在由馮承乾直領遠東事務,里希特霍芬自然是盡心盡力。

“朝鮮已經向大清求援,希望大清出兵平定叛亂。”

馮承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與他熟知的歷史沒有多少區別,看來他的到來,還沒有對朝鮮產生影響。

“只是,首輔還在猶豫。”

“猶豫?”

“雖然朝鮮是大清的屬國,大清有義務幫助朝鮮平定叛亂,但是早些年,日本逼迫朝鮮簽了《江華條約》,公然聲稱朝鮮是獨立國家,把大清排除在外。”里希特霍芬喝了口水,接着說道,“日本還沒有表明態度,李鴻章肯定有所擔心。如果日本也出兵朝鮮,那麼大清與日本兵戎相見就不可避免了。”

“那麼,李鴻章請我來的目的是什麼?”

“肯定有朝鮮有關,只是李鴻章有什麼目的,現在還說不清楚。”

馮承乾笑了笑,知道里希特霍芬不是不清楚,而是在賣關子。

“伯爵,我的意思是……”

“男爵,現在就你我二人,而我派你提前一天趕過來,就是希望獲得可靠消息。陛下委託我全權處理遠東事務,你也是陛下親自委派的官員。”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爲了維護帝國的利益,爲陛下分憂解難,你我應同心協力。男爵想到什麼就說吧,不用擔心說錯話。”

里希特霍芬笑了笑,說道:“很明顯,李鴻章想從我們這裡獲得支持。”

“什麼樣的支持?”

“以李鴻章的才智,肯定不會奢望我們出兵,而且他把朝鮮看成是大清內部事務,也不會請求我們出兵。”

馮承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里希特霍芬的意思。

“如果戰爭爆發,大清最缺的就是軍火。”

“你的意思是……”

“伯爵也許不知道,爲了皇太后的六十歲壽誕,大清可花了不少白銀啊。”

馮承乾皺起眉頭,說道:“也就是說,李鴻章沒有多少錢,希望能夠從我們這裡獲得貸款。”

“或者是賒賬購買軍火。”

“這可是件大事。”

“那就得看伯爵如何處理了。”

“男爵,你對遠東的情況最爲了解,你覺得大清獲勝的希望有多大?”

“微乎其微,基本上爲零。”

“這麼肯定?”

“雖然李鴻章勵精圖治,也幹出了一些成績,但是大清是積重難返,僅他一個人根本無法扭轉乾坤。與之相比,日本在維新之後,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即便國力遠不如大清,也未必不是大清的敵手。”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沒有必要做虧本買賣。”

“伯爵這麼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是嗎?”

里希特霍芬笑了笑,說道:“伯爵精通大清的語言,應該知道一個成語。”

“什麼成語?”

“雪中送炭。”

馮承乾皺起眉頭,裝着思索的樣子。

“雪中送炭好,還是錦上添花好?”里希特霍芬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如果伯爵打算藉此機會增強帝國在遠東的影響力,必然會介入這場戰爭。我們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幫助大清、二是協助日本。即便不考慮日本與英國的關係,以及當初在帝國吃的閉門羹,恐怕就算我們全力相助,日本也不見得會領情。如果幫助大清,哪怕大清戰敗了,也是一份不小的人情。”

“你說得沒錯,我還真沒想到。”

“事實上,即便大清戰敗,日本也不可能鯨吞大清,最多隻是逐步蠶食。一是日本的國力仍然弱小,遠沒到鯨吞大清的地步。二是列強絕對不會允許日本鯨吞大清,甚至不會讓日本變得過於強大。如果我的判斷沒有錯,在大清戰敗之後,法俄就會出面干預,我們可以趁此機會再次出手。”

“法俄肯定會出面干預?”

“俄國一直企圖霸佔滿洲地區,而日本的戰略企圖是借朝鮮進軍滿洲,因此日本與俄國必然發生衝突。現在法俄正在蜜月期,法國與日本又沒有多少厲害關係,只要俄國的利益受到威脅,法國就會出手。”

“可是幫助法俄……”

“伯爵覺得,我們出面干預是在幫助法俄嗎?”

馮承乾笑了笑,表示明白里希特霍芬的意思。

“我認爲,如果李鴻章提出賒購軍火,伯爵可以答應,只是不能立即表態,提出先與企業進行商議,然後再去回覆李鴻章。”

“爲什麼?”

“必須把賒購當成貸款購買,然後在貸款上做文章。”

“貸款?”

“伯爵不是一直希望租借膠州灣嗎?”里希特霍芬笑了笑,說道,“大清戰敗,肯定國庫空虛,到時候再提出租借膠州灣,哪怕李鴻章有一萬個不願意,也別無他法,只能把膠州灣租給我們。”

“男爵,看來你什麼都想到了。”

“我等都爲陛下效勞,自然得盡心盡力。”

“你說得沒錯,我們可以借用這次戰爭向大清租借膠州灣。只是在貸款購買軍火的事情上,帝國國庫也不算充裕,恐怕拿不出多少錢來。”

“伯爵的意思是……”

“最好能由企業家與銀行家出面,讓他們提供貸款,我們只保證帝國企業與銀行在大清的利益。”

里希特霍芬思索了一陣,說道:“這也是個辦法,只是處理起來有些棘手。”

“你與克虜伯公司的關係還不錯吧?”

“這……”

“聽說,大清的幾筆訂單都是你協助談成的,想必與克虜伯公司有一些往來。”

“伯爵擡舉了,我只是出了一些綿薄之力。”

“我覺得,與企業協商,由你出面最好。”

里希特霍芬點了點頭,說道:“伯爵如此信任我,定不負重託。”

“我明天就去見李鴻章,你得抓緊聯繫克虜伯等企業,讓他們辦好貸款手續,有了下文我們再做商量。”

“那我明天就返回青島。”

送走里希特霍芬,馮承乾又沉思了一陣,才上牀睡覺。

里希特霍芬確實熟知大清的情況,也知道李鴻章別無選擇。經此一談,馮承乾纔想好了基本對策。

既然大清沒有勝算,那麼藉此機會狠敲一筆,也不算過分。

次日一大早,馮承乾就跟隨前來請他的大清官員去見了李鴻章。與里希特霍芬男爵預料的完全一樣,李鴻章直接了當的提出,希望以貸款或者賒購的方式,從帝國的企業購買一批軍火。

馮承乾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下來,但是提出要在與企業家商量之後才做答覆。

五日後,里希特霍芬從青島趕了回來。

在德意志銀行與符騰堡銀行答應提供貸款之後,克虜伯公司明確表示,願意以賒購的方式爲大清提供軍火。

馮承乾沒有急着去找李鴻章,而是讓里希特霍芬擬好了貸款協議。

五月五日,馮承乾帶着里希特霍芬擬定的貸款協議去見了李鴻章,提出由大清向帝國的幾家銀行貸款購買軍火。

顯然,這與李鴻章的初衷並不相同。

只是,朝鮮戰事已急,東學黨軍逼近全州,朝鮮王國特使已經再三請求大清出兵,李鴻章承受了很大的壓力。

面對這份不太公平的貸款協議,李鴻章猶豫了。

馮承乾沒有催促李鴻章,因爲隨着朝鮮局勢惡化,特別是在日本採取行動之後,李鴻章將別無選擇。

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562章 頑抗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16章 目的地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200章 大都市第71章 恐慌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39章 轉折點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31章 外交家第116章 追擊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2章 笑談天下第420章 新挑戰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58章 急流勇退第65章 生存競賽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6章 慢半拍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51章 正面交戰第73章 別無選擇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211章 火藥桶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436章 反擊第89章 借刀殺人第216章 根源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9章 逃亡之路第38章 大東溝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623章 核試驗第21章 撲空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524章 能源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84章 見好就收第179章 突擊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6章 坐收漁利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59章 帝國軍人第79章 直擊要害第129章 據點第212章 出動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41章 斷裂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98章 游擊隊員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85章 嘎然而止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84章 圈套第137章 綱領第28章 皇儲給力第343章 惡仗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83章 受捉弄第27章 冷眼旁觀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96章 誘餌
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562章 頑抗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16章 目的地第591章 化敵爲友第200章 大都市第71章 恐慌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39章 轉折點第517章 何去何從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31章 外交家第116章 追擊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2章 笑談天下第420章 新挑戰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553章 衆口紛紜第58章 急流勇退第65章 生存競賽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6章 慢半拍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51章 正面交戰第73章 別無選擇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211章 火藥桶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436章 反擊第89章 借刀殺人第216章 根源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9章 逃亡之路第38章 大東溝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623章 核試驗第21章 撲空第217章 無能爲力第524章 能源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575章 向東推進第84章 見好就收第179章 突擊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6章 坐收漁利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59章 帝國軍人第79章 直擊要害第129章 據點第212章 出動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41章 斷裂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98章 游擊隊員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85章 嘎然而止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84章 圈套第137章 綱領第28章 皇儲給力第343章 惡仗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83章 受捉弄第27章 冷眼旁觀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96章 誘餌